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财经行情资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级别

2022-08-13 11:52:59 基金 xialuotejs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结案通知书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2015年,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曾公告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稽查总队调查通字153121号),该次调查的范围是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四条“未按照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规定之嫌(详见公司于2015年11月26日、2015年11月29日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披露易网站http://www.hkexnews.hk,次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上发布的公告)。

2017年5月24日,公司曾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17]57号,详见公司于2017年5月24日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披露易网站http://www.hkexnews.hk,次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上发布的公告),其中提及,前述调查的内容是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过程中,与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相关业务或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2018年11月5日,就前述调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结案通知书(结案字[2018]18号),其中提及,经审理,中国证监会认为公司的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该案结案。

特此公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11月5日




小麦财经行情资讯

本轮小麦价格上涨持续时间短、累计涨幅小,反映出短期内麦价上涨动力不足。玉米价格作为小麦底部空间的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的跌幅,因此小麦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将以稳中小幅走弱为主。
近日,普通小麦价格上涨动力不足,部分地区价格下跌。在夏粮丰收、小麦替代玉米减少、面粉销售不旺的情况下,小麦缺乏上涨动力,短期内储备企业集中轮换任务将结束,届时面粉企业将主导小麦市场价格走势。
夏收小麦收购进度已超六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4091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总体收购进度超六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新麦上市以来,储备企业积极开展轮换收购,加工贸易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高,市场购销活跃。今年夏粮收购总体上呈现“进度快、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活”等特点,特别是今年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大部分达到二等标准。
分地区来看,截至7月25日,河南省收购新小麦900.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3.8万吨,占去年夏粮收购期间收购总量的71%。其中,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95万吨,同比增加139.5万吨;代收代储小麦151.5万吨,收购优质小麦89.5万吨。全省粮食市场供给稳定、价格平稳,小麦收购均价3040元/吨,同比上涨580元/吨,涨幅23.6%;优质小麦收购均价达3220元/吨。
据湖北省粮食局消息,截至7月25日,全省入统企业收购新小麦117.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1.3%,目前湖北省小麦收购已接近尾声,夏粮收购呈现购销两旺、量价齐增态势。
据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截至8月1日,全省收购新小麦581万吨,各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完成85%以上,其中省级已完成95%,目前山东省夏粮收购进度已经过半,总体进展顺利。
小麦价格先涨后跌波动较小
近一周,国内小麦价格先涨后跌,前期延续此前回暖态势,但自周一起部分大企业带头下调进厂报价,随后主产区面粉企业跟随下调,总体幅度不大。综合来看,本周小麦价格周环比涨跌不一,基本保持平稳运行。
8月3日,河北石家庄国标二等小麦入厂价3100元/吨,河南新乡3110元/吨,安徽宿州3080元/吨,周环比均下跌10元/吨;山东济南3100元/吨,山东菏泽3120元/吨,河南郑州3120元/吨,江苏徐州3120元/吨,均上涨10~20元/吨;河北衡水3110元/吨,河北邯郸3110元/吨,山东德州3100元/吨,河南周口3100元/吨,均持平。
目前小麦市场进入僵持阶段。一方面,大企业不断调整进厂报价以使粮源不外流,此前半个月小麦价格持续上涨,但涨幅不大,累计涨幅30~60元/吨,价格上涨后企业门口到车数量增加,面粉企业采购计划完成后下调报价;另一方面,新小麦上市以来价格高开后走低,贸易商为控制风险,多随收随走,因此,今年农户手中余粮数量较往年同期偏多,价格上涨期间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加,但价格回落后送粮车辆有所减少。总体来看,小麦价格基本平稳运行,短期内大幅上涨和下跌动力不强。
后市麦价或将稳中小幅走弱
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将稳中小幅走弱。
原因一:8月份面粉消费小幅回暖,但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当前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偏紧,居民外出餐饮消费恢复缓慢,而且暑期学生放假、工地停工,面粉消费不振。尽管面粉企业开工率有所上升,但小麦采购需求有限,面粉出厂价上调50~70元/吨后涨价动力不足,反映出当前面粉消费并未完全恢复。
原因二:夏季高温潮湿使得小麦储存难度加大,存粮农户一方面加快烘干潮粮,另一方面售粮意愿较强,市场流通粮源增加。
原因三:目前主产区集中储备轮入已接近尾声,市场预期在储备企业采购期结束后,采购将由面粉企业定价主导,在当前小麦供大于需的基本面影响下,面粉企业将压低小麦收购价格,因此,小麦价格还有下降空间。
粉企开工增加 麸皮承压回落
本周,面粉企业开工有所恢复,麸皮价格下跌。8月3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2140元/吨,山东济南2160元/吨,河南郑州2150元/吨,江苏徐州2160元/吨,安徽宿州2160元/吨,周环比均下跌40~60元/吨。8月3日,面粉行业整体开工率在42%左右,周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面粉企业开工率在70%以上,中小型企业30%~60%。
受小麦进厂成本增长和下游经销商备货增加的双重影响,面粉价格小幅上涨。8月3日,河北石家庄特一粉出厂价3460元/吨,河南郑州3450元/吨,山东济南3460元/吨,江苏徐州3490元/吨,安徽宿州3480元/吨,周环比均上涨50~60元/吨。
目前来看,面粉价格基本跟随小麦走势,预计短期内将企稳。本周面粉价格上涨,面粉企业理论制粉利润上升。监测显示,8月3日,华北黄淮地区制粉企业理论制粉利润-75元/吨,周环比上升9元/吨。其中,河北石家庄-66.4元/吨,山东济南-63.9元/吨,河南郑州-95.9元/吨。(原文刊登于2022年8月6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总值班丨刘新寰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级别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有很多央企,而且这些央企的规模都非常庞大,动不动年营收就达到几千亿甚至上万亿,比如排名前列的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他们年营业收入都达到20,000亿以上,一个企业就可以顶上一个省的GDP。

截至目前我国总共有97家央企,这些央企大多数都是由国资委管理,还有一部分是财政部管理,此外还有少数企业是由中央直接管理。

而这些央企下面还有很多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各个行业,他们所从事的业务基本上都是关乎国际民生和国家发展的一些行业,因此这些央企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企业,而是具有政企合一的性质。

目前很多央企都是有行政级别的,级别从正部级、副部级、正厅副厅、到正副科等等,比如在97家央企当中,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等这些都属于副部级单位。

但在这97家央企当中,有三个企业的行政地位是比较高的,他们都属于正部级单位,他们分别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三家正部级央企的具体情况。

1、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提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估计很多人都不怎么熟悉,跟其他央企相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知名度真的太低了,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碾压性的实力。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单位,由国务院直接管理,其注册资本高达1.55万亿,是目前我国所有企业当中注册资本第二大的企业。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主要涉及金融,目前旗下拥有几个公司,比如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工石置业有限公司,福布罗投资有限公司等等。

在这些企业当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是最具有实力的一家公司,目前中央汇金控股很多企业,比如持有工商银行34.71%的股份,持有中国银行64.02%的股份,持有中国建设银行57.11%的股份,持有农业银行40.03%的股份,持有光大集团55.67%的股份,持有国家开发银行34.68%的股份,持有中国银河金融控股69.07%的股份,持有申宏万源集团20.05%的股份,持有新华人寿保险31.30%的股份;持有中信建投31.21%的股份等等。

2、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100%控股,注册资本2053.11亿,截止2019年,中信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89万亿港元,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171亿人民币,净利润492亿人民币。

目前中信集团旗下的产业是非常庞大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企业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中信矿业科技,中信医疗健康,中信资产管理,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国安集团等等。

3、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是由国家原铁道部改制而来的,成立时间为2013年,注册资本1.7395万亿人民币,是目前我国注册资本最大的一个企业,铁路集团主要负责我国铁路的建设运输等相关业务。

截止2019年末,铁路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3,150亿元,2019年实现营收11,348亿元,2019年总共发送旅客量35.8亿人,货运总发送量34.4亿吨。

从结构来看,铁路集团的结构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其旗下的公司主要是各省的铁路公司,此外还有中铁快运,中国铁路财产保险,中铁集装箱运输,中国铁路投资等等一些下属公司。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三家正部级央企之外,实际上之前我国还有不少正部级央企,比如中石油,只是后来进行业务调整和合并之后,有一些正部级单位就被降级到副部级单位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6月1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公告称,将选举葛小波为公司董事长,不再兼任公司财务负责人职务;聘任尹磊为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

这一公告代表着去年12月代理国联证券董事长的“中信系高管”葛小波,正式在国联证券董事长一职“转正”。而随着“中信系”高管团队对国联证券的进一步掌控,市场也对其转型升级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8年董事长离职后,“中信系”新任董事长“转正”

根据国联证券2021年12月7日披露的信息,2013年起便担任国联证券董事长一职长达8年的姚志勇,因工作调动原因辞去董事长等其他一切职务。同时,经公司董事会推举,执行董事兼总裁葛小波先生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本次公告后,则代表着葛小波正式“转正”。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葛小波,1970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国联证券董事长(代)、总裁、财务负责人,兼任华英证券董事长,中海基金董事,国联证券(香港)董事,中证协会员监事、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会员。

值得关注的是,葛小波在中信系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其自 1997 年进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曾任投资银行部经理、高级经理,A 股上市办公室副主任,风险控制部副总经理和执行总经理,交易与衍生产品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海外业务及固定收益业务行政负责人,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曾兼任中信证券国际、CLSAB.V.、华夏基金、中信证券投资、中信产业基金等公司董事,中证协国际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事实上,以葛小波为代表的“中信系”高管对国联证券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市场并不避讳谈及。

今年5月30日,华泰证券非银团队发布了一篇针对国联证券的深度研究报告,标题为《国联证券:优异管理加持,财富特色突围》。

在这篇研报中,华泰证券沈娟团队称,2019年是国联证券战略转型的重要节点。

此前,公司高管团队均为公司资深人员,其中,姚志勇自2013年任国联证券董事长,任期长达8年。2019年初,在国联证券业绩下滑、A股IPO停滞的背景下,原中信证券执委会委员、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葛小波率领中信系高管团队转赴国联证券组成核心团队,促成国联证券顺利登陆A股上市、推动业绩大幅回升。

2019年5月,葛小波被聘任为国联证券总裁,表示未来将通过推进泛财富管理转型、资本中介战略、“投行+投资”战略以及科技金融战略四大战略,全面推动国联证券转型升级;同期原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尹红卫出任国联证券首席财富官,主导近年来国联证券较具特色的基金投顾业务。

“2019 年国联证券管理层更迭,中信系高管加持,公司经营表现显著改善,进入发展快轨。中信系高管团队加盟成为国联证券特色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华泰证券非银团队称。

此外,在今日公告葛小波成为董事长的同时,国联证券亦公告了聘任尹磊为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

尹磊,1970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会计学硕士,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

同样的,尹磊也在中信系中有工作历练。其曾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出纳、核算会计、会计主管和执行总经理;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财务总监;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财务负责人。

“代”董事长上任后,国联证券动作频繁

事实上,在去年12月,国联证券原董事长姚志勇离职,葛小波代行董事长后,国联证券就开始了一系列大动作。

2021年12月22日,国联证券公告称,公司于12月初就召开了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增资方案。国联证券的注册资本从23.78亿元,增加到28.32亿元。

2021年12月28日,公司公告其股东无锡市新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公司0.21%的股份,无偿划转至其上级企业,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22日,国联证券公告将推出H股员工持股计划,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公司、股东和员工三方的利益最大化。

到了4月30日,在仅仅两个月后,国联证券便公告了一份名为“兴证资管鑫众国联证券1号员工持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的文件,宣告着其员工持股计划已快速执行。

而同样在4月30日,国联证券公告将出资10亿元,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暂定名为“国联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预计将从事证券资管业务、公募基金业务(以监管机构核准为前提)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国联证券这一动作亦宣告着,其将进军公募的黄金赛道。

而上述一系列动作,包括增资、股权划转、员工持股计划、设立资管子公司,均像葛小波为代表的“中信系”高管雷厉风行推动的“战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财经行情资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