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到天津
空空荡荡的北京南站 刘诗萌/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5月9日傍晚,刚刚从北京西城区的工作单位回到天津家里的小刘向社区工作人员发去了例行返津报备消息。按照之前的政策,从北京非疫情管控区无确诊病例的街道返回,只需要在24小时内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并每日上报体温即可。然而今天,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社区发来的一条信息:刚刚通知,只要是京津通勤人员,不管从北京市哪里回来的,都需要居家隔离。
晚间,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更新了近期区域排查管控范围,证实了通勤政策的收紧:通知要求具有2022年4月8日(含)以来途经北京市旅居史的来津及返津人员,如在津超过72小时,须实施抵津后7天居家隔离。原则上,京津通勤人员实施“居家办公”,必须线下通勤人员实施市域内闭环(如自驾)及核酸“日检测”。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满足通勤要求,即使是从北京低风险地区回到天津的通勤人员,也要进行7天居家隔离。一位天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
返津政策突然收紧
此前,天津近期针对北京返回人员的排查管控范围,大体上是根据北京公布的中高风险区域和新增确诊病例进行动态调整的。
例如5月6日密云区溪翁庄镇澜茵山小区发现2例确诊病例,天津新增要求4月8日以来途经溪翁庄镇人员返津后居家隔离7日;5月7日通州区九棵树街道翠景北里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后,要求14日内具有该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进行14天居家隔离;整个通州区除了中高风险区以外,返津人员均需7天居家隔离。
“居民朋友请注意,北京到天津管控政策升级,北京全域返津人员需要居家隔离,同住人员同管理!”9日傍晚,一些京津通勤人员的群组里突然传出了新的消息。一位通勤人员表示,就在他上午问社区的时候,返津政策还是分区管理,下午突然变成了全部居家隔离。
根据这一最新要求,4月8日以来途经北京市的人员到天津后,需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抵津后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非必要不出行,出行时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商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
如抵津前14日内具有北京市旅居史,在72小时内离津人员实施核酸“日检测”;在津超过72小时人员实施抵津后7天居家隔离(同户同室),抵津后第1、3(隔离满48小时)、7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可解除管理。原则上,京津通勤人员实施“居家办公”,必须线下通勤人员实施市域内闭环(如自驾)及核酸“日检测”。
据《华夏时报》
北京疫情仍然严峻
天津针对北京防疫政策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与北京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有关。
自4月22日至5月9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777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5个区。全市共有高风险地区21个,中风险地区35个。目前朝阳、房山、顺义三个区已经实行居家隔离,非必要不出区。
值得注意的是,5月9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一起聚集性疫情,涉及顺义区农商银行数据中心,已报告感染者21例,包括工作人员17例、其家庭成员4例;涉及6个区,顺义区10例,海淀区5例,丰台区3例,朝阳区、通州区、昌平区各1例。累计判定密接人员915人、次密接108人。
“本起疫情是社会面零星隐匿传染源导致的聚集性疫情,规模较大,感染者分布范围较广,增加了北京市疫情发展形势的不确定性。”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表示,北京市社会面疫情传播链条依然未阻断,新发的社会面聚集性疫情是当前疫情防控最大风险。
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面前,跨省通勤再次成为难题。对大部分京津日通勤人员来说,自驾进京并不是一个选项。自2019年11月起,北京要求非京牌车每年最多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办理的进京通行证有效期最长为7天。如果通勤者所驾的车辆是天津牌照,那么能自驾去北京上班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
公共交通方面,《华夏时报》
5月27日消息 根据《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休市安排的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将2022年端午节休市安排通知
6月3日(星期五)至6月5日(星期日)休市,6月6日(星期一)起照常开市。
沪港通/深港通下港股通交易日安排通知
一、6月3日(星期五)至6月5日(星期日)不提供港股通服务,6月6日(星期一)起照常开通港股通服务。
二、港股通交易的清算交收事宜,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安排进行。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北三县、京津冀通勤圈
越走越近
大家出行
越来越快
越来越便捷
轨道上的“京津冀”相邻城市1.5小时通达,省际班线实现“说走就走”!
河北涿州开通到北京通勤高铁专列,每天6:23发车、6:47到达北京西站!
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22号线(平谷线)2025年建成通车!
一
河北涿州开通到北京通勤高铁专列,
每天6:23发车、6:47到达北京西站
01
从涿州东站始发,24分钟即可到达北京西站
从河北省涿州市发改局获悉,由涿州市网友分享、直达北京西站的G6702次通勤专列高铁将于7月18日试运行。
涿州市发改局副局长曾庆鸿介绍,即将通车运营的G6702次京涿城际通勤专列,早于目前已开通的涿州至北京最早G6708次列车1个小时,能够进一步满足在京工作在涿生活的市民较早的通勤需要,同时可减轻G6708次列车购票压力。
通车后,从涿州东站始发,24分钟即可到达北京西站,与北京地铁7号线、9号线“无缝”互联互通。
02
现有经停涿州进京上行列车共12车次
该专列的运行,是京津冀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于加强北京与涿州两地交通联系,加快涿州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融合,提升涿州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涿州城市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现有经停涿州进京上行列车包括G6708、G6712、G6714、G602、G682、T168、G554、G608、G614、G388、K600、G486共12车次。
03
专列于早上6:23由涿州东站始发
经涿州市与北京铁路局多次沟通,此次拟增加开通G6702次京涿城际通勤专列于早上6:23由涿州东站始发,6:47到达北京西站,可载客1152人。
同时为保障通勤人员傍晚折返需求,在北京经停涿州下行15车次的基础上,现已开通北京西至保定的京保通勤专列G6743次经停涿州,北京西站22:00发车,涿州东22:25分到达。
04
北京838公交平均每5分钟发一次班车往来京涿
涿州市交通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白公路纵贯南北;京昆高速、廊涿高速、张涿高速横跨东西,形成了“纵横交错、辐射相接”的大交通体系。
北京838公交平均每5分钟发一次班车往来京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涿州航站楼已于今年初正式启用。
二
轨道上的“京津冀”相邻城市1.5小时通达,省际班线实现“说走就走”
01
北京西部首条连接河北省的高速公路
永定河畔,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施工,未来,这条路将成为北京西部首条连接河北省的高速公路。
5年来,北京与天津、河北携手并进,持续推动交通一体化向纵深迈进。截至今年初,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实现率先突破。
02
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
“现在北京与河北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部连上,‘断头路’不见了。”提起近年来京津冀间交通的变化,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说。5年来,京台高速、京昆高速、京礼高速、大兴国际机场高速等先后建成通车,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目前,北京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已增至1176公里。
03
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
积极推动首都地区环线全线绕出北京。建成良常路南延、国道105等一批国省干线,加快推进京雄高速、国道109新线高速、承平高速、厂通路、西太路等跨区域道路建设。目前,京津冀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为主骨架,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新格局。
04
承平高速已进入到土护降开工阶段
目前连接平谷与承德的承平高速已进入到土护降开工阶段。“这条高速开通之后,将缓解北京东北方向高速公路的通行压力,特别是京承高速节假日拥堵的问题,届时北京前往兴隆、承德方向将增加一条快捷方便的‘旅游风景线’。”
05
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这几年,随着京津冀之间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北京的新火车站越来越多。
5年来,京津冀三省市携手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区域交通新格局。京张高铁、京雄城际、京哈高铁京承段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城际加快实施;北京清河站、朝阳站两大火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北京丰台站及配套交通枢纽已具备开通条件……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交通新格局逐渐显现,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06
跨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平谷线实现全面开工
地铁也终于跨出了市界,跨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平谷线实现全面开工。目前,北京段共35块场地进场实现开工建设,河北段神威大街站和潮白大街站正开展围护结构施工。不久的将来,家住燕郊的居民,也能在家门口搭上北京地铁了。
07
38条公交线路跨市域运营
北京与天津、河北三地先后开通了平谷至遵化、兴隆等6条省际班线的公交化运营试点,实现了38条公交线路跨市域运营,线路总里程2700余公里,服务范围辐射环京10多个县市。
08
“一卡通”与全国288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与全国288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推进向雄安新区延伸覆盖。轨道交通与天津、上海等5个城市实现“二维码”一码通行。北运河通州段也实现全线游船通航。
09
“定制快巴”通勤班车
今年,北京还将试点开行往返于国贸地区与廊坊北三县之间的“定制快巴”通勤班车。此外,北京将与津冀、国铁协同,推进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营服务相关技术方案及标准规范研究,研究利用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等向环京地区提供通勤服务的可行性。
10
原东六环车流将在地下隧道通过
副中心的重大交通工程稳步推进。随着“巨无霸”盾构机的掘进,东六环地下隧道逐渐延伸。入地改造工程完工后,原东六环车流将在地下隧道通过,将过境货运交通疏导至外围高速公路系统。
11
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东邻东六环、西靠北运河河岸,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片繁忙景象。
这座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连接地铁M6号线、M22号线、M101号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京唐铁路、京哈铁路、城际联络线三条铁路线路。未来乘客可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河北唐山市,1小时直达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地。
12
设置公交专用道
通州与北三县多条跨界道路也将“牵手”,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市交通委已开展与廊坊北三县的厂通路、姚家园路东延、石小路、通宝路四条道路接线的前期研究。
根据接线协议,位于朝阳区的姚家园路东延后,将跨越通州区,接入河北三河的神威北大街,极大方便沿线市民跨省出行,缓解通燕高速交通压力。同时,沿线设置检查站时,将考虑跨省公交快速通行需求,设置公交专用道。
13
跨省通勤需求十分旺盛
通州、武清、廊坊因为地域相近,跨省通勤需求十分旺盛。交通部门将推进“通武廊”市域(郊)铁路规划研究,以及“通武廊”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京津通勤便利化措施,做好“京津快速通勤直通车”服务。
三
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22号线(平谷线)2025年建成通车
01
全长约81.2公里,设站21座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次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代表这条跨越京冀、备受关注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按照计划,项目将于年底前实现全部车站进场施工,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
项目西起朝阳区东大桥站,经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东至平谷区平谷站,全长约81.2公里,设站21座,其中,换乘站12座,未来可与6号线、10号线、14号线、17号线、八通线等15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
(1)北京段(含朝阳、通州、平谷段)约51.2公里,设站16座;
(2)河北段(三河段)约30公里,设站5座;
(3(设置车辆综合维修基地1座,位于河北省三河市;
(4)设置停车场1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项目设计最高速度地上段为160公里/小时、地下段为120公里/小时,充分统筹了运行速度、工程条件和建设成本。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每列列车定员约1814人(每平方米6人标准),横排布置坐席400余个,乘坐舒适度较高,结合客流预测,计划初期最小行车间隔2分44秒。
02
北三县、平谷区将首次接入首都地铁网
项目建设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和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心城、城市副中心、北三县与平谷区将实现轨道交通快速互联互通。充分考虑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线路设置中心城-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北三县、中心城-平谷区3种灵活运营交路,并设置早晚高峰大站快车,提高出行效率。
继1号线-八通线、6号线、7号线之后,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之间再新增1条快线廊道,实现最快23分钟通达。
03
进入1小时交通圈,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北三县、平谷区首次接入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至中心城最短时间分别为32分钟、55分钟,进入1小时交通圈,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城市副中心与平谷区之间实现最快32分钟通达,平谷区作为城市副中心后花园作用进一步凸显。同时,线路衔接北三县,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将强化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协同一体的交通格局,在缓解城市副中心地面过境交通压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北三县协同发展。
线路还将接入副中心站枢纽,与京唐城际铁路、市郊铁路新城联络线等铁路高效衔接,实现京津冀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快速转换。此外,将在管庄站预留与市郊铁路通密线互通条件,在马坊站预留与平谷地方铁路互通条件,支撑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
04
沿线将建5个城市轨道微中心
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串联CBD、副中心站枢纽、行政办公区、马坊物流基地等产业、办公组团和定福庄、燕郊、平谷新城等居住组团。随着站点一体化开发集聚城市功能,线路将推动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支撑人流、物流、信息流顺畅流动。
平谷站、马昌营站、马坊站、永顺站、东大桥站已初步确定为轨道微中心,未来,沿线各区政府将围绕这些站点打造交通便捷、功能复合的高品质城市活力中心,推动实现“轨道上的职住平衡”。“城市跟着轨道走”,以轨道交通线路为支撑,项目将进一步引导本市东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
相关人员主动报备。新增具有2022年4月8日(含)以来途经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具有2022年3月14日(含)以来途经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经济开发区,具有2022年4月10日(含)以来途经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具有2022年4月15日(含)以来途经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旅居史的来津及返津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抵津后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减少出行,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商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加强个人防护。抵津前14日内具有旅居史,实施抵津后14天居家隔离(同户同室)。
新增具有2022年4月8日(含)以来途经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昌平区天通苑北街、北七家镇、东小口镇,丰台区长辛店镇、东铁营街,通州区;具有2022年4月15日(含)以来途经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具有2022年4月8日(含)以来途经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历下区、市中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高新区、南部山区、起步区旅居史的来津及返津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抵津后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减少出行,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商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加强个人防护。抵津前14日内具有旅居史,实施抵津后7天居家隔离(同户同室)。
调整具有2022年4月8日(含)以来途经北京市朝阳区(除双井街道)旅居史的来津及返津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等报备,抵津后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减少出行,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商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加强个人防护。抵津前14日内具有旅居史,实施抵津后7天居家隔离(同户同室)。
广大市民应密切关注疫情防控信息,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配合做好公共场所测温、验码,做到疫情防控意识和健康行为不放松。符合接种条件的,应积极主动到辖区接种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降低自身感染和发病风险,共同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津云新闻
制图 王聪 贾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到天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京到天津、端午节股市放假安排202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