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视觉中国
资本市场的逻辑变了,以前埋下的坑需要现在来填。
中弘股份(000979.SZ)连续19个交易日以“仙股”身份挣扎后,10月18日以一字板跌停收盘,最终达到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中弘股份或成触发此规定而退市的第一只股票,25万股民或为此买单。
今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已启动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程序,将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有意思的是,中弘股份上市后合计经历了4次送转+2次增发,股本从2010年底的5.6亿猛增到83.91亿,股本膨胀高达16倍!由于无法填权的送转股,中弘股份慢慢陷入了低价股的泥坑里。有私募人士指出,实际上是高送转把中弘股份送走上了退市路。
祸起高送转
今日A股大盘继续惯性下探,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弘股份一字跌停,报0.74元,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4.1条第(十八)项规定,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深交所有权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另外还规定,出现上述情况,公司应当在事实发生的次一交易日披露。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公告之日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10月18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公告,将于10月19日起停牌。
中弘股份何以沦落到这个地步?除了基本面经营不善,加杠杆债务重重,陷入巨额亏损之外,中弘股份此次触及面值低于1元的退市规则,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公司多年来热衷使用高送转炒作股价。
多年来股民一直热衷于高送转,基于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在这个消息的反映期,股价往往能够上攻赚钱。很少人注意到,用高送转炒高股价其实是有代价的。
中弘股份开发的楼盘(视觉中国)
中弘股份是一家位于北京的地产商,2010年借壳*ST科苑上市。此后,公司进行4次送转,分别为:
2011年2月24日,每10股转8股;
2013年8月28日,每10股送9股;
2015年5月29日,每10股转6股;
2017年7月17日,每10股转4股。
另外,中弘股份还进行了两次定增募资。
2014年3月29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9.595亿股,募集资金30亿元;
2016年4月26日公司发布定增募资预案,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14亿股,募集资金36亿元。
中弘股份合计经历了4次送转+2次增发,股本从2010年底的5.6亿猛增到如今的83.91亿,股本膨胀高达16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本膨胀的同时,利润却没有跟上。中弘股份2015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2.87亿元,净利润增长率下降1.5%。到了2016年,公司净利润为1.57亿元,净利润增长率下降45.27%;到了2017年,公司财务状况更是恶化,净利润为亏损25.11亿元,净利润增长率暴跌1699%,并被出具保留意见。到了今年半年报,公司净利润亏损13.26亿元,净利润增长率暴跌4625%。
还有16只股票股价低于1.5元
中弘股份如今的遭遇也给A股不少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的深幅下跌,“1元股”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截至10月18日,除去中弘股份之外,股价低于2元的上市公司还有67家,剔除23家ST公司之后,还有44家非ST公司股价低于2元。另外股价低于1.5元的公司合计16家,包括华东科技、大康农业、坚瑞沃能、庞大集团、包钢股份等公司。
与中弘股份相似,这些公司都是高送转的常客。比如华东科技,目前股价1.26元,而公司总股本达到了45.3亿股,其中有16亿股没有解禁,公司上市至今合计5次送转;另一家公司大康农业,目前股价1.27元,总股本高达54.9亿股,上市至今合计5次送转,其中有一次还是每10股送12股。
对此有私募表示,这次中弘股份的教训,给高送转这种A股的经典题材敲响警钟。公司一味高送转以及非公开发行,寻求的都是概念对股价的短期刺激,大多数都没有改变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公司的盈利能力。频频高送转导致的结果是,公司股价无法走出填权行情,慢慢陷入低价股的泥坑里。一些股票跌破1元面值,固然有经营不善的因素,但公司多年来依靠高送转打鸡血,实际上是给自己挖坑。
兰度基金总经理张波告诉
张波表示,现在市场越来越注重有真正业绩驱动的个股,没有业绩的股票在下跌时没有资金买入止跌,一旦股价到了2元以下下跌的速度就会加快,所以投资人不能因为绝对股价低,就认为有投资价值。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联社6月30日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新成立706只基金,这也使得公募基金总数超过了10000只。
这之中,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仅有393.95亿元,平均每只产品成立规模仅有3亿元出头,同比过去四年均有不小程度的下降。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数据亦是如此,今年上半年新成立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为1663.15亿元,平均每只产品成立规模为5.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据高达24.12亿元。
在上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前四十榜单中,仅有任相栋管理的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和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两只产品在列。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的,仅有19只主动权益产品,它们多成立在一季度,尤其是市场尚未显著降温的一月份。
与权益类产品发行相反的则是债基发行。年初至今,共计有204只债基成立,发行总规模达4444.96亿份,创下了基金发行史上同期债基成立总规模的最高纪录。从基金发行规模排行榜来看,今年上半年无疑是债基的天下,年内新成立基金规模榜单前十全部被债基占领,其中同业存单基金就占据了九席。前二十榜单中,除了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以93.99亿元的成立规模位于榜单第十一位,其余十九席均为债基产品。
新成立基金规模创2020年以来同期新低
年初至今,共有706只新基金成立,成立总规模达6819.69亿元,同比2021年上半年16216.12 亿元的新基金成立总规模下降了9396.43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10326.61 的新基金成立总规模也有不小程度的下滑。
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只基金发行规模为9.66亿元,这一数据也是近四年同期新低,仅高于2017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的8.99亿元。而在2018年至2021年的上半年同期,每只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分别为11.04亿元、10.52亿元、16.29亿元和19.49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仅有393.95亿元,占同期成立新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仅为5.78%,平均每只产品成立规模仅有3亿元出头,这一数据同比过去四年均有不小程度的下降。
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数据亦是如此,今年上半年新成立混合型基金数量为292只,成立总规模为1663.15亿元,平均每只产品成立规模为5.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据高达24.12亿元。
与权益类产品发行相反的则是债基发行。年初至今,共计有204只债基成立,这一数据仅低于2020年上半年的217只,为基金发行史上同期债基成立数量第二多的年份。上半年,债基发行总规模达到了4444.96亿份,占比65.18%,创下了基金发行史同期债基成立总规模的最高纪录。
按月份统计,今年以来发行总份额超过1000亿元的为1月、3月和6月,上述月份基金发行规模分别为1188.20亿元、1212.42亿元、2328.32亿元。2月份新成立基金规模仅有337.67亿元,为年内最低点,其次为4月份和5月份,成立规模分别为835.12亿元、917.96亿元。
在上述数据里,6月以来,基金发行似乎已有回暖迹象。然而,事实上,6月以来成立规模较高的均为债基,仅同业存单基金便有15只产品成立,成立总规模达到了1033.60亿元,接近该月新基金成立总规模的一半之多。
权益类产品发行现状依旧难言回暖。这之中,6月17日成立的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以11.09亿元的成立规模,成为6月成立规模最大的权益类产品。其次为陆彬执掌的汇丰晋信时代先锋、胡宜斌掌舵的华安景气优选、刘旭管理的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这三只6月份成立的产品成立规模分别为9.16亿元、7.47亿元、4.04亿元。
高歌猛进的债基
从基金发行规模排行榜来看,今年上半年无疑是债基的天下。
数据显示,年内新成立基金规模榜单前十全部被债基占领,其中,知名基金经理马龙管理的招商添安1年定开,以150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居第一。前二十榜单中,除了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以93.99亿元的成立规模位于榜单第十一位,其余十九席均为债基产品。在前三十榜单中,也仅有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一只权益类基金,以59.84亿元的发行规模挺进第27位,其余28只产品均为债基。
在上半年新成立的204只债基中,同业存单基金无疑是最为亮眼的一抹风景。在年内单只新基金发行规模前十榜单中,该类产品就占据了九席。
截至6月30日,今年共计有23只同业存单产品成立,成立总规模高达1605亿元,占年内新成立基金总规模的23.53%。考虑目前仍有两只同业存单基金在售,以及诸多待审批、待发行的同业存单基金,这类产品成立总规模还将不断被突破。
具体而言,嘉实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国泰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广发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平安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汇添富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工银瑞信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招商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景顺长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华夏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这9只产品成立规模在百亿级别。银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华宝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博时月月乐同业存单30天持有等7只产品成立规模也在50亿元以上。
一众已成立的同业存单基金里,国联安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发行规模最低,为14.56亿元。但和同期成立的主动权益产品相较,这一数据已然是不少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难以企及的高度。
低迷的主动权益基金
主动权益产品的发行之低迷,也已成为今年的市场共识。在上半年基金发行规模榜单前四十中,仅有任相栋管理的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和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两只产品在列,其成立规模分别为59.84亿元和53.34亿元。
其后为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智远三年持有、唐晓斌和杨冬共同管理的广发瑞誉一年持有、韩创管理的大成聚优成长、何帅管理的交银瑞和三年持有,他们的成立规模分别为47.63亿元、41.33亿元、32.87亿元、31.05亿元。
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的19只主动权益产品,也多成立在一季度,尤其是市场尚未显著降温的一月份,如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汇丰晋信研究精选、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广发瑞誉一年持有、大成聚优成长等均成立于1月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的主动权益产品中,一年以上封闭期基金占比较往年同期也有显著提升。以发行市场中较为难卖的三年封闭期基金为例,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信澳智远三年持有、交银瑞和三年持有、银华心兴三年持有等均为此类产品中“热卖”的基金。
成立时点上,上述产品中,除了交银瑞和三年持有在3月2日成立,其余产品均在今年1月份成立。彼时,新基金发行尚未降至冰点。从管理人看,上述产品多为较具实力的大中型基金公司,且基金经理均颇具市场知名度。
对于为何要发行三年持有期产品,不少基金经理都曾给出自己的答案。
易方达基金经理陈皓的解释是,半年到一年的维度,市场的确会有不确定性,但把时间拉长到2-3年,大方向就相对容易看清了。当前市场位置投资,通过未来三年的匠心运作,力争为投资者贡献更持续的回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广发基金经理郑澄然亦表示,持有一只质地不错的基金,在比较长的时间维度大概率是能赚钱的。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霍霍小哥”,研究基金投资那些事,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把简单的事情讲明白。
由于最近新发基金比较火爆,上篇文章聊了聊新发基金的情况,也旗帜鲜明的给出态度。具体可以戳下面链接:
基金小讲|旗帜鲜明的不赞成买新发基金,除非……
一、为什么要了解新发基金
虽然说大部分情况下不建议买新发基金,但是关注新发基金的动态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
1)通过新发基金的销售情况来观察市场的热度,作为市场情绪的参考指标之一;
2)有些新发基金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一些定开基金,如果合适的话,用来管住自己的手也还不错;
3)有些创新型基金,这些基金基本都是代表行业的动态,早关注会有信息优势的,有些工具型基金,可能就盼着新基金出来,比如最近大家都在期待的科创50ETF;
4)喜欢了解基金行业的小伙伴,通过新发基金可以八卦出不少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基金经理的履历,比如基金公司的宣传套路等等,这些东西在新发的阶段更容易引人注意,毕竟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5)如果真的有感兴趣的新发基金,提前知道的话,可以提前筹集资金,而不是到了新发基金才匆忙筹集资金,错过购买的机会。
二、如何找到新发基金呢?
1)天天基金网
目前大部分销售机构的平台都会有新发基金的频道,比如天天基金网的“新发基金”、好买基金的“新基发行”、支付宝的"新发基金"等。天天基金和好买基金的新发基金频道更偏向于是数据工具型的,而支付宝的新发基金则是推荐型,并没有列出全部的新发基金。
实际上天天基金网和好买基金网的PC版对基金兴趣的小伙伴来说,真的是宝藏,不仅可以看新发基金,还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统计和分析,还可以进行基金比较,还有其他各种功能值得大家去挖掘。
以天天基金网为例,在PC端主页可以找到“新发基金”的频道,进入页面后,就可以看到正在发售和拟发售的基金。
在售基金就是处于认购期的基金,虽然最近爆款基金比较多,实际上大部分基金注定都不是爆款,这类基金是有一定认购期的,天天基金的好处在于不管有没有代销,都会把这些基金进行罗列。
如果想在认购期之前提前了解即将发行的基金,就可以通过”即将发售基金“进行了解,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像杜振业的长安泓汇多利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的认购档期是安排在2020年10月9日-2021年1月6日,这个信息可以算是非常超前,只要是确定发行档期后,天天基金基本都会统计到的。
2)证监会的各种披露信息
之前跟大家介绍过基金发行是需要得到证监会批准的,这个是有一定流程的。比如科创50的指数基金,着急的小伙伴可以通过证监会的受理情况来了解基金的进度。
证监会的注册审批可以有两个途径,都是通过证监会官网。
第一种,在证监会首页点击“证监会公告-更多”,进入到新的页面之后,通过“按主题查看-基金监管-产品-公募基金”,就可以看到关于基金的批复情况,因为在证监会对基金审批之后的6个月内,基金公司需要对产品进行募集,所以这个信息是天天基金上面的新发基金信息的。
第二种,同样也是通过在证监会首页点击“证监会公告-更多”后,就可以通过“按主题查看-基金监督”找到长期置顶的公示,这个信息获取的信息要比上个路径获取的信息要全,包括了基金的受理情况,而第一种情况只能查到已经明确拿到批复的基金。
所以,从流程上来看,第二种情况查到的基金信息更早。
3)指数公司网站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有个更前沿的研究入口就是指数公司网站。
比如中证指数官网,我们就可以看到7月31日有个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指数发布。这些指数的发行或早或晚都会有对应的指数基金进行跟踪。
三、这些方法怎么用?
随着基金公司越来越多,新发基金也会越多,如果对新发基金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以上几个途径进行了解。
1)指数基金或者创新型品种的话,特别是新指数基金,比如最近比较火的科创50指数基金,那基本的链路就是先关注指数官网,了解到指数的发布公告和编制信息,就大概率可以猜测后续离指数基金的新发就不远了,然后可以留意证监会的审批进度,为什么很多媒体都能快速获取基金的进度,其实也是通过证监会获取进度的,待审批完成后,就可以在天天基金网之类的网站上关注到他们的认购信息了。
2)对于主动型基金的话,除非是创新品种,否则一般只要关注天天基金网上面类似的信息就够了。
当然对于新发基金的认购,还是一致的态度,新发基金还是要谨慎购买,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必要认购新基金的。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霍霍小哥”,研究基金投资那些事,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把简单的事情讲明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上市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上市基金、00097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