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数据(嘉实新动力)5月m2增速

2022-08-20 3:55:23 证券 xialuotejs

5月cpi数据



本文目录一览:



人民网-强国论坛 分享稿

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肖聪聪 方经纶)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PPI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P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现阶段的通胀水平整体可控,但是在中长期的视角下,需要警惕‘滞胀’风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小芬在接受“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全球性通货膨胀一方面会通过“进口价格-PPI-CPI”的传导渠道增加我国的通胀上行风险,另一方面还会抬升居民的通胀预期。

“从环比看,CPI 由上月上涨 0.4% 转为下降 0.2%,表明我国的食品、能源及各类工业消费品的供给能力比较充足,物价稳定的基础比较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4月份CPI上涨主要是受到疫情的短期冲击,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CPI环比由涨转落,国家基本生活资料供给基础稳固的这样一个特点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来,所以,未来CPI走势将趋向平稳低位。

“在影响CPI的各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中,环比来看,猪肉、粮油和能源价格是主要助推项,鲜菜价格是主要的拖累项。”谭小芬解释说,由于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2%;受到国际粮价持续攀升的影响,粮食制品和食用油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8%和0.7%;由于国际油价仍高位运行,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环比上涨0.6%;5月以来,疫情压力有所缓解,随着鲜菜大量上市以及物流状况改善,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5%。

5月份,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张立群表示,从PPI的情况来看,它的环比和同比涨幅是都在持续回落,这表明保供稳价工作的成效进一步显现,也表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和波动在较快消退。

数据显示,经济大盘稳中向好。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4月上升2.2个百分点。张立群认为,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表明疫情影响明显减弱,稳增长、保民生多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生产资料价格仍处高位,中下游企业压力仍然存在。PPI同比数据显示,多项工业行业大类涨幅高位回落。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有所扩大;同时,位于中下游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环比涨幅扩大,分别为0.8%、0.4%和0.2%。

部分行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扩大,释放出什么信号?

“由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存在一定时滞,这些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反映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中下游制造业的滞后传导。”谭小芬分析,未来,上游产业的PPI可能进一步向下游以及终端消费品传导,增加CPI的上行压力。因此,需要关注通胀上行风险对生产、居民消费带来的压力。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3%,是2020年9月份以来同比首次下降。这项数据形成的背景因素是什么?

“从价格的形成机制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的同比下降反映了相关制品供过于求的状况。”谭小芬表示,由于疫情的持续反复,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相关金属制品的需求因此受挫,投资增速放缓,造成价格下降。

“随着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未来供需关系有望趋于平衡。”谭小芬说。




嘉实新动力

03月02日讯 嘉实主题新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嘉实主题新动力混合,代码070021)02月28日净值下跌7.2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4150元,累计净值为2.4150元。

嘉实主题新动力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41.50%,今年以来收益18.97%,近一月收益7.67%,近一年收益54.02%,近三年收益63.73%。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曲盛伟,自2017年12月1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6.11%。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神州数码(持仓比例8.51%)、通威股份(持仓比例8.28%)、阳光电源(持仓比例8.00%)、雄帝科技(持仓比例7.34%)、中孚信息(持仓比例6.36%)、隆基股份(持仓比例6.07%)、华测检测(持仓比例5.90%)、纳思达(持仓比例5.65%)、华体科技(持仓比例5.59%)、北信源(持仓比例5.4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宏观经济总体呈现超出悲观预期的稳定态势,逆周期调节保证了房地产相关周期产业链条的悲观预期得以修复。而传媒、电子、计算机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方向的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以中信几个子行业为例,排名居前的三个板块分别为建材(14.9%),传媒(12.76%),电子(11.57%)。在云游戏、MCN等新模式,新主题带动下传媒迎来较大的上涨,电子依然在较高的行业景气带动下,迎来了Q4的半导体子行业反转。建材的业绩之前大幅悲观,由于估值的便宜修复也最为凌厉。

考虑未来可见的几年有几个新兴产业迎来新的成长周期,包括5G、半导体、自主信息创新、科技基建等新兴产业有望从小到大。这些行业的崛起会真正提升我们国家的硬实力,继而还会在新型基建基础上带动相关消费、传媒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蓬勃发展,提升潜在生产率。我们认为能够为我国人民、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带来强盛、幸福的产业符合中长期趋势。这些细分领域的业绩也有望进入中长期的快速增长期。基于这一中长期主线,我们主要配置在提升全社会产品和服质量的第三方检测、国产科技、新能源、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上游稀土等环节。




5月m2增速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

易纲介绍说,为应对疫情,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相关措施。包括为银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强对医疗卫生等关键领域和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出台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计划等。上述综合举措,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领域,中国人民银行重视防范与疫情相关的新型犯罪风险,及时发布指引,指导他们依照FATF风险为本原则适当采取灵活措施。”他说,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FATF在中国担任主席国期间完成了一系列成果,包括防控虚拟资产和“稳定币”风险,发布数字身份指引,提升监管实效,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强化FATF全球网络,促成FATF战略回顾取得重大进展。

易纲表示,中国显著加大了国家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力度。

首先,启动了《反洗钱法》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研究解决互评估报告中指出的主要问题;

其次,持续强化国家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协调机制,并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纳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事日程;

第三,拓宽反洗钱监管的广度、增强反洗钱监管的实效,加大反洗钱处罚力度;

第四,为国际合作进一步夯实了法律基础。




5月CPI数据

人民网-强国论坛 分享稿

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肖聪聪 方经纶)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PPI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P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现阶段的通胀水平整体可控,但是在中长期的视角下,需要警惕‘滞胀’风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小芬在接受“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全球性通货膨胀一方面会通过“进口价格-PPI-CPI”的传导渠道增加我国的通胀上行风险,另一方面还会抬升居民的通胀预期。

“从环比看,CPI 由上月上涨 0.4% 转为下降 0.2%,表明我国的食品、能源及各类工业消费品的供给能力比较充足,物价稳定的基础比较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4月份CPI上涨主要是受到疫情的短期冲击,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CPI环比由涨转落,国家基本生活资料供给基础稳固的这样一个特点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来,所以,未来CPI走势将趋向平稳低位。

“在影响CPI的各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中,环比来看,猪肉、粮油和能源价格是主要助推项,鲜菜价格是主要的拖累项。”谭小芬解释说,由于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2%;受到国际粮价持续攀升的影响,粮食制品和食用油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8%和0.7%;由于国际油价仍高位运行,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环比上涨0.6%;5月以来,疫情压力有所缓解,随着鲜菜大量上市以及物流状况改善,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5%。

5月份,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张立群表示,从PPI的情况来看,它的环比和同比涨幅是都在持续回落,这表明保供稳价工作的成效进一步显现,也表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和波动在较快消退。

数据显示,经济大盘稳中向好。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4月上升2.2个百分点。张立群认为,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表明疫情影响明显减弱,稳增长、保民生多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生产资料价格仍处高位,中下游企业压力仍然存在。PPI同比数据显示,多项工业行业大类涨幅高位回落。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3%,涨幅有所扩大;同时,位于中下游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环比涨幅扩大,分别为0.8%、0.4%和0.2%。

部分行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扩大,释放出什么信号?

“由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存在一定时滞,这些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反映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中下游制造业的滞后传导。”谭小芬分析,未来,上游产业的PPI可能进一步向下游以及终端消费品传导,增加CPI的上行压力。因此,需要关注通胀上行风险对生产、居民消费带来的压力。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3%,是2020年9月份以来同比首次下降。这项数据形成的背景因素是什么?

“从价格的形成机制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的同比下降反映了相关制品供过于求的状况。”谭小芬表示,由于疫情的持续反复,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相关金属制品的需求因此受挫,投资增速放缓,造成价格下降。

“随着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未来供需关系有望趋于平衡。”谭小芬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5月cpi数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5月cpi数据、嘉实新动力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