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rfid产业联盟(rfid设备供应商)

2022-09-30 17:47:00 证券 xialuotejs

RFID竞争状况如何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与条码打印机状况相似。RFID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目前大体可以分为2部分,一块是RFID基本硬件的销售,是目前非常成熟,市场又相对透明,销售起来没有什么大的难度的。另一块就是项目的集成,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要求,实际应用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但是基本的原理都是不变的,而且用RFID基本上是可以满足项目需要达到的目标的。而这一块的市场相比标准产品市场并没有那么成熟,还处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一块又是RFID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在标准产品市场中,竞争是非常完全的,由于价格的透明,在这一市场的企业并没有谁有绝对的优势,产品都是类似的无非就是价格的区别和产品质量的区别。客户的选择也很多,所以只卖产品是一定不会赚大钱的。而在项目集成的市场中,由于市场还在发展中,做RFID系统集成项目的公司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做的好的企业基本可以说是没有,通过价格优势拿到了项目,但是真正实施完毕后,项目却不能达到客户预期的效果,或者并没有解决客户的问题,众多的失败的案例导致客户对RFID的信心越来越低,不敢再轻易尝试。对线号机等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

RFID的行业龙头有那些

1、中国RFID第一家上市企业深圳远望谷给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同时也使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达到榜首。上海复旦微电子在RFID标签芯片和读写器芯片领域已推出多款经典产业化产品,使其在芯片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2007年新推出的SMAP解决方案将演绎中国的国情下的NFC突破。深圳先施科技与江苏瑞福科技在RFID读写器领域研究多年,并已为中国RFID行业在交通、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做出不可取代的贡献。北京航天金卡、北京同方智能卡等公司凭强大的研发实力、集成能力和良好的政府、企业界关系,策划并承担了很多重要的RFID应用推广项目,如奥运会食品安全和电子门票等重大项目。

3、上海坤锐电子推出第一个产业化EPC Gen 2电子标签芯片,使中国RFID企业在UHF 标签芯片领域的研发能力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京亚仕同方在RFID标签高质量化、低成本化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凯泰科技实施了一系列RFID经典应用项目,并具备强大的RFID产品生产能力。

4、随着RFID应用的逐步推进,中国RFID的企业实力也越来越强,不仅在应用方面开拓进步,在研发实力上也逐步向国际企业看齐。有着中国如此广大的潜在RFID应用市场支持,相信中国的RFID企业赶上国际RFID企业的日子不会太遥远。

5、本次评选上榜的企业中主要为RFID硬件生产商和集成商,没有RFID软件企业,有些遗憾,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RFID行业的某些现状:软件应用在RFID应用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

6、RFID行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性能优越的硬件支持,软件层面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挖掘才能真正发挥RFID的作用,帮助企业最大程度获取ROI。参选企业中上海科识通、深圳立格、上海盛锐、青岛中科恒信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我们也期待着他们的产品应用到越来越多的RFID项目当中。

中国rfid产业联盟(rfid设备供应商) 第1张

汽车电子概念股有哪些?

1、欧比特(300053)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欧比特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为合作提供自身拥有的物联网相关的先进技术和优质硬件设备资源,304所提供先进软件开发技术资源。

负责物联网产品的软件研发、软件环境管理和其他相应的技术攻关等工作。公司提供读写器系列、天线系列、二维码识别器、各类电子标签等技术支持,公司网站披露,双方将合作研发的物联网产品的技术水平打造成为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水平。

2、同方股份(600100)公司布局从城市级别整体物联网应用到末端ic卡、rfid电子标签产品开发的全物联网产业布局,2013年,公司布局IC卡、rfid电子标签产品,打造“智慧城市”理念。公司旗下亚仕同方科技(占49.99%),其纸质RFID电子标签产品年产量超过2亿张。

3、高鸿股份(000851)公司已成为中国rfid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和行业解决方案领域重要的厂家之一,并担任“国家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频率与通信组副组长单位;“中国rfid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包括“RFID应用方案公共测试系统建设”、“电子标签(RFID)产品与应用”,以及国家信息产业部RFID重大专项——“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产品研发与标准研究制定”,并通过与国内外同行合作,掌握了通信协议、防冲突算法、射频技术、中间件平台、应用软件等RFID核心技术。此外还在2.45G频段有源标签有着深厚的积累。

4、厦门信达(000701)子公司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生产销售无线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标签等。2013年9月,公司拟以不低于9.72元/股定增不超过8000万股股份,募资总额不超过7亿元用于安溪LED封装新建项目、厦门LED应用产品扩产项目、rfid产品设计和生产线扩建项目。其中,RFID产品设计和生产线扩建项目投资总额为1.52亿元,拟用募集资金投资额1.49亿元。

5、达华智能(002512)达华智能超募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增资入股北京慧通九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慧通九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系统(含etc、rfid的技术运用)设计施工及信息化系统集成的公司。公司是专业生产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电子标签、RFID读卡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业内应用芯片类型最为全面的生产厂商。

中国上演rfid标准战的关键原因在哪

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对其信息进行标志、登记、储存和管理。作为自动识别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趋势,RFID正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全球RFID标准尚未统一,竞争激烈1。目前全球主要有EPCglobal、ISO/IEC、UID、AIM、IP-X五大标准组织,分别代表了国际上不同组织或国家的利益,其中EPCglobal势力最为强大。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最大的消费国之一,无疑会成为RFID技术应用的大国。在RFID中国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的情况下,五大RFID国际标准组织纷纷来中国兜售自己的标准。中国也曾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编码标准——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NPC),但因政府部门间的利益纷争而夭折。直至2005年11月和12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和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先后正式成立。截止到2009年5月31日,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共有96个成员,几乎涵盖整条产业链,还包括很多研究机构,现在已经立项的标准共25项,正在申请的标准有9项。

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RFID产业以应用带动标准,RFID在中国市场的应用逐渐加快。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交一卡通、北京奥运会票务系统等都是RFID的成功应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后,农业部正在推广建立一套畜牧产品从养殖、屠宰到流通的安全追诉体系

上海贝岭为什么收购矽塔科技

1993-1997年连续五年被电子工业部评为中国电子百强企业; 1994年至199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 1995年第八届全国十佳合资企业; 1995年全国百强高新技术企业;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1240); 1995年至2000年,上海市文明单位三连冠; 1997年第四届上海科技博览会金奖; 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工业企业最佳形象单位; 1999年、2000年中证-亚洲商业-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 1999年和2000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前15名; 2001年1月,通信和电子电能表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金卡EEPROM电路芯片被上海市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授予2000年度上海市名牌产品(1998-2000年三连冠); 2001年7月,通信和电子电能表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金卡EEPROM电路芯片入选上海市百大名牌产品; 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1年获国家经贸委排名第9位。 (中国294家公司排名第9,上海第1,电子行业第2); 2002年1月,公司张江项目部荣获2001年度重大工程文明工地先进施工单位荣誉称号; 2002年2月,BL2220SR3F模糊控制集成电路芯片被市经委评为2001年度新产品。 2002年2月,公司的CSLIC用户接口电路被市经委评为2001年度新产品; 2003年1月1日,被评为徐汇区2002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3月21日,公司被市委、市经委、市总工会授予“建设上海新产业高地创优竞赛获奖企业”。 2003年,公司被评为上海市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2003年6月30日获得上海市科委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03年7月,“BL74020/BL74021打印机墨盒控制芯片”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8月,CSLIC用户接口电路和BL2208位高抗干扰单片机获2002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2004年4月被评为2003年全国安康杯大赛冠军、信息产业部2003年全国安康杯大赛冠军、2003年全国上海市安康杯大赛冠军、2003年华虹集团安康杯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先进单位。 2004年8月,被上海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2003年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 2005年1月20日,经上海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全体会议最终审定,上海贝岭的“贝岭”牌产品(通信及电子电能表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金卡用EEPROM电路)再次荣获上海名牌产品,并被列入“2004年上海市百大名牌产品”; 2005年5月,荣获上海市第十二届文明单位称号; 2006年1月,公司的“双极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中国专利优秀奖; 2006年3月28日,上海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全体会议最终批准,“贝岭”牌产品荣获2005年度上海市名牌产品,已连续八年获此殊荣。 2006年6月,公司获得2005年“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证书; 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签发; 2006年7月9日,中国电子商会举行了中国电子行业品牌万里行揭牌仪式暨首届中国电子企业品牌价值大会,会上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电子企业最具潜力品牌”证书和“品牌价值证书”。 2007年3月,北陵获得第三届CEC科技进步奖。 2007年4月,公司荣获2005-06年度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07年4月,公司获得第二批“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 2007年5月,公司荣获2005-2006年度上海市第十三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07年7月,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上海市外国投资委员会授予上海贝岭公司上海市外商投资“双优”先进企业称号。 2007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授予上海贝岭公司上海市徐汇区首批科技小巨人。 2007年,上海市名牌办公室授予上海贝岭公司上海名牌产品。 2007年,上海市经委授予上海贝岭公司2007年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称号。 2007年获得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荣誉证书。 2007年7月,上海市外商投资委员会授予上海贝岭公司2006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 2008年1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等授予上海贝岭公司中国RFID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由中国RFID产业联盟和RFID世界网联合主办,粤港RFID联盟、上海RFID联盟等RFID省级机构协办。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打分,评选出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成功应用、2007年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年度事件、2007年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年度新品。 2008年,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委员会授予上海贝岭公司2007年度上海市双优外商投资企业。 2008年,上海市科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将首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授予上海贝岭公司。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第六批)名单确定。 2007年11月,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贝岭”商标被推荐为2008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可靠性提高的EEPROM集成电路”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CEC中国电子2008年第四届科技进步奖-开关单元电路SWEL 1B01 2008年通过商务部和上海市外经贸委2007年度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评审。 2009年,经中国品牌战略研究院、中国品牌网、腾讯网组委会评估,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为10.19亿元。并荣获中国电子企业最具价值品牌奖、中国电子十大杰出元器件品牌奖。 2009年4月,中国信息产业贸易协会、中国RFID产业联盟2008中国RFID年度评选,创新产品奖; 2009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贝岭、贝岭“B”字母商标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2009年,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09年度国家金卡工程杰出成就奖金蚂蚁奖自主创新奖” 2009年,徐汇区科委“RFID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被授予徐汇区专利产业化项目; CEC中国电子2009年杰出贡献奖:袁; 2009年,EET电子工程图册,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服务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奖项。 2009年,EET电子工程图册上海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十大最具潜力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名单 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RFID技术中的防碰撞算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0年1月,上海市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贝岭”牌“大规模集成电路、EEPROM金卡芯片及通信和电子电能表用电源管理芯片”; 2010年1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协会、中国电子报第四届(2009)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与技术项目; 2010年4月,SICA“2009年度上海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额前10名SICA”; 2010年3月,上海市科委“BL15模拟开关电路”被认定为上海市2010年度重点新产品; 2010年10月BV ISO 9001: 2008证书; 2010年10月,上海贝岭、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荣获2010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品牌”称号; 2010年12月,上海市工商联、科技企业联合会、Dongfang.com、科技传播学会和上海市北陵、科技企业孵化协会被授予“瑞华杯第五届上海市科技企业创新奖”; 2010年11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十一五”规划申请、实施和管理“项目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