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601669 股票」港股中信证券》,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证券代码:601669 股票简称:中国电建 公告编号:临2022-04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现将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月至4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布如下,供投资者参阅。
一、 按业务类型统计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注:
1.能源电力业务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电网等;
2.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包括水利、水务、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
3.基础设施业务包括市政、房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机场、港口与航道等;
4.其他业务指除以上三项业务外的业务。
二、按地区分布统计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三、主要签约合同情况
2022年4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的单个项目有: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以上为阶段性数据,可能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仅供投资者参考。
特此公告。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二二年五月二十日
我们认为流动性和基本面预期的扭转是上周五以来港股持续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一方面,美国日新增病例再次突破10万例、未来消费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的交易由“胀”向“滞”转化,利好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另一方面,5月17日上海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经济动能逐步修复叠加稳增长措施持续出台的预期下,年初以来港股主要指数业绩下修的趋势也已出现反转,上周恒生指数与恒生综指2022年净利润增速预测均出现上修。考虑到6月1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调整的执行,以及当前海外主动型资金低配人民币资产的情况,在5月上旬的潜在外部风险消化后、国内疫情防控也趋势性向好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料将迎来全球投资者的持续增配。我们维持5月中旬起为港股市场*增配时点的判断,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消费;2)基建、地产,3)中概互联网。
▍流动性和基本面预期扭转助推港股反弹。
5月17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3%和5.8%,延续5月13日以来的上行趋势。我们认为4月初至5月上旬拖累港股表现的汇率贬值以及国内疫情这两大因素已现逆转迹象:
海外:“胀”向“滞”的交易,人民币汇率贬值预计扭转:4月18日至5月16日,国内疫情导致的增速放缓以及美联储的鹰派表态导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6.2%。但考虑到美国:1)日新增新冠病例再次突破10万例;2)5月消费者信心已跌至2011年欧债危机以来的*点;3)年初以来中小企业对增加就业、未来销售和经济展望等预期的持续恶化,4月以来的美元强势逻辑预计告一段落。未来投资者的交易由“胀”向“滞”的转换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逐步企稳、反弹。
国内:局部疫情控制向好、稳增长措施推动基本面修复:5月17日,上海宣布全市16个行政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未来复工复产有望持续推进,而全国范围的日新增确诊病例也由4月28日的5659例降至5月16日的175例;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7DMA)已从4月11日的76.5反弹至5月11日的91.1。在经济动能修复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的预期下,年初以来港股主要指数业绩预测下修的趋势也已出现反转,上周恒生指数与恒生综指2022年净利润增速预测均出现上修,两者收入增速的预测于4月起已现反弹。
▍5月中旬起为加仓港股*时点。
考虑到6月1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调整的执行,以及当前海外主动型资金低配人民币资产的情况,在5月上旬的潜在外部风险消化后、国内疫情防控也开始趋势性向好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料将迎来全球投资者的持续增配。我们维持5月中旬起为港股市场*增配时点的判断,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消费;2)基建、地产,3)互联网:
消费:当前恒生必选消费板块PE估值已回落至20.1倍(10%历史分位数)、股息率也高达2.8%(100%历史分位数),而可选消费行业PS值也已回落至1.5倍(13%历史分位数),整体消费板块安全边际凸显。随着局部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叠加纾困政策的持续推出,消费板块基本有望显著改善,推荐出行产业链中的酒店免税、餐饮旅游等板块。
基建、地产:稳增长政策有望在2-3季度集中发力。在5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超1700亿元,资金逐步到位且局部疫情反复的扰动结束后,基建开工大概率提速。而随着年初以来各地“因城施策”的地产政策推行,4月后的地产销售数据有望逐步触底反弹。地产信用风险的化解或将带动大金融板块迎来价值重估,推荐基建、地产开发商、物管等板块。
中概互联网: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有望常态化。此外,随着美国经济动能的下行,未来流动性预期料将逐步转暖,而国内局部疫情导致的业绩预测下修也已出现拐点。估值已显著回调、强消费属性的中概互联网板块亦值得关注。
▍5月港股投资组合:
华住集团-S、美团-W、中国中铁、华润置地、百度集团-SW、中粮家佳康、比亚迪股份、香港交易所、锦欣生殖、华虹半导体。
▍风险因素:
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再次探底;2)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3)内地流动性收紧,外资持续流出中国市场;4)汇率大范围波动。
本文源自金融界
今日盘面上最靓的仔是光伏,但受新能源带动,午后基建也大幅走强。
截至收盘,甘咨询(000779.SZ)三连板,永福股份(300712.SZ)涨超10%,中国电建(601669.SH)、新建交建(002941.SZ)等大涨超7%。
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近日撰文指出,要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建设总规模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也表示,大力推动能源革命,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8500万千瓦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第二批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川财证券表示,风电、电网及光伏项目建设等属于泛新能源基建,主要是受政策驱动,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较小,且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利好,新基建是今年发力重点,在双碳背景下是投资重点方向。目前,相关板块估值已调整到相对较低水平,叠加新能源具备较确定的增长空间,待市场情绪有所恢复,新能源基建仍具备长期提估值逻辑。
当然了,抛开光伏带动,2022年基础建设可谓表示亮眼。
从二级市场本身看,今年以来当市场连续调整,大多数板块跌幅达20-40%之时,基建却逆势走强。截至5月19日收盘,板块取得了22%的惊人正收益,大幅跑赢大盘36个点。
这离不开稳增长的大逻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在经济承压情况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产业链广,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对经济稳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
今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财经会议等多次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一季度专项债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基建领域投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一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6360亿元,同比增长9.8%;1至4月份,水利项目已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7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86亿元,增长115%。
兴业证券指出,类比2018年基建行情,本轮基建行情有望表现出“同样的稳增长,不同的行情脉络”。2018年行情结束的原因,基本面没有兑现,2019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订单和基建投资不及预期,行情龙头中国铁建(601186.SH)2019年Q1的业绩低于预期。
本轮行情的脉络略有不同,基建托底的政策不断加码;从企业订单情况来看,部分建筑企业Q1订单爆发式增长;本轮行情龙头中国中铁业绩确定性强,判断本轮基建行情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国电建(601669.SH)“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净利润为97亿/106.3亿/116.1亿元,增速为12.3%/9.6%/9.3%,对应PE为12X/11X/10X,目标价9.8元,对应22PE为15.5X,对应上涨空间约26.9%。公司主动拓展电力投资运营业务,谋求第二增长曲线,该行预计2025年末公司电力装机总量46.1G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90%以上。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23.29亿股,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15.2%,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若发行股票数量和募集资金均按上限计算,预计发行价6.44元/股(实际发行价尚未确定),较2022年5月20日收盘价折价约16.6%。募集项目资金用于精品工程承包类、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类、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地产业务出清,高杠杆率下再融资提上日程。
中国电建此前受房地产业务影响,无法有效进行股权再融资,2022年4月28日,公司房地产板块资产与母公司电建集团优质电网辅业相关资产置换完成,正式剥离地产业务,奠定本次再融资基础。公司业务结构逐步调整,高杠杆率电力投资运营业务占比提升,叠加公司主业扩张,带动公司资产负债率上行,本次定增有望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根据测算,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由2022年一季度末的77.67%下降1.31pct至76.36%。
募投项目新老兼顾,海上风电整装待发。
公司募投项目投向分为精品工程承包类项目、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类项目、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四类:1)工程承包建设一直是公司主营业务,本次融资有利于强化自身在工程承包领域的优势,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2)战略发展领域投资运营类项目为投资运营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站总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90.5亿,拟使用募投资金40亿,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6.5%,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公司新能源投资运营转型的重要一环;
3)海上风电勘察和施工业务装备采购类项目有望保障公司海上风电业务顺利实施,同时提前布局深远海域业务。本次公司募投项目新老业务均有涉及,未来业务发展值得期待。
主动拓展电力投资运营业务,谋求第二增长曲线。
2021年3月中国电建印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十四五”期间拟新增风光电装机30GW,该行测算为实现该目标公司需要完成总投资1516亿,扣减运营业务自身产生现金流公司净投入约965亿。加强新能源投资后,公司装机量有望持续提升,该行预计2025年末公司电力装机总量46.1G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90%以上。
政策加码打开抽水蓄能行业空间,公司工程主业有望得到推动。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指出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根据发展规划测算,保守预计2021-2030年累计新投产装机容量8751万千瓦,对应投资金额4973亿。公司在抽水蓄能领域拥有较为丰富建设经验,本轮政策加码有望提高公司工程主业景气度。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新签合同7803亿,同比增长15.9%,其中国内新签6160亿,同比增长30.6%,国外新签1642亿,同比减少18.5%。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低于预期;电力投资进程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