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以来国内股市大幅波动,许多理财产品一度破净,随后部分产品净值有所修复,您手里的理财产品表现如何?
在“处置效应”的作用下,人们往往在产品回本之时拥有强烈的将产品卖出的冲动。
不知道近期您是否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手,想要调整产品持仓了呢?在下手之前,我们不妨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手里的理财产品。
1波动是净值型产品的必然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前后,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显著变化,近两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越来越高,根据《中国理财市场2022年一季度报告》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94.15%。
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净值随着产品底层资产的市价波动而变化。因此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并非一成不变的,会受到投资者申赎时点、市场波动等因素而变化。
可以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必然特征,只是不同产品的收益变化幅度会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2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是否与自身诉求相匹配
既然收益波动不可避免,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收益波动是否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匹配。
年初以来由于市场波动较大,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净值回撤同样处于历史偏高水平,因此,投资者不妨检视一下持仓产品的近期表现,尤其是产品回撤是否在自己承受范围内。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在于:产品的最大损失是否会让您晚上焦虑得睡不着觉。
如果您检视账户的近期最大损失后,觉得可以接受,那么您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大概率是匹配的;如果您看到账户的最大损失后觉得难以承受,寝食难安,或许随着近期产品净值逐步修复后,适当调整产品结构至更稳健的理财产品是较为恰当的;反之,如果您觉得近期账户的损失远低于您的承受能力,并且希望获取更大的潜在收益,或许您可以适当增加更高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
投资圈有句话流传甚广:“不要浪费每一次大跌”。对投资者而言,不仅是因为机会往往孕育在市场的大幅调整之时,与此同时,每一次市场的大幅波动,也是检视我们投资组合与我们的风险偏好是否匹配的最佳时机。
3大多居民偏谨慎时不妨适当提升风险偏好
事实上,由于今年各大类资产表现大多相对疲弱,多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不甚理想,因此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降低。从央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来看,二季度国内投资者选择更多储蓄占比的高达58.3%,处于历史最高;而选择更多投资占比的仅17.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数据wind,招银理财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户存款增加了超10万亿,创历史新高,表明投资者的确更多的选择了存款这种低风险、低收益的财富管理方式。
当然,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而生的,较低风险的存款等财富管理方式,预示着最终可以获取的投资回报是相对偏低的。
数据wind,招银理财
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由于国内疫情、收入降低、市场波动等多方面原因,大多投资者当前抱有相对谨慎的投资态度。而这个时候市场上的优资资产往往相对便宜,从中期来看反而是适当提升风险偏好的好时机。
因此,在投资者风险偏好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升风险容忍度,增加中高风险的产品配置比例,或许拉长时间来看可以获取不错的投资回报。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
01月14日讯 南方稳健成长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南方稳健成长混合,代码202001)01月13日净值上涨1.5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6176元,累计净值为3.5526元。
南方稳健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09.57%,今年以来收益4.86%,近一月收益5.07%,近一年收益48.05%,近三年收益38.65%。
南方稳健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6次,累计分红金额53.5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应帅,自2012年11月2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38.35%。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比例8.78%)、闻泰科技(持仓比例5.76%)、五粮液(持仓比例4.64%)、卓胜微(持仓比例4.09%)、长春高新(持仓比例3.72%)、凯莱英(持仓比例3.57%)、沪电股份(持仓比例3.56%)、健帆生物(持仓比例3.43%)、宁波银行(持仓比例3.12%)、格力电器(持仓比例3.0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争端曲折升级,国内经济压力开始显现,一季度股市爆发式反弹,二季度出现调整,尤其是创业板跌幅较大。进入三季度,中美贸易以及经济数据预期都比较充分,股市整体波动调整,震荡区间有所收窄。风格上,成长性板块,例如芯片和5G以及消费电子板块大幅度上涨,消费、金融地产等则平稳震荡为主。总体而言,三季度市场整体一般,但结构性机会非常明显,成长股表现远超价值和周期。本基金在三季度较少择时,基本都维持在比较高的仓位水平,重点做组合结构的调整。本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减少银行和家电的配置,重点在5G和芯片加仓。同时适当增加了医药和白酒的配置。目前基金处于仓位偏高水平,投资主要集中医药、电子和白酒。未来本基金还将继续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理念,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持续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4414元,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59%。
近日,招商银行陷入互金平台产品逾期风波,有购买了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端APP”)产品的客户反应称,他们通过招商银行买的钱端APP的理财产品爆雷了。
01
14亿理财逾期,9000多投资者踩雷
钱端APP理财逾期事件涉及金额约14亿元,约9000余受害者。这些投资者大多都是通过招商银行柜台员工下载并购买了钱端APP的理财产品,从去年年底就相继出现了理财产品到期逾期、无法兑付的现象。
投资者描述
随后,招商银行公告称与钱端APP早就于2017年4月就停止合作,而钱端APP连番公告直指招商银行制造不实舆论。
5月27日,招商银行在其官网发布一则名为《关于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蓄意捏造事实侵害招商银行权益误导相关投资者的澄清声明》,公告称,“招商银行已于2017年4月终止了与钱端公司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及钱端APP无任何关系。”
招商银行官网公告
招商银行公告中还透露:逾期资产与招商银行无关,不存在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协商处置方案的情况,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的原合作中也不存在钱端公司公告声称的“招行负责审核并投放产品信息”的合作内容。
从招商银行公告中看,不免有甩锅之嫌,投资者正是在招商银行内听取该行员工介绍,才下载安装并购买了钱端APP的产品,并且当时还可查询到招商银行和钱端APP合作的介绍,才敢在招行的背书下放心购买,如今爆雷了各方都在甩锅,俨然发展成了一桩罗生门事件。
据公开资料2013年,招商银行推出小企业E家平台后开启与钱端APP的合作,2017年4月终止了所有合作,并且合作终止时也没有对投资者公示提示风险。
钱端APP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经小债看市(微信公号:little-bond)查询,其成立于2014年7月,公司总部位于广州,注册资本1136.36万人民币,主要为银行及金融机构直销银行、投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提供全站式技术及运营解决方案,同时依托自身多元的渠道资源与营销策划能力,为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实现导流与销售提升。
2016年4月,钱端APP得到IDG资本战略投资,金额未披露。
钱端APP法定代表人是冯巍,控股股东为广州鼎盛汇盈资产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鼎盛汇盈”),持股比例为83.6%,再向上穿透是法人冯巍等三个自然人,持股比例不详。
值得注意的是,鼎盛汇盈涉及三桩司法协助案件,950万元股权被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股权冻结,期限自2017年12月22日至2020年12月21日。
天眼查
小债看市(微信公号:little-bond)发现,2017年6月钱端APP作为被告方涉及一桩信用卡诈骗案。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钱端APP是一个不简单的公司,随着2018年P2P爆雷潮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的、实控人自首的、产品逾期无法兑付的现象并不少见,钱端APP爆雷也是“顺应了潮流”,但是招商银行作为合作方踩雷确实是风控上出了问题,做的不够严谨。
02
招商银行起诉光大索赔35亿
招商银行最近有点烦,不仅陷入理财逾期旋涡,还牵扯进一桩跨境并购案,起诉光大索赔35亿。
2016年,暴风集团、光大证券和招商银行等组成52亿元的并购基金收购国际体育版权代理巨头MPS65%股权。其中,招商银行控股的招商财富以优先级合伙人出资28亿元。
孰料,2018年MPS宣布破产,暴风集团未能按最初计划合并MPS,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使得浸鑫基金无法实现投资退出,光大资本必须为优先级合伙人兜底。
目前招商银行已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因《差额补足函》相关纠纷,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
通常情况下,接下来会进入调解及一审审理程序,如果由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任何一方不服判决均可提起上诉,最终由上一级法院进行二审审判。
此外,招商银行投资于一款厦门国际信托的特定信托计划产品也出现了逾期,招商银行作为一家国内商业银行的标杆,近期却频频踩雷,背后原因值得反思。
今年来,招商银行代理的基金、保险、信托以及理财产品都非常好卖。
得益于代销贡献的业绩,他新出的上半年财报同比增长13.75%。
但产品卖多了,财富管理佣金拿得多,风险也变大了!
于是近日风头正盛的招行,爆出理财违约事件。
对比去年10月,宇宙行工行爆出代销理财违约。
这次银行理财暴雷,坑的全是有钱人!
快来看看咋回事吧!
5亿元大雷,招行代销理财竟违约!
去年八月,华夏幸福的全资子公司:九通基业投资有限公司,
为了获取流动性资金,
推出了一款一年期集合信托产品——大业信托·君睿15号。
他由华夏幸福作为担保,招商银行代销出售。
据网上信息,这款理财产品非常高端,
他不在APP出售,而是直接卖给招商的私人银行客户+家族信托。
招商是服务国内高净值客户的第一梯队大行。
他的家族信托,门槛就是1000万。
所以说这款产品不仅从开发到销售,参与的都是业内明星公司。
最后掉坑的客户,也都是有钱人。
就是这样一款,规模不大,档次不低的产品。
在本该还本付息的8月14日,开始出轨了!
他不仅仅没将第二季度利息如期给付,
本金也不见踪影。
只因为华夏幸福,出现了严重债务问题,股价大跌债务满满。
这笔银行理财该怎么办呢?
招行与大业信托双回应:不赔!
这款理财,虽然是招行销售,
但身为代销平台,招行只是赚赚渠道费,并不负责担风险。
而应该担风险的华夏幸福,目前债台高筑,
追债的别家金融机构都不少。
等他还债,遥遥无期~
关于这件事的处理,目前招商银行与大业信托双双给出了回应。
招行先是承认了违约事件,然后表决说:
作为代销机构,要督促大业解决问题,
大业信托则表示,自己会加入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进行催债。
两方解答都非常机智。
绝口不提自己赔偿,只提监督、催促。
这事儿,入坑的都是银行的顶级大客户,
总共没有多少人。
现在监管不允许刚兑,银行和信托方没赔钱的麻烦,是不可能赔的~
所以哪怕是有钱人理财雷了,也没招儿。
各种理财暴雷不断,买啥更香?
其实这几年银行代销的银行理财暴雷,真不少。
2013年,建设银行代销的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逾期。
2020年,中信银行代销的安信锐赢9号,逾期,最后仅返还本金。
2020年,工行代销的一款理财也全线违约。
……
除了银行理财,债券违约率也在直线上涨。
总体规模,从5年前的630亿不到,涨到了今年的5500亿元。
还有数据显示,2021年7月共发生信托产品违约事件19起,总金额过百亿。
在这个去刚兑的年代,银行理财暴雷、债券暴雷难以避免。
闭眼买理财,挣外快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这时,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0风险的优势越发难能可贵。
保险理财,最大的优势在于确定性。
年金险和增额寿在合同里就把领取和现金价值,交代的清清楚楚。
年金险最高收益4%左右,增额终身寿最高3.5%。
目前,风险性低,收益稳定,增值可观的产品中,
理财险,比国债、银行存款收益都要高。
而且也只有他可以锁定利率几十年,不受利率下行趋势影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招商银行理财产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