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三点以后交易

2025-09-18 16:56:11 证券 xialuotejs

兄弟姐妹们,有没有过这种心碎的瞬间?下午两点五十九分,你眼睁睁看着心爱的那只创业板股票上蹿下跳,心里默念:“再等等,等我找到那个完美的抄底/逃顶时刻!”结果,手机进来一个外卖电话,你抬头一看,三点整!交易软件瞬间变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你和那句冷冰冰的“已闭市”。那一刻,是不是想把手机砸了的心都有?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大腿都快被自己拍肿了,只能含泪发个朋友圈:“今天的我,是韭零后。”

先别急着哭!谁说三点就是终点?A股的内卷程度你想象不到,打工人三点下班了,创业板的“加班模式”才刚刚开启!没错,你没听错,过了下午三点,创业板其实还有一个神秘的“隐藏副本”可以刷,让你有机会完成“绝地反杀”。这个骚操作,学名叫做“盘后定价交易”。听着是不是特高大上?别怕,今天就带你把这个听起来像金融学博士论文里的词儿给盘得明明白白。

这个所谓的“盘后定价交易”,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A股给那些“手慢了”或者“有特殊需求”的投资者们开的一个“后悔药”专场。具体时间是收盘后的15:05到15:30,整整25分钟的黄金补时!在这段时间里,你依然可以对创业板的股票进行买卖委托。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感觉像是电影结束了,大家准备离场,结果屏幕上突然亮起:“别走,还有彩蛋!”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补时赛”,规则肯定跟常规时间不一样吧?那必须的!这盘后交易最大的特点,也是它最“秀”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定价”两个字。在这黄金25分钟里,所有交易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就是当天下午三点钟的那个收盘价。没错,就是那个让你捶胸顿足的价格!不管你是买还是卖,价格就是它,童叟无欺,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收市前大妈还在跟你为一毛钱争得面红耳赤,收市后直接挂牌:“所有青菜,一律五元一斤,爱买不买!”

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呢?对于我们这种普通散户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人间清醒”。你不用再猜了!不用再担心你挂的单子是高了还是低了,不用再跟对手盘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心理战。价格就明明白白摆在那里,你要做的唯一决定就是:这个价,我到底是要上车,还是要下车?这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股友们来说,简直是YYDS!尤其是当你下午因为开会、摸鱼、带薪拉屎等不可抗力因素错过了交易,盘后一看收盘价,“哎哟,这个价格不错哦”,那你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打开软件,进行一波优雅的补救操作。

当然,对于那些手握重金的机构大佬们来说,这个功能更是解决了他们的 *** 烦。你想想,一个基金经理要买进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股票,如果在盘中连续砸单,那股价还不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那不是自己买贵了,成了市场的“活菩萨”嘛。但有了盘后定价交易,他们就可以在收盘后,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悄无声息地完成大宗交易,既不会对当天的股价造成剧烈冲击,又能完成建仓或调仓的任务,主打一个“深藏功与名”。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划重点了啊,拿出小本本记好!在你常用的交易软件里,当你选择一只创业板的股票进行买卖时,除了常规的“限价委托”、“市价委托”之外,你会发现一个隐藏选项,通常会标注为“盘后定价”或者类似的字样。你必须在15:05到15:30这个时间段内,选择这个特定的委托方式下单才有效。如果你三点半了还傻乎乎地点那个普通的“买入”,系统只会给你一个白眼,告诉你:“兄弟,下班了,明天请早!”

委托的数量也有讲究。买入时,单笔申报数量不能超过100万股;卖出时,没有这个限制,但你得有那么多股票才行啊!最小单位还是100股起。提交委托后,系统并不会马上成交,而是会先把所有的买单和卖单都收集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许愿池”。到了15:30分,交易所的系统会准时“开奖”,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撮合。啥叫“时间优先”?就是谁的单子提交得早,谁就排在前面。这跟抢演唱会门票、双十一秒杀一个道理,拼的就是手速和网速!15:05分整提交的单子,肯定比15:20分提交的单子优先成交。

创业板三点以后交易

这里必须泼一盆冷水,盘后定价交易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它不是一个保证成交的机制。如果在那25分钟里,所有人都想买,但一个想卖的都没有,那你挂的买单就只能是“寂寞的等待”,最终会显示为“废单”。反之亦然。你的委托就像一个发出去的漂流瓶,能不能被对岸那个持有相反意见的人捡到,全看缘分。所以,别以为有了盘后交易就万事大吉了,市场的本质还是买卖双方的博弈,只不过换了个场地和规则而已。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盘后定价交易的成交量,是不会计算到当天的K线图里的。也就是说,它不会影响当天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这部分成交量会单独统计,体现在总成交量里。所以,你不用担心盘后一笔巨大的买单会突然把日K线拉出一根大阳线,让技术分析派们集体懵圈。交易所这点还是想得很周到的,加班归加班,不能影响人家白天的“工作成果”。

其实,这个玩法也不是创业板独有的,隔壁的科创板早就玩得飞起了,算是从科创板试点成功后推广过来的经验。这说明监管层也在不断优化交易机制,尽可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让市场更灵活、更高效。对于我们来说,多一个工具,就多一种选择,多一个应对突发情况的策略。

所以,下次再碰到三点前忘记操作的情况,别再急着拍大腿了。泡上一杯茶,淡定地等到15:05,进入属于你的“加时赛”。能不能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就看你对那个收盘价的信仰有多坚定了。不过,如果你在15:29分59秒的时候提交了一笔买单,而你的对手方在同一时间提交了一笔数量完全匹配的卖单,那么请问,你们俩谁的网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