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近期,中国基金报按照近半年、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过去十年四大主要指标整理出固定收益领域排名前50的基金公司名单。天风资管以2.33%的收益率排名近半年收益率第6位。
(数据中国基金报)
天风资管成立于2020年8月24日,是证券行业第1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公司业务布局涵盖固定收益投资、权益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投资、资产证券化、FOF/MOM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覆盖由低到高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丰富产品线,各项业务全面发展,各投资系列均已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核心产品。截至2021年末,天风资管资产管理业务受托客户资金规模为1156.57亿元(不含清算中产品),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四季度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月均规模为562.12亿元,排名行业第9位。
当前天风资管固定收益投资团队共有近40人,固定收益投资团队成员拥有长期丰富的投研经验,具备强大的信用分析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一方面,固定收益投资团队在大类资产研究框架下,结合产品期限和流动性要求以及客户群体风险偏好特征,对各细分品种进行配置交易及持续动态调整。通过预判各类资产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大概率的走势特征,结合产品和客户特征,进而决定组合对利率波动、信用溢价、权益市场等因子的风险敞口。另一方面,固定收益投资策略中强调对于主体信用风险的把控,从自上而下(宏观到行业)和自下而上(个券分析)两个维度尽可能规避信用风险。
据了解,在今年上半年稳增长的背景下,天风资管固定收益团队通过对于国家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及资本市场资金环境等多因素细致分析及研究,积极主动地进行配置调整。经中国基金报整理数据显示,天风资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了2.33%的收益率,排名近半年固定收益类收益率行业第6位。
未来,天风资管将以“投资者利益至上”为核心理念,致力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品质的资产管理服务,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体系和运作机制,持续提升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有效满足客户的投融资需求。
资讯
09月07日讯 泰达宏利行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泰达宏利行业混合,代码162204)09月04日净值下跌2.16%,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6.5708元,累计净值为8.3758元。
泰达宏利行业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041.70%,今年以来收益61.62%,近一月收益1.61%,近一年收益72.97%,近三年收益102.12%。
泰达宏利行业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14.5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勋,自2019年07月2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91.56%。
冀楠,自2019年07月2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91.56%。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长春高新(持仓比例9.76%)、五粮液(持仓比例6.98%)、贵州茅台(持仓比例6.12%)、司太立(持仓比例5.65%)、欧普康视(持仓比例5.42%)、三花智控(持仓比例5.38%)、泸州老窖(持仓比例4.94%)、克来机电(持仓比例4.49%)、恒瑞医药(持仓比例3.95%)、迈瑞医疗(持仓比例3.8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宏观环境来看,2020年跟我们之前预期相比最大变数来自于新冠疫情这个外生冲击变量,包括目前在全球的蔓延,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形成的较大冲击,后续疫情防控的进展、政策的对冲调节和经济的恢复进程成为基本面的关键要素。目前整体来看,全球疫情呈现先进先出的特征,国内最早爆发也最早实现有力防控,最早实现复产复工,整体经济在二季度一直处于修复态势,预计这一修复进程会持续到年底,由此产生的低基数效应将带来明年的一个高增长预期。市场层面来看,上半年市场在疫情冲击后,在流动性相对宽裕的背景下,呈现触底回升,高确定性资产和流动性受益资产获得了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我们的应对,更多的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做分析,这种外生的、一次性的冲击往往对很多行业而言,是优质企业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的难得契机,且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疫情不会对未来的行业趋势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实质影响,对于优质企业而言,疫情提供了难得的在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本基金组合在配置上,以基金契约为基础,重点在TMT、医药、大消费、大金融、中游制造业等领域自下而上选择具有稳健成长能力的优质细分行业龙头做重点配置,总体保持持仓结构在不同资产属性的仓位暴露均衡,通过低换手和中长期持有获取累积收益。
下一阶段,基金组合仍会保持以TMT、医药、大消费、大金融和中游制造业为主的核心仓位,在尊重基金契约对行业权重要求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选择有持续业绩增长能力和成长空间的龙头公司,通过长期持有获得稳定收益,这是我们构建组合的核心思路。组合风格上,维持较低的换手率水平,不考虑行业轮动的投资机会,通过严格的研究和选股构建投资组合。重视对组合风险的控制:1)对于股权结构、治理结构、运营管理、商业模式上存在明显瑕疵的公司予以回避;2)控制行业集中度和个股集中度水平;3)控制组合整体的估值水平。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5.5270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5.9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6%。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0年下半年,预计经济修复的进程仍将持续,明年在低基数的背景下会呈现恢复性增长,政策层面也仍将维持目前的逆周期调节基调,货币环境也会维持一个相对宽松的局面,外部的不确定性仍旧来自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态势和中美关系的摩擦是否会升温。市场角度来看,目前在流动性宽裕的大背景下,流动性受益品种和各种“确定性”品种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估值溢价,我们倾向于认为这其中:长期的空间的确定性、业绩成长的确定性和竞争格局带来的确定性会在未来持续维持估值溢价。(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最新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极致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最新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最大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最大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最大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绝对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冠军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冠军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冠军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最新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极致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最新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最大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最大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最大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绝对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冠军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冠军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冠军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公司大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公司大全、16220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