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LIBOR的时代开始落幕了。”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
此前,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发布公告称,2021年12月31日之后,所有英镑、欧元、瑞士法郎、日元的LIBOR报价以及1周和2个月期美元LIBOR报价将全部停止,2023年6月30日之后,其余期限美元LIBOR报价也全部终止。
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数百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的基准利率——LIBOR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这也给我们不同币种资产组合估值带来新的挑战。”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指出。随着LIBOR退场,全球主要金融资产的基准利率进入多元化时代,比如美元采用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英镑引入英镑隔夜银行间平均利率(SONIA);日元则使用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瑞士法郎与欧元分别采取瑞士隔夜平均利率(SARON)与欧元短期利率(STR),其结果是对冲基金不同币种资产组合需引入不同的利率基准,对前者进行新的资产估值定价与计算盈亏。
一位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负责人向
“2021年起,我们很多美元资产组合已引入SOFR作为利率基准,因此大部分美元资产组合重新计价没有遭遇太多波折。”他指出。目前他们遇到的一件烦心事,是部分出资人(LP)在计算2021年投资组合综合回报时,仍按照LIBOR作为基准利率进行资产定价,因此他们还需按照LIBOR基准利率给相关资产组合制作一份投资收益报告,供这些LP使用。
多位对冲基金经理指出,尽管市场一度担忧LIBOR退出或给2022年初全球金融市场造成资产剧烈重估,但目前而言,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究其原因,是中长期美元LIBOR将在2023年6月底前退出,令全球逾百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定价未受明显冲击。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仍有265万亿美元的合约与LIBOR挂钩。
美国银行的美国利率策略主管马克·卡巴纳(Mark Cabana)认为,由于众多大型投行“习惯”使用 LIBOR作为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基准定价,在2023年6月底来临前,他们仍会使用中长期美元LIBOR到“最后一刻”。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仍然“热捧”LIBOR
33年前,英国银行家协会正式推出LIBOR定盘价。
如今,LIBOR俨然成为全球数百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定价基准,其中包括逾200万亿美元的各类利率掉期产品、数十万亿美元信贷类资产证券化产品。
然而,与LIBOR迅猛发展如影随影的,是其易受操纵的特点日益遭到金融市场诟病。
具体而言,LIBOR的形成过程,是由20余家西方国家大型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状况,在每个交易日11点前(伦敦时间)将自身同业拆借利率递交给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后者在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将剩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最终形成LIBOR利率。
但是,LIBOR利率是否全面反映全球银行间真实的资金供需状况变化,是否存在人为操纵可能,没人说得清。
“尤其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机构骤然发现,LIBOR很可能被认为压低了,因为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银行给出的极低LIBOR利率,并未全面反映当时各类资产的真实信用风险与资金供需变化趋势,但极低的LIBOR利率却令投行在衍生品投资方面获取巨额收益。”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
这导致欧美金融监管部门着手调查LIBOR是否存在人为操纵迹象。通过一番调查,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多家全球大型银行均参与操纵LIBOR。截至目前,欧美金融监管部门对参与操纵LIBOR的银行罚款总额累计超过90亿美元。
面对巨大市场压力,欧美金融监管部门不得不着手“放弃”倍受争议的LIBOR利率,以维持金融市场的公正性。
早在2017年7月,英国央行决定2021年底起,停止使用Libor进行报价作为金融产品利率定价基准;美国金融监管部门也积极督促美国金融机构尽早使用SOFR替代LIBOR。
“但是,LIBOR在全球逾百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市场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前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告诉
这背后,是金融衍生品主要由全球大型投行创设与撮合交易,若这些投行(也是LIBOR定价参与银行)坚持要求引入LIBOR作为衍生品利率基准,很多金融机构也只能“顺从”。
“可以预见的是,在2023年6月底中长期LIBOR彻底退出市场前,投行仍会不遗余力地使用LIBOR作为衍生品利率基准,因为他们可以对LIBOR定价施加影响力,为自身衍生品业务创造可观的利润。”他指出。
SOFR替代LIBOR绝非一帆风顺
上述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负责人向
在他看来,这也是欧美金融监管部门决定将中长期LIBOR延长至2023年6月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美资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告诉
欧美金融监管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比如美国金融监管部门正着手设计发布具有前瞻性的SOFR利率建议,以此降低SOFR的高波动性;国际掉期及衍生品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则探索构建中长期SOFR收益率曲线,解决上述市场空白。
“要让金融机构与企业真正接受SOFR替代LIBOR(作为美元拆借融资与美元资产投资组合的利率基准),还要迈过法律风险这道坎。”这位美资银行信贷部门人士指出。比如众多2023年6月底后到期的金融衍生品需签订新的利率基准定价条款以促进SOFR替代LIBOR,交易双方因此得尽早采取措施降低合同条款变更等法律风险。在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前,LIBOR仍将风靡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
近日阳光正好
气温适宜
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肇庆的冬天没有“银装素裹”
却能见到千娇百媚的花样世界
壹
【江滨公园“格桑花海”】
藏族有个美丽的传说
“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
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
如今想看格桑花
不必去西藏,肇庆就有
深浅层叠、浓淡相宜的
花朵铺满大地
让人仿若置身画卷
微风轻轻一吹
格桑花便随风荡漾
以她娇羞的姿态
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让人尽赏这浪漫唯美一刻
虽然格桑花的花朵很小
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它美丽而不失娇艳
柔弱而不失挺拔
花丛中
偶有几只小蜜蜂、瓢虫辛勤工作
哪怕天气越来越冷
这些小家伙仍不忘“爱岗敬业”
这番醉人的风景
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大家三五成群
在花海中两旁的小道中
摆出各种姿势
为初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贰
【波海公园“绿树红灯”】
栾树属无患子科栾树属
适应性强,喜光
稍耐半荫,耐寒
宜做庭荫树、行道树及园景树
黄色的是花,红色的是果
犹如一颗颗宝石点缀在枝头
又像树叶上飘着一层红云
十分别致
一大片金黄色层层叠叠
有着如油画般的渲染色彩
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那淡淡的、特有的栾树花清香
弥漫在空气中
路过树下,闻其花香
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以上图片 陈庆卫 摄
叁
【城市里的“姹紫嫣红”】
冬日的紫荆花
让肇庆添上了一层粉红的滤镜
轻轻抬首
感受粉色的梦幻
共赴一场与紫荆花的聚会
一树一树的紫荆娇嫩欲滴
悄然开绽在城市
让人看着心情明朗
道路旁都能看见
紫荆花挂满枝头
呈现出了“姹紫嫣红惹人醉”
的曼妙景象
除了紫荆花
簕杜鹃也开的极艳
簕杜鹃高矮错落、似藤似花
或一枝独秀,或花团锦簇
随风摇曳,千姿百媚
让人应接不暇
随风摇摆的簕杜鹃肆意绽放
一朵挨着一朵,一簇拥着一簇
点缀着道路的同时
也治愈着路人的心情
以上图源:文明鼎湖
快把握住这好时光
来一趟冬日赏花之旅吧!
文明赏花小TIP
文明赏花,心有余香
为了让更多的人共享这片浪漫美景
请文明踏青赏花
不践踏草坪、不采摘花朵
拒绝涂写、刻画、
攀爬、拆损等不文明行为
文明肇庆
在2022年新年这一天,一段金融历史将被书写:在全球市场存在了数十年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将朝着退出历史舞台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2021年3月5日,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发布了一项关于LIBOR终止报价的公告:2021年12月31日之后立即停止所有英镑、欧元、瑞士法郎、日元,以及1周和2个月期美元LIBOR报价。2023年6月30日之后所有剩余期限美元利率终止报价。
在这些截止日之前,LIBOR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交易和资产定价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数万亿美元的金融工具和贷款产品以LIBOR为参考利率。
但随着截止日阶段性到来,LIBOR将最终走向终结。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Dixit Joshi表示:
“这是几十年来金融市场最大的转变之一。就吸取的教训而言,这对金融危机过后的监管机构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那么,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基准利率,LIBOR为什么会被抛弃?这还要从它的起源说起。
LIBOR起源
LIBOR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希腊银行家Minos Zombanakis组织了一宗为伊朗国王提供价值8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并将贷款利率与一些参考银行报告的平均融资成本挂钩——这就是LIBOR报价机制的雏型。
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球利率市场开始发展,利率掉期、货币衍生品等金融产品逐渐普及,国际市场急需一个统一的利率衡量标准以用于各种金融机构和实体间交易。
于是1986年,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将LIBOR变为一种报价机制,协会选定20家(最初为16家)银行作为参考银行,每天伦敦时间11点前这20家银行将各自的拆借利率报向ICE(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剔除最高及最低的25%报价,将剩余一半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作为LIBOR当天的定价。
目前LIBOR使用五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分别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并搭配七种不同的期限,分别为隔夜、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每个交易日会有35种不同的LIBOR报价,其中最常使用的是美元3个月期LIBOR。
利率操纵
所以,LIBOR是基于各银行自律上报当期的实际借贷成本,它并不是交易利率,而是报价利率,这导致它极易被报价行串谋、操纵。
由于报价行大多在全球利率衍生品交易中持有大额头寸,其中大部分是以LIBOR为基准进行定价,在缺乏约束机制的背景下,报价行难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串谋、操纵LIBOR定价。
也就是说LIBOR自身的形成机制存在结构性漏洞。
从2005年起,多家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通过操纵LIBOR报价并从中获利,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LIBOR的可信性问题首次浮出水面,当时某些银行担心根据真实流动性报价会暴露自身的流动性状况,因而刻意压低报价,使得计算出来的LIBOR低于市场的真实利率。
受关注的利率表现得突然和其他的市场利率不一致,这引起了投资者与监管当局的注意。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金融监管机构调查了涉嫌操纵LIBOR的行为。2012年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调查发现,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美国银行、瑞银集团、法国兴业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等大型机构均涉嫌操控利率。
从2012年6月至今,美国和英国司法机构先后向瑞士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大型投资银行开出70多亿美元罚单。
陆续出现的利率操纵案让LIBOR声名狼藉,公信力受到重创。
更大的问题:不利于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接手管理LIBOR,并着手对LIBOR进行改革,但随后它却在担心一个更大的问题:LIBOR对金融体系构成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LIBOR作为伦敦银行间无担保借贷利率,该价格实际上包含着各报价行进行借贷时的信用风险。一般情况下,各报价行的信用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市场参与者一般也将LIBOR近似作为无风险利率,并以此进行风险对冲。
然而,一旦市场流动性紧张时,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的信用风险却无法忽略。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LIBOR利率急剧飙升,主要因为危机爆发后,银行无法估算短期借贷存在的风险。
较高的LIBOR利率不仅意味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一些银行甚至会因此而破产,进而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震动。
因为一旦LIBOR利率变高,银行间的借贷频率就会降低,进而资金流动率也会下降。一些急需资金的银行因无法及时得到贷款而会面临破产。银行一旦资金断裂,企业也会遭遇现金流危机,选择歇业或关门,导致社会经济下滑,产生更多的不稳定性。
LIBOR利率的变动还会对各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影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对外汇交易带来影响。
这是因为一些央行会依赖LIBOR利率对货币及经济政策做出判断,如瑞士央行将货币政策目标直接盯住LIBOR,确保基准利率围绕LIBOR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去年疫情期间,LIBOR再次加剧了市场波动。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推动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实施改革举措的牵头人Edwin Skooning Lutter表示:
“正如我们在2020年3月和4月看到的那样,(LIBOR利率)在经济压力时期上升。而且银行正在将融资成本转移到客户身上……我们认为银行比零售客户更擅长处理这种风险。”
这进一步加强了监管机构停止使用LIBOR报价的决心。
LIBOR存在的基础逐渐不复存在
还有一点,LIBOR反映的是伦敦银行间货币市场的无担保借贷利率水平,然而这些融资活动在监管新规发布后急剧下降。
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升了对同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并增加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等指标。LCR的指标设计鼓励以回购方式融出资金,因为通过拆出无担保资金将导致LCR降低,但是通过回购方式则没有影响。
因此,银行更多采用回购方式而弱化无担保拆借方式拆借资金,这导致无担保拆借市场交易量的快速下降。有数据显示,银行间无担保拆借规模仅在600亿美元左右,而回购拆借的市场规模在20000亿美元左右。
显然,一旦缺乏流动性的支持,该利率存在的价值就会受到质疑。
市场正在接受即将到来的变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2017年,在LIBOR诞生接近50年后,监管机构不得不为这项机制定下“死期”: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宣布,计划在2021年底前逐步淘汰LIBOR。
此后,外界都在关注各国将以哪一种机制取代LIBOR。
对于银行和监管机构来说,取消一个基准利率容易,但找到或制定一个替代基准利率却不容易。
当时许多人认为,不仅不可能创造一个无风险利率,而且不可能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符合投资者对未来利率预期的交易。
这种怀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即使在今年年初,仍有265万亿美元的合约与LIBOR挂钩。事实证明,实施美元LIBOR替代利率特别具有挑战性。
为了减轻压力,监管机构采取了一些缓冲措施。
比如英国和美国监管当局允许现有合约的美元 LIBOR利率持续到2023年年中,但在今年12月之后禁止新业务。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还允许发布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英镑和日元LIBOR的“合成”利率存在1年,以避免这些期限英镑和日元LIBOR遗留合约中断。
即便如此,市场还是接受了即将到来的变化。
自2020年底以来,越来越多的贷款市场参与者选择续作直接挂钩无风险利率贷款,即2017年5月英国选定的英镑LIBOR的替代利率英镑隔夜指数均值(SONIA)。
如麦格理资产管理为某基金提供的2.76亿英镑挂钩SONIA融资解决方案,吉尼斯(Guinness)也完成了1.5亿英镑挂钩SONIA的循环信贷额度贷款。
目前,大多数私人新持有的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元互换额度,主要基于无风险利率。
在圣诞节前的周末,英美清算所交换了大量未平仓合约。伦敦清算所(LCH)已将名义价值20万亿美元的28.5万英镑、瑞士法郎、欧元和日,从LIBOR兑换成无风险等价物。ICE Clear Europe(美国洲际交易所位于伦敦的票据交易所)转换了350万份合约。
不过,英国对SONIA期限利率的应用仅局限在为贷款市场的部分交易提供可行的过渡选择,而美国监管机构和行业领导更认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前瞻性期限利率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认为其应用范围可以更为广泛,因为SOFR与LIBOR利率相似,有利于贷款方现金流管理以及操作便利。
SOFR是美联储于2017年6月选定的作为LIBOR的替代利率。2021年9月英国无风险利率工作组确认ARRC(美国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推荐的前瞻性SOFR可应用于伦敦的美元业务。
今年12月,在全球最大的期货市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SOFR挂钩期货的未平仓头寸首次超过了LIBOR挂钩期货。
ARRC成员Tal RebackTal Rebak表示:
“这种转变就像金融系统中的心脏直视手术。我们现在需要利用我们建立的工具、知识和合作伙伴关系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上海证券报
LIBOR是此前全球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利率基准,数万亿美元的金融工具和贷款产品以其为“锚”。伴随着LIBOR黯然离场,SOFR等新国际基准利率接棒登台,助推国际基准利率体系变革不断向前。
基准利率体系的重塑“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新旧基准利率平稳更替之间,市场适应程度如何,是否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在产品储备、过渡方案上,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
甫一进入2022年,全球金融市场即向基准利率变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开始有序退出历史舞台。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早在2021年3月就“预告”了关于LIBOR终止报价的安排:2021年12月31日后,停止公布英镑、欧元、瑞士法郎和日元LIBOR,以及1周和2个月期美元LIBOR;2023年6月30日后,所有剩余期限美元利率终止报价。
平稳更替 多元基准利率浮出水面
为应对LIBOR退出,各主要发达经济体早已推进基准利率改革。目前,几大新国际基准利率已浮出水面,比如:美国选取美元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英国选取英镑隔夜指数平均值(SONIA),欧元区推出欧元短期利率(ESTR),日本选择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等。
各国在替代利率的选取方面,有其共性特征。“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自身无风险基准利率作为替代,由各经济体独立发布,均为实际成交利率,仅有单一的隔夜期限,且绝大多数由中央银行管理。”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在报告中称。
关于新利率基准,美联储替代基准利率委员会此前表示,其目标是“通过使用一个更透明、设计良好以及基于市场交易产生的新基准利率,使全球金融系统在一个更平稳和持久的基础上运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1月14日在中国债券论坛上表示,新基准利率改革将使得离岸美元定价权回归美国,意味着美联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途径更加直接、效果更加显著,并将大幅增加对美债特别是国债的需求。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对于新利率基准适应程度如何?“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来看,目前为止,新基准利率的转型较为平稳。”渣打银行利率策略师约翰·戴维斯对
他还称,市场仍然有一些疑问,包括基于新参考利率的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流动性将如何迅速改善,同时逐步从LIBOR市场中退出。此外,市场也很关注新的无风险基准利率是否会面临信用敏感利率的竞争。
“换锚”非一蹴而就 市场适应仍需时日
“换锚”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在新旧利率的平稳更替之间,依然存在模糊地带,亟待市场进一步明确。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利率可以完美取代LIBOR利率。”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师杨傲正表示,目前市场颇有共识的几大新基准利率均为隔夜利率,近似无风险利率,而非如LIBOR一样的前瞻性利率,且这些替代利率不包含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利差的结构。
“对新基准真正落实并正式进行交易的银行和机构而言,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并应用。”杨傲正表示。
LIBOR在金融市场交易和资产定价中扮演重要角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仍有265万亿美元的合约与LIBOR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在FCA的公告中,中长期美元LIBOR将延期至2023年6月底前退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为市场赢得更多过渡时间。“当市场慢慢以新的基准利率达成交易共识,伴随着更多成功案例出现,在整体过渡互换和银行管理风险手法变得成熟的背景下,延期至2022年至2023年的合约也可以妥善过渡。”杨傲正说。
备战LIBOR“换锚” 创新实践频出
对于LIBOR利率的离场,我国金融市场早有准备。2022年以来,CFETS外汇交易系统关于部分LIBOR利率终止已作出相关安排。公告表示,终止挂钩旧基准利率相关产品,同时,支持挂钩新国际基准利率相关产品。
关于存续交易基准转换服务,公告称,2021年11月1日起,外汇交易系统已提供挂钩LIBOR的存续交易基准转换服务,交易双方对后备利率、基准转换生效日、付息日及息差等交易要素的调整通过系统达成一致后,外汇交易系统将自动更新成交单。
借鉴国际共识和最佳实践,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2021年7月,交易商协会联合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组织市场成员和法律专家起草了NAFMII主协议IBOR后备机制标准文本。业内人士认为,IBOR后备机制标准文本的制定和推出,对积极稳妥推进基准利率转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3月和6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发行首只1年期DR基准浮息债券与3年期DR基准浮息债券,助推DR成为金融市场定价的关键性参考指标。
新基准利率产品也在创新推进。中国银行已于2019年在美国在岸市场发行以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为基准的债务工具,完成SOFR定价的票据投资,并在国际离岸债券市场发行以SOFR为基准的美元浮息债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LIBOR利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LIBOR利率、肇庆波海公园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