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海航基础股票股吧」股票行情实时查询》,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在停牌一天后,ST基础恢复交易。
今天,是ST基础除权除息日。
不出所料,ST基础以跌停开盘。
因为后面将有400亿市值的股票上市流通。
在12月16日(点击:海航机场板块重整:两大机场即将交给地方政府)一文中,翼哥做出了两个分析和判断。
一是ST基础的除权价。
ST基础除权除息日为2021年12月22日,根据翼哥的计算。
除权价格=(12月20日收盘价+8.488)÷2.924
=(8.67+8.488)÷2.924
=5.87
今日的除权价格为5.87元。
当然这只是小学生计算题,翼哥只是做了化简,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之处。
二是今天ST基础大概率跌停。
事实上今天ST基础一字板封在了跌停板上。
为何除权后出现这种跌停现象。
翼哥在文中也作了分析,因为存在着一定的套利空间。
如果某散户持有1000股,在除权前其市值为8670元。
中小股东的每股转增股比例为1:0.75,也就是说原来你持有1000股,转增股后持股数为1750股。
除权价格为5.87元。
除权后市值就是1750×5.87=10273元,比除权市值前高出18%。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散户,今天*的策略就是打个跌停价5.58元卖出,如果侥幸卖出,仍比除权前市值涨了12.6%。
事实上,翼哥曾经计算过,ST基础除权前的价格越低,除权后赚得可能性就越大。
假如跌倒 4.41 元/股,除权价格也是 4.41 元/股。
散户多出75%的股权,相当于就赚了75%。
即使几个跌停板,大概率还是能赚到的。
说实话,在12月20日,翼哥也下了个单,比当日跌停价8.40高一分钱8.41下单。
当然没有成交。
如果成交,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套利空间。
我不知道ST基础里面有没有所谓的庄家或者大户,如果有,也是足够蠢的。
实际上在ST海航除权方面公布出来以后,基础的方案已经差不离了。
如果能够操作这支股票的股价,应该想方设法连续将ST基础连续打至跌停,平摊自己成本,在除权后拉高卖出。
因为越接近4.41元/股,赚的空间就越大。
当然这只是理论分析,任何操纵股票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对于在除权前买进的股民朋友们,要记得你的成本价。
假设8.67元买进的成本价=8.67÷1.75=4.95元。
所以再来两个跌停就到了成本附近,这也是翼哥12月20日不买基础的理由。
只要没有三个跌停以上,除权前买进海航基础就是赚的。
当然这是从短期来看。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短期炒股票是毒药,还是长期价值投资为妙。
因为很多人既没有分析研究能力,又没有良好的操作心态,炒股票肯定是亏。
以前我多次建议大部分人走定投基金的路比较好,再设个智能定投,长期以往,收益还是可观的。
我们再回到海航基础本身来。
其实我劝过许多人不要参与短期炒作,可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很牛。
我写了很多海航基础的文章。
海航基础的发展是看未来。
未来发展肯定是向好的。
一是机场的问题。
将来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等主要股权肯定是要逐步整合到海航基础下的,既能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同时也能作为海南省机场发展的大平台。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上市公司中,也仅有上海机场在整合两大机场,除此之外,只有海航基础同时拥有两家大型机场的。
二是免税的问题。
海南自贸港免税业务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免税的业绩神话已经在上海机场、中国中免身上上演了。
其实上半年,海航基础的业绩还是可圈可点的,也是拜免税业务所赐。
海航基础这样免税标的还是不多见的。
翼哥说过两句话。
两大机场是海航基础发展的动力源,免税业务是海航基础业绩的催化剂。
当然,这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总之,海航基础短期很难判断,未来必定向好!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推特跌超8%】财联社5月17日电,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跌1.2%,标普500指数跌0.39%,道指涨0.08%。Spirit航空涨超13%,传捷蓝航空以30美元/股再次发出收购要约。特斯拉跌近6%,此前宣布召回部分国产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107293辆。推特跌超8%,马斯克称不排除以更低价收购推特。能源股集体上涨,西方石油涨超6%,雪佛龙、康菲石油、斯伦贝谢涨超4%,埃克森美孚涨超3%。
格隆汇1月7日丨*ST基础(600515.SH)公布,2021年12月30日,管理人出具了《关于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一家公司重整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报告》;2022年1月7日,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出具了《关于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专项法律意见书》。至此,公司因被法院依法受理重整而触及的相关“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已消除。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因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而触及的“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应情形已消除,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撤销相应的“退市风险警示”申请。
鉴于公司经自查发现存在原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需关注的资产等事项,且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公司2020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被中审众环分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因公司被实施重整而触发的退市风险警示情形消除后,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3.1.4条、13.3.2条、13.9.1条、13.9.2条等相关规定,公司仍将继续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仍为“*ST基础”,股票代码600515不变,公司股票仍在风险警示板交易,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本文源自格隆汇
财联社(深圳,记者 付静)讯,*ST基础(600515.SH)的重整计划虽已执行完毕并获法院裁定,但中小投资者的质疑却依然没有完全消散。近日,即有投资者在股吧发布“疑惑信”,就公司重整相关事宜提出11点疑问。
记者梳理发现,其质疑的焦点主要包括*ST基础重整前一系列对外投资是否合理、定价是否公允;重整投资人招募要求是否限制了参与范围;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简称海发控)重整入股价定价依据是什么、是否损害到投资者利益;未来海发控会给*ST基础的机场和免税业务带来哪些正向作用等等。针对上述质疑,财联社记者于1月7日致函*ST基础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战投低价入股价 被指背离市场原则
针对重整投资人,上述投资者提出两点质疑,一是入股价定价,二是战投的选择。
记者注意到,2021年9月28日盘后*ST基础披露的重整计划草案(摘要版)仅显示,“约33亿股股票以一定的价格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未明确指出海发控入股价。直至10月31日,公司披露重整计划指出,“根据投资安排,海发控将以85.5亿元为对价取得以资本公积金转增的33亿股,取得公司控制权”,计算可得重整入股价为2.59元/股。
相比之下,根据海南高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普通债权人的抵债价格为15.56元/股。
对此,记者联系上的一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海发控怎么这么便宜就买下来了?哪怕是市场化拍卖也不可能是这个价格拍出来。债权人的抵债价格是15块左右,当时公司股价在重整前其实是10块左右,所以说海发控和管理人那边的决定或许侵害到中小股东的利益了。”
同时,投资者还在信中发问,“重整人招募公告要求重整人必须是国资且注册在海南省,同时不接受潜在投资人尽调。请问这样要求,是否存在投资人歧视倾向?是否严重限制了投资人参与范围?从而严重压制了海航基础股东利益的*化?”
2021年3月19日,公司管理人披露的战略投资者招募公告显示,“意向战略投资者应为国有控股企业,并应取得其国资监管机构或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授权。优先选择总部注册在海南自贸港的意向战略投资者”,这一要求似乎的确将其意向战略投资者范围框定在海南本地国资。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称,“这个限定是有一些问题的,虽然说国家要求核心机场需要国资控制,但其实不一定需要本地国入主。说白了就是有点不透明、比较非市场化,不太符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原则。”
重整股价持续下挫 市场“不买账”?
除战投入股价格之外,上述投资者在信中表示,“只要控制对外投资规模,就不会发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等情况。事实上,海航基础出售明珠岛之后还进行了大量的对外投资,共计对外投资金额62.13亿元”,并由此发出“*ST基础重整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重整目的是什么、是否为了重整而重整”等一系列疑问。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海航)基础重整是因为整个海航系都要破产重整、换大股东,几家上市公司必须要按照这个流程来。”
据*ST基础于2019年12月27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拟转让海口南海明珠生态岛(二期)项目给海发控,股权交易价格为101.32亿元,交易完成后将预计增加公司净利润约34亿元。基于此,上述投资者认为,获得101.32亿元现金后,*ST基础方面应已度过了重大财务危机和生存困难,因而并不存在重整的必要性。
不仅如此,上述投资者还在文中指出,“从重整计划实施的股价走势来看,连跌5天,股东利益发生巨大损失。股东根本不看好本次重整,从目前情况来看重整是失败的”。记者则注意到,2021年12月21日为*ST基础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股权登记日,当日公司股票停牌。22日复牌后,公司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截至1月7日收盘,*ST基础报4.44元/股。若依此来看,普通债权人(抵债价格为15.56元/股)遭受的损失显然不小。
前述分析人士则认为,“说重整失败是因为大家都损失了,难免会质疑重整入股价那么低,公司的价值到底如何。”
此前,*ST基础相关负责人曾在二债会上指出,“海航基础旗下海航机场板块将通过破产重整,解决历史问题、轻装上阵,在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下发挥协同优势。重整成功后,海航基础将围绕机场及免税商业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谋篇布局,成为海南自贸港第二大免税业务参与商”。
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的*ST基础如何实现上述展望,财联社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