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子式国债抢不到(北京地铁单程票)电子式国债为什么抢不到

2022-09-05 15:05:47 生活指南 xialuotejs

为什么电子式国债抢不到



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冲上了热搜,存款利率由以前的倍数调整变为基点调整,许多银行都对中长期存款利率进行了大幅度下调,与存款利率同时下调的还有大额存单,这样的大幅度下调,让不少业内人士也感觉到非常惊讶。

上月的21日,按照银行部门要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的总体思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上限的确定方式,将以前存款利率由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倍数的调整方式优化为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上基点来确定。具体调整公式

调整前: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倍数

调整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基点

2015年,央行进行了存贷款基准利率改革,目前的银行基准利率是央行在2015年10月份确定的,到如今将近6年过去了,现在仍然在使用。其中活期利率是0.35%,1年定期1.5%,2年定期是2.1%,3年定期是2.75%,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可以在银行自律机制规定的幅度内进行调整,一般银行调整幅度都在50%以下,国有大银行调整的幅度略小,一般在40%以下。由于大额存单金额比较大,上浮的倍数比定期存款又稍微高一点。

央行之所以要改变利率上限的调整方式,主要也是基于三点原因。一是倍数调整过于粗放,基点可以做到精细化调整;二是避免高息揽储,监管部门可以对不同规模的银行进行差异化管理;三是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更好地让存贷款市场进行有效联动。

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比如某国有大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1%降到了2%,2年期从2.94%降到了2.6%,3年期从3.85%降到了3.25%,30万起存的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3.15%降到了2.7%。另外一家国有大行20万和30万的大额存单的利率从3.9875%降到了3.35%。

利率下调后,不少储户开始考虑继续把钱存银行是否划算。毕竟,大家赚钱都不容易,老百姓之所以把钱存入银行,除了考虑安全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不能忽视的原因:躺赚一笔利息。

对于储户来说,当然是利息越高越好,哪家的银行利率高,储户往往十分乐意地把钱存入哪家银行,这种不需要付出额外劳动的“被动收入”,自然是储户在选择存储行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因素。

相比存款利率调整方式以前的存款利率,从整个存款市场和经济大环境来看,让利实体经济一定要降低贷款利率,伴随而来也一定是存款利率的下调,现在几乎可以断定,银行存贷款的低息时代真的是来临了。

大趋势的低息时代,虽然让老百姓的利息收入减少了,但是老百姓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那就是购买国债。

国债利率情况如何?

从7月10日刚刚发现的国债来看,国债利率也受到了存款市场利率下调的影响。此次国债的发行规模为400亿,有3年期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是3.4%和3.57%,相比本年之前发行的国债利率下降了不少。之前发行的国债利率,3年期的利率是3.8%,5年期的是3.97%,二者都下调了0.4%。

国债利率下调后,国债还值得购买吗?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根据存款新的定价方式,国有大银行的定期存款加点上限是50BP,其他中小银行加点上限是75BP;大额存单,国有大行加点上限是60BP,其他中小银行加点上限是80BP。

按照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75%来计算经过加点后的最高利率,国有大行可以达到3.25%,其他中小银行可以达到3.5%,大额存单,国有大行可以达到3.35%,其他中小银行可以达到3.55%。

从利率来看,购买国债还是比定期存款要划算一些。

每期国债发行几百亿,为何很多人买不到?

通过对比3年期国债和定期存款来看,国债利率仍然高于定期存款,虽然可能会比其他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略低,但也基本上十分接近了。由此可见,即便国债利率下调,储蓄国债的利率对比定期存款利率,依然还是比较高的。

虽然5年期国债没有可对比的定期存款作参考,但根据3年定期存款情况,在存款利率整体下滑的情况下,5年期的存款利率也不大可能超过5年期的国债利率水平。

现在看来,虽然国债利率也随着存款利率下降而下降,但在投资市场方面,国债在利率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因此,人们对于投资国债的热情依然高涨,每期国债都是非常热销的,不少人反映,国债开卖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自己连抢的机会都没有。

归纳起来,老百姓难以成功购买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发行虽多,但购买的人更多;二是购买者没有掌握购买时间点;三是购买者没有提前准备好资金;四是购买者账户不对;五是不清楚哪些银行可以购买国债。

购买国债需提前做好这几点,成功购买的概率就会大增

第一,针对人多的特点,可以提前去发行国债的银行排队,虽然每次国债发行的绝对额不小,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难免会产生“僧多粥少”的局面。

第二,针对时间点的选择。购买人要清楚每个月发行国债的具体时间,如果不清楚,可以提前去有关银行了解信息,掌握好时间节奏。国债一般在当天8:30正式开售,而银行网点的开门营业时间多是上午九点,所以买电子式国债大家最好通过网银买或者手机APP买,提前熟悉操作流程。

第三,提前准备好购买资金。由于购买国债可能会涉及比较大的资金,购买人还是要提前将资金准备好,将不同账户的资金归集起来,以便在购买时容易操作。

第四,提前开国债账户。如果你是第一次购买电子式国债,需要开通国债托管账户,需要打算购买国债的人到银行柜台开通,有的银行也可以通过网银开通,具体如何开通,最好还是咨询一下银行。

第五,去小银行购买。国债发行的时候,会选对发行行,这中间有国有大银行,也有中小银行,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如果有中小银行参与发行,小编建议购买者不要只盯着大银行,虽然大银行可能发行金额大,但人流也大,往往很快就卖完了。大家不妨去小银行试试运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总结

1、购买国债还是要比定期存款略微划算一些。

2、想成功购买国债,建议按照小编总结的几点原因去各大银行碰碰运气。

3、虽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但是国债的风险在所有投资中是最低的,在规避风险方面,国债要优于银行存款产品。

4、不要因为存款利率下降或者国债利率下降了,就把资金盲目转移到股市等风险较大的市场,这是不足取的,建议不要轻易去尝试,除非你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5、对比中小银行利率,国债利率是不占有优势的,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具体如何选择还是看储户自己,小编建议,即使储户把钱存入小银行,每家银行的存款金额不要超过40万元,另外10万元是为利息“补口”的。因为存款有利息,不要满存50万的兜底保险金额,不然本息就会超过50万,对存款人来说,就又增加了一份风险。




北京地铁单程票

光明网

据介绍,电子单程票业务于2020年初率先在地铁首都机场线试点,目前电子单程票系统承载能力、服务保障已具备全网推出条件。从6月30日起,北京轨道交通正式推出电子单程票业务,服务范围涵盖北京城市轨道交通23条运营线路。

乘客通过支付宝搜索“北京地铁乘车—亿通行”小程序,按页面指引选择起始站和终点站、购票张数和“扫码进出站”方式,支付成功后即可生成电子单程票。在购票30个自然日内,乘客可使用小程序中已购的电子单程票二维码直接刷码进出站。需提醒的是,在使用有效期内,电子单程票仅限一人一码在购票时所选定的起始站和终点站单次进出站使用,且仅在进站当日有效。




电子式国债为什么抢不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今天(5月9日),

据介绍,暂停发行的原因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为避免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疫情反弹风险。

今年以来发售过两次国债,分别是3月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4月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

其中,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35%、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52%。认购起点均为100元起。

小时新闻曾报道,尽管国债利率不及过去几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还是比同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要高。此外,与大额存单动辄20万元的起购金额相比,国债起购门槛低,这也是不少人纷纷抢购的重要原因。

某国有银行一位理财经理表示,“在利率下行、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值的背景下,国债、大额存单等之类可提前锁定收益的产品,比较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而就在上个月底,多家银行纷纷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几家国有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降至3.25%,股份制银行降至3.45%,招行最低,已降至2.9%。

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债利率也不排除会继续下降。

明天本想购买国债的市民不要跑空哦,后续情况可以提前和理财经理做沟通。

本文为钱江晚报分享作品,




在家抢不到电子国债

国债有多火爆,上个月,400亿元额度的储蓄国债一经发行,瞬间“售罄”,这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债发行的常态,普通投资者想买个国债,不亚于平价买个茅台酒。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05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7.45万亿元。2022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同比多增2.88万亿元。

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8%,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

从上面的数据能看出,老百姓们现在储蓄的倾向在增加,投资的倾向在减少。这也是这两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老百姓对未来收入感到不确定性,增加储蓄是为了防范未来的风险。

那么国债为什么吃香,竟然都成了一债难求。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由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当了解国债的性质,就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吃香了,更主要的是国债不但安全,还有高过银行存款的收益。就拿即将明天(2022年8月10日-2022年8月19日期间发行)发行的2022年第五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来看,第五期国债发行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2%。而目前国有大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才至3.15%,甚至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持平,均为2.75%,远不及储蓄国债3年期利率。

更不要说同时发行的2022年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了,第六期发行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37%,这个收益已经超过部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了,更不要说银行的存款了。因为发行的额度有限,第五、第六期加起来发行最大量不超过400亿,更造就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收益比银行存款高,风险成数更和银行一样,甚至比银行还安全,这就造就了抢不到的国债现象。每次发行国债,银行都是跟赶集一样,人山人海,还不一定能买到。

按照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储蓄国债发行计划表,今年3月、5月、9月和11月发行的是凭证式储蓄国债,6月、7月、8月、10月发行的则为电子式储蓄国债。但今年5月份凭证式储蓄国债暂停发行,6月份电子式储蓄国债也暂停发行。

在空挡两个月后,7月份,2022年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一经发行,立即引起投资者积极抢购。不少承销银行的线上额度在1分钟之内售罄,线下网点也迎来大批客户排队购买,不少客户“兴致而来、空手而归”。

这一次,大家准备好,明天即将上线的两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由40家银行通过网点柜台代销,中国工商银行等29家银行同时通过其网上银行代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同时通过其手机银行代销。

抢到就是赚到,明天早上八点半开抢。准备好手机,打开电脑,网上银行实在抢不到,可以去线下网点,找那些远离居民区的,最好在那些工业园区里面的银行,去柜面购买,说不定能抢到。毕竟这次也才400个亿,40家银行,一家平均分也才1个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为什么电子式国债抢不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为什么电子式国债抢不到、北京地铁单程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