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买基金(重生机会)招商银行买基金和支付宝买基金

2022-08-21 21:10:11 基金 xialuotejs

招商银行买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当银行明确提示心仪的基金超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闭眼持有还是任由基金黯然退场?这两种选择又对应着哪些后果?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就预想到该决策产生的后果。平时购买普通商品还要各大APP来回做攻略、仔细看测评的我们,更应该在买基金这种“投资大事”上多下功夫,买前预防好过买后补救。


购买基金被提示风险,怎么办?


我们知道在买基金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知道了投资者等级越高,“可解锁”的基金产品类型也越丰富。当我们完成了风险测评,进入基金购买环节的时候,新的情况就出现了。


首先,有一些投资者,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刚好匹配,自然可以顺顺当当买入。


不匹配的,会遇到下面两种情况。


情形一:遇到一个大惊叹号。


这是什么情况?


为了保护投资者,A1级别的投资者只能购买对应的R1级产品。所以这时候销售系统就对这次购买行为进行劝退。


情形二:购买前需要进一步确认。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风险承受能力在A2--A5级别的投资者可以超风险购买高于自己等级的产品。


在招商银行APP购买基金时,如果被提示“超风险与高风险产品购买确认”,则代表该产品的风险等级超出了我们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我们三思而后行。


遇到这两种提示,有些人真的会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有些人却抱有侥幸心理,他们觉得“虽说提示了超风险,但是银行向来总愿意把事情说得很严重,买了也未必会有这个风险。”如果有这种想法,其实犯了投资大忌,也违背了风险测评的初心。


那么,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怎样呢?


基金等级超风险,稳妥选择正确答案


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咨询一下网点的客户经理问两件事。第一,你选中的这款超风险评级产品的风险点都有哪些,第二,让他们推荐一些适合自己的产品。


这里面问的第一件事,其实是补投资知识的短板,第二件事则是明确自己投资的安全地带。多问多学,才能真正积累下购买高风险产品的才智资本。


有些小伙伴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理,闭眼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这种感觉有点像进赌场,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自己未必承受得起。市场上这种例子很多,因为前期决策失误造成自己投资焦虑症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在法院审理的纠纷案件中,不乏因为自己投资评级过低买不到心仪基金产品,而自行更改风险测评答案,最终造成投资损失的案例。


银行在风险提示中明确:“如果购买超过自身风险等级的产品,则由投资者本人承担后果。”这意味着如果未如实填写或随意填写风险测评,导致测评结果超过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一旦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投资者很可能会因此导致维权不利,最终风险自担!


要是实在看好这款产品,觉得这只基金怎么看怎么好,不论是投资方向、还是基金经理风格都觉得投缘,一旦错过就怕遗憾,最后的一个折中方案就是:少买一点,降低投资在这只基金上的资金比例。手动控制风险吧,分配好资金比例,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押注在超风险基金上,少买一点“搏一搏”,将大头放在风险低的基金或理财产品中。


这个原理其实也是投资界老生常谈的了,估计大家也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某种程度上,分散投资=分散风险。通过合理的分散组合,可以避免“一损俱损”的情况发生。适合自己的产品才能拿得住,拿得长久,才能最终拿到预期收益。


文中基金仅为举例,并非推荐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不构成产品的任何收益承诺。


精彩内容还没看够?来招商银行App【社区】频道,财经热点、知识干货、理财技巧全都有!小招陪你慢慢了不起~




重生机会

医药板块已经让很多投资者受伤很重,那么还有没有重生的机会呢?一些基金经理坦言,医药板块的估值已逐渐进入相对合理的区间,目前较为乐观了!

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观点吧!

某基金投资部主任魏晓雪说:“医疗调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虽然短期内可能很难看到医疗板块的机会,但从中长期来看,值得继续配置。”

张胤认为,优秀企业的不断迭代更新和资本市场的助力将促进药企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抵御政策方面的价格压制。

在医药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医药行业的新机遇主要集中在未满足的健康需求上。无论是在产品方面还是在商业模式方面,能够首先提供解决方案并改善消费者痛点的企业有更大投资价值。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 天弘医药创新混合A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A )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吴兴武认为,未来医药板块的反弹可能会起起落落,目前仍处于底部阶段。然而,许多高质量公司的估值相对较低,性价比也很高。尽管股价上涨需要一定的催化因素,但从赔率的角度来看,这已经足够划算了。

张胤也说。“无论是从医疗保险基金今年的支出预期还是政策的边际变化来看,今年下半年制药业的发展可能好于现阶段的市场预期。”

在投资方向方面,吴兴武表示,从中长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他更关注医疗服务以及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XO(药品服务外包)。他对医疗器械和新药领域持观望态度,并强调选择个股。

从上面几位投资界高手的言谈中,都为我们展现了医疗股的当前低估以及未来潜力。之前我也发表过多篇文章讲述医疗投资,我一直都强调,对投资者而言,低迷其实才是好机会。

医疗是一个长期增长型的行业,中国正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人们对药物和医疗的需求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长。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没有必要担心医疗需求的增长。

这一轮人口结构变化将逐步增加老年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并导致人均健康和生活质量支出的增加,那么医疗行业的发展必定从中受益,此时恰逢行业低迷,你没有看到是机会呢?

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国内领先的医药合同定制研发和生产企业博腾就被明星医疗女神葛兰和吴兴武双双重仓买进。

截至8月15日,公司的回购公告显示,尽管赵蓓的前沿医疗在第一季度继续进行减持操作,但是葛兰的医疗创新和医疗健康仍牢牢持有;与第一季度末相比,吴兴武的医疗保健还增持了37.5万股。

由此可见,医疗行业具有很棒的估值优势。投资明星的介入必将使其再次辉煌。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抓住这个位置的好机会,然后耐心等待激动行情的时刻到来。(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A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C )

我用定投的方式布局一组不同风格的基金。就这样我依靠着傻傻地定投,依靠着傻傻地等待,结果傻傻地跑赢市场上超过99%的成长型基民。

朋友们,面对医疗股依然低迷,你是否看好医疗的未来机遇?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转发吧,关注小六忠诚给你满满干货!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医药基金能买了吗?




招商银行买基金和支付宝买基金

如今,想要做投资理财,可以买的理财产品很多,可以买理财产品的渠道也很多。其中,银行和支付宝都是比较常见的理财产品购买渠道,如果要选其一,哪个比较好呢?

在支付宝上买理财好还是在银行买理财好?

首先,从理财产品的种类来看,买银行能买到的种类无疑更多。银行不仅是可以存钱地方,也是可以买到各种理财产品的地方。银行不仅自己就是理财产品的发行大户,而且也会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黄金、外汇等产品,都能在银行买到。

而支付宝上能买到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基金和保险产品,其他的理财产品或许曾经有过,但基本上都已经下架了,理财产品的种类相对较少。

所以,如果只要买基金或保险产品,无论在哪买都差不多,支付宝上买可能还更好一些。而如果还要买其他的理财产品,就肯定是到银行买比较好了。

其次,从便利性来看,对不同年龄的人可能体验不一样。对年轻人来说,买理财更喜欢在线上买,支付宝作为互联网平台,在线上买理财可能就要更方便一些。

虽然不少银行同样也有线上理财平台,并且既有手机端的也有PC端的,渠道比支付宝更丰富,但由于每家银行都有各自的渠道,要在不同的银行买理财,就得在不同的银行开户,并且下载不同的APP,相对来说还是更麻烦一些。

而且从使用习惯来看,年轻人中平时用支付宝的人也更多,只要有支付宝账户就可以买支付宝上的理财,也不需要再另外开户,所以就相对方便一些。

而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来说,可能就更喜欢在线下买理财。一来是可能线上买理财不太会操作,二来可能也是对线上买理财不太放心。如果要在线下买理财,自然是去银行更方便,毕竟支付宝就没有线下理财销售渠道。

再次,就是从服务上看,在银行买理财能享受到的服务可能会更好一些。银行一般都会配备理财经理,去银行买理财会有专门的理财经理对接。虽说银行理财经理的主要任务是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但客户有什么理财上的疑问还是可以找银行理财经理答疑解惑的。

而且理财经理推销理财产品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如果能推销一些比较好的产品,还是对投资者有利的。毕竟大部分都不太可能对银行卖的所有理财产品都有了解,能从理财经理那获得一款好产品,不仅能节省自己在理财上花的时间精力,而且也能提高理财收益率。

另外,在银行买理财,银行还会先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这可以让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理财风险承受力,方便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银行给客户推介的理财产品一般也不会超过风险评估范围。

而支付宝上虽然也有人工客服,但在客户的理财上能提供的帮助恐怕不多。而且支付宝是把所有的理财都放在货架上,需要投资者自己去甄别好坏,对于理财经验不足的人来说,就容易买到不合适的理财产品。

总而言之,在银行买理财和在支付宝上买理财,各有各的优缺点,谁更好需还要看特定的需求是什么。




招商银行买基金手续费打折吗

股市震荡行情仍然持续。截至6月15日收盘,大盘已经从年内低点2800点附近上升至3300点附近。A股市场正在慢慢修复,行情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基金反弹。

《中国经营报》

市场反弹,投资者情绪回暖,银行代销基金热情被重新激发,这也是顺应市场需求。不过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提示道,银行在为投资者提供基金投资优惠的同时更应引导客户进行中长期投资。

基金代销回暖

经历了近半年的低调销售,银行又开始积极布局基金代销。

进入6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增加部分银行为其代销机构并开展费率优惠。如南方基金方面称,自2022年6月15日起,将增加招商银行为销售机构,投资人通过招商银行办理指定基金的开户、申购、赎回、定投等业务,可参与费率优惠活动;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方面称,其旗下部分基金增加宁波银行为代销机构,自2022年6月15日起,投资者通过宁波银行申购适用此活动的基金,首次最低申购金额为100元。

“自4月27日市场阶段性见底以来,如今大盘已经逐步回暖,市场的赚钱效应提升,基金净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杨德龙认为,随着基金的赚钱效应提升,银行代销基金的活跃度也开始提升,银行增加持续营销的力度。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银行公募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共4.38万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银行公募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降至3.84万亿元;虽然银行仍然是基金销售的主力军,但从参与代销的机构情况来看,在基金代销规模“百强”机构中,银行入围数量从2021年底的31家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6家。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5日,全市场共有181只基金正在发行中。从结果来看,若以完整月份来进行比较,5月新基金发行份额达1224亿份,创下年内新高,较4月上升超过80%。

“今年上半年,基金销售异常困难,主要还是受到行情低迷的影响,甚至出现十几只基金发行失败的现象,这也是市场见底的特征之一。预计随着市场的回暖,基金发行市场和代销市场都会有所回暖。”杨德龙告诉

国联证券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6月6日~10日这一周共有34只基金公告成立,新成立基金总共募集820.8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募集19.3亿份,较前一周(5月30日~6月3日)大幅回升1.5倍。6月以来,公募基金共募集1007.9亿份,仅比年内募集份额最多的3月份少204.5亿份,其中,权益类基金募集64.9亿份、债券类基金募集927.7亿份,国联证券分析认为,预计6月全月的基金募集规模将创年内新高。

引导投资者中长期布局

市场反弹,投资者情绪回暖,银行代销机构也是顺应市场需求。不过,华林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贾志认为,银行代销应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获得客户认可。“市场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基金投资者还是要坚定中长期投资,淡化波动对自己的影响,获取长期收益。”

在采访中,多位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虽然目前银行推出了一些基金销售方面的优惠,但部分投资者仍然持谨慎态度。“我们会更鼓励客户做基金定投,以抓住中长期收益。”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如是说。

对此,银行机构已经有了更实际的布局动作。

一般而言,基金定投可以通过平摊成本和长期的复利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避免追涨杀跌等情绪性交易带来的损失,在长期持有中提升盈利体验。贾志认为,银行主推的关于基金定投的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鼓励投资者关注中长期投资。

泓德基金基金经理苏昌景谈到,目前,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增长发力、外部环境缓解,市场大概率将进入震荡上行周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招商银行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招商银行买基金、重生机会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