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公司)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2-08-19 1:26:08 股票 xialuotejs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近日,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前海开源)又一位基金经理兼执行投资总监离职。2021年以来,截至目前前海开源已有4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3位离职日期均在4月;任职半年多的总经理贾红波则在3月份离任。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开源的“人事地震”始于2020年。当年,公司首席市场官刘翔、市场部总监兼监事卢超铭跳槽至光大保德信基金分别任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随后多名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员工相继奔赴光大保德信,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021年2月。

另据一位接近公司高层的人士透露,深圳证监局正对前海开源进行调查,原因未知且已持续一段时间,公司董事长王宏远现在还在香港,未回到内地。

6月15日,

人事巨震的一年

6月5日,前海开源发布公告称,谢屹卸任前海开源黄金ETF、前海开源黄金ETF联接的基金经理职务,离任日期为6月3日。同时,新任孔芳与梁溥森共同管理上述两只基金。

6月3日,前海开源金银珠宝混合A\C、前海开源周期优选混合A\C、前海开源高端装备制造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混合A\C、前海开源大安全混合4只基金均公告谢屹自6月1日起不再担任上述基金的基金经理。

至此,谢屹已卸任前海开源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且从公司离职。

截至目前,2021年前海开源已有谢屹、史程、丁尧、谭荐丰共计4位基金经理离任,前海开源也成为今年调换基金经理数最多的基金公司。而在2020年,公司已有陶曙斌、汤丛珊、赵雪芹、苏辛、丁骏、鲁力等6位基金经理离任。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6月30日,前海开源原首席市场官刘翔离职,一周后入职光大保德信基金,担任该公司总经理。刘翔在公募基金领域耕耘多年,此前任职于鹏华基金,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在前海开源先后担任合伙人、执行委员会委员、首席市场官、执行委员会联席总经理等职务。

随后,有多名前海开源员工跳槽至光大保德信基金。具体来看,2020年9月17日,前海开源市场部总监、监事卢超铭离职,当年10月12日入职光大保德信基金。据知情人士透露,卢超铭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一职,base在上海。王秀婷于2019年10月25日离职,2020年10月9日入职光大保德信基金;李婧雯2020年11月30日离开前海开源,几天后于12月9日加入光大保德信;戴强离职前海开源,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日期均为2020年11月12日;陶曙斌离开前海开源,入职光大保德信的日期分别为2021年1月8日、1月18日;刘强2021年1月25日离职,2月19日入职光大保德信。

合计来看,2020年6月至今,光大保德信现存员工中有7名来自前海开源,且从间隔时间可以估算,除了王秀婷,这部分员工是在和光大保德信谈妥基础上才提出的离职,其中在前海开源任职最久的接近6年。

这一切都发生在前海开源新任总经理到岗前后。

2020年9月12日,前海开源公告称原总经理蔡颖因个人原因离任,贾红波则加入前海开源基金,出任董事、总经理。贾红波加入后,蔡颖升任公司副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贾红波,2001年毕业于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在职硕士。贾红波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银行总行,2013年3月进入证监会办公厅秘书处,2014年11月履职基金业协会秘书长,主要分管私募行业的自律管理。2017年,贾红波从基金业协会辞职,出任光大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半年后离职创业,创立红京咨询,孵化了很多早期项目。另有消息称,贾红波此次仍将转会一家公募机构,但该消息尚未正式官宣。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

核心员工接连离职后,2021年5月20日,前海开源发布两则公告称,基金经理邱杰、曲扬于5月19日起正式升任该公司副总经理。

不断创新的“新锐”

前海开源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一位“新锐”。

资料显示,前海开源成立于2013年1月23日,成立之初,公司就实行了股权激励机制与合伙人制度。

天眼查信息显示,前海开源股东分别包括深圳市和合投信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深圳和合投信”)、开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长和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中盛金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各自持股25%。其中,深圳和合投信即为前海开源的员工持股平台。截至目前,公司已有20余人通过有限合伙方式分别间接持有前海开源基金股权。

第一财经

公司治理方面,前海开源基金实行“三会”运作制,即执行委员会、员工持股委员会、管理委员会。

2020年底,前海开源开始实行“轮值CEO制”,即CEO一职由公司副总经理级别的高管轮值,轮值期为每人一年。公告显示,自2020年11月23日起,首席运营官何璁担任公司的首席信息官。这在公募基金行业属于创新之举。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团队的核心是联席董事长王宏远,他拥有20多年证券基金行业工作经历,在关键时点代表公司发言。据多家媒体报道,王宏远主要把握公司战略性方向,包括重要产品布局、大势判断等工作。

在2021年初的一份媒体采访中,王宏远表示,随着公司壮大,股权激励的涉及面不足,最初的事业部制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尽管旗下基金的业绩优异,几年来,前海开源基金的资产规模面临“中等规模陷阱”。

“合伙人文化和事业部文化虽然长期来看,大家的目的一样,但中短期来看,某种意义上有一种冲突。所以进一步优化,实行事业部2.0制度。在整个公司文化中,强调股权合伙人文化,事业合伙人(分红权),第三个是事业部2.0,三者并重,并以股权合伙人文化为主。”王宏远补充道。

不过,

明星基金经理“一拖八”

正如王宏远上文所述,前海开源资产规模面临“中等规模陷阱”,不仅如此,频繁流失的人才对公司同样是个考验。

据Choice数据,2013年成立当年,前海开源非货管理规模仅有1.29亿元,之后迅速攀升,2016年末非货规模突破400亿元,2018年末又缩水至223.11亿元,2019年、2020年非货规模加速增长,2020年末突破700亿元。进入2021年,前海开源非货规模进入千亿元梯队,其中混合型基金贡献超7成。

目前,曲扬是前海开源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是管理权益产品数量(A、C份额合并统计)最多的基金经理,即“一拖八”,手上管理着包括前海开源医疗健康、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等产品。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曲扬管理规模为590.64亿元,几乎占据了整个公司非货公募规模的“半壁江山”。

此前主要负责指数、FOF基金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在今年开始掌管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包括前海开源清洁能源混合、前海开源深圳特区精选股票、前海开源优质龙头6个月持有等产品。

对此,公司此前表示,杨德龙是公募行业的大IP,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希望给公司带来主动权益产品的规模增量。




华夏基金公司

梁峰 报道

3月29日,中信证券(600030.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也揭开了华夏基金2021年的成绩。

中信证券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总资产162.95亿元,净资产112.87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利润总额32.30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员工1083 人。

据此简单计算,2021年,华夏基金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为45%。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华夏基金已连续三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增长。

翻阅以往数据显示,2019-2021年,华夏基金的营收分别为39.77亿元、55.39亿元、80.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39.26%、44.69%。

2019-2021年,华夏基金净利润分别为12.01亿元、15.98亿元、2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33.02%、44.72%。

可以看出,2020年、2021年,华夏基金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单——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30%,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为45%。

事实上,近3年华夏基金的高速发展与公募近年大发展息息相关,今年2月份国内公募市场总规模已跨过26亿元大关。

回顾最近几年市场,2018年是熊市,2019年和2020年是普涨,2021年是震荡市。

华夏基金的业绩也与市场走势一致,2018年熊市时,华夏基金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负增长,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下跌16.63%,2019、2020年基金牛市时,华夏基金营收和净利润都同比上涨。

2021年华夏基金的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45%,究其原因,或与中信证券在2021年年报中提及的华夏基金的经营举措有关。

“2021 年,华夏基金加强战略性资产配置,主动权益业绩持续提升; 全力开展重点ETF 产品营销,基金发行数量再创新高;稳步推进 养老战略业务,改善主动管理专户结构 ;建立跨行业 ESG 分析指标框架,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整体资产管理规模进一步提升。”

中信证券2021年年报还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6,616.07 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0,383.75 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6,232.32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末各大公募规模排名显示,华夏基金的非货基金规模为7416.1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超1900亿元,排名仅次于1.19万亿元的易方达基金。

华夏基金的业务中给投资人印象最深的是ETF基金,华夏基金是境内ETF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目前旗下在管64只ETF基金,初步形成了覆盖大盘蓝筹、宽基指数、中小创指数、主题指数、行业指数、Smart Beta策略、海外市场指数、信用债指数、商品指数等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ETF基金,包括国内最大的ETF基金——华夏上证50ETF,去年底规模691亿元;华夏300ETF基金,去年底规模298亿元;华夏科创50ETF,去年底规模207亿元;华夏恒生互联网ETF,去年底规模188亿元。

2021年,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继续大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基金注册资本2.38 亿元,目前中信证券持有华夏基金1.48亿股,持股比例62.2%,为华夏基金第一大股东。

展望2022 年,中信证券表示,“华夏基金将持续加强资产配置研究,提升投资业绩,科学布局新发基金,加强优势产品营销,全面提升机构业务服务质量,加强‘华夏养老’品牌建设,持续完善金融科技生态圈,保持行业综合竞争力。 ”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日,前海开源基金发布了关于董事长变更的公告,公司于6月21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选举李强担任公司董事长,原董事长王兆华拟任职公司党委书记。此外,公司荣誉董事长王宏远也于本次董事会上正式辞去公司董事、公司荣誉董事长等职务,未来将担任前海开源基金终身顾问、前海开源人公益慈善基金会(拟用名、筹)理事长(拟任)。

对于原董事长王兆华的职务调整,前海开源基金表示,此次调整是应响应上级监管部门和地方党组织要求,切实强化公司党建工作,公司拟筹建公司党委,王兆华拟任党委书记,专职牵头公司党建工作。

履历显示,王兆华自前海开源基金成立时,即担任公司董事长,并兼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具有40余年金融从业经验,同时,他也是一位党龄34年的老党员。

新任董事长李强于今年3月入职前海开源基金。公开资料显示,李强曾任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基金监管处处长、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以及前海金控、汇丰前海证券、恒生前海基金、世纪证券董事长等职务。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此次李强挂帅履新,将大力发挥其合规管理、金融创新、深港合作的经验优势,带领公司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和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更上一层楼。

对于前海开源基金来说,荣誉董事长王宏远是公司发展史上绕不过去的灵魂人物。从业25年来,王宏远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传奇人物。公开资料显示,王宏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硕士,1998年3月-2009年5月担任南方基金行业研究员、投资部总监、公司首席投资官等职务 ,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自营负责人 ,2013年10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目前任前海开源基金荣誉董事长。

在20余年的从业经历中,王宏远一直坚定看多中国市场,并在关键时刻发声,力挺优质资产。他先后在2016年3月、2018年10月等节点,率先提出“战略看多、全面加仓”等观点。

此番卸任,王宏远表示,是由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生活方式选择,决定辞去前海开源基金公司董事会荣誉董事长等职务,未来将担任前海开源基金终身顾问、前海开源人公益慈善基金会(拟用名、筹)理事长(拟任)职务,继续为前海开源基金财富人生大家庭服务。

王宏远表示,为提高公益慈善事业的规范程度和效率,公司计划出资1000万元发起设立前海开源人公益基金会,并每年捐赠年度营业利润1%-2%的资金用于公益基金会持续运作,此议案已经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通过,现基金会正在申请成立过程中。

谈及未来规划,王宏远表示未来除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外,基金业务方面将专注于基金投顾和基金产品创新问题,探讨解决公募基金长期来看是赚钱的,但是绝大部分基金持有人不赚钱的问题,从另类角度继续为公募基金行业献计献策。“我未来既不会加入其它公募基金公司、也不会筹备新基金公司、也不会去做私募,仍然是公募基金大家庭的一员!仍然会践行曾经说过的‘此生就立志于公募基金行业了’的承诺!”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王宏远自2013年加盟前海开源基金,在担任公司荣誉董事长等职务期间勤勉尽责、恪尽职守,为公司制度建设、团队建设、投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前海开源基金对其在任职期内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界面新闻

公开资料显示,前海开源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在前海自贸区注册成立。公司目前有四大股东,分别为北京市中盛金期投资管理公司、北京长和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源证券、深圳市和合投信资产管理合伙企业,四者持股各占25%。

虽然隐退,但王宏远仍然是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深圳和合投信资产管理合伙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王宏远认缴2000万人民币,持有该公司18.72%的股权。深圳和合投信资产管理合伙企业共有49位个人股东,除了第一大股东王宏远外,原董事长王兆华、副董事长蔡颖,邱杰、曲扬、杨德龙等也在列。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海开源管理资金规模为1376.96亿元,排名37/149。其中货币市场型基金207.58亿元,股票型基金276.09亿元,混合型基金623.38亿元,债券型基金266.47亿元。

在2020-2021年,前海开源曾陷入投研人员不断流失的难题。2020年初,公司首席市场官刘翔、市场部总监兼监事卢超铭跳槽至光大保德信基金分别任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随后十余名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员工相继奔赴光大保德信,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021年6月。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前海开源每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3位、6位、7位。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Hello,我是布衣哥,换种视角看市场,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关注我,理财路上一起成长!

第10只简评的基金选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行业股票,不是因为别的,近一年涨势太牛了,收益率排名同类产品第一名!!为何这么牛,且看以下分析。

一、基金概况

该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高风险,成立于2018年,比较年轻,最新资金规模为27.56亿,盘子较小,方便基金经理灵活调仓操作,目前基金经理是崔宸龙。

基金概况

二、收益情况

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01.04%,近一年,近半年,近三个月的收益率都排名同类产品第一!!!确实是近期牛基,为何近期这么走势这么牛,接下来看一下持仓股票就知道了。

历年收益走势


历年收益率

三、持仓分析

该基金盘子小就是好调仓,新一期十大重仓股就调换新增三只新股:比亚迪、法拉电子、融捷股份。投资方主要方向是目前火爆的新能源,难怪近一年收益率能排名第一。

十大重仓股

四、风险评估

通过近3年历史数据可知,该基金最大回撤和波动率都低于30%,夏普比率确达1.5,真是一只进攻强防守也比较好的基金!!!

风险评估

五、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崔宸龙,博士学历,4年从业经验,是一位高学历年轻的基金经理,2020年7月20日担任本基金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介绍

六、基金公司

该基金由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公司成立于2013年,2018年曾获得“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资金规模为1306.13亿,基金总数为149只,基金经理28人,同类公司排名靠前,中规中矩。

基金公司介绍

七、同类产品对比

与同样是投资新能源板块的农银新能源主题基金近一年主要风险数据对比可知,前海公用事业的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略高于农银新能源,但夏普比率略高于农银新能源,说明前海公用事业进攻更强一些,相对防御也差一点。

风险数据对比

八、总结

通过以上七大点分析,我们知道该基金属于一只新能源基金,进攻强,防守相对较好,这段时间赶上了新能源的风口,收益率排名第一就能理解了。目前政策的支持以及行业的基本面经营数据做支撑,高景气行业未来持续大跌的可能性比较小,考虑到当前市场震荡幅度加大的,后市持有体验估计有坐过山车的感觉,因此,建议留足充足的子弹,千万不要满仓,一方面应对震荡的风险,另一方面逢低用子弹加仓,一定不要梭哈!!!

最后强调一遍:本次只做基金简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入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