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创证券公司)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pp

2022-08-13 6:54:29 股票 xialuotejs

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调整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停牌股票估值方法的
提示性公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7]13 号)的规定,经与托管银行协商,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决定自 2018 年4月17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下列停牌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其中所用指数为中基协基金行业股票估值指数(简称“AMAC 行业指数”)。

本公司将综合参考各项相关影响因素并与托管银行协商,待该股票交易体现了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采用当日收盘价格进行估值,届时不再另行公告。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本公司旗下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敬请投资者留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4月18日




华创证券公司

又一券业并购案成行在即。

图虫创意

5月27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北京产权交易所司法拍卖平台开展的“持有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44039975股股份(证券代码:601099、股份性质:无限售流通股)”项目公开竞价中,华创证券以最高应价胜出。

根据网站公告,此次拍卖于5月26日上午10点开始,起拍价为17.62亿元。5月27日上午9点42分,华创证券报价17.26亿元,拍卖过程中仅有华创证券1家报名并出价,于是其竞拍成功。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华创证券将持股太平洋10.92%的股份,成为太平洋的第一大股东。

历经三年,从友好协商到对薄公堂,华创证券终于成功达成“心愿”。

并购完成后对太平洋目前的股权结构有何影响?双方同为西南地域券商,后续业务的协同经营又将呈现哪些打法?

5月27日,就此次股权拍卖的后续事宜,时代财经分别联系太平洋和华创证券,两家券商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因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切以后续公告为准。”

纠缠3年终落锤

根据太平洋证券此前公告,华创证券此次拍卖所得股权来自于太平洋原第一大股东北京嘉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裕投资”)。

因股权转让纠纷,华创证券曾以嘉裕投资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10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而因嘉裕投资未按判决要求按期偿还华创证券保证金、利息等相关费用,华创证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年4月2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拍卖公告,嘉裕投资所持太平洋股份将于5月26-27日被司法拍卖,起拍价为评估价(21.58亿元)八折的17.26亿元。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司法拍卖平台公告,华创证券于5月27日上午9点42分报价17.26亿,拍卖过程中仅有华创证券1家报名并出价,故以价格“领先”竞拍成功。

事实上,华创证券与太平洋之间的股权纠葛已经持续了将近3年。

2019年11月,华创证券与太平洋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签订了《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拟以现金22亿元收购嘉裕投资所持的太平洋的4亿股股份,占太平洋总股本的5.87%,并签署了接受嘉裕投资5.05%表决权委托的公告。

此次交易如果成行,华创证券将取得太平洋10.92%的表决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彼时,华创证券明确表示有意向取得太平洋实际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决议在华创证券所属上市公司华创阳安的董事会上遭到公司3位董事反对,理由是交易风险敞口大、收购价格过大、标的公司经营不佳等。虽然有3位董事投反对票,但相关决议依然以6票同意得以通过。

本以为收购势在必得,但半年之后,2020年6月,华创证券和嘉裕投资经过“友好协商”,终止了此次交易。

终止交易并不代表彻底结束,此事的后续纠葛反而愈演愈烈。

2020年9月,因为嘉裕投资未能偿还华创证券此前因收购而向其支付的15亿保证金,仅偿还了人民币5000万元,华创证券提起诉讼,并申请对嘉裕投资的资产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嘉裕投资所持太平洋股份被冻结。

至此,嘉裕投资和华创证券两位曾经友好的“商业合作者”开始对薄公堂,而嘉裕投资也在积极寻求第三方收购。

2021年4月份,市场传出“华润或京东有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引起多方关注。太平洋曾发出澄清公告表示,嘉裕投资并未与京东进行过相关接触和讨论,但与华润的关联公司有过初步接触。

但此后一年,相关股权收购一事便再无下文。

在近期太平洋的投资者问答中,多位投资者亦关注嘉裕投资所持股权的转让动态,并问及与华润的合作是否有进展。太平洋一律回复“以公告为准”。

如今,华创证券通过司法拍卖以17.26亿夺得太平洋10.92%的股权,相比三年前要付出的22亿“划算”很多。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华创证券是否还想进一步获得太平洋的实际控制权,尚未可知。5月27日,就此次股权拍卖事件的后续事宜,时代财经分别联系太平洋和华创证券,两家券商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一切以后续公告为准。

未来西南第二大阵营?

近年来,虽常有小券商的股权拍卖,但成交者寥寥,券商业内并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此次华创证券对太平洋部分股权的收购案,引起了多方关注。

在此之前,新时代证券吸引了西部证券和东兴证券出手,但最后还是花落国资中国诚通;网信证券破产重整,证券信息服务商指南针成最后赢家;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的合并亦尚未完全落地。

此外,华融证券、九州证券、德邦证券的股权转让也没有进展。

目前看来,华创证券与太平洋的结合虽仍有不确定性,但已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券商之间的并购案例。

从协同经营方面来看,华创证券和太平洋同属西南地域券商,合并后两者或将在经纪业务方面达成“共赢”。

华创证券的大本营在贵州省,截至2021年末,其在贵州全省共有97家证券营业部。太平洋的“重镇”则在云南省,其在全国共有78家证券营业部,云南省内有33家。其在贵州省仅有1家营业部。

从经营业绩来看,华创证券远胜于太平洋,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48亿元、净利润11.83亿元;太平洋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6.3亿元,净利润为1.21亿元。

此外,西南地区还有华西证券、国金证券、西南证券三家券商。若华创证券和太平洋合并,按2021年的营业收入对比,将成为西南地区第二大券商,仅次于国金证券。




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pp

7月27日,多位渠道人士向

由于这是昔日东方红资管创始人王国斌离开二级市场后,时隔6年重回公募发行的第一只产品,“泉果基金桃源一期三年持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在本次发行过程中,由于泉果基金需要向客户推介,有关这家新成立不久的“个人系”公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变得逐渐明朗。(注:下文中“东方红资管”和“东方证券资管”均指同一家公司。)

网友分享产品预约规模或已近百亿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于今年1月29日获批牌照,成为了市场上第23家个人系公募。公司的发起股东为东方红资管原董事长王国斌、原总经理任莉、东方红资管首任研究总监姜荷泽,以及曾经的东方红资管督察长、首席信息官李云亮。

由于主要股东均出自东方红资管,泉果基金与市场上另一家“个人系”公募睿远基金颇有几分底色相似。

睿远基金成立于2018年10月29日,次年3月21日推出了首只公募产品“睿远成长价值混合”,从媒体报道来看,首日便“吸金”710亿元,在当时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而泉果基金本次发行的“泉果基金桃源一期三年持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一只专户产品,多名渠道人士向

这一数据如果和近期发行的其他主动管理基金产品相比,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毕竟,有渠道人士称,近期新的产品募资额平均在10亿左右。

不过,真正的发售日从7月28日开始,具体能募得多少资金,还有待当日结果。另外,泉果基金这次选择了网友分享专户产品,起投金额是100万元,则将不少中小投资者排除在了门槛之外——但这只产品在认购后需要锁定3年,的确也更适合需要对资产增值保值的私募客户群体。

业界大佬王国斌:好的管理者是否是好的投资经理?

本次网友分享的产品“泉果基金桃源一期三年持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拟任投资经理是王国斌,也就是曾经一手打造出东方红资管辉煌时代的核心人物。

有趣的是,尽管王国斌被冠以“深耕资本市场28年的资深投资专家”的称号,业内也从不否认王国斌“大佬”的江湖地位,但2016年王国斌离开东方红资管董事长的职位后,便创立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君和资本——某种程度上代表其疏远了二级市场,投身到了一级市场。

6年后,再次回到二级市场发行产品,多少显得有些“离开”过久。

另外,按照泉果基金的介绍口径,王国斌自1998年作为东方证券的核心人才被引进,到了2005年担任副总裁。并且从2005年开始,王国斌开始牵头开展东方红资管的业务,并成为了东方红资产管理的创始人、首任董事长。

根据东方证券资管的官网,公司2005年首批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东方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方红”品牌由此诞生。

而也就是上述“东方红”系列产品,塑造了日后一个个传奇的“大佬”,包括王国斌、陈光明、林鹏、饶刚等。

有公募投研人士称,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基金公司董事长不能担任基金经理,因此市场上早就出现过一些公募基金董事长卸任、并转投研的案例。

而王国斌从一开始就是东方红资管的创始人、董事长,的确与管理产品存在冲突。

在本次泉果基金发售新产品的过程中,有渠道人士确认,推介材料中的确没有王国斌的代表产品。

而在整个基金行业,不论是私募还是公募,推介产品时拿出业绩表现最好的代表产品展示,都是一页不能缺少的PPT。

至于王国斌投资能力到底如何,只有媒体文章写过:2002年东方证券重仓万华化学,推动这一重仓行为的关键人物就是王国斌——并以此来论证王国斌优秀的投资能力。(证券时报:《投资大揭秘!牛股从何而来?重仓股跌停怎么办?解码投资老将王国斌,五大“超能力”缺一不可》)

东方证券资管曾经的辉煌,以及东方红品牌的成功,或许能说明王国斌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与创业者,但是否是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具备优秀的投资能力,似乎一直都缺乏相应的产品和业绩数据支持。

泉果基金:投研、销售齐头并进

今年1月29日,证监会批准了泉果基金的设立申请。同时,公示了泉果基金的股权构成,股东方及持股比例分别是:王国斌(35%)、任莉(35%)、姜荷泽(7.04%)、李云亮(3%)、上海泉至清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4.99%)、上海泉至澈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4.99%)、上海泉至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4.99%)、上海果至行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4.99%)。

上述4个自然人股东,均是曾经的东方红资管核心人物。

似乎是“追随”王国斌而来的原东方证券资管总经理任莉,在证监会公示的股权结构中,持股比例与王国斌一致。并且,任莉最终担任了泉果基金的董事长,而王国斌担任了总经理一职,姜荷泽担任副总经理,李云亮担任合规、风控负责人、首席信息官。

与“兄弟”创业公司睿远基金不同,核心人物陈光明,持有睿远基金55%的股份,对这家“个人系”公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第二大股东傅鹏博,持有睿远基金32.51%的股份。

市场参与者们总是习惯性将王国斌称作“大佬”,但其实,任莉在整个东方红资管发展过程中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5年,任莉升任为东方红资管副总经理。2016年,董事长王国斌离职的同时,任莉升任东方红资管总经理,并一度在2020年东方红资管后来的董事长潘鑫军离职后,短暂地代任过一段时间董事长,最终,2021年,任莉亦离开了东方红资管。并于次年,与昔日领导王国斌重聚首,合伙设立了“个人系”公募泉果基金。

与上文所提到的“大佬”们均出身于投研不同,任莉的职业生涯并不开始于金融机构,而是开始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

根据东方证券此前披露的高管公开信息,任莉自1991年7月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1992年8月起担任深圳工业品集团业务主管;1994年7月起担任深圳新药特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1995年7月起担任安诚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及副总经理;2002年起担任北美医药公司副总经理;2003年担任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开始了其在金融机构的履历。

2007年开始,任莉担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副总经理;2010年起担任东证资管总经理助理;2011年起担任东证资管副总经理;2014年起担任东证资管联席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上海市东方红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但是,在东方证券资管任职时,任莉管理的东方红万里行,对这家公司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任莉是原来在东方红管销售的总经理,他们去做‘东方红万里行’,是真的坚持了好几年,去给对接的银行渠道客户经理做培训,把投教做好、做细,我是觉得很佩服的。因为行业里面可能大家都会说想要试试,但是公司能给到比较好的容忍环境、最后坚持做下来的,只有东方红,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决心的,并且需要公司一整套的从上而下的理念、激励、制度跟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券商资管高管如此评价任莉。

“而业内很多人都知道的是,东方红资管曾经的规模不断增长,离不开部分销售渠道对东方红产品的优先支持,这种优先支持有几分因为东方红产品业绩好,有几分因为对渠道和客户的投教服务做得好,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东方红曾经的销售给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特色如今也可能带到泉果基金。”前述公募投研人士称。




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排名

伴随着2022年一季度的正式收官,权威机构统计的各大基金公司最新的业绩榜单新鲜出炉。

2022年一季度,A股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大幅调整,上证指数一季度累计下跌10.65%,深证成指累计下跌18.44%,创业板指累计下跌19.96%。弱势震荡的背景下,多数板块估值明显回落。

越是在震荡的市场,越能考验一家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和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水平。

面临市场的持续震荡,仍有不少基金公司“脱颖而出”,扛过短期业绩压力,取得了较好的中长期业绩回报。

近日,海通证券发布了最新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以下简称《基金公司业绩排行榜单》)即显示,近一年期内(2021年4月1日到2022年3月31日),153家基金公司中有59家获得正收益,7家基金公司收益超20%。

其中,东方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以最近一年26.71%的绝对收益跻身第三名,同时,其最近两年的绝对收益达120.35%,行业内排名第二,还以最近三年117.90%的绝对收益强势入围前十强,位居第七位。(数据《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评价日期:2022年4月3日)

东方基金入围权益类业绩榜单前十强

整体来看,头部基金公司一直以来是盈利的主力军,而近几年来,部分中小规模公司亦凭借自身“专业化”、“特色化”的布局“后来居上”,在权益类基金榜、主动权益类等细分领域崭露头角,东方基金就是其中典型的“后起之秀”。

根据海通证券最新的《基金公司业绩排行榜单》显示,3年期(2019年4月1日到2022年3月31日)绝对收益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农银汇理、红土创新、创金合信、信达澳亚、鹏扬基金、嘉合基金、东方基金、汇丰晋信、财通和申万菱信。

其中,近年来颇受投资者关注的中小公募——东方基金以权益类基金117.9%的平均收益率在12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七。(数据《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评价日期:2022年4月3日)

与此同时,东方基金权益类基金在最近两年(2020年4月1日到2022年3月31日)、近一年(2021年4月1日到2022年3月31日)的业绩表现均不俗。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东方基金最近两年的收益率达120.35%,在139家公司中排名第二,第一为农银汇理,收益率达149.14%;而在最近一年的权益类基金业绩榜单中,153家基金公司只有59家获得了正收益,仅7家基金公司收益超20%,东方基金则以26.71%的收益率跻身第三名,仅次于中庚基金和东方阿尔法。(数据《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评价日期:2022年4月3日)

从东方基金2021年年报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东方基金旗下有3只权益基金产品净值增长率超过48%,大幅跑赢大盘。其中,业绩表现最优的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2021年净值增长率达52.14%(数据该基金年报),在wind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29/1532。该基金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规模截至2021年末已达到224.41亿元,成为颇受投资人追捧的热门基金。

东方基金2021年净值增长率超过48%的基金产品还有东方主题精选和东方睿鑫热点挖掘。其中,东方主题精选去年收益率为51.07%,东方睿鑫热点挖掘A和东方睿鑫热点挖掘C的收益率分别为49.56%和48.3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只基金均荣登荣登海通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三年五星评级,东方主题精选还获得了海通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的五年五星评级,东方睿鑫热点挖掘获得海通证券五年五星评级。(数据海通证券-中国基金业绩排行榜,评价日期2022.4.1,最近三年(2019.4.1-2022.3.31),最近五年(2017.4.5-2022.3.31),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同类:主动混合开放型-强股混合型;东方主题精选同类:主动混合开放型-偏股混合型;东方睿鑫热点挖掘同类:主动混合开放型-灵活策略混合型。

银河证券-中国基金业绩评价报告(周报版),数据截止日期2022.4.1,过去三年(过去156周),过去五年(260周),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同类:混合基金-行业偏股型基金-汽车主题行业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东方主题精选同类: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A类);东方睿鑫热点挖掘同类: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

招商证券-中国公募基金业绩数据周报,数据截止日期2022.4.1,过去三年(过去156周),过去五年(260周),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同类:偏股混合型;东方主题精选同类:偏股混合型;东方睿鑫热点挖掘同类:平衡混合型。)

依托于较好的业绩表现,东方基金此前在天相投顾发布的“2021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利润榜”中,便凭借50.07亿元的利润位居第19位。(数据天相投顾2021年全市场基金利润榜单)

震荡中搜寻投资机会

东方基金权益类产品能够“脱颖而出”,与其在主动管理领域的长期积累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东方基金主动权益投资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高效的投资决策、研究支持、风险控制、运作保障和市场拓展体系,旗下管理的产品覆盖新兴成长、创新科技、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区域发展、支柱产业、人工智能、品质消费等多元投资领域。

整体来看,东方基金的投研团队注重“研究创造价值”,努力实现研究成果向投资业绩的转化,其前瞻性的眼光,使其对市场做出了较为正确的研判。

早在2021年末,东方基金的投研团队便对2022年的市场行情作出预测,认为A股市场大概率将处于震荡上行态势。

东方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蒋茜认为,2022年想要获取超额收益并不容易。具体而言,海外市场在通胀背景之下,美联储缩表加息确定性较高,全球流动性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而国内经济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虽然政策上给予了一定支撑,但经济稳增长仍存在一定压力;从市场来看,过去三年市场始终保持着结构性行情,个股大多积累较大的涨幅,估值处在相对高点。

尽管一季度市场面临较大压力,但东方基金权益团队对于后市市场走势仍偏向乐观,坚持认为稳增长背景下,A股面临中长期较好的投资回报预期。

东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瑞指出,站在宏观角度展望经济,2022年国内经济回落压力加大,地产投资下滑,高端制造投资或将维持较高增速。价格方面,PPI超预期上升、CPI回升,通胀压力凸显。政策方面,稳增长成为重要考虑,财政政策蓄力加码,货币宽松预期增强,信用则有望逐步筑底回升。A股盈利增速来看,有望先抑后扬。

李瑞认为,2022年对估值的容忍度下降,需要寻找足够的安全边际或者寻找短期景气度超预期。可以关注三类机会,即低估值高分红、困境反转、通胀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备注: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基金合同生效时间:2018年6月21日,是由原东方增长中小盘混合型基金转型而来,李瑞先生于同日至今任职本基金基金经理,2018—2021年和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2.21%、27.42%、116.30%、52.14%、319.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75%、35.80%、77.60%、34.12%、223.48%。(数据基金定期报告,截止日期:20211231)

东方主题精选基金合同生效时间:2015年3月23日;2016-2021年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2.00%、-1.70%、-34.74%、35.68%、108.42%、51.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7.07%、10.74%、-13.54%、21.41%、16.22%、-1.88%。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7.21%、174.0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8.45%、32.55%;以上数据本基金定期报告,截止2021.12.31。呼振翼任职2015.3.23-2015.8.20,邱义鹏任职2015.6.30-2017.1.19,王晓伟任职2016.11.2-2019.1.2,蒋茜任职2019.1.2至今。(数据基金定期报告,截止日期:20211231)

东方睿鑫热点挖掘A、C成立于2015年4月15日,张玉坤先生自2016年8月16日至今任职本基金基金经理,东方睿鑫热点挖掘A2016—2021年和过去三年、过去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1.76%、12.01%、-28.09%、30.33%、49.68%、49.56%、191.76%、135.00%,东方睿鑫热点挖掘C2016—2021年和过去三年、过去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2.42%、11.02%、-28.70%、27.45%、48.47%、48.36%、180.74%、122.2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02%、14.79%、-15.97%、26.39%、20.09%、0.90%、0.84%)(数据基金定期报告,截止日期:20211231)

数据说明:

1、基金管理公司绝对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净值增长率。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

2、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科创强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混合型、灵活策略混合型和主动混合封闭型基金,不含指数型、生命周期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基金、港股灵活策略混合型、港股偏股混合型、港股强股混合型和QDII基金。

3、大、中、小型公司的划分: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主动固收)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在50%-70%之间的划分为中型公司,其余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还包括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创证券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