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什么基金好(002953)买基金的技巧

2022-08-11 18:40:56 股票 xialuotejs

买什么基金好



本文目录一览:



小白买基金,经常越买越多。

白酒医药新能源、电子军工半导体、钢铁煤炭原材料。

只要涨了都想买。

或者看了很多大V的测评、某宝、某天首页推荐的“牛基”。

觉得都很不错,买。

美其名曰,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过段时间一看持仓,人都蒙了。

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

再看总收益,拔凉拔凉的。

为啥会这样?

摊子铺的太大,没有重点。

浪费了资金效率。

大盘近10年在3000点裹足不前,看似没怎么涨。

但白酒、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板块,超额收益极为明显。

什么基金都买,相当于买了一个迷你版的大盘。

如果没有重点,很难赚钱。

市场不缺机会。

但每个都想抓,每个都抓不住。

小白刚开始买基金,投资知识和经验不足。

如果不贪多,三只基金就够了。

01

三只灵魂指数

1)MSCI中国A50

全称“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由MSCI(明晟公司)最新编制,选取的是纳入港股通的50只龙头股。

编制规则

首先,在11个GICS(全球行业分类系统)一级行业中,每个行业选取2只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股票,合计22只;

然后再从港股通中,选取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28只股票,凑成50只。

当前十大权重股


该指数的最大特色是,行业占比更加均衡和分散。

在中国A50之前,投资者比较熟悉的是上证50,但该指数有显而易见的局限。

一是只选取上交所的股票,深交所的股票鞭长莫及;

二是在上交所没有开通科创板之前,上市公司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产业占比较小,指数笨重而臃肿,没有蓬勃向上的生机。

比如上证50中金融地产占比高达36.6%,新兴行业中的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占比不超过7%。

MSCI中国A50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变得更加均衡,比如金融行业的比例为18.36%,

远低于上证50。

新兴行业方面,信息技术占比达到了13.4%,医疗保健提升至11%,均远高于上证50。

此外,MSCI中国A50每季度调整一次,更能及时反映产业趋势在股市中的变化。

比如近两年新能源爆发式发展,该指数会快速将核心企业纳入,替换掉衰落的企业。

为指数的上涨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2)沪深300

指数编制规则简单粗暴,把全部A股市值从大到小排列,选取排名前300的公司。

沪深300覆盖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成分股的市值较大,通常以蓝筹股、大盘股为主。

而且数量更多,可以看成是A50的PLUS版。

从行业分布来看,传统行业中的金融地产占比25%,工业方面占比达到15.5%,新兴行业占比较高,总体分布已经较为均衡。

沪深300的成分股占比A股总数量不足7.5%,市值却超过A股总市值的60%。

因此沪深300也被称作“A股核心资产包”,最能代表A股的整体走势,深受投资者喜爱。

此外,沪深300成分股每半年调整一次,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市值变化。

3)中证500

编制规则也比较简单,成分股由A股市值排名301至800的股票组成。

由于中证500是剔除了沪深300之后的股票,市值通常不大,以中盘股、小盘股为主。

从行业分布来看,传统行业较大的蓝筹股已经被沪深300选走,反而在中证500中占比不高,仅有7.7%。

从中证500的编制特点可知,指数选取的公司多为各行业中的二、三线企业,以及细分市场中的龙头股,市值通常较小。

从行业占比来看,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占比最高。

涵盖了电子信息、半导体、计算机、生物科技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细分行业。

所以指数的潜在成长空间也较高。

中证500成分股也是每半年调整一次,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市值变化。

以上三个指数,互为补充。

MSCI中国A50指数编制较为合理,行业均衡分布,可以有效分散单一行业的风险,而且更能反映产业趋势变化。

从投资角度来看,成分股以各行业龙头为主,企业的经营风险较低,整体波动较为平稳。

沪深300是A股代表性指数,具有风向标般的指引作用,其收益率也被当做在A股可获得的平均收益率。

MSCI中国A50和沪深300,都是以大盘蓝筹股为主。

从筛选规则来看,两个指数都纳入了各行业的龙头股,有一定的重合度。

但从成分股数量来看,A50权重较为集中,沪深300更为分散。

因此沪深300可以作为A50的补充。

此外,虽然大盘股经营稳健,但通常体量已经较大,缺乏成长空间和相应的爆发力。

中证500是中小盘股票代表性指数,由于成分股市值较小,而且多数科技股盘踞在此,通常认为其“成长性”突出,增长潜力较大。

由于选股规则限制,中证500的选股范围和和MSCI中国A50、沪深300并不重合。

以沪深300和中证500为代表,构成了常见的两种市场风格。

比如2013-2015年牛市,市场疯炒中小盘股票,期间中证500总收益达到254%,明显跑赢沪深300的111%。

从2016-2020年,大盘蓝筹成为市场的心头好,期间沪深累计涨幅50%,中证500不仅没涨,还跌了9%。

今年来市场再次转向中小盘。

中证500的收益率达到10%,而沪深300收跌7%。

可见市场一直在轮动,没有哪一种风格可以持续称王。

因此三个指数各有所长,对应着不同的市场喜好,互补性非常明显。

02

宽基指数的优势

小白刚接触基金,最大的问题是不懂。

要么不知道买哪个。

要么这也想买,那也想买。

选基金很关键,是投资的第一步。

如果能少犯错,就能少赔钱。

因此小白刚上手,最好的选择就是宽基指数。

指数是现成的,直接拿来用就好。

比如上面的三只宽基指数,按规则选出了各行业的龙头股。

这些企业竞争格局较好、盈利能力优秀,经营业绩有保障,暴雷的风险很低。

不仅省去了选基金的麻烦,还帮忙排雷了。

新手更容易分析和理解,上手很快。

非常省心省力。

此外指数不是一成不变。

每季度或者每半年持续更替,把新鲜的血液选进指数,提供上涨驱动力。

所以指数永葆青春。

更为重要的是,宽基指数的风险较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小白总想赚收益,经常冲动买入,忽略了风险。

指数由一篮子股票构成,就算一两只股票出问题,并不影响整体。

所以买指数没有本金毁灭的风险。

宽基指数更是覆盖多个行业,降低了行业相关性,大幅分散了风险。

相比单一行业或股票,不会轻易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

比如今年沪深300最大跌幅18%,中证500不到10%。

而白酒、医药等行业,最大跌幅超过了30%。

所以宽基指数较为平稳,回撤力度有限。

持有体验也会更好。

最后,这三只指数的长期收益不错。

宽基指数覆盖全部一级行业,成分股也是各行业的龙头股。

这些企业经营稳健,长期创造价值。


可以看到,成分股总利润随着时间稳健上升。

总利润的持续增长,支撑着指数持续上涨。

比如美股的标普500指数。

比如A股的沪深300指数。

自成立以来,沪深300总收益388%,年化9.88%。

中证500总收益296%,年化9.74%。

宽基指数能够持续上涨,底层逻辑在于国运。

国家发展的越好,好公司越多,创造的利润也会持续增长。

拉长周期来看,指数也是一条持续向上的曲线。

所以宽基指数的投资逻辑比较简单,赚到这份收益也并不难。

对新手来说,这三个指数是非常好的选择。

03

如何买

指数基金完全跟踪指数,不涉及主观决策。

挑选时寻找规模大、费用低、成立时间较长、误差小的品种即可。

如果想放大收益,也可以选择长期优秀的增强型指数基金。

下面是部分相关基金,仅供参考。

注:MSCI中国A50指数成立时间较晚。


这三只指数虽好,但如果不会买,还是很难赚钱。

投资最忌买高。

不管什么基金,在高位接盘,都会遭遇巨大的损失。

在买入的时候,尽量买在低估。

最差也是合理估值。

出现泡沫的时候,不仅不能追涨。

反而要落袋为安。

从沪深300走势也可知,牛市泡沫吹的有多大,跌的就有多惨。

对于估值的判断,可以根据PE绝对值和历史百分位来衡量。

MSCI中国A50成立时间较短,其主要成分股选自母指数(MSCIA股国际通指数)。

买入时可以参照母指数的估值来判断。

最后,投资需要耐心。

新手买基金,对赚钱有美好的期待,心情也很迫切。

这是人之常情。

但市场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短中期涨跌均无法预测。

新手如果上来就下重手,一旦出现20%以上的跌幅,心态就崩了。

买入之前,最好把节奏放慢。

分批建仓、或者定投,是比较好的买入方式。

可以有效熨平预期外的波动和风险。

买入后,短期内也不一定能赚钱。

此时需要耐心持有,等待收益兑现。

投资有一定的门槛。

新手对基金、投资都很懵懂,文中三只指数很适合练手。

一边投资实践,一边学习积累。

坚持个1-2年之后,就能对基金和投资充分掌握,此时就可以走出新手村,寻找更多的机会大展拳脚。




002953

7月18日丨日丰股份(002953.SZ)公布,自2022年6月28日至2022年7月18日,公司股票在连续15个交易日中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高于“日丰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已触发“日丰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董事会决定自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10月18日内不行使“日丰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不提前赎回“日丰转债”。

以2022年10月18日后首个交易日重新计算,若“日丰转债”再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届时公司董事会将召开会议,决定是否行使“日丰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买基金的技巧

近年来,基金的投资越发地火爆了起来,特别是在今年,很多新发行的基金甚至一度出现“日光”的现象。而且,基金这种理财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据官方报道称,在新入场的“基民”中,90后的年轻人占比净高达50%以上。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购买基金的正确方法和技巧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就带大家来简单了解下。

买基金的正确方法

基金是一种正规的、受法律认可的理财方式,同样也需要我们通过正规的途径去购买。目前,比较主流的购买基金的方式有:

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
像支付宝、理财通、天天基金网之类,都属于是第三方的基金销售平台,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在平台上选购基金。
尽管非常的便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脑”购买平台推荐的基金。要知道,很多平台所主推的基金根本算不上优质基金,也根本不适合于某些投资者购买。很多小白投资者不具备分辨能力,就很容易买到不适合自己的基金,进而造成亏损。
因此,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更适合于那些有一定投资经验和辨别能力的投资者。通过银行购买基金
通过银行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也不占少数。通过银行购买基金,也相对比较方便,毕竟我们的资金都在银行卡上面。但通过银行购买基金,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毕竟银行的主营业务是存款和贷款,理财方面还有各种理财产品需要销售,基金产品对于银行来说,只是一种中间业务,并不是主推产品。
因此,银行的工作人员,很难向我们投资者明确地介绍适合的基金产品,甚至部分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讲不清基金的种类。通过券商购买基金
通过券商购买基金,需要我们开通券商的账户,并在券商APP中注册相应的基金公司账户。单从这一点来说,确实没有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那么方便。
但是,通过券商购买基金,可以享受到最专业的服务、最适合的推荐,以及最丰富的基金选择。

因此,对于小白投资者来说,最正确的购买基金的方式,应该是通过券商购买。而对于那些相对专业一些的投资者来说,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基金则更方便快捷一些。

买基金的技巧

关注基金经理的业绩
投资基金,其实就是把自己的钱交给基金经理,让他帮我们投资。因此,基金经理的能力就至关重要了。我们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从业年限、最大回撤等方面,判断他的“赚钱”能力。分辨A类C类基金的区别
基金是分A类和C类的,其差别主要在于收费上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种类。养“基”而不是投“基”
基金并非股票,适合短线操作,基金是需要“养”的。也就是说,基金适合长期投资,不要受短期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宽基基金的定投上,更是应该长期的坚持。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了解,买基金的正确方法和技巧都有哪些了吧。关于如何挑选基金,以及更多的经验,@杂谈金融也有过相应的文章分享。各位看官如果对于基金投资感兴趣,欢迎大家关注@杂谈金融,并在主页中搜索查看。




2022年买什么基金好

文/二马小姐

#2022年基金二季报#

二季报出来后,各种解读铺天盖地。我个人比较关心的是数据语言,比如持仓的变化常常暗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昨天翻了些数据,想看看各路基金“军工”含量有多高(熟悉的人都知道我很早就开始看好科技、军工的大趋势),顺便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基金。

这些基金不是军工行业主题基金,但是军工含量不低,有些甚至以军工为主。其次,由于这些基金还可以投资其他行业,表现出来的夏普颇有吸引力,长期收益比军工基金平均水平高,波动也更低,倒不失为看好军工的另一种替代选择。还有一个优点是,规模不大,不用争抢。

在军工占比30%到100%左右的基金里,我挑了一些过去2年业绩不错,且今年下跌幅度尚可的。其实能挑出来的也不多。文末附上了军工行业基金的数据表。

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


万家品质生活

莫海波

过去2年收益率:50.87%


莫海波一向业绩不错,选股有想法。他实际上是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前十大重仓里出现了军工股,但比重不算高。一直到今年,尤其是6月末,军工的占比提上来了。


万家品质生活二季报里,前十大重仓有4只是军工。对一位持仓集中度近70%的基金经理来说,这个姿态可以说是相当看好军工了。另外,还有3个种子有关公司。3个地产股。相当因却斯汀的想法、战略和布局。这只基金上半年的跌幅还好,下半年我想我会认真关注他。

他还有一只万家臻选也是类似持仓,军工含量略低一点点。

图:2022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下面相同)


华夏兴和

李彦

过去2年收益率:88.48%


李彦是去年开始注意到的。这哥们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去年下半年,表示“极度看好军工”,恨不能昭告天下那种。翻开2021年半年报,前十大重仓赫然全部是军工股。偶然看到他的直播,讲起军工自信的眼神,非常“阿尔法男”,但实际上挺年轻的,开始管基金时间也不算久。


另一件事,到了今年一季度,再看持仓,已是沧海桑田。前十大持仓只剩1只军工。动作之快,动作幅度之大,再次让我小小惊讶了一下。

有人说他变心太快。不过我倒是觉得,他的机警,变通,应对,让人刮目相看。市场里难道还要坚守“从一而终”。基金的一切都是结果导向。

今年他的华夏兴和,至今为止跌幅5.99%。在类似风格的基金里可以排前几位(普遍跌幅在12%以上)。同时,如果看过去2年,华夏兴和也是我找到的军工含量比较高的基金里,业绩排在最前面,88%。

今年6月末再看,他的集中度其实比早前下降了很多(一季度也降低了)。可能是降低了其他持仓,二季度末,几只军工股可能是被动的又出现在前十大重仓里了。


华夏兴华A

阳琨

过去2年收益率:54.6%


阳琨其实是很资深的基金经理了,相比于他的管理规模、履历、水平都显得过于低调了。


兴华以前是封闭式基金,2013年封闭转型开放式基金,阳琨实际上从2007年就一直管理兴华。转型之后的兴华,从2013年至今,年化收益率15.78%。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对市场上资历很深的基金经理来说,“资历”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思维定势,或者是偶像包袱重,反而限制了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阳琨的持仓看起来其实是有点fashion的,有很多新东西,感觉对于时代的变化还是跟的很紧。

二季报看,前十大持仓里的军工股其实也和其他人不太一样。风格上看,可能是更偏小盘成长一点。


东吴多策略

周健、张浩佳

过去2年收益率:48.9%


这只基金2013年成立的,换过好几任基金经理,其实历史业绩不错的。周健入行很早,早先是金融工程出身,所以管过/在管的有多只指数基金。这只东吴多策略是主动选股基金(这个跨越有点意思),周健从2020年12月任职基金经理的,随后张浩佳2021年也参与进来。


我翻了一下,也就是从2020年年报开始(也就是周健接手后),大举杀入了军工。而且比重很高。一直到今年的6月底,前十大重仓全是军工,且集中度高,前十大占比高达81.53%。

吸引我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回撤的幅度竟然控制的不错。可能是中间做了一些交易的原因。今年以来下跌幅度9.97%,对一个军工占比如此高的基金来说,还是可以的。


华夏产业升级

代瑞亮

过去2年收益率:28.67%


代瑞亮从2020年6月开始管这只基金,至今收益率58.48%。他也是大约从2020年年报开始,大举转向了军工。比如今年半年报,十大重仓的军工有9只。而且明显集中在航空产业链和材料这两个方向上。这个布局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的持股集中度也比较高,前十大重仓占比77.27%。


华安大安全

舒灏

过去2年收益率:43.68%


舒灏其实管了好几只基金,但这只的业绩最突出。2018年12月开始管理至今,收益率207%,年化36%左右。但他的其他基金都没这么幸运(其他多是全市场选股基金)。所以合理猜测一下,这是不是说明选好了赛道,事半功倍?


这只基金涉足军工也比较早,2019年前十大重仓就开始出现军工股了。一直到最新的季报,前十大重仓几乎全是军工。


前海开源大海洋

董治国

过去2年收益率:61.28%


很好奇基金为什么叫“大海洋”,特地查了一下。描述是这样的:主要投资于“大海洋战略”相关股票,包括国防军工、海洋装备制造、信息安全、海洋运输、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旅游等等。


从持仓看,非常的军工基金。扫一眼二季报持仓,爱乐达(飞机零件公司)也有,这竟然也属于大海洋,所以逻辑是不是航母上也需要飞机?

董治国也有和舒灏同样的特点,这只基金比他管理的同期其他基金业绩好很多。


附:军工行业基金

最后附上军工行业主题基金的表格,这里面的收益率指的是过去2年收益率(截止2022年7月22日)。



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买什么基金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买什么基金好、00295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