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600220)

2022-06-13 6:22:42 股票 xialuotejs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600220》,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
  • 600220
  •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知乎
  •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0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今年以来,受A股持续震荡影响,可转债市场也高位回调,持续三年的转债牛市遭遇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轮下跌行情中,转债市场一度出现超跌的情形,导致不少可转债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回撤,虽然随着市场反弹,可转债基金普遍出现像样的回血,但年内*亏损仍超过了20%,名称中含“转债”、“可转债”二级投资分类为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的年内收益更是集体告负。

业内人士认为,可转债市场整体难有较大机会,但结构性行情仍将存在。今年可转债市场的主要风险或来自某些高价转债以及部分高估值但仍有较高溢价率的转债,机会或隐藏在信用风险较低,且*价格较低的转债,以及正股基本面较好且溢价率不高的转债。

*净值跌幅超22%

部分可转债基金年内出现大回撤

今年以来,转债市场跟随股市下行调整,截至6月2日,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下跌7.53%,受此拖累,可转债基金也出现明显回撤。

以Wind筛选标准进行统计,截至6月2日,市场上60多只可转债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今年以来平均收率为-8.46%,跑输利率债、信用债,但对比权益类基金仍有相对收益。其中,仅4只转债占比不高的可转债基金取得微幅正收益,超过4成净值跌幅在10%以上。

若以基金名称中含有“转债”、“可转换”字样进行统计,40多只二级投资分类为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更是达到-12.12%,仅略微跑赢权益类基金。其中,所有基金年内收益悉数为负,最小净值跌幅为3.28%,*超过22%。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轮下跌行情中,转债一度出现超跌股市的情形,导致不少可转债基金出现较大回撤,超过20只年内*回撤在20%以上,*甚至超过30%。

不过,自4月27日A股市场反弹以来,可转债基金净值也出现了像样的回血。据Wind统计,可转债基金平均反弹收益率超过6%,上述有“转债”“可转债”字样基金期内平均收益率更是达到8.76%,超过10只反弹幅度在10%以上,*更是达到29.92%。

不过,虽然部分可转债基金年内回撤不小,但拉长时间来看,业绩表现依然抢眼。比如,鹏华可转债过去三年、五年累积收益率分别高达82.17%和98.10%,稳居榜首;华宝可转债过去三年、五年累积收益率分别为66.10%和69.30%;此外,华安可转债两个时间段的收益率也分别达50.35%和60.18%。此外,汇添富可转债、中银转债增强、前海开源可转债、博时转债增强、华夏可转债增强、长盛可转债等在过去五年里累积收益均超50%。

东方基金副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东方可转债基金经理杨贵宾认为,今年部分可转债基金出现较大幅度回撤,主要源于产品持有较多高价转债,且股票仓位相对较高,直接受到了年初至今A股市场震荡的影响。

金鹰基金也表示,可转债资产有含权的属性,2021年末可转债估值被推上较高位置,在2022年初A股市场大幅调整,在对股市的悲观预期下,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可转债投资者可能进行了大幅减仓,导致出现可转债波动性大幅提升的情况,进而出现可转债基金较为明显的回撤。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可转债在今年2月和3月的部分时期,出现了相对于正股超跌的情形,或主要因阶段性债市情绪不佳、股市前景悲观预期下的机构赎回行为,导致可转债平价和溢价率双杀的情况;第二,以转股溢价率指标衡量的可转债市场估值持续走高,可转债估值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也是潜在超额损失的风险来源,虽然众多因素促成了当前可转债较高的估值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转债资产的性价比;第三,随着正股的调整,多数可转债股性显著变弱,在4月底至今的反弹行情中,正股宽基指数的反弹幅度较中证转债指数更强。”金鹰基金分析称。

未来可转债市场难有整体性机会

仍以结构性行业和个券行情为主

杨贵宾表示,转债市场与股市走势相关度较高。过去3年中,A股表现相对稳健,“固收+”类产品规模出现大幅增长,使得可转债市场受到较高关注,可转债整体估值也有所抬升。但站在当前时点,未来可转债市场整体难有较大机会,但结构性个券行情仍将存在,可适当关注。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转债精选债券基金经理张永志表示,2021年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一轮牛市,进入2022年,股票市场持续震荡,可转债市场也高位回调。随着股市下行,可转债市场的溢价水平也有所下降。展望未来,依然看好可转债市场,价值板块表现值得期待。

“首先,从整体估值水平来看,虽然可转债整体溢价率依然较高,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而且预期流动性充裕的状况可以维持,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可转债市场的溢价率或可以维持;其次,从未来可转债市场的空间来看,可转债上涨的直接驱动力更多来源于正股的上涨。

在2022年较为确定稳定经济大盘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望维持积极,因此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强的价值板块表现值得期待。”

在选择投资标的方面,张永志表示,将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从整个宏观和行业景气度的角度,叠加估值等维度,选择那些估值便宜或合理、宏观景气度向上且跟当前的宏观基本面形势、产业政策比较契合的标的。选定大的行业方向之后,也不太会做频繁的行业轮动,而是会在细分领域中做一些子领域或细分品种的轮动,来捕捉更多的机会。

金鹰基金也认为,可转债今年或存在投资机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可转债标的仍有较强的股性,正股景气度高、估值有强逻辑支撑;二是可转债市场在当前底部特征明显,*价格在低位的个券占比不低,其中不乏中长期可能随着正股空间的打开而有较好表现的标的;三是可转债除了债底保护的属性外,还有向下修正转股价格、回售等期权性质的保护,在当前的低位,转债特殊条款或有比较好的博弈价值。

高估值仍是转债主要风险

关注低价低估值优质转债

对于后市,杨贵宾表示,今年可转债市场的主要风险或来自某些高价转债以及部分高估值但仍具较高溢价率的转债,机会则隐藏在信用风险较低,且*价格较低的转债,以及正股基本面较好且溢价率不高的转债,建议投资者适当投资信用风险较低、*价格较低、盘子较小、基本面稳健的转债,充分发挥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的基本特性,可在低位时有节奏的买入,耐心持有,等待价格显著上行。

“这种策略虽然难以在牛市取得亮眼的超额收益,但在当前的震荡市下抓住转债本身特征或可减少回撤幅度,寻求长线投资下的*收益机会。直白讲就是不买贵的转债,其在下跌接近面值时由于有债底的保护而越跌越慢,从而努力有效控制回撤。”杨贵宾同时建议投资者应该选择净值回撤相对有限、波动相对较小的可转债基金。

金鹰基金也提示,未来可转债市场主要的风险还是估值高位、可转债资产并不便宜的风险,并且可转债的估值也在不同的*价格、规模、平价、股性、评级、行业等指标中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

对于后市可转债主要投资策略,金鹰基金认为,目前A股市场仍在相对低位,不利因素冲击的逻辑可能已被充分定价,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增强,整体看股市的安全边际可能比较充足,估值仍在机会区间内,关注后续风格和板块的变化。

“可转债投资策略方面,我们更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稳定板块,以电力、高速等为代表的正股属于低估值、高股息的央/国企可转债标的,该类型可转债的期权价值亦可在一定程度抵消资本利得变动的损失风险,可转债规模往往也足够大,有相对较多的配置机会和兑现机会;二是有强逻辑支撑的板块,以稳增长、尤其是新型稳增长投资为代表,包括高景气度的光伏、风电、储能等方向;三是关注业绩稳健*的成长板块,以及中期可以看到行业有明显催化板块的配置机会。”

在可转债投资风格上,金鹰基金更倾向于均衡配置,关注低价可转债的下修博弈、空间博弈机会。

编辑:小茉



600220

智通财经APP讯,江苏阳光(600220.SH)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2022年3月11日、3月14日、3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公司*静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市净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告称,股票价格短期涨幅较大,已经明显偏离同行业和上证指数增长幅度,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公司生产经营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目前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仍是毛纺业务。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知乎

#买入基金一年,一直是亏损,该卖掉吗#

前段时间股票基本上都是止跌不休的行情,基金也不例外,一样是跌跌不休,因为大部分基金投资对象是股票,因此股票跌,基金也难逃厄运。基金一直跌也就意味着投资者每天都在亏钱,那么面对一直亏损的基金投资者该如何处理呢?

基金一直亏损投资策补救策略

1补仓:

基金下跌之后肯定要补仓,而且分批次补仓,分批次买入可以增加基金持仓份额,起到一个分摊投资成本和降低投资风险。

2高抛低吸∶

基金一直亏损肯定就进入被套环节,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基金走势,进行高抛低吸的方式来赚取差价,以此来弥补投资亏损,其实这类似股市说的做t,但做这类基金一定要做满xx日免手续费或者满xx日手续费比较低的那种,并且和股票一样要有满xx日的底仓。因为现在基金走势和股票很相似,如果不做高抛低吸,有可能就是价格一直反复如同坐电梯。

3转换:

当此基金一直亏损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及时把该基金转换成另一种行情比较好或者比较强势的基金,通过转换可以减少损失,这也是股市里说的弱势股换强势股原理。

4及时止损:

基金如果一直下跌且后续走势依旧是下跌趋势的话,那么建议可以及时止损卖出基金,等到基金下跌结束开启上涨行情时再介入,本来基金是不用止损的,但由于现在的基金特性有所改变,而且投资者如果一直补仓,肯定会弹尽粮绝,那就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止损。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各只基金的走势是不是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天就聊到这里,有喜欢的就关注点赞下,谢谢。


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0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前5月A股市场在国内外各种风险集聚下落下帷幕,基金业绩新鲜出炉。


从这个图片就可以看出,从各大主流指数前5月表现来看,基本都表现惨淡,也因此导致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大多出现亏损,只有少部分基金扛住波动斩获较好收益,但是占比仅2.6%。

主动权益基金
前5月亏损14%
2020年、2021年两年是结构性牛市行情,沪指在2022年开年达到3600点。然而,在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之下,2022年呈现出节节下跌的惨淡行情,到了5月才有止跌回稳的迹象。

尤其是今年3月份之后,各大主流指数加速下跌,如沪指就在3月份连续跌破3300、3200、3100点,在4月26日沪指*探至2863.65点,而在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又重回“3000点上方”。

5月份整体A股整体缓慢走出颓势,出现止跌回稳的迹象,上证指数在5月份上涨了4.57%,在5月31日收盘于3168.43点,整体表现较好。

不过,5月份的企稳不能掩盖A股今年以来的整体颓势。数据显示,前5月主流指数基本都是呈现下跌态势,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期间跌幅分别达到12.46%、22.41%、27.62%,沪深300也下跌了17.18%,只有少数如红利指数涨幅为正,也仅仅涨了1.79%。

在主流指数纷纷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各大黄金赛道也表现惨淡。中信一级行业来看,一度备受追捧的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机械、医药等指数均出现超20%以上的下跌。表现亮眼的是少数行业,如煤炭一枝独秀,今年以来涨幅超30%,此外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建筑、银行等跌幅较小。


虽然公募基金历史性“超级大年”之后,2022年初不少市场人士都普遍降低了预期,然而市场跌幅估计还是超出了大多数人预期。在这样震荡之下,也有很少部分基金抓住了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

基金君统计发现,截至2022年5月31日,若不计算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2022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亏损14.66% (仅统计公布了 2022年5月31日净值数据产品,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表现逊色于上证指数,但是比沪深3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跌幅要小。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跌幅则为13.997%。


不过,相对来说,*仓位分别为80%和6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更能体现整体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能力。数据显示,前5月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18.42%、-18.06%,表现不敌沪深300,但是表现好于创业板指、深证成指。
从权益基金整体表现来看,不计算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在纳入统计的6841只基金中,仅仅只有178只基金为正收益,占比仅2.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权益基金2022年以来收益为负。

158只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收红

尽管今年前四个月权益市场整体波动剧烈,仍有一批主动权益基金逆市斩获正收益,实属难得。

受益于A股市场5月的峰回路转,很多主动型产品业绩都在反弹,布局新能源赛道的产品反弹尤其强劲,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年内业绩较4月末有所改善。

Wind数据显示,前5月主动权益基金(剔除偏债混合基金)平均净值跌幅达14.95%,较前4月收窄,全部主动权益基金中,158只斩获正收益,较前4月数量翻番,但对于主动权益型基金而言,依然没有改变大面积亏损的局面。


不难发现,前三月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重仓地产和煤炭板块,另一类是重仓养农林牧渔行业,并且均采取较为集中的打法。

具体来看,万家基金经理黄海管理的3只基金收益率均超过32%,成为2022年表现最为亮眼的三只基金。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万家精选A2022年以来收益分别达到43.85%、38.27%、32.95%,以*的优势位列业绩榜前三。

从过往定期报告披露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来看,这三只基金持股相对集中且持仓方向较为一致,主要投向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板块,重仓配置了多只今年以来的大牛股。

在去年四季度时,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和万家精选就重仓配置地产板块及煤炭板块,而这类低估值板块恰是今年一季度反弹较大的板块。3只基金一季度累计涨32.89%、30.49%、27.61%。

而在今年一季度,上述3只基金基本维持了去年四季度的持股风格,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为例,截至一季度末,其股票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86.81%,重点配置了采矿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比例分别达到48.62%、32.84%、10.03%,基本抓住了今年表现*的几大方向。

具体来看,该基金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陕西煤业、保利发展、淮北矿业、山煤国际、潞安环能、金地集团、万科A、新城控股、平煤股份、山西焦煤。可以看出,持仓颇为集中,几乎清一色的煤炭、地产相关标的。


万家旗下另一位基金经理章恒管理的产品万家颐和,前4个月期间斩获23.99%的收益率。万家颐和灵活配置混合在去年三季度末开始,逐渐增持煤炭、地产两个板块,至去年四季度末时这两个板块已经成为了该基金最主要的持仓。

而在今年一季报中,章恒表示,在诸多行业中,拣选了两个受疫情影响较小、同时在一季度经历过市场较大幅度调整的行业,即军工和新能源运营商,作为减持房地产板块之后新的投资方向。

章恒日前再次表示,他管理的产品今年以来一直重仓煤炭股。而截止目前,他个人依然非常看好煤炭,尤其是动力煤。

英大国企改革主题前5月涨幅达16.45%,表现亦不俗。该基金由基金经理张媛和汤戈涵管理。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前五大重仓分别为陕西煤业、平煤股份、兖矿能源、紫金矿业、广汇能源。

此外,金元顺安元启、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招商稳健平衡A、招商核心竞争力A、泰达宏利景气智选18个月持有A、中庚价值领航等6只主动权益基金前5个月也获得10%以上的收益率。

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种一年持有和中庚价值领航,今年以来分别斩获13.79%和11.15%的收益。丘栋荣在季报中写到,主要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投资机会,第一、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第二、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第三、能源、资源类公司;第四、中小盘价值股和成长股。

另外还有多只基金表现不错,年内收益达到5%以上。整体来看,今年“逆市”收红及比较抗跌的主动权益基金多聚焦地产、资源、农业板块。

部分行业主题基金表现不佳

在一批基金凭借对“抗跌”板块的配置斩获正收益的同时,也有部分基金在今年前5月表现欠佳。

按照主动权益基金亏损幅度分布来看,前5月亏损幅度在“20~30%”的主动权益基金达到1275只,在全部主动权益基金中占比高达3成以上。而亏损幅度在“10~20%”、亏损幅度在“0~10%”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占比达到44.02%、18.84%。

其中,阶段性表现*的基金今年以来亏损幅度超过40%,达到40.9%,表现*与最差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首尾相差接近84个百分点。


表现暂时垫底的基金在一季度重点配置计算机板块,前十大重仓股为卫士通旗天科技、数字认证、京北方、新国都、浪潮软件、科蓝软件、数据港、普联软件、宝兰德。该基金在4月份单月跌幅较大,达27.6%,大幅拖累了基金年内表现。

今年前5月,在下跌的行业中,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指数跌幅居前,跌幅均超20%。

前5月A股跌幅排名前二十行业指数表现

受此拖累,多只重仓相关行业板块的主题基金表现垫底,包括部分医药主题基金及TMT主题基金。


顶流基金经理2022年业绩

顶流基金经理一直是行业内外的焦点。伴随着前五月收官,一众知名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业绩新鲜出炉。

张坤无疑是受关注最多的顶流之一。他是国内首位千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虽然在2022年一季度市场震荡之下管理规模有所缩水,截至一季度末管理整体规模也近850亿。

以其管理的规模*的产品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该基金前5个月亏损幅度为15.69%,而近3年收益达到81.95%。


从他全部管理基金来看,Wind统计显示,张坤管理的总回报达到259.36%,年化回报也达到14.13%,超过同期沪深300指数6%的年化回报。


张坤在今年一季度增加了科技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金融行业等的配置。易方达蓝筹精选前十大持仓股中,一季度增加股数最多的是美团-W和五粮液,这两只也是张坤越跌越买的代表。从前十大持仓股的走势来看,张坤依然*的就是白酒股和互联网公司。

张坤季报中写到,尽管短期市场面临不少的困难,但这也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我们相信,企业每天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其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企业价值终将投射到其市值增长中。”

睿远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傅鹏博则是一位*顶流。其代表产品睿远成长价值今年以来下跌25.92%,但成立以来仍积累了近60%的收益。


傅鹏博在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一季报中表示,对上一季度配置的重点公司做了调整。从行业分布看,组合重点配置了TMT、化工、新能源设备和建材等板块个股。

谢治宇也是一位备受关注的知名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兴全合润今年以来跌幅为22.56%,然而这只成立于2010年的基金已经为投资者斩获了5.25倍的回报,这是一只收益率较高的基金,因此谢治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谢治宇将基金暴跌的原因分析为市场多重因素导致的,包括疫情、战争、大宗商品高价格等,事实上这三个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的深远的,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如意。

同时又叠加美联储的大规模加息,因此事实上全球经济都在承压。在这样背景下,盘面只有煤炭、地产、银行等在涨,其他板块几乎都是跌。谢治宇的投资策略依然是选择行业领先的企业,挖掘市场价格。

一季度谢治宇提高了前十大持仓的集中度,且前十大持仓股只有锦江酒店降低了持仓数量,其他的全部增持,特别是芒果、闻泰科技、三七互娱增持股份的比例高达30%以上,其中芒果超媒增持股份数量高达53.2%,从这个角度来看,谢治宇偏爱文化相关上市公司。

富国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今年以来跌超19%,今年以来,富国天惠成长的*回撤是-27.05%,出现在4月底的暴跌行情中。

但这只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到18.86%。朱少醒用16年的时间,让富国天惠成长累计涨了1646.03%,基民对基金的表现,评价是风险可控,稳中向好。


一季度,富国天惠成长的股票仓位是93.65%,前十大重仓股占比提升至37.95%,持股集中度不高。朱少醒在一季度的调仓幅度并不大,重仓股新增做医药外包的药明康德,和建筑材料行业的东方雨虹。剔除生物制药企业长春高新,和做化工材料的国瓷材料。

整体上,食品饮料还是占据富国天惠成长*的持仓比重,其次朱少醒也在向稳经济的大方向靠拢,加仓了银行和地产产业链企业。除此之外,基金重仓股还包含了新能源、半导体、医疗等科技成长属性较强的个股。

景顺长城刘彦春也是行业顶流基金经理,被基民称呼为“春春”。他所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今年以来收益为-16.96%,与主动权益型基金的平均表现基本一致。


刘彦春在一季报中表示,对于股票市场,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显著回落。尽管短、中、长期的困扰因素仍然很多,但现阶段的估值水平很可能较大程度反映了这些潜在风险。只要企业的能力没有改变,外部环境变化只是阶段性扰动,对公司的合理定价影响不大。

他认为,比较全球*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现阶段国内很多优质上市公司已经极具吸引力。随着外部环境回归常态,股票定价也终将回升至合理水平。

曾一人包揽行业年度业绩前三的广发基金刘格菘,同样是焦点人物。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今年以来收益为-16.57%,近一年收益为-16.36%,不过该基金最近三年收益达到121.2%,近五年收益达到154.38%。


刘格菘坚定表示看好高端制造业的观点不变,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中国制造业会不断拓宽自身的护城河。

基金业内素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说法,指基金发行火热时往往是市场顶部,基金不好发、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大面积回撤的时候或许是市场底部。A股市场经过此轮调整,部分公司的估值已进入相对合理的位置,配置价值逐渐显现。

公募乐观看待6月投资机遇

即将到来的6月份市场成色几何?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公募基金普遍认为,政策发力超预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将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稳增长”和“真成长”双轮驱动下,有望涌现出更多投资机会。

广发基金表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叠加工业生产及供应链的逐步修复,预计将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

诺安基金表示,从内部环境来看,4月是经济增长压力*的时期,PMI数据显示5月已经环比改善。进入6月,随着疫情的好转,稳增长政策全面铺开,政策蓄力后迎来集中起效窗口,经济已经出现修复迹象,6月有望进入加速修复阶段。

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顶点已过,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升温可能会进一步缓解加息预期;美国国内通胀重压下,中美贸易环境可能会出现有阶段性改善;俄乌冲突日渐明朗,对全球商品市场预期冲击*的阶段已经过去。综合来看,当前情况看内外部各项压力均出现边际改善的状态,有利于市场预期的回暖。

金鹰基金表示,展望6月,在疫情好转、稳增长发力背景下,A股反弹空间的打开有赖基本面后续的实质变化。A股在五月超跌反弹后,上涨出现乏力。进入6月,在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情况下,市场观察重点将重新回归到对“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跟踪和确认上,包括疫后复工复产进展、信贷投放、地产需求等等。在此之前,市场或呈现震荡反复的态势。

此外,外围美联储缩表实质影响仍有待观察。美国中短期通胀压力会否如期回落,由此将决定美联储未来紧缩节奏,若未超预期,A股有望迎来进一步的修复机会。总体而言,A股最悲观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反弹空间有待实质变化。

从方向来看,成长领域仍是基金公司偏爱的投资方向。富国基金认为,若市场上行,业绩长期弹性较大的成长股反弹空间或更大,当前成长板块的新能源车、光伏、军工、半导体等行业仍有估值性价比。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后续主要关注三大方向:一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边际改善的制造业,如汽车及其供应链;二是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非必须消费品;三是前期跌幅较大、充分消化了估值和不确定性的成长板块。但需要注意的是,成长板块的贝塔机会可能较少,精选个股比覆盖板块更重要。

华夏基金则表示,稳增长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阶段性投资线索,也是长期成长资产能够重新占优的重要前提。



来源:中国基金报(chinafandnews)

编辑:一一

a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重磅!全文发布,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33条政策来了:引导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丨突发!新冠大牛股工厂起火爆炸,股价瞬间跌停,现场浓烟滚滚!影响有多大?丨“已通知明天上班!”刚刚!上海通报,6月1日起全面恢复丨突发!欧盟就禁运俄石油达成共识;拜登表态:不会向乌提供这个火箭系统!“欧洲粮仓”播种面积将下滑20%丨创34个月新低!这只新股,申购人数骤减,啥情况?A股打新生态悄然生变丨3万股东无眠!又有2家公司退市丨教育部深夜通报:成立调查组,全面彻查教材插图问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