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美东时间7月27日周三,美联储如期加息75个基点,是198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连续两次会议加息,政策声明高度关注通胀风险,承认“近期的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走软”,但重申持续加息是适当的,美联储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落到2%的目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劳动力市场强劲和压低通胀的重要性,“必要时将毫不迟疑采取更大幅度的行动”。
他还释放鸽派信号,称另一次非同寻常的大幅加息取决于数据,某个时点放慢加息节奏或适宜,令9月加息75个基点存悬念,美元跌至日低,美股大涨,标普七周来首次收高于4000点,纳指100涨4%创20个月最佳,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穿3%。
再次加息75基点,背靠背加息150基点
美东时间7月27日,美联储会后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1.50%至1.75%升至2.25%至2.50%。至此,美联储已连续四次货币政策会议加息,并且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6月的上月会议上,美联储决定自1994年11月以来首度一次加息75个基点。
同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的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上调75个基点,从1.65%升至2.40%,符合市场预期。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不同于6月时,本次加息75个基点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投票委员的全票通过。而6月会上FOMC并未一致同意加息75个基点,还有一名FOMC委员反对。当时,立场鹰派的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Esther George)因主张加息50个基点而投了反对票。
此次加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本周二美股盘后,芝商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市场预计,本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几率超过70%,加息100个基点的几率超过20%,加息25个和50个基点的几率都为零。
两周前公布的美国6月CPI通胀增速出乎市场意料创新高后,华尔街机构已开始预计75个基点的加息将成常态,野村率先喊出7月可能加息100个基点。一周前,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
声明重申:强烈承诺降通胀,适合继续加息
在利率决策方面,美联储重申FOMC寻求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通胀达到2%的双重目标,在表示为支持以上双重目标而决定加息75个基点后,联储继续重申3月的表述:
“(FOMC)委员会预期,让上调目标利率区间继续下去会是适合的。”
而且,本次美联储会后声明并未恢复3月和5月声明所说的FOMC预计通胀将回到2%这一说辞,而是重申了6月声明新增的一句话:
“(FOMC)委员会强烈承诺,将让通胀率回落至2%这一目标。”
本次会议声明继续重申3月声明首次提到的俄乌冲突的影响表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造成巨大的”经济困难,并且保持了6月大致一样的说辞:
俄乌冲突“相关事件正在对通胀制造新的上行压力,并正在对经济活动施压。”
不同于6月声明的是,本次声明紧接着上面那句俄乌冲突影响后,直接再次重申了5月追加的那句FOMC“高度关注通胀风险”,删除了6月声明重申的中国疫情“可能激化供应链干扰”。
评价经济时,新增支出和生产指标最近减弱的表述,继续重申3月声明对通胀的评价:
通胀依然高企,体现了新冠疫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大范围价格压力相关的供需失衡。
继续按5月公布的缩表路线减持国债、机构债和机构MBS。
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
鲍威尔称,如需要将采取更大行动降通胀
他称,通胀仍然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美联储正在迅速采取行动,以降低通货膨胀,美联储有决心这么做。
他说,FOMC强烈承诺将压低美国通胀,FOMC有工具来恢复美国的物价稳定性,美联储“有必要”将通胀压低至2.0%,将针对通胀回落寻找令人信服的证据。
他说,通胀继续令人失望。鲍威尔称,如果需要,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更大的行动,美联储已迅速采取行动,以达到中性利率。
此外,鲍威尔称,美联储的任务是应对总体通胀,但美联储更倾向于关注核心通胀。
鲍威尔说,最近的加息幅度很大,而且来得很快;当前已经看到部分经济活动放缓的迹象;可能美国经济还没完全受到加息带来的影响。他称,美联储需要将政策调整到适度的紧缩水平,即利率达到3%-3.5%区间。
他说:
我对终端利率的看法,与所有参与者一样,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外,鲍威尔称,市场不能只看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而是要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观察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时期。
未来的加息与缩表
鲍威尔说,另一个非同寻常的大幅加息将取决于数据。
他说,美联储尚未决定何时开始放慢加息的步伐:
“根本就没有”决定9月的行动方案,届时的行动将受数据的引导。6月的点阵图预测是对FOMC加息路径最好的指引。
鲍威尔称,到9月份,美联储将掌握更多的通胀数据:
我们会问自己,通胀是否已经在下降到2%的路上了,这将决定我们的政策立场如何设定。
在缩表方面,鲍威尔称,美联储正在继续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缩表效果良好,市场已经逐渐接受缩表。美联储在缩表方面的计划基本上已经走上正轨。完成缩表需要2-2.5年时间。
鲍威尔称,市场对FOMC压低通胀至目标的承诺有信心。金融市场条件已经很好地趋紧。美国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下滑,这是一件好事。
对于会议指引,鲍威尔称,当前应该以会议为基础,不能像以前那样提供明确的指引。很难自信地说出6-12个月后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因此无法预测明年的货币政策利率区间。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了吗?
鲍威尔称,他认为美国目前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美联储试图避免衰退、美联储尝试着“不犯错”:
没看见人们将高通胀作为衰退的因素之一。物价稳定性是美国经济的根基,除了恢复物价稳定性,我们别无选择。
鲍威尔说,第二季度经济放缓值得注意。需求依然强劲,今年美国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美联储的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
而实现软着陆的途径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但不会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
鲍威尔说,衰退是许多行业的普遍衰退,而眼下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劳动力市场发出了强势信号,让人们质疑美国的GDP数据。
鲍威尔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非加速通胀的失业率已经高于以前的水平:
我自己的观点是自然失业率更高,它肯定已经实质性地提高了。但高企的非加速通胀失业率的另一方面是,你可以看到它也会回落。
宏观经济:低增长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
在谈到宏观经济时,鲍威尔说,经济经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当前经济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美联储将努力避免增加不确定性。
他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有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水平。这一过程可能会包括一段增长较低、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时期。不过,鲍威尔认为,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可能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
鲍威尔称,美国经济仍有弹性。
他称,当前美国消费者支出增速显著放缓,住房需求和投资在二季度出现放缓迹象。美联储认为需求正在减速,但不确定其程度有多大。
鲍威尔说:
食品/粮食消费出现实质性的下滑,这真的让人感到忧心忡忡。我们理解高通胀给民众所造成的痛苦是多么沉重。
劳动力市场在趋向平衡方面有一定进展
鲍威尔说,美国劳动力市场条件大范围改善;劳动力需求非常强劲,劳动力供应受抑制;工资增长加快。就业增长放缓,但仍然强劲。
鲍威尔认为,就业市场紧俏表明,根本的需求是稳固的。他认为,美联储需要使劳动力市场疲软,这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通胀回落。美联储希望看到需求持续低于潜在水平。
鲍威尔说,我们都希望回归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的劳动力市场状态。我们看到一条通胀回落和可持续就业市场的道路,这条路已经变窄、可能会变得更加狭窄。
鲍威尔称,当今美国劳动力市场表明,新增就业岗位的速度是温和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有所增加,但这可能是季节性调整问题。周五发布的劳工成本指数将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鲍威尔说,有一些证据表明劳动力需求可能正在放缓,但劳动力供应没有放缓那么多。总体而言,在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鲍威尔发布会很鸽派?美联储老领导说不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说,美联储将在未来某个时候放慢加息步伐,下一次大幅加息将视数据而定,联储官员不会对下次行动的力度提供清晰的指引。
在鲍威尔说联储可能放缓加息后,美股盘中拉升,纳指午盘涨幅扩大到4%以上,标普涨超2%,道指一度涨超500点。对此,杜德利评论称,我们目前看到的市场反应只是“压抑后的反弹”,因为“风险事件结束了”。
杜德利指出,美联储6月公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显示,联储预计,到今年底政策利率要升至3.25%至3.5%,然后2023年、即明年在此基础上再加50个基点,这种预期“比目前市场定价体现的多得多”。
杜德利还指出,在本周三的发布会上,鲍威尔有三四次提到6月的美联储经济展望预期。这让杜德利认为,“美联储觉得,他们会比今天市场价格所体现的做得要多得多”。
杜德利提到,他个人预计,联储的政策利率最终会升至4%左右。这意味着,在本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升至2.25%到2.50%后,美联储可能还要将利率共提升至少150个基点。
⭐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另一个非同寻常的大幅加息将取决于数据
近期,芯片行业热点事件不断。先是原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投资”)总裁路军被查,后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7月30日消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
此前的7月15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内容显示,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吉林省监委监察调查。而路军,就曾担任大基金管理方华芯投资的董事、经理。
在资本市场上,大基金近来也表现出与此前迥然不同的投资决策风格。
减持期限已到却一股未减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7年文章显示,华芯投资投决会进行项目最终决策,同时负责项目实施;而大基金负责重大项目核准,其中投审委提出咨询意见,大基金董事会对重大项目核准。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文章
《》
然而,7月27日晚间,万业企业披露公告称,截至2022年7月26日,该减持计划时间已届满,大基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也就是说,在三个月减持期限内,大基金未曾减持万业企业股份。
而在抛出减持计划之前,大基金二期恰好增资万业企业参股子公司浙江镨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镨芯”)。3月30日,万业企业披露,大基金二期向浙江镨芯增资3.5亿元。增资完成后,万业企业以29.63%的持股比例为浙江镨芯第一大股东,大基金二期将持有浙江镨芯17.284%的股权。
据了解,浙江镨芯曾联合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以浙江镨芯和PX Holding Co.,Limited(以下简称“镨芯控股”)为持股主体,收购Broadway HoldingIII Limited(开曼)持有的Compart Systems Pte.Ltd.(以下简称“Compart公司”)100%股权。浙江镨芯直接持有镨芯控股73.11%股权,镨芯控股直接持有Compart公司100%股权。
Compart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所需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全球极少数可完成流量控制领域零组件精密加工全部环节的公司之一,产品主要包括气体输送零部件、组件、密封件、气棒总成、质量流量控制器(MFC)等,是集成电路行业中高端MFC组件的领先者,掌握TriClean、Ultra-Seal、iBlock等多项核心技术。
大基金称制定了严格的退出策略
在万业企业之外,虽然减持期限尚未到期,但大基金近日也未“顶格”减持长川科技(SZ300604,股价50.40元,市值304.58亿元),而是在减持期限过半之时,近乎象征性地做了减持动作。
与万业企业相似的则是,大基金也曾入股长川科技子公司。2020年12月,大基金二期曾以3亿元认购长川科技全资子公司杭州长川智能制造有限公司3亿元新增注册资本。
至2022年3月31日,长川科技公告称,收到公司股东大基金的《关于减持股份计划的告知函》。大基金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208.6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
7月28日晚间,长川科技披露公告,于近日收到大基金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情况的告知函》,截至公告披露日,产业基金本次减持计划已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0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34%。
也就是说,减持期限过半,大基金减持的份额还不到预期的零头。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文章显示,大基金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同时,制定了严格的退出策略,以实现产业发展和基金收益的平衡。区别于一般性股权投资基金,基金以战略投资者或战略性财务投资者为定位,投资项目普遍设置了较长的投资期,以平抑产业周期和产品周期波动,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长期化,激励企业经营团队更加着眼于长期发展,实现更可观的长期收益。
封面-500596401
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全球大放水真的来了!刚刚,美联储降息25基点,特朗普:\"远远不够\"!如何影响A股?中国跟不跟?一文看懂)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又是一个超级夜晚。
周四,全世界都忐忑等待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周四凌晨2:00,美联储公布了9月利率决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此次为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距离上次降息还不足两个月。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30个基点
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决策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75%至2.00%,符合市场预期。此为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而决策层的预测显示官员们对于是否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存在分歧。两位官员不赞成降息,一位官员主张降息50个基点。
美联储将隔夜逆回购利率下调30个基点至1.7%。美联储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30个基点至1.8%。
美联储表示,7位官员预测2019年底利率为1.625%。没有官员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在2022年底前会低于1.625%。
美联储称,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增长温和。美联储对2019年GDP增速预测中值为2.2%;2020年为2%;美联储官员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中值与6月份一致。
美联储称就业增长稳固,失业率依然在低位。居民支出强劲,企业固定投资和出口走软。
美联储重申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
以下是美联储周三在华盛顿发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政策声明全文: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7月份会议以来收到的信息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近几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在低位。尽管家庭支出一直以强劲的速度增长,但企业固定投资和出口出现疲软。以12个月为基础的指标看,整体通胀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胀率都低于2%。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依然在低位;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为履行其法定职责,委员会寻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鉴于全球形势发展对经济前景的影响以及低迷的通胀压力,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下调至1.75%-2%。这一行动支持了委员会的如下观点,即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通胀接近委员会的对称性2%目标是最可能的结果,但这种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当委员会考虑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的未来路径之际,鉴于劳动力市场强劲且通胀率接近其对称性2%目标,委员会将继续关注最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经济的扩张。
在确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的调整时机和幅度时,委员会将评估已实现的和预期的经济形势与其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对称性2%通胀目标的对比情况。这方面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和国际动态的数据。
投票赞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本次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为: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副主席John C. Williams、Michelle W. Bowman、Lael Brainard、Richard H. Clarida、Charles L. Evans和Randal K. Quarles;投票反对这一行动的有James Bullard,他赞成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下调至1.5%-1.75%;以及Esther L. George和Eric S. Rosengren,他们支持将利率维持在2%-2.25%不变。
鲍威尔讲话全文:经济若出现下行风险会再次降息
负利率不是美联储工具箱中的首选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增速将保持温和,经济增长正面评估,但存在风险。
“美联储致力于做出最佳的决定,降息为抵御风险提供保障,降息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强劲,家庭支出是经济增速的主要驱动力,自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有所走弱,指标显示投资持续疲软,预计经济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鲍威尔说道。
然而,鲍威尔指出,很明显通货膨胀压力受抑,仍预计通胀水平将升至2%,通胀持续低于目标水平将会打击预期。
鲍威尔说道:“我们预计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温和。我们预计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仍预计通胀将升至2%。很明显通胀压力受抑。通胀持续低于目标将打击预期。在长期来看预计利率区间将走低。有一些额外的迹象表明海外经济疲软。美联储必须考虑任何可能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因素,包括贸易局势。”
针对本周出现的回购风波,鲍威尔表示本周货币市场融资压力增加,但融资压力不影响货币政策,长期内我们将提供充足的储备供应。
“本周货币市场融资压力增加。基线前景预期保持正面。暂时的隔夜操作是有效的。融资压力对货币政策没有影响。我们预计联邦利率区间将重回目标范围内。将采取必要的行动保证利率在目标范围内。美联储将持续监测市场发展。在长期内我们将提供充足的储备供应。”鲍威尔说道。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承诺,如果条件允许,美联储将采取一系列降息举措,但他认为现在没有必要。
“美联储将采取合适的行动来保证经济扩张。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正面评估存在风险,如果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有可能需要更多降息。”鲍威尔说道。
“我们将会如往常一样高度依赖数据。在每次会议上将会仔细研究经济数据。”鲍威尔补充道。
鲍威尔再次强调,美联储没有预设路径,将来的一些路径很清晰,另一些可能缺乏明晰性。与此同时,他还表示,当前是做出判断是很困难的时期,当前是美联储内部存在不同意见的时期。
尽管存在分歧,但是鲍威尔表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已经不断重申将改变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美联储愿意根据风险前景的变化来做出不同行动。
对于可能的量化宽松,鲍威尔表明将会重新讨论何时扩大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时间有可能比预期的更早。
“市场对融资情况的反应令人惊讶。我们在面对融资压力下,采取了合适的行动。我们也有工具应对融资压力,会在需要的时候使用。我们将会重新讨论何时扩大资产负债表的问题。需要的储备水平是不确定的。存在实际的不确定性,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时间有可能比预期的更早。”鲍威尔说道。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再次指出了贸易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事件不确定性对经济会产生影响。
“美国的贸易政策使经济前景承压。美联储需要观察波动性,对潜在经济状况做出回应。美联储宽松的政策立场帮助支持经济前景。美联储的政策工具仍在努力解决贸易政策的影响。”鲍威尔说道。
“我们在观察影响美国经济前景的因素。消费表现强劲,制造业表现没那么强劲。全球经济走弱和贸易带来很明显的风险。美联储还将关注金融市场状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美国经济前景。当前局势呼吁温和调整利率。”鲍威尔补充道。
但是,鲍威尔表示将不会考虑负利率。
鲍威尔说道,“降低利率可能有助于房地产、耐用品以及汽车行业。即使利率回到零区间,也不会考虑使用负利率。如果到了那个地步,我们将使用我们所有的工具。”
鲍威尔还表示美联储一直在关注收益率曲线和一系列的金融状况。
“我们观察收益率曲线和一系列的金融状况。仔细观察收益率曲线,以及可能导致曲线倒挂的原因。当我们觉得我们做的足够的时候,美联储就会停止降息。”鲍威尔表示。
最后,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批评,鲍威尔重申美联储的政策决定与政治无关。
鲍威尔说道,“我仍相信美联储的独立性是有益于美国民众的利益。美国重回可持续的财政立场是很重要的。”
市场剧烈波动
美股上演过山车
北京时间19日凌晨收盘,美股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4%,纳指跌0.11%,标普500涨0.03%。银行股普遍上涨、摩根大通、花旗涨近1%。
此前,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股指跌幅一度扩大,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有可能需要更多降息,且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更早,向市场传递出宽松信号,三大股指尾盘快速回升,几乎抹去全部跌幅。
现货黄金方面,刷新日低至1483.30美元/盎司,较日高大跌逾28美元,随后回升至1490美元/盎司上方。
鲍威尔讲话期间,美元指数一度攀升至98.70高点,在美联储决议后一度暴拉40点。
美联储降息25基点对美股有何影响?
美联储看来势将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对股市来说可能是更好的消息。
LPL Financial资深市场分析师Ryan Detrick指出,在过去40年中,当宽松周期的前两次降息幅度仅有25个基点时,标普500指数在其后六个月和12个月均呈现上涨。而当其中一次的降息幅度达到50个基点时,股市的表现就更加不确定。
“历史经验告诉多头应该支持本周降息25个基点,因为25个基点的降息被视为‘预防性降息’,而降息50个基点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未来会出现大麻烦,”Detrick称。
未来美联储还会降息吗?
整个美联储委员会没有指明进一步降息,各个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美联储政策制定委员会以7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本次利率决议。
三位美联储地区主席——堪萨斯城的埃斯特?乔治(Esther George)、波士顿的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和圣路易斯的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都投了反对票。乔治和罗森格伦表示,他们倾向于保持基金利率稳定,而布拉德则主张降息50个基点。
这是自2014年12月以来,政策制定者对美联储决策的最大分歧。
美联储公布的点阵图显示,只有7名官员预期年内还会降息1次,10名官员预期年内不会再降息甚至会加息。
不过交易员们仍然预计美联储在今年剩下的两次政策会议(10月30日和12月11日)中的一次将再次降息。
穆迪表示,美联储第四季度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荷兰国际银行:美联储将进一步实施宽松政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
北欧联合银行:今天的美联储政策声明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并没有透露太多信息;美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风险状况将决定未来可能还会有多少次降息。
特朗普又炮轰:没胆,没常识,没远见!
值得关注的还有美联储与特朗普之间的微妙关系。此次美联储的决议是否会使美国总统特朗普失望呢?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之后,显然他并不满足于这25个基点,觉得远远不够。他称:“鲍威尔和美联储再一次失败。没胆,没常识,没远见!一个糟糕的沟通者!”
特朗普对降息有多狂热?
之前欧洲央行降息“靴子”落地后,特朗普第一时间评论:“欧洲央行行动迅速,降息10个基点以提振欧元……美联储却在静坐、静坐、静坐,他们(欧洲央行)获得利息,我们却在支付利息。”
再更早之前,特朗普连发两条推特向美联储喊话,并直言美联储官员是“笨蛋”。在最新推文中,他又提出了让市场大跌眼镜的要求,认为美国利率应该降至零或负利率,那么美国将可以对债务进行再融资。
调查称,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联储已多次加息,这使特朗普集团每年损失约600万美元,用于偿还他从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借来的约3.5亿美元的可变利率贷款。这些贷款都花在迈阿密郊外的高尔夫球场和华盛顿和芝加哥的酒店上。
华盛顿的监督组织公民责任与道德组织(Citizens for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报告称,如果美联储降息,能为特朗普女婿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和女儿伊万卡省下数十万美元的利息。根据他们的财务报表,这对夫妇有五笔可变利率贷款,价值至少1,700万美元,最高可达8500万美元。
降息一波三折
当油价暴涨遇上“美元荒“
降还是不降?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在一个月前,降息的几率还一度是100%,一周前也还高达92%!悬念在于是降息25个点还是50个点。
然而就在议息夜到来的前夕,却忽然变得悬念丛生。最新公布的通胀等经济数据和其他动因令市场目前对美联储“按兵不动”的押注骤升至近50%。
在议息会议前夕,为什么市场对于降息预期调整较大,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因为原油成本的冲击;
上周六,无人机轰炸了位于Abqaiq的全球最大原油加工设施,以及沙特第二大油田Khurais。
这些袭击事件导致沙特主要的原油处理设施燃起大火,并迫使沙特关停了收影响产能。根据沙特阿美的官网通报,受影响的产能为每天570万桶。根据彭博数据,8月份沙特原油产量为每天980万桶,570万桶的原油产出中断将分别对应沙特原油产出及全球原油需求的58%及5.7%。
二是联储内部意见不统一;
鲍威尔9月7日在瑞士就全球经济和货币政策讲话时称,在这一年中,美联储认为下调预期的利率路径是合适的。这对经济构成了支撑。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一直面临着这些不利因素,但前景仍然比较积极的原因。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9月4日发表讲话时表示目前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但并非没有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美联储“保持警惕和灵活性”。
鸽派代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8月15号讲话表示如果商业投资继续下滑,衰退警告信号继续释放,美联储则应该做它能做的事情,尽量令经济保持运行。
鹰派意见有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根据失业率和通胀走向,称目前没有“明确且令人信服的理由”进一步降息。
三是时隔十年后,纽约联储在本周二与一级交易商们进行了531.5亿美元规模的隔夜回购操作,以美国国债、机构债和MBS作为抵押,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缓解货币市场短期压力,来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2%-2.25%的目标区间内。该项操作在金融危机之前经常使用,之后是否会以此类操作来代替降息或者QE的大型操作来释放流动性也是有可能的。
市场对于降息预期调整迅速且幅度较大,显示出市场对于本次议息决策并不明确,CME显示的降息概率由本周一的81.9%下降至周二的62.3%,再至议息前一天的54.2%。
降息潮!全球大放水
全球降息大潮愈演愈烈!
2019年以来,全球多个经济体陆续开启了降息周期。2月7日,印度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25%,自 2017 年 8 月以来首次下调利率。印度央行的此次降息率先开启了首轮降息,此后,包括埃及、乌克兰、新西兰、澳大利 亚、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央行陆续开启了降息周期。
而在距离 2018 年底的加息仅时隔半年多一点,美国货币政策也出现了 180 度逆转,美联储在7 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为 2008 年底以来的首次降息。北京时间 8 月 1 日,美联储在华盛顿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并发布声明,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 25 个基点至 2%-2.25%,符合预期。此外,美联储FOMC声明显示,降息的决定是由于全球发展和通胀压力;并将于8月1日结束缩表计划。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 全球经济体降息进程有所加快。在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后,同一天,巴西央行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成为美联储降息后第 一个跟随降息的国家。此外,8月7日,泰国、新西兰和印度三个国家的央行在同一天宣布降息。
9月12日晚19:45,欧洲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从-0.4%下调10个基点至-0.5%融资利率和贷款利率维持目前水平不变。此外,自11月1日起,重启资产购买计划(APP),每月购买额为200亿欧元,这意味着欧洲央行重启QE。
欧洲央行在决议中表示,为了增强政策利率的宽松效应,资产购买计划将会结束之后才会考虑加息。
另一方面,欧洲央行称,无论如何,保持有利的流动性条件和足够程度的货币宽松是必要的。
实际上,市场对美联储再次扩表的预期越来越强,甚至已经出现了“新一轮QE将至”的声音。纽约联储本月初公布的报告显示,华尔街交易员普遍认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2019年、最迟2025年开始购买美国国债,具体将取决于银行储备和包括货币在内的美联储其它债务的增长。
中国跟不跟?
在9月17日,也就是周二,央行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对冲2650亿元MLF到期,操作利率保持3.3%不变。今年一季度央行降准完全置换MLF到期后仍有8000亿净投放,而本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释放资金仅为9000亿。本次降准没有“降准置换MLF”的提法。MLF缩量不降价的举动可能刺激到了市场脆弱的神经。
9月17日当天,股市大盘全天单边走低,上证指数全天收跌1.74%,债市表现也不容乐观,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国债、国开现券均走弱。
如何理解央行“普遍降准”、不续做本月第一次到期MLF、“缩量不减价”续做本月第二次到期MLF等一系列超出市场预期的行为?
华创证券认为,总结高层和央行对于货币政策言论的表述可以发现,央行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面临着逆周期调控政策加码和维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的两难,从这个角度不难理解央行为何会做出一系列绕开市场预期的政策操作。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分析,9月17日央行MLF操作并不意味着降息预期落空,央行可能在美联储降息之后通过调整OMO利率实现降息。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在经济下行+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降息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在美联储降息落地之前中国央行不太可能提前降息,关注时点仍然要等到9月19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除此之外,由MLF到LPR的利率传导机制也有待理顺,当前MLF降息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MLF降息并不急于一时。考虑到近期无MLF到期,降息预期是否落空了呢?我们认为MLF并非降息的唯一手段,如果美联储降息,央行仍然有可能通过调降OMO利率的方式跟随。因此,本周四和本周五的公开市场操作可能成为降息的重要时间窗口,不排除降低OMO利率的可能。
美联储或引发全球“降息潮”?
19日可以说是“超级星期四”,除美联储外,日本、瑞士、挪威、英国等多国央行也会公布利率决议。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由于目前市场平静,日本央行倾向于按兵不动,除非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采取比预期更为大胆的货币宽松举措,加剧市场动荡。消息人士表示,如果目标是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提振经济增长,将短期利率目标在负值区间进一步调降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不过,在基金君发稿之前,巴西已经跟随美国一起降息了,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
瑞士当前利率为-0.75%,瑞士央行总裁乔丹9月5日对路透社称,瑞士央行目前需要维持负利率。他同时补充,负利率对于目前瑞士实施货币政策至关重要,虽无法预测负利率需要维持多长时间,但他假定利率将在未来某个阶段正常化。
而挪威央行或成为仍坚持加息的央行。虽然该央行在6月表示其目标是继续加息,但8月也曾警告称,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经纪商Nordea Markets预测,挪威央行或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0年两次提高主要政策利率。两次加息后,政策利率将从目前的1.25%上调至1.75%。
全球降息对A股有啥影响?
国信证券认为,在全球经济进入降息周期、利率下行的背景下,A股市场主要有三条逻辑主线:
一是盈利能够保持稳定的龙头企业,这些公司可以充分受益于利率下行,利率系统性下行意味着盈利稳定型企业估 值有系统性上升的机会
二是高成长类公司,一般情况下,高成长类公司也是高估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行对于高成长高估 值公司的利好要大于低成长低估值公司
三是关注高股息品种的投资机会,利率中枢下移情况下,高股息品种的吸引力将持续提升。简单的逻辑就是,如果原先市场能够接受的均衡股息率是 5%,利率大幅下行市场市场的均衡股息率下降至4%,意味着股价可以有 25%的上涨空间。
如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28日凌晨结束的美联储7月FOMC会议上,再度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5%-2.5%,追平了2018年底上一轮加息周期后的最高水平。至此,美联储年内已连续四次加息,并且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抗通胀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将按计划在9月份加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增至350亿美元,公债的每月缩减上限将增至600亿美元。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美股市场在议息会议后涨幅扩大,纳斯达克收盘大涨4%,标普500上涨2.6%,美元明显走弱降至106。相比之下,美债的表现较为“冷静”,10年美债利率维持在2.8%左右变化不大。
图/ic
加息75bp符合市场预期
业内分析认为,美欧央行激进加息总体上符合预期。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尽管鲍威尔在6月议息会议后称75bp的加息并非常态,但从会议纪要来看,7月加息75bp确实也在美联储考虑范围内。随着6月美国CPI数据续创40年新高,达到惊人的9.1%,同时失业率依旧保持在3.6%低位水平,市场已对7月加息75bp早有预期,甚至一度认为更可能加100bp。7月26日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美联储加息75bp的概率为72.7%,加息100bp的概率为27.3%。从欧元区来看,7月CPI同比也是续刷历史新高达到8.6%,同时直到5月失业率一直在刷新历史最低水平,5月为6.6%。欧央行6月会议纪要也指出,不排除在必要时以超过25个基点的增量行动。故在抗通胀已成为美联储和欧央行共同的首要任务的情况下,美欧央行7月激进加息总体上看符合预期。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认为美联储昨晚的加息幅度,不及其说服市场通胀受控般重要。在利率表决后,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上涨8个基点至2.44%,但仍低于4,峰值3.1%。市场预期年末时政策利率升至约3.25%,这意味着到12月美联储将进一步收紧约100个基点。加息的速度仍将取决于通胀缓和的速度,鉴于近期增长数据一直在走软,让市场相信政策即将迎来拐点。不过,在美联储得到通胀降温的证据之前,其认为投资者情绪难以持续改善。随着收益率从峰值回落,成长股最近不断推动股市反弹,MSCI世界成长指数本月迄今上涨4.8%,价值指数期间仅涨1.6%,但这趋势难以继续。虽然通胀在未来几个月或会下降,但估计仍处于央行目标之上。自1975年以来,当通胀高于3%时,价值股往往能够跑赢。另外,成长股的估值仍然相对昂贵,罗素1000成长指数市盈率比罗素1000价值指数高出70%,此估值差是长期均值35%的两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本次美联储利率决议,美联储承认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未来某个时点加息节奏趋缓。对于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原因,周茂华称,考虑到美联储逐步进入加息中后段,利率环境进一步收紧,美联储通过适当放缓加息节奏,尽量降低政策紧缩对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冲击。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投资支出趋缓,显示经济在放缓。他预计年内随后的3次政策会议仍有至少加息100bp,美联储希望尽快遏制高通胀,维护声誉,加息前置,9月、11月、12月加息节奏:50bp、25bp和25bp,但如果8月通胀再度超预期,不排除美联储在9月加息75bp或更高。
中银研究同样认为,美联储未来加息步伐或将放慢。在利率决策方面,美联储重申持续加息是适当的,并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落到2%的目标。当前,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6月CPI同比增长9.1%,涨幅创近41年新高。这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而俄乌冲突及其相关事件对通胀造成额外上行压力。因此,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并将继续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在加息节奏方面,随着利率升至高位,适时放慢加息可能是合适的。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路径取决于经济数据,不会对9月会议提供政策指引。美联储希望在年底将利率提高至适度限制性的水平,即3.0%-3.5%。
对美股、美元影响几何?如何影响我国
美股市场在议息会议后涨幅扩大,纳斯达克收盘大涨4%,标普500上涨2.6%,美元明显走弱降至106。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后续美股走势仍持谨慎态度,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处于中后端,缩表才刚起步,同时,美国经济趋缓,明年衰退风险在上升;从企业层面看,需求前景放缓,金融环境收紧,强势美元等,美国企业盈利前景趋弱,美股估值偏高。
美元方面,其表示美元维持强势格局。美联储延续收水利好美元;从趋势看,欧洲面临政经局势更加复杂,意味着美欧存在显著的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差等。
美联储强势加息,如何影响A股和人民币走势?
对此,周茂华首先分析政策层面: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政策,国内保供稳价措施力度不减,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走势整体温和可控;加之金融体系保持稳健等,我国政策保持独立。
谈及股市,他认为美联储政策对国内影响有限,主要是中美处于不同经济与政策周期中,一国股市最终还是要回到本国经济基本面。
从趋势看,国内经济发展前景、股市走势确定性高,人民币资产与其他市场关联度不高,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等,在全球政经前景复杂、市场波动剧烈环境下,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持续加息正在累积金融市场风险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持续加息正在累积金融市场风险。从历史经验来看,持续大幅的加息会在短期内抑制高敏感度的利率(比如贷款或按揭利率)。但如果政策利率持续上调且调整的幅度过高,在金融市场整体收缩以及整体债务占GDP比重高企的环境中,债务负担加剧的隐患会提升金融市场对持续政策收紧的反应,当这种持续的行为累积到一定时刻,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集体性”恐慌,这会导致部分市场(如地产市场)出现大规模的资产调整。疫情后,美国总债务水平的快速抬升已经放大了金融市场的敏感度。具体来说,美国债务占GDP的比重(Debt to GDP ratio)已经由疫情前的106%上升至137% 。此外,美国家庭的偿债率(反映美国家庭偿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ebt service ratio)在2021年4季度后快速提升。如果进入下半年,美国9月或12月的加息幅度仍保持在75个基点,那么美国家庭偿债率进一步抬升可能会加剧美国家庭部门在金融资产上的快速调整,这将导致金融不稳定性进一步被放大。更加让市场所忧虑的是,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将控制通胀摆在首要位置。
因此,维护金融稳定或者承担金融风险的负担就落在了货币政策框架的其他部分。但是,无论是从新泰勒规则,预测目标制,或者美联储的四种“补偿性”策略(如平均通胀目标,名义GDP目标等)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仍然缺少在强势加息以控制通胀的过程中如何应对金融市场积累的脆弱性风险。这种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往往会导致经济脱轨,加快经济出现硬着陆。在美联储无法拿出更加先行有效的金融稳定性政策前,阶段性放缓加息节奏可能是一种权衡的选择。
同时,美国经济内需动能减弱,增长前景恶化,还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
中银研究分析指出,美联储承认,近期的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走软。根据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最新预测,2022年二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将萎缩1.2%,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一是居民消费出现疲软迹象。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统计,美国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95.7,较6月下降2.7,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对通胀的担忧,尤其是汽油和食品价格上涨,令消费情况承压。随着美联储加息以控制通胀,消费者对汽车、住宅和主要家电的购买意向在7月均进一步回落。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高通胀抑制了对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导致工厂订单和生产全面收缩。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数据统计,美国7月综合PMI初值47.5。其中,服务业PMI初值47,制造业PMI初值52.3,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跌破50荣枯线,创两年来新低。三是房地产销售明显下滑。2022年上半年,美国成屋销售大幅回落,从1月的649万户高点下滑至6月的512万户,降幅达21%。房屋销售合约取消从5月相对正常的12.7%跳升至6月的14.9%。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外溢效应明显,中银研究提醒新兴市场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紧缩货币政策抑制全球需求,导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全球金融条件收紧,融资环境恶化。中小企业、低评级企业的再融资成本增加,信用违约与破产风险加大,进而抑制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美元持续走强,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增大。面对高通胀与美元指数走高的双重压力,部分新兴市场陷入货币危机,甚至金融危机。2022年以来,斯里兰卡、老挝、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分别高达44.6%、25.4%和22.2%。部分金融脆弱国家,甚至面临主权债务风险。三是新兴市场遭遇资本外流。自2022年3月以来,新兴市场资本加速流出。3-6月新兴市场投资组合连续净流出,累计流出427亿美元。其中,6月投资组合资金净流出66亿美元。
美联储是否过了紧缩最快的阶段?
美联储是否过了紧缩最快的阶段?对此,中金刘刚、李赫民、李雨婕团队分析认为,“美联储紧缩最快阶段可能接近过去。”
他们分析指出,“基准情形下,我们倾向于美联储紧缩最快的阶段接近过去,主要是考虑到紧缩接近完成任务、通胀或出现局部缓解、以及增长压力开始抬升。但是,在9月FOMC会议前依然存在一定变数,因此从相对更稳妥的角度,届时可能会提供紧缩是否能够彻底降速和退坡的更多线索。”
综合而言,市场对于未来政策退坡预期的提前博弈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美联储政策也可能的确在接近紧缩最快的阶段,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也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也依然存在变数,例如接下来两个月的通胀路径、将要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DP数据、以及当前正在披露的7-8月美股二季度业绩等。因此,在这一期间,不排除出现预期的反复博弈、特别是围绕关键经济数据,从更为稳妥和偏右侧的角度是等到政策退坡和通胀回落更为明确后,而这一时点从中金刘刚、李赫民、李雨婕团队目前的预测来看对应9月份之后。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加息75bp 回归中性利率,鲍威尔政策立场偏鸽派全年紧缩斜率已翻过最陡坡。
利率区间方面,美联储加息75bp将基准利率区间上调至2.25%-2.50%,政策利率上限也正式触及中性利率;逆回购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作为利率走廊也整体上调75bp,符合市场预期,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会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对加息概率的定价分别为7月加息75bp,9、11月加息50bp,12月停止加息。对应年底政策利率为3.25%-3.50%,超出中性利率近100bp。
缩表方面,美联储将按原定计划继续执行,本月速度为475亿美元/月(300亿国债+175亿MBS),9月起速度将提升至950亿美元/月(对应600亿国债+350亿MBS)。从缩表的终点来看,当前美联储的中性预测为:缩表将持续至2025年年中,缩表规模共计2.5万亿美元;缩表终点对应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约为5.9万亿美元(预计占GDP的22%),对应准备金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8%。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路径仅是美联储根据资产到期结构给出的测算结果,未来的政策路径仍会根据基本面和流动性状况进行相机抉择。
展望未来,李超认为本月美联储加息75bp(综合考虑美联储声明和鲍威尔会后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基金新闻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