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2021年鑫苑申请破产」新浪原油期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昔日“纽交所上市房企第一股”弥漫起债务危机
——
估计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鑫苑置业,但这丝毫不影响这家房企的名气。
作为曾经中国*一家在美上市房企,2007年鑫苑置业以郑州房企一哥的身份远渡重洋,登陆美国纽交所。
上市当天报收16.80美元,董事长张勇和夫人杨雨燕共持有公司55.37%的股份,身家20.52亿美元。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鑫苑置业张勇迅速败光了当年的人生高光,鑫苑置业不仅规模扩张乏力,沦为三线房企,最近更是卷入通过媒体发年报、频借“高利贷”、纳入失信黑名单、遭遇千万元天价罚款等舆论漩涡之中。
这两天,鑫苑置业再度出事儿。
据中国执行信息网显示,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618041636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时间是2021年10月29日。
在这同一起案件中,被执行人还包括郑州鑫合置业有限公司、河南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河南王胡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德润置业有限公司。
虽然执行文书并未公布申请执行人是谁,不过有消息人士称,在今年年初,河南鑫苑和河南王胡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郑州鑫合置业所有的股权都质押给了大业信托。
正常情况下,股权质押是一种正常的融资行为,用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流动性资金,出质股权的方式获得融资,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出现资金缺口。
如果这次是大业信托要钱的话,不禁让人好奇为啥年初的股权质押,年底就开始要钱。据了解,鑫苑府的开发企业郑州鑫合置业有限公司由河南鑫苑置业有限公司控股,河南王胡砦实业有限公司参股。
但目前鑫苑府一位业主介绍,目前项目已经停工,在停工后业主曾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情况,疑因未支付项目款项,工地总包已经撤场,工程停滞。
美元债被外界认为实质违约
在三道红线的压力下,很多房企融资渠道受阻,因此纷纷走上了发行美元债的路子。
据克而瑞统计数据,2021年前9月,房企境外发债2379亿元,同比下降24%。房企境外发债融资额仅占2021年全年到期金额的75%,72%的房企新发行债券小于2021年到期债券总额。
而在境外发债融资额下滑的同时,房企在明年将面临偿债“高峰”。克而瑞数据显示,房企在2022年到期的美元债*,规模达到3755亿元,境外偿债压力较大;2023年到期美元债也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
而鑫苑置业无疑是其中的典型。
仅仅是2020年,鑫苑置业发行了两次高息发债。7月,鑫苑置业以12%利率发行两笔人民币离岸债券,总计规模5.15亿元(约合7500万美元);9月,拟发行一笔28.8亿元规模的公司债;9月18日,鑫苑置业完成利率14.5%、金额3亿美元、期限3年的优先票据;11月16日,宣布完成利率8.35%、规模9亿元的公司债券。据悉,发债的主要用途是偿债。
鑫苑置业不仅发债频繁,而且债券的利息较高。据金融界网1月26日消息,鑫苑置业宣布完成了1.7亿美元优先债券发行,该债券利率14%,于2024年1月25日到期。克而瑞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房企境内债券利率的中位数仅有4.4%,海外美元债的融资成本也只有6%,与此相比,鑫苑置业的融资成本实在不低,这颇令行业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高息发债不仅将带来居高难下的融资成本,而且会致使公司的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安全,陷入恶性循环,影响资金链安全。事实上,高息发债的企业,大多已陷入债务危机。
如花样年、当代置业都是前车之鉴。而鑫苑置业已经有爆的趋势,原定于2021年10月15日到期,票息高达14.2%的鑫苑置业2.29亿美元债进行了要约交换,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认为实质违约。
此外,截止目前,鑫苑置业还存续的美元债有3只,规模10.44亿美元,最近的一笔是明年6月29日到期,金额5.14亿美元。
在业绩接连下滑,加上河南水灾和疫情的综合压力下,鑫苑可以说是赚钱能力越来越差,但是偿债压力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前两年借贵钱的后坐力也在开始慢慢展露,这无疑给企业发展绑上了沙袋,每一步都会走的很沉重。
昔日雄风一朝散尽
除了挥之不去的债务危机,鑫苑企业经营情况也正在驶入迷途,在今年甚至闹了不少笑话。据“万房研究”自媒体号爆料,在年报迟迟发不出来的情况下,鑫苑置业利用中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请国内媒体发业绩新闻通稿。
此外,当别家纷纷发2021年中报、三季报的时候,鑫苑的2020年报甚至还没有出来。据“万房研究”自媒体号线人爆料:鑫苑置业应该出大事了,年报发不出来是大概率事件。至于是什么大事,很快见分晓。
祸不单行,鑫苑置业近年来,也因为违规以及质量问题,频频透支市场信任度。
如2019年年年末,郑州市披露2019年第三季度城市管理领域失信企业名单,鑫苑旗下的河南仁信置业有限公司因擅自施工被罚款244.61万元、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罚款1万元,列入较重失信企业。
此前,在郑州市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市管理领域失信企业名单中,鑫苑旗下河南鑫苑广晟置业有限公司被列入严重失信等级,因违法建设两次罚款816.26万元。
一家堂堂上市房企,在其长期深耕的大本营,旗下子公司竟然屡犯擅自施工、违法建设等常识性错误,被处上千万元天价罚款,还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按照郑州城管有关规定,对失信企业,在工程招投标、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政许可等方面会采取一定的限制惩戒措施。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照这种情形来看,鑫苑今后在郑州的开发业务注定步履维艰。不仅如此,在楼房质量和交付进度上,鑫苑也在透支着当地用户的信任度。
如从鑫苑世纪东城,鑫苑开始彻底刚需化,而且在管理上出现问题,之前承诺的一些问题不能在交房时兑现,惹的业主集中维权,大闹售楼部,影响很不好;农科路上的鑫苑世家本来占据纯豪宅地块,到最后却做成了别墅、洋房、小户型混居的大烩菜。
但真正让鑫苑火起来的,是鑫苑的态度。当年与鑫苑国际新城同时开售、规定交房日期相同的另外一个项目,业主已经入住。面对业主的交付诉求,鑫苑国际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是因为政府政令以及疫情造成的工期延误导致,属于免责范畴……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让郑州市民评价一下哪个开发商厉害,鑫苑*是榜上有名。
彼时鑫苑在郑州熠熠生辉,建业、正商也甘当了几年小弟。通过鑫苑景园、鑫苑中央花园、逸品香山、鑫苑鑫城等,着实一步一个脚印打下口碑。
特别是经三路东风渠边的鑫苑名家,是被业内公认的经典之作。一度被视作模仿,接待了N多领导访问,一时风光无限。但自己砸自己招牌这件事儿,也正是高速扩张模式为鑫苑留下的后遗症。
但即便遇到如此多的问题,鑫苑老板张勇似乎仍然在拼命狂奔。据了解,老板张勇对公司这两年的业绩增长状况不太满意,也鑫苑多任高管离开鑫苑的重要原因。
2013年,张勇先是引入万达副总裁王信琦担任CEO,打造一支全新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三年后又换用万达旧将张立洲接掌帅印,力图打开规模扩张通道。
张立洲黯然离职,外界猜测可能与张勇对公司发展状况不太满意有关。此举宣告鑫苑长达6年的“万达化”收官,张勇“再造一个万达”的雄心壮志,也化为泡影。
不过,对于鑫苑和张勇而言,扩张和增长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如何活下去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7日讯 今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间盘原油期货合约震荡下行,成交活跃,持仓减少。国内原油期货主力2202合约开盘475.3元,截至日间收盘,收报472.9元,跌0.42%或2.0元;结算价为475.6元;成交量为92894手;持仓为38552手,日盘持仓减少642手。
12月24日,美股因圣诞假期休市一天。
2002年开建的鑫苑名家,坐依东风渠河畔,比邻经三路金融街,靠着叠拼别墅、洋房和物业在郑州叫好又叫座。时至今日,这里的二手房依然比隔壁家属院每平贵了七八千。
鑫苑老板张勇,据说也靠这个项目从桑塔纳换成了奔驰。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鑫苑故事的开始,没想到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01
鑫苑,出道即*
鑫苑,在郑州地产圈是*的前辈。
时间往前推,鑫苑通过鑫苑景园、鑫苑中央花园、逸品香山、鑫苑鑫城等一系列项目树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即使当时的建业和正商也甘拜下风。
尤其是鑫苑名家之后,作为小片区的拓荒者大门口的路被称为鑫苑路,也是业界公认的经典,接待各界领导访问考察,一时风头无两。
随后鑫苑走出郑州全国布局,美国上市,与立足郑州的正商和专注河南的建业分道扬镳,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
从鑫苑现代城开始,各种质量问题导致业主拉白条幅堵门,影响很差。
但是,作为郑州起家的鑫苑并未以此为警示,而是继续任性的高周转。一路拿地、一路交房、一路遭遇维权,积累多年的口碑开始不断消耗品牌。
从郑州走出去,错失了郑州的发展黄金时期;布局全国战略发展科技产业,在业绩持续下滑,高管一换再换的前提下也走进了死胡同。
鑫苑世纪东城无法兑现承诺引起业主售楼部的大规模维权;农科路上的鑫苑世家占据优质区位却做成了别墅、洋房和小户型混居的大杂烩。
……
对于质量下降,维权不断的项目,市场最终肯定会选择用脚投票。
2020年,全年鑫苑中国的销售金额是330亿,已经跌出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
而根据克尔瑞关于河南房企2021年1季度的销售面积和金额排行榜中,前30名中我们没有发现鑫苑的名字。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为今年的鑫苑大规模延期,大规模维权,埋下了伏笔。
02
维权不断的多事之秋
鑫苑的危机,其实在2020年就已经十分明显了。
仅在去年下半年,先是7月份,鑫苑置业以12%利率发行了两笔人民币离岸债券,总计规模人民币5.15亿元。
9月初,公司拟发行了一笔28.8亿元规模的公司债。
9月18日,鑫苑置业完成利率14.5%、金额3亿美元、期限3年的优先票据。
伴随着频繁的发债,鑫苑的债券利息,也远高于2020年以来房企海外发行美元债6%的平均成本。
到今年刚过完元旦的1月8号,鑫苑置业又完成了5亿元公司债券发行。
1月27日,鑫苑又发行1.7亿美元优先票据,该票据2024年到期,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票据年利率为14%。
伴随其中的,是入职不到一年时间的鑫苑置业总裁李尚荣,离职了。
从陆陆续续业绩亏损,高层人员变动,再到大规模的高利率借旧换新都意味着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鑫苑缺钱了。
果不其然,鑫苑在郑州开发的鑫苑名城、鑫苑国际新城、鑫苑德润珺园、郑西鑫苑名家等楼盘都出现了延期交房的情况。
鑫苑国际新城的问题,是*爆发的。
即使在已交付的两期,事故不断。漏水、绿化减配和工程等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因为业主讨要说法,被“无关人员”拳脚相向。
鑫苑国际新城三期12号院
至于原本应该于去年9月30日交房的鑫苑国际新城3期12号院,到如今距离合同约定交房日期已经过了这么久,到了现场你会发现,楼体还在做外立面,根本达不到交房标准。
让业主更加难堪的是鑫苑的态度:500多天属于疫情和扬尘管控造成的“不可抗力”。
而项目不远处的另一个同时开售,合同约定交房日期相近的另一个项目,业主已经入住。
四期地块进度
就这栋住宅,交房的时间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合同交房时间是2022年7月底,有的是2023年1月份,有的是2023年2月份,有的是2023年3月份,同一栋楼交房时间竟然还不一样。
如今我们工作日上午10点过来看,基本没什么人,而据业主反映,保持这个状态已经几个月了。
还有二七新区的鑫苑名城三期。
原定去年10月份交房至今依然施工中,都市报道进行直播,四个小时直播,百万人观看,业主在寒风中蹲到腿麻,鑫苑没有任何处理方案和回复。
鑫苑名城三期
无论是小莉帮忙还是法治报道,鑫苑的应对办法就是不出面不解决。至于如何解决,何时交房以及如何赔偿等业主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
鑫苑名城一期
要知道,2017年12月房地产圈流传最广的一张图就是鑫苑名城一期交房时候,手持盾牌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安保人员,直面业主。
而业主的诉求也仅仅是落实宣传中的省实验,把大门做了,小区地面找平而已。
同样是二七区,还有鑫苑德润珺园项目。
这个项目,是德润与鑫苑联合开发的项目,合同约定为2020年9月30号交房,但是到现在工地还是施工现场,进度极慢。
郑州荥阳市郑西鑫苑名家的业主们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他们购买的房子按照合同约定应该是今年3月31日交付,可是到现在房子还没盖好。
鑫苑公司同样以之前三年扬尘管控共506天,属于不可抗力为理由,拒绝按合同上的约定延期三个月开始赔付业主损失或者退房,并且声称之前维权的业主都被拘留罚款了,真是神仙操作。
预计2023年6月陆续交房的鑫苑金水观城
预计2023年4月交房的鑫苑府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去解决那些提出问题的业主。
类似的路子很多郑州人估计似曾相识,上次出现类似情况的,印象中应该是名门。
03
流动性挑战
延期交付,深层次来看是其实都是资金链的问题。
去年,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鑫苑2020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下降约90%,利润下降约80%。
今年“三道红线”之下,鑫苑置业的资金流更显紧张。
2020年至今,鑫苑置业多次发行高息债券,借新还旧以求缓解负债,今年,旗下的楼盘延长交房,更凸显鑫苑的经营状况。
去年底,被定义为改善之作的鑫苑府,在元旦前为了快速回款,以工抵房的名义推出一栋楼,每平降价近2000元,成交价被定格在12XXX元/m²,直接给了前期接近15000均价的业主一盆凉水,而前来讨要说法的业主,被保安用人肉隔了一道墙。
这道墙隔出来的,其实不仅是售楼部内外的新老业主,还有人心。
2021年,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流动性。
融到更低的钱,拿到更优质的地块,保障顺畅的去化才能让一个房企更好地活下去。
小房企注定要一批一批的倒闭,因为实力的问题,比如郑州4月8日就直接注销了252家房企资质,而这我们都知道,只是一个开始。
中型房企的危机也在一步步走向另一面,大到泰禾和华夏幸福,中等规模到福晟,即使具体到郑州还有名门等一系列的问题房企问题项目。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三条红线之下,资金链紧张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曾经,房地产是大家公认的*钱的行业之一,然而事实上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楼市调控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之下,房地产企业的泡沫正在被逐一戳破。
2021年又是房地产集中还债的年份,那些发展过于激进,杠杆债务过大的开发商将面临巨大的危机,而危机的背后,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鑫苑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作为一家从郑州走出去的企业,我们是有所期待的。但是如今面临流动性危机的当下,鑫苑的一再延期交房,大面积的施工延后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很多融入到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可能轻易改掉的。
如果,花了半辈子积蓄的你买了房却一再延期,开发商不想着去解决问题而总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房屋减配,绿化缩水。
延期交房。
没有违约金,只有保安。
即使有电视台,有报社报道,却无人回应。
没有解决方案,没有交房时间……
如果你是一名购房者,你能怎么办?
在流动性危机到处蔓延的今天,我们需要的除了遇事儿不怕事儿以外,还要学会没事不惹事儿:惹不起,不买成不成?
而鑫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只一个荣誉,但是也应该清楚购房者用脚投票的深层次原因。
产品不行,至少有个态度,如果连态度都不行,唯有建议大家远离,因为你du不起,也输不起。
04
买房,不要du
刚需du不起,这就是鑫苑*的危害性。
因为投资者针对的是增值幅度,而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虽然有风险但是你可以du一把性价比。
但是定位刚需的鑫苑,其产品影响*的一部分却是纯粹的刚需群体:
买房时,掏干“六个钱包”;买完房,还担心哪天来个降价促销;看施工进度,守着工地蹲到腿麻不见塔吊转,这还有月供、房租、日常生活等费用,以及结婚生子等等其他支出。
房奴,首先奴的是心,让你心累。
如果是投资,那已经把风险跟回报都考虑到了,即使延期或者烂尾,损失的就是钱或者时间,而着急入住的刚需们,无论是延期或者烂尾,他们的生活可能将一败涂地。
而鑫苑,面对的就是这群人。
因为信任所以购买,而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后,即使是有人接盘,多出来的月供跟房租算谁的?
更惨的是,如果资金流出现问题,刚需业主们如何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扛着首付+月供+房租+生活费这四项支出,如何再凑够一套新房的首付?
输不起,因为刚需们需要的仅是:在这千万人的大都市,有一盏灯为自己点亮而已。
05
输不起的刚需,赢不了的鑫苑
刚需们输不起,却又面临着油盐不进的鑫苑。
鑫苑如果不是资金链紧张,工程的进展压根也不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随便找几个不差钱的开发商开一下工地,看一看给够资金后基建狂魔们是如何搞定工程进度问题的。
很多人在骂鑫苑的房子质量差,但是这不是根本问题,因为可以整改,可以协调。
但是,大面积的延期交房就是资金链的问题,而在政策的持续高压下,房企的风险也在无限制的放大。
高管变动,股价暴跌,负债率激增,频繁发高利率债,销售业绩下滑、动辄打骨折,大面积延期交付的背后,作为购房者需要担心的,不仅仅是房企偷工减料以及何时交房的问题,更是要考虑到能不能承受不能交付的风险,以及后果。
2007年,一向以稳健保守著称的山西人张勇,在美国纽交所敲钟上市。
在宣布全国化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济南、合肥、成都等二线城市遍地开花,做到了“赴美地产第一股”,风头盖过同时起步的正商、建业。
当天,这支交易代码为“XIN“的股票募资2.45亿美元,台上台下掌声喝彩声一片,笑容堆成一团淹没了张勇的危机感。
也许,从那时起,鑫苑已经不是那个“鑫苑”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掌声和喝彩声这种“捧杀“,更容易让人陷入晕眩,也更容易酿成悲剧。
(来源:二少说楼市)
2002年开建的鑫苑名家,坐依东风渠河畔,比邻经三路金融街,靠着叠拼别墅、洋房和物业在郑州叫好又叫座。时至今日,这里的二手房依然比隔壁家属院每平贵了七八千。
鑫苑老板张勇,据说也靠这个项目从桑塔纳换成了奔驰。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鑫苑故事的开始,没想到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01
鑫苑,出道即*
鑫苑,在郑州地产圈是*的前辈。
时间往前推,鑫苑通过鑫苑景园、鑫苑中央花园、逸品香山、鑫苑鑫城等一系列项目树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即使当时的建业和正商也甘拜下风。
尤其是鑫苑名家之后,作为小片区的拓荒者大门口的路被称为鑫苑路,也是业界公认的经典,接待各界领导访问考察,一时风头无两。
随后鑫苑走出郑州全国布局,美国上市,与立足郑州的正商和专注河南的建业分道扬镳,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
从鑫苑现代城开始,各种质量问题导致业主拉白条幅堵门,影响很差。
但是,作为郑州起家的鑫苑并未以此为警示,而是继续任性的高周转。一路拿地、一路交房、一路遭遇维权,积累多年的口碑开始不断消耗品牌。
从郑州走出去,错失了郑州的发展黄金时期;布局全国战略发展科技产业,在业绩持续下滑,高管一换再换的前提下也走进了死胡同。
鑫苑世纪东城无法兑现承诺引起业主售楼部的大规模维权;农科路上的鑫苑世家占据优质区位却做成了别墅、洋房和小户型混居的大杂烩。
……
对于质量下降,维权不断的项目,市场最终肯定会选择用脚投票。
2020年,全年鑫苑中国的销售金额是330亿,已经跌出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
而根据克尔瑞关于河南房企2021年1季度的销售面积和金额排行榜中,前30名中我们没有发现鑫苑的名字。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为今年的鑫苑大规模延期,大规模维权,埋下了伏笔。
02
维权不断的多事之秋
鑫苑的危机,其实在2020年就已经十分明显了。
仅在去年下半年,先是7月份,鑫苑置业以12%利率发行了两笔人民币离岸债券,总计规模人民币5.15亿元。
9月初,公司拟发行了一笔28.8亿元规模的公司债。
9月18日,鑫苑置业完成利率14.5%、金额3亿美元、期限3年的优先票据。
伴随着频繁的发债,鑫苑的债券利息,也远高于2020年以来房企海外发行美元债6%的平均成本。
到今年刚过完元旦的1月8号,鑫苑置业又完成了5亿元公司债券发行。
1月27日,鑫苑又发行1.7亿美元优先票据,该票据2024年到期,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票据年利率为14%。
伴随其中的,是入职不到一年时间的鑫苑置业总裁李尚荣,离职了。
从陆陆续续业绩亏损,高层人员变动,再到大规模的高利率借旧换新都意味着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鑫苑缺钱了。
果不其然,鑫苑在郑州开发的鑫苑名城、鑫苑国际新城、鑫苑德润珺园、郑西鑫苑名家等楼盘都出现了延期交房的情况。
鑫苑国际新城的问题,是*爆发的。
即使在已交付的两期,事故不断。漏水、绿化减配和工程等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因为业主讨要说法,被“无关人员”拳脚相向。
鑫苑国际新城三期12号院
至于原本应该于去年9月30日交房的鑫苑国际新城3期12号院,到如今距离合同约定交房日期已经过了这么久,到了现场你会发现,楼体还在做外立面,根本达不到交房标准。
让业主更加难堪的是鑫苑的态度:500多天属于疫情和扬尘管控造成的“不可抗力”。
而项目不远处的另一个同时开售,合同约定交房日期相近的另一个项目,业主已经入住。
四期地块进度
就这栋住宅,交房的时间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合同交房时间是2022年7月底,有的是2023年1月份,有的是2023年2月份,有的是2023年3月份,同一栋楼交房时间竟然还不一样。
如今我们工作日上午10点过来看,基本没什么人,而据业主反映,保持这个状态已经几个月了。
还有二七新区的鑫苑名城三期。
原定去年10月份交房至今依然施工中,都市报道进行直播,四个小时直播,百万人观看,业主在寒风中蹲到腿麻,鑫苑没有任何处理方案和回复。
鑫苑名城三期
无论是小莉帮忙还是法治报道,鑫苑的应对办法就是不出面不解决。至于如何解决,何时交房以及如何赔偿等业主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
鑫苑名城一期
要知道,2017年12月房地产圈流传最广的一张图就是鑫苑名城一期交房时候,手持盾牌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安保人员,直面业主。
而业主的诉求也仅仅是落实宣传中的省实验,把大门做了,小区地面找平而已。
同样是二七区,还有鑫苑德润珺园项目。
这个项目,是德润与鑫苑联合开发的项目,合同约定为2020年9月30号交房,但是到现在工地还是施工现场,进度极慢。
郑州荥阳市郑西鑫苑名家的业主们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他们购买的房子按照合同约定应该是今年3月31日交付,可是到现在房子还没盖好。
鑫苑公司同样以之前三年扬尘管控共506天,属于不可抗力为理由,拒绝按合同上的约定延期三个月开始赔付业主损失或者退房,并且声称之前维权的业主都被拘留罚款了,真是神仙操作。
预计2023年6月陆续交房的鑫苑金水观城
预计2023年4月交房的鑫苑府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去解决那些提出问题的业主。
类似的路子很多郑州人估计似曾相识,上次出现类似情况的,印象中应该是名门。
03
流动性挑战
延期交付,深层次来看是其实都是资金链的问题。
去年,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鑫苑2020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下降约90%,利润下降约80%。
今年“三道红线”之下,鑫苑置业的资金流更显紧张。
2020年至今,鑫苑置业多次发行高息债券,借新还旧以求缓解负债,今年,旗下的楼盘延长交房,更凸显鑫苑的经营状况。
去年底,被定义为改善之作的鑫苑府,在元旦前为了快速回款,以工抵房的名义推出一栋楼,每平降价近2000元,成交价被定格在12XXX元/m²,直接给了前期接近15000均价的业主一盆凉水,而前来讨要说法的业主,被保安用人肉隔了一道墙。
这道墙隔出来的,其实不仅是售楼部内外的新老业主,还有人心。
2021年,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流动性。
融到更低的钱,拿到更优质的地块,保障顺畅的去化才能让一个房企更好地活下去。
小房企注定要一批一批的倒闭,因为实力的问题,比如郑州4月8日就直接注销了252家房企资质,而这我们都知道,只是一个开始。
中型房企的危机也在一步步走向另一面,大到泰禾和华夏幸福,中等规模到福晟,即使具体到郑州还有名门等一系列的问题房企问题项目。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三条红线之下,资金链紧张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曾经,房地产是大家公认的*钱的行业之一,然而事实上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楼市调控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之下,房地产企业的泡沫正在被逐一戳破。
2021年又是房地产集中还债的年份,那些发展过于激进,杠杆债务过大的开发商将面临巨大的危机,而危机的背后,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鑫苑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作为一家从郑州走出去的企业,我们是有所期待的。但是如今面临流动性危机的当下,鑫苑的一再延期交房,大面积的施工延后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很多融入到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可能轻易改掉的。
如果,花了半辈子积蓄的你买了房却一再延期,开发商不想着去解决问题而总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房屋减配,绿化缩水。
延期交房。
没有违约金,只有保安。
即使有电视台,有报社报道,却无人回应。
没有解决方案,没有交房时间……
如果你是一名购房者,你能怎么办?
在流动性危机到处蔓延的今天,我们需要的除了遇事儿不怕事儿以外,还要学会没事不惹事儿:惹不起,不买成不成?
而鑫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只一个荣誉,但是也应该清楚购房者用脚投票的深层次原因。
产品不行,至少有个态度,如果连态度都不行,唯有建议大家远离,因为你du不起,也输不起。
04
买房,不要du
刚需du不起,这就是鑫苑*的危害性。
因为投资者针对的是增值幅度,而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虽然有风险但是你可以du一把性价比。
但是定位刚需的鑫苑,其产品影响*的一部分却是纯粹的刚需群体:
买房时,掏干“六个钱包”;买完房,还担心哪天来个降价促销;看施工进度,守着工地蹲到腿麻不见塔吊转,这还有月供、房租、日常生活等费用,以及结婚生子等等其他支出。
房奴,首先奴的是心,让你心累。
如果是投资,那已经把风险跟回报都考虑到了,即使延期或者烂尾,损失的就是钱或者时间,而着急入住的刚需们,无论是延期或者烂尾,他们的生活可能将一败涂地。
而鑫苑,面对的就是这群人。
因为信任所以购买,而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后,即使是有人接盘,多出来的月供跟房租算谁的?
更惨的是,如果资金流出现问题,刚需业主们如何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扛着首付+月供+房租+生活费这四项支出,如何再凑够一套新房的首付?
输不起,因为刚需们需要的仅是:在这千万人的大都市,有一盏灯为自己点亮而已。
05
输不起的刚需,赢不了的鑫苑
刚需们输不起,却又面临着油盐不进的鑫苑。
鑫苑如果不是资金链紧张,工程的进展压根也不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随便找几个不差钱的开发商开一下工地,看一看给够资金后基建狂魔们是如何搞定工程进度问题的。
很多人在骂鑫苑的房子质量差,但是这不是根本问题,因为可以整改,可以协调。
但是,大面积的延期交房就是资金链的问题,而在政策的持续高压下,房企的风险也在无限制的放大。
高管变动,股价暴跌,负债率激增,频繁发高利率债,销售业绩下滑、动辄打骨折,大面积延期交付的背后,作为购房者需要担心的,不仅仅是房企偷工减料以及何时交房的问题,更是要考虑到能不能承受不能交付的风险,以及后果。
2007年,一向以稳健保守著称的山西人张勇,在美国纽交所敲钟上市。
在宣布全国化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济南、合肥、成都等二线城市遍地开花,做到了“赴美地产第一股”,风头盖过同时起步的正商、建业。
当天,这支交易代码为“XIN“的股票募资2.45亿美元,台上台下掌声喝彩声一片,笑容堆成一团淹没了张勇的危机感。
也许,从那时起,鑫苑已经不是那个“鑫苑”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掌声和喝彩声这种“捧杀“,更容易让人陷入晕眩,也更容易酿成悲剧。
(来源:二少说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