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r)

2022-09-23 21:35:08 证券 xialuotejs

产业转型升级是无奈之举还是必由之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成效如何?是败笔,还是开端?

产业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成效要分两方面看,有成功有失败,不是所有的产业转型都能成功,但不进行产业转型的必然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能应为产业升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就逃避产业升级,低端产业永远是没有出路的。看看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韩国的电子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昔日世界闻名的日本电子产业,因为没能及时转型升级,现在面临淘汰,全行业亏损,相反,韩国三星原来名不见经传,但近年来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电子公司。

1-7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高技术产业为何受外资青睐

专家认为,高技术产业受到外资青睐,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

工信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

易车讯 2020年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通信业稳定发展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在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带动下,4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2.3%和4.4%,销量在连续21个月下降后第一次实现正增长。

发布会上,苗圩表示汽车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

一是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重点监测并帮助15家整车汽车和52个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涉及到26个省市、130多家企业。与地方密切协同,聚焦企业的生产保供、产品审查、资金需求这三个重点,帮助协调解决了各类实际问题。经过各方共同努力,4月份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210.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这是21个月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正增长。

二是行业管理方便企业出实招。及时调整了工作程序,例如对企业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手续进行简化,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我检测并提交报告的情况下代替第三方的重复检测。对于一些仅仅是整车参数的扩展变更,可容缺受理、采用先办后补检测报告的办法。

三是促进供需对接,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与相关部门协调尽力化解国际疫情影响带来的进口零部件断供的风险。另外,今年2月份以来,积极地研究提出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各部门相继出台了调整国六排放的实施时间,例如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快老旧柴油车的淘汰报废更新、畅通二手车的流通交易、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等政策措施。在地方政府层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销量实现止跌回升,4月份销售量达到了207万辆,同比增长4.4%。

苗圩同时表示,从整体来看,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

如何理解当前国内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的现状?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是,我国产业升级态势并没有改变,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产业转型驶入快车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

产业升级态势不变,表现为传统产业继续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转型。

产业升级态势不变,还表现为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加速。

越是困难,越要坚定走产业升级之路。尽管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趋势没有变。产业升级契合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后人民群众的需求。产业升级是我国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要坚信,我国工业体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特点不会变,产业升级的发展态势不会变,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也不会变。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我国的产业升级到什么程度?

5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表示,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复苏。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我国的产业升级到什么程度?

 1、GDP总值

按照主流的方法,是以第三产业所占GDP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高,产业结构越趋“完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40.7%和52.2%。同期,美国的数据分别是4.88%,14.52%和80.6%。

2、高端制造业高度发展

如今,高端化制造业遍布于中国工业的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信息化学品等等,而以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光伏电池等最为明显。除了发展高端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同样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涉及到企业制造工艺流程的优化与再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升级、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也涉及到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集成等方面。

3、中国发展新格局

新发展格局有两部分,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决定于两点:一是我们国内经济体量的大小,二是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的高低。制造业规模经济很大,国内经济体量越大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消化的部分也就是国内循环的比重就越高。现代服务业,尤其生活服务业,很多是不可贸易,服务业的占比越高,国内循环的比重也会越高。这两者都是经济规律。

后记:中国是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且能够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释放了哪些信号?

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复苏迹象,下半年的经济活力也会变得更强。

在谈到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GDP的增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想要有效降低失业率,并且解决各个地区的经济复苏问题的话,我们就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GDP的增速目标。因为很多城市本身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新冠疫情会进一步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挫,在克服了新冠疫情之后,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展示出了相应的张力。

下半年的经济有望实现复苏。

在上半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有些地方的失业率也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上半年的整体GDP增速只有2%左右。因为很多城市已经有效克服了新冠疫情,各行各业的恢复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我们在下半年的经济有望实现复苏,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

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活力会变得越来越强。

因为我们在通过各种方式来有效提振经济发展,同时也在切实保障各类生产原材料的价格平稳。如果没有大的已经波动的话,我们在下半年的经济活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很多产业的恢复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因为很多行业本身在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经济活力会进一步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态势。

总的来说,下半年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比上半年好很多,人们也非常期待经济发展给自己所带来的切实好处,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经济发展也会进一步显著降低全国各个地区的失业率。

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产业升级态势没有改变r)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