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生物,海王生物最新股评

2022-08-06 1:11:11 证券 xialuotejs

海王生物



本文目录一览:



新京报

引入投资者“帮扶”高负债率子公司

明汇智融此次对海王生物部分子公司增资的2.71亿元中,有7100万元是对河南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海王”)增资,增资后明汇智融占河南海王持股比例为4.49%;以9500万元对湖北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海王”)增资,增资后明汇智融占湖北海王持股比例为11.86%;以1.05亿元对广东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海王”) 增资,增资后明汇智融占广东海王持股比例为27.26%。

增资后,海王生物持有的河南海王、湖北海王的股权比例将由100%分别下降为95.51%、88.14%,海王生物持有广东海王的股权比例将由80%下降为58.19%。海王生物表示,增资完成后,上述子公司仍然是海王生物合并报表控股子公司,不会对公司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资料显示,上述三家子公司近两年均未出现亏损,且2018年营收业绩喜人,但归母净利润却不高。其中,河南海王实现营收102.65亿元,归母净利润仅有1.76亿元;湖北海王实现营收47.67亿元,归母净利润仅有8902.96万元;广东海王面临同样的局面,实现营收24.12亿元,归母净利润只有4280.08万元。

新京报

海王生物表示,目前医药商业流通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近些年公司医药商业流通业务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部分子公司出现资产负债率高、融资难问题,为保障公司业务健康稳定增长,优化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经营实力,公司拟引入外部投资者对上述子公司进行增资。本次增资入股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考虑到市场同类型公司的股权交易溢价水平等情况,以被增资方最近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主要依据,参照市场同类业务溢价倍率,经各方协商一致确定本次增资入股定价。

专家称子公司高负债率风险大,可能冲击上市公司

“这类子公司负债率如此高,存在很大的隐患,将来可能会导致公司整个现金流出问题,一旦针对所谓的资产重组再进行商誉减值等处理之后,还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资不抵债,对上市公司而言非常危险。”益学投资金融研究院院长张翠霞指出,高负债率子公司,对于上市公司进行整合或项目推进都是比较大的负担。而且,在整个行业进入严管周期再加上“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将全面推行的大趋势下,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长势必被压制,而上述子公司如此高的负债率,将对海王生物造成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利息差的负担,运营当中产生的刚性成本叠加效应,都会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压力。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范锦春




基金110002

01月24日讯 易方达策略成长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易方达策略成长混合,代码110002)01月23日净值下跌3.5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3.3700元,累计净值为5.2230元。

易方达策略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48.32%,今年以来收益2.40%,近一月收益4.83%,近一年收益38.24%,近三年收益16.48%。

易方达策略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43次,累计分红金额26.02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梁裕宁,自2017年02月1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4.80%。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恒瑞医药(持仓比例7.18%)、五粮液(持仓比例5.45%)、亿联网络(持仓比例4.85%)、上海机场(持仓比例4.03%)、格力电器(持仓比例3.81%)、宇通客车(持仓比例3.48%)、生益科技(持仓比例3.23%)、福斯特(持仓比例3.20%)、海天味业(持仓比例3.00%)、温氏股份(持仓比例2.96%)。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四季度,国内CPI受猪肉价格影响不断上涨,但为了应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货币政策持续释放宽松信号,向实体经济释放流动性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向明确。市场受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影响,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四季度,上证指数上涨4.99%,区间振幅6.69%;创业板指数上涨10.48%,区间振幅12.67%。

由于前期悲观的经济预期逐步兑现,尽管通胀较高但货币政策仍然加码,投资者侧重点从业绩确定性向标的弹性倾斜,估值处于较低分位的行业及个股出现大面积估值修复行情。四季度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除国防军工外,其他所有行业均取得正收益,建筑建材、家电、电子元器件、传媒、汽车、轻工制造、房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单季度涨幅均超过10%,其中建筑建材作为低估值分位行业单季度涨幅更超过20%。相反,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高估值、高确定性行业在四季度涨幅较小。

基于长期回报考虑,本基金四季度维持以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等高确定性、高盈利行业作为主要配置品种。由于优质资产估值一直较高,在四季度未能享受到过多估值修复带来的弹性,整体表现跑输基准。




海王生物股票

5月14日消息,今日海王生物开盘报3.47元,截止09:55分,该股涨10.14%报3.8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21-05-13)该股净流入金额824.32万元,主力净流入670.99万元,中单净流入273.43万元,散户净流出-120.1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海王生物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海王生物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流通。

截止2021年3月31日,海王生物营业收入101.33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9.6225万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5.5933%,基本每股收益0.0333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海王生物最新股评

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客观的,也有的是有失偏颇的。

被评为最差老板,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到底是真的“差”,还是一时被掩盖了?只能用时间来验证。

从2005年起,福布斯中国持续多年评出“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排行榜”,引起了不少争议。当时上榜的企业,有的怒斥,有的称“就当是对公司的鞭策”,更多的则是一笑置之。

10多年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怒斥的退市了,当成“鞭策”的企业完成了逆袭。

来看看,当年谁被评“最差”,如今他们怎么样了?

1、厦华电子、新都酒店2家已经退市

上图是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排行榜”,上榜者分别是海王生物刘占军、上海宽频科技任建宏、梅雁水电杨锋源、万家乐李智、厦华电子谢思瑜、TCL李东生、新都酒店李聚全、金证科技赵剑、精伦电子张学阳和渤海物流刘宏。

上榜的是个人,其实代表的是公司。该榜单是依据前3年业绩(净资产收益率及其增长率)状况相对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表现而评出的。

当时绝大多数公司都一笑置之,包括随后两年,有媒体挨家企业采访,很多企业不是不予置评,就是说当娱乐一下好了。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厦华电子。当时,来自福建的厦华电子是中国彩电业的元老兼大佬,后来转型手机、计算机等,2002年到2004年出现了亏损,2005年转型平板电视,是中国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制造者。但从2006年开始,公司再次出现亏损,随后3年亏损累计超过19亿元。

对于被评为“最差”,时任地厦华副董事长郭则理对

“出于商业目的低俗炒作,没有基本的调查与核实,这是对其自身品牌的伤害。

品牌部有关人士也称“有哗众取宠之嫌”。

不管怎么样,后来厦华电子的表现都看到了。今年6月,厦华电子正式退市,最后股价只有2分钱/股。厦华彩电更是早就已经很难看到了。

第二年,来自广东的新都酒店再次上榜,不过其倒是很看得开,2008年上榜后其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两次上榜就当娱乐新闻。

只是,它后来和厦华电子迎来一样的命运,早在2015年就暂停上市,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017年,就已经被迫退市。有意思的是,2015年暂停上市前,曾连拉十几个停涨。2017年恢复交易后,连续迎来18个跌停,退市时,股价停留在1.7元/股上。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似乎对被退市不服。

2、大部分企业表现一般

当时大部分企业对榜单置之不理,不予评论,包括排名榜首的海王生物。

海王生物是中国老牌知名企业,来自吉林的老板张思民是中国老牌企业家, 早在2000年,胡润编出最早一个中国富豪榜时,他就榜上有名,当时只有37岁的他,以3.13亿美元高居第9位。

但到2006年前后,海王生物确实表现不佳。

2007年7月“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排行榜”发布时,其股价只有2元/股左右(前复权,下同),到2008年10月,一度跌到只有1元/股左右。

不过,随后几年其股价曾有过惊艳表现,一年后,2009年11月,最高曾涨到8.63元/股左右,2015年更是涨到14.3元/股。如今为3.5元/股左右,属于低价股了。

张思民的财富依然不少,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为90亿元。

当时上榜的总裁刘占军,是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后来在海王生物担任多年总裁,目前担任副董事长,持有1150万股海王生物股份,市值达在5000万元左右。多年前,张锋接任总裁,还担任董事长。

其他多家当年上榜的企业,后来也表现一般,上海宽频科技如今是ST沪科,股价只有4.5元/股左右。

还有一家企业,也正戴着ST的“帽子”,即当时的渤海物流。它的经历更经丰富,先后更名为茂业物流、茂业通信,如今叫中嘉博创,今年5月被ST。

大家看到“茂业”两字就知道其背景了,这是著名企业大佬黄茂如旗下的企业,而中嘉博创的背景也不简单,实际控制人是吴鹰。前两年,网上流传一张照片,一个大胡子,左手搭在马老师左肩上,右手放在小马哥右肩上,这个大胡子就是吴鹰,被称为“小灵通之父”。可惜如今ST中嘉的股价只有2元/股左右。

其他企业,万家乐曾是一家知名厨具企业,后来将赖以成名的燃气器等业务剥离,更名为顺钠股份,如今股价为4.7元/股左右;梅雁水电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股票,如今股权也仅为3元/股左右;精伦电子目前股价为3.36元/股左右,与2007年基本持平,15年没啥进步;金证科技后来更名为金证股份,如今股价为10元/股左右。

可以看到,除了退市的厦华电子和新都酒店2家外,还有2家戴上了ST的“帽子”,其他股价都不高,多在三四元左右,最高的也不超过10元。

可见当年被评为“最差”,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也有例外。

3、广东大佬逆袭,今年进入世界500强

例外的人就是TCL的李东生。

虽然,目前TCL科技的也仅有不到4.5元/股,但它还有两家也有着TCL字样的上市公司,一家是TCL电子,是港交所上市公司,另一家是TCL中环。后者的股价为53元/股,如今的总市值超过1700亿元,它的最大股东是TCL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而TCL科技的市值也超过600亿元。

此外,它还有一家名为天津普林的上市公司。

当年,李东生之所以被评为最差老板,是几年前TCL收购了法国最大的彩电企业和通信巨头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本来风光的海外收购,很快变成了“大坑”,这两家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

而从文首那张图还可以看出,李东生还在当年“最贵老板”中排名第4位,虽然年薪只有155万元,是榜首的平安老总的七八分之一。

知道自己上榜后,TCL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这样的评价不客观,但是会把它看成是对公司的鞭策,公司接下来会低头做事。

TCL迅速做出了调整,关闭了亏损的原欧洲业务中心,2007年上半年,TCL就扭亏。

之后几年,TCL真的低头做事,进军半导体、面板等行业,2020年,斥资109.74亿元收购天津中环集团100%股权,从而取得上市公司中环股份和天津普林的控股权。中环股份即现在的TCL中环。

到2021年,TCL的逆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全集团的营收达到2523亿元,同比增长了65%,净利润更是增长了近1.3倍,达171亿元。论规模,在中国家电行业排名前3位,当然,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家电企业了。

凭借2500多亿元的营收入,进入世界500强,已经成铁定事实。

几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超过了2400亿元,李东生的财富也达到了100亿元。

或许,当初福布斯的评选有偏颇之处,毕竟被评上“最差”榜单,谁的心里会有不爽,因此有人痛斥,大多数人不回应,置之不理,TCL也认为不客观,但表示这是“鞭策”。

结果是,“痛斥”的企业退市了,大多数企业表现平平,似乎印证了当年的评价还是有一定的客观之处的。而广东大佬,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以此为“鞭策”,实现了逆袭。

态度,真的决定一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王生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王生物、基金11000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