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61,000861海印股份最新消息

2022-08-05 12:07:53 股票 xialuotejs

000861



本文目录一览:



3月14日丨海印股份(000861.SZ)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海印蔚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印蔚蓝”)于2022年3月14日与国电投海晟(广东)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电投海晟新能源”)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海印蔚蓝支持国电投海晟参与其母公司海印股份及所属行业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投资开发和工程建设,并提供地方关系协调、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协助以及项目申报、产业推动等方面的支持。国电投海晟在海印蔚蓝的支持下,发挥自身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重点在以下领域开展工作,推动有影响力的示范项目落地。

1、光伏发电:国电投海晟充分利用海印股份所属园区及行业园区屋顶资源,在符合建设条件的区域投资建设并运营光伏发电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绿色清洁能源,践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2、储能发电:国电投海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精准分析用户用电情况,结合该项目发电单元以及当地电价峰谷差,采用储能系统进行负荷侧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用户整体的智能化用电,提高用户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3、建筑节能:国电投海晟积极为海印股份新建、既有建筑提供专业化的一站式建筑节能服务,包括建筑能源托管、能效管理系统、暖通系统优化控制等节能诊断服务。

4、能源监测:国电投海晟利用能效在线分析监测系统,积极推广能源监测理念,协助建设能效监测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能源管理。

5、智能物流:国电投海晟利用其集团电动车产业链、技术、品牌等优势,协助海印股份物流业务纯电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电动载具的租赁以及充换电站的投资运营服务。




招商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

(2019.11.4-2019.11.10)

【本期摘要】

本周银行共发行1504款理财产品 环比增加212款

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微升至3.99%

交行、中行及华夏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位居前三

招商银行9款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达5.06%

评级榜:交行“得利宝?慧理财2461190337”排首位

【要点解读】

本周(11月4日至11月10日)共有224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504款(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结构性存款等),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环比上周提高0.04个百分点至3.99%。对于未来的市场展望,某分析人士认为,11月资金面整体宽松,银行理财收益率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市场全景】

1、理财产品发行量1504款 较上周增加212款

与收益率的走势基本一致,本周,发行银行数量较上周增加18家,对应的产品发行量也同样较上周增加了212款。产品平均期限达164天,环比上周增加1天。此外,本周共有1787款理财产品到期,涉及237家银行。

2、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排名前十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从发行量排名前十的银行来看,4家来自国有银行,共计发行336款;3家来自股份制银行,共计发行178款;4家来自城商行,共计发行134款产品。

具体来看,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及华夏银行位居理财产品发行量前三名,其中,交通银行发行165款产品,较上周增加9款;中国银行发行112款理财产品,较上周减少58款;华夏银行发行76款产品,较上周减少14款。从产品发行量的增减变化来看,除交通银行及浙商银行外,其余8家银行的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预期收益率】

1、各期限的理财产品周均预期收益率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本周有1款7天以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7-14天期限的产品共有21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69%;14天-1个月期限的产品发行21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74%;1-3个月期限的产品共发行225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86%;3-6个月期限的产品共发行601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08%;6-12个月期限的产品共发行517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7%;12月及以上期限的产品共有94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13%。

由此可见,理财产品以中短期限为主,3个月-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占比最高,为39%,其次为6个月-12个月,占比34%。

2、各银行产品平均预期收益排行榜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通过对224家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进行排名发现,位居前十的银行中7家为城商行、2家股份制银行、1家国有银行。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发行9款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6%,排名第一,同时招行也是唯一一家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银行;其次,葫芦岛银行发行的2款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发行的165款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8%,排名第三。

3、不同期限预期收益率之最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从不同期限的预期收益率之最产品来看,产品收益类型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如图,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往往较高,例如,兴业银行发行的产品《周四款84415701(2019年11月5日)》,是主要针对私人银行客户发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投资金额达到300万(含)以上,参考利率为3.83%。民生银行发行的产品《翠竹2W402期FSAB12036E》,投资起始金额为1000万元,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85%。

1个月至6个月期限的预期最高收益产品来自交行,属于私银产品,、挂钩型产品,风险相对较高。12个月期限以上的预期最高收益产品来自招商银行,投资起始金额为五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6.31%。

【投资分布】

1、保本固定型占比4.06% 较上周减少1.05%

本周,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71.01%,较上周增加2.43%;保本浮动型产品占比17.42%,较上周减少3.71%;保本固定型占比4.06%,较上周减少1.05%;其它类型占比7.51%。

2、北京市发行269款理财产品 位居第一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北京市本周发行269款产品,较上周增加41款;浙江省发行135款产品,较上周增加9款,排名第二;江苏省发行81款产品,较上周减少16只产品,排名第三;而上海市、河南省及天津市相对靠后,分别发行36款、32款、31款。

【独家排行】

1、本周产品预期最高收益前十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2、本周产品评级TOP10

以上数据巨灵财经&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000861海印股份股票股吧

核心提要:被农业农村部及时火速打脸后,海印股份(000861)延迟的回复函,并未打消公众对海印股份“神药门”的诸多疑惑,自海印股份发布神药公告以来,信披前后反复,股价剧烈波动,多少利益隐藏在字里行间?期盼交易所对这份自相矛盾、错漏百出的回复函进行二次问询,呼吁监管部门对海印股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予以立案调查。

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

答:抄自国外一则新闻。啪!

“今珠多糖注射液”有专利权?

答:只是提出了专利申请。啪!啪!

提供1亿元疫苗投产做准备?

答:具备资质的生产厂家还没确定。啪!啪!啪!

……

6月22日凌晨,海印股份终于迟到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用洋洋洒洒的四十页自我辩驳。

对照此前公告不难发现,这份回复函几乎是海印股份的“自我打脸函”——前几天近乎“神药”的标榜自吹,如今几乎全成了站不住脚的“假大空”。

可即便如此,海印股份依然“嘴硬”——拒不承认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咬死”是“笔误”;明明专利、投产八字没一撇,却宣称预计2019年能实现2亿净利;后年就给全球5%的生猪注射……

毫无底线的满纸荒唐言,还振振有词说信息披露真实、准确,不存在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

这把监管层及广大投资者的判断力置于何地?

“神药”横行,痛入骨髓;“毒瘤”不除,以何前行?

(1)照抄都能错!92%有效性的真面目

万万没想到,原本盼望着海印股份能够拿出一份极其严谨回复函的投资者们,居然等来的是上市公司如此“走心”的说辞。曾信誓旦旦表示许启太团队研制的注射液可以实现对非洲猪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事实依据,居然是选择性摘抄一则国外新闻。

海印股份在回复函中坦白,92%有效性的数据来源,事实上是参照西班牙兽医健康监测中心研究员何塞-安赫尔-巴拉索纳博士报告的利用13头野猪做的首种口服疫苗具有92%有效性的新闻。并非许启太团队的研究,以及复养试验得出的结果。

上证报

更重要的是,本次报告中的试验对象也并不是上市公司提到的13头,而是12头。报告显示,研究人员从18头野猪中进一步筛选出12头野猪注射了相关疫苗。试验显示,12头野猪中的11头在接触非洲猪瘟病毒后存活,因此得到了92%有效率的成果。

事实上,该研究团队还特别提出,试验结果仍需要多次和反复试验,特别是针对疫苗的安全性,基因遗传,以及对于土地和农田的影响等。

(2)“今珠多糖注射液”至今并未获得专利权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许启太及其团队成功研制了“今珠多糖注射液”并拥有专利权(含专利申请权),可以实现对“非洲猪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许启太系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权人之一。公司拟与许启太团队合作,支持“非洲猪瘟”的防治工作,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的投产做准备。

从该表述看许教授及其团队已经通过相关审查并被授予专利权。

上证报

6月13日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里也针对“今珠多糖注射液”的专利申请情况、研发情况、医学定义等问题要求海印股份说明相关情况。

从海印股份6月22日的回复函看,目前该药品只是提出了专利申请,还要通过初审、实质审查甚至复审才能获得专利。这过程一般需要3年。可见,其是否能获得专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更甚的是,海印股份在公告中承认,“今珠多糖注射液”于2019年6月19日提交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发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也就是说,在6月11日的合作公告中,相关药品还未提交专利申请。

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严义明指出,海印股份公告具有误导性,系虚假陈述。而之前对于“药品拥有专利权”的表述,属于虚构行为。

(3)“今珠多糖注射液”不具备投产条件

针对海印股份此前公告中的“公司将提供1亿元履约保证金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的投产做准备”之说,深交所要求公司“分析今珠多糖注射液研发周期的合理性,是否具备产业化条件”。

对此,海印股份解释称,“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生产需要委托具备GMP认证的兽药生产企业制造,注射剂生产可选择兽药GMP生产厂家委托加工,现阶段今珠公司正在与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洽谈”。但同时,海印股份补充道,“兽药注册的申请和生产销售许可尚未获得,能否获得和审批时长尚存在不确定性,能否产业化生产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复养成功一定就是注射剂的功劳吗?

既然92%的有效性是“照搬”西班牙学者的研究报告,那么海印股份如何能够向市场以及投资者证实,曾“夸下海口”的注射剂的实际效果?公司在回复函中表示,公司正在进行的复养试验,是在相关有权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的。然而究竟是什么有权管理部门,海印股份在公告中只字未提。

海印股份为何不直接披露所谓“阶段性结果”的数据?包括养殖基地的选择、复养试验的流程、试验的生猪数量,以及开展复养的养殖基地是否投放过“哨兵猪”等关键信息,海印股份均只字不提,仅仅以“今珠多糖注射液的复养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正在继续进行重复试验。”敷衍回复。

所谓复养试验,是指在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后,在经消毒、无害化处理后的规定时间内,对健康生猪进行恢复养殖的行为。上证报

事实上,若养殖场通过哨兵猪检测后,则证明该养殖场已经具备复养条件,海印股份注射液的实际效果将无从谈起;倘若哨兵猪未通过检测,则证明该养殖场需要进一步消毒、甚至封锁。该人士补充道,哨兵猪的挑选严格,必须身体健康,且完全没有施打任何类型的疫苗。不难看出,海印注射液的效果与复养结果成功与否的关系并不大。

该人士告诉

(5)剔除错误表述后,信披真实准确,不存在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

海印股份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时表示,除了因工作疏忽而出现的笔误外,其他事项的相关表述真实、准确。“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相关试验数据因受《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信息披露的约束,公司在合同里的相关数据是根据复养试验结果而进行的约定,不存在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

把虚假性陈述、误导性陈述内容,剔除之后,海印股份认为自己公告表述真实、准确,不存在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

如此无耻之公告,就像是:放了毒药,造成伤害之后,辩解说这次放毒是疏忽造成的,是手抖造成的,不算,我收回,对不起,重新来。

事实上,除了“疫苗”这表述严重误导之外,海印股份的这一系列公告仍有诸多漏洞。

例如前期公告中公司表示,许启太及其团队成功研制了“今珠多糖注射液”并拥有专利权(含专利申请权),可以实现对非洲猪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而事实上,92%的有效率并非出自许启太团队,而是来自西班牙学者的研究报告,存在明显的误导性陈述。

此外,根据上市公司此后更新的合作合同,海印股份将此前公告中作出的2019~2021年营业收入5亿、50亿、100亿,净利润2亿、10亿、20亿的盈利预测和相关对赌协议解释为“初步估算”和“假设”,并且表示所有预测数据未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但在上市公司的原始公告中,初步估算和假设的提法都未曾出现过。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智斌在接受上证报

王智斌补充道,海印股份此前的公告,已使市场普遍认为海印股份具备了猪瘟疫苗“概念”,股价也因此出现异动,已涉嫌构成误导性陈述。

(6)连1000万注册资金都还没到位股权代持背后有无权力部门魅影?

这样一笔未来三年营业收入能够突破百亿级的买卖,今珠公司居然直到现在还掏不出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这让让人如何相信该项目的真实性,以及海印股份在公告中提出的10亿支的供应量?

而在急功近利的海印股份看来,只要公司未违反《公司法》,成立近一个月仍未实缴注册资本金这点小事,还算不上异常。公司解释称,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疫情防治需要紧迫,研发任务重,所以整个科研团队成员包括许教授,一直在科研一线,故安排相关人员代持股权办理了今珠公司的登记设立公司。

然而,海印股份甚至连代持人员许可、郦福妹二人是否为科研团队成员都无法核实,那么本次回函中,其他有关今珠公司注射液的相关信息,是从什么渠道获取的呢?

如此的股东结构,究竟是儿戏还是背后有不可告人的利益链条?

先看这罕见的公司沿革史:

2019年5月份成立公司,许启太不持股;6月11日晚海印股份刊发公告披露了今珠公司后,马上被媒体挖出今珠公司的股权与许启太无关,疑点出现;6月17日,今珠公司紧急实施股东变更,股东变更为许可、郦福妹,均为代持人。但公司无法核实该代持人是否为科研团队成员。

从回复函看,这今珠公司究竟属于谁,从法律层面难以确定。因为均是代持者。为何要代持,是否涉及不方便抛头露面的相关权势人物?这里面有无权力寻租的抽屉协议?谁在为一家无专利、无生产许可、股东成谜、注册地点是酒店房间的皮包式公司“站台”?

上述代持背后的疑云,我们将继续追踪,更期待纪检部门介入核查。

(7)预测盈利的自信从何建立?

正如上文提到的,“今珠多糖注射液”既“未获得专利”,也“未获得生产销售许可”,但海印股份坚持认为,此前公告的盈利预测“审慎”、“合理”。

公司给出的具体测算方法为,第一年便可覆盖海南省,对应生猪数量为500万-600万头,占海南省2018年存栏、出栏总数的一半以上;第二年便拿下国内、国外各2.5%的市场份额,第三年进一步将市场份额扩大至5%。

据了解,海印股份此前从未有过兽药从业经验,今珠公司也是刚刚成立的新兵。以如此规模与速度进行市场份额的扩大,兽药推广的销售团队从何而来?

另外,上海证券报

尽管海印股份知道市场份额的扩张并非易事,也在公告中提到了,未来“今珠多糖注射液”的投产规模与计划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尚存在不确定性。且仅是初步估算,未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受市场需求、经营团队经验实力、投资资金和产能等因素影响较大,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但是,海印股份依然表示,“今珠公司2019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亿、50亿、100亿,净利润分别为2亿、10亿、20亿。公司已充分尽职调查并合理判断,保持了必要的审慎性”。

如今已是2019年6月22日,兽药注册的申请都没获批,2019年能盈利2亿?换言之,下半年能盈利2个亿!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却被海印捡到了。

再看下明年、后年的预测,说要远销到国外去!这吹牛就更大了!

针对于海印股份盈利预测的基础是销售市场可占据全球市场5%的份额,(即国内5%,国外5%),有专业人士对上证报

有意思的是,公司预计,预防用量为每年每头猪注射3次,每次2支,每头猪的用量是6支。可2019年已经过半,在上半年没有销售的情况下,公司依然按照6支/猪的剂量预估全年营收。

不过,聪明的交易方知道,吹牛不能兜底,否则兑现不了,就会输到没底裤。因此,上述劲爆的业绩对赌,只是名义上的对赌,如果不能按时实现盈利目标,交易方不会给海印业绩补偿的。

没有业绩补偿条款的对赌?还叫对赌吗?这信披玩的够溜的!投资者不认真看,又要被“眼误”了!

最后看看回复函粗劣的风险提示:

仓促有误的首份公告,公告前后股价的巨幅放量波动,跌停后的突发澄清公告,延迟的回复函,诡异的代持,以及难以置信的业绩对赌,这些不寻常的行为及信息,真假难辨,虚实难测,海印股份如此跨界作为,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资本局?值得监管部门深入调查!




000861海印股份最新消息

曾因傍上“猪瘟疫苗”概念而名声大噪的海印股份(000861.SZ)近日宣布进军光伏领域,但是,市场并不买单。

5月16日,海印股份股价跌停,报3元/股,总市值仅70亿元。2021年海印股份业绩同比由盈转亏,录得近20年以来的首亏,归母净利润亏损6.23亿元,一次性亏掉了过去4年的利润总和。

就在主营业务地产和金融亏损之际,海印股份从去年12月起,宣称将进军新能源领域,甚至不惜出售子公司以获得现金流。期间,公司股价一度大涨70%,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其被监管要求其说明布局新能源、光伏的合理性。

那么,有热点绝不缺席的海印股份,这次转型是认真的么?

拟“通吃”锂电、光伏

近日,海印股份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5月12日与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电投广东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拟在广州、江门、珠海、韶关等区域投资集中式光伏200MW、屋顶分布式光伏50MW等项目。

海印股份表示,双方将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项目开展进度或需要,约定适时在当地共同成立合资平台公司或合资项目公司,其中,海印股份拟参股30%,国电投广东公司或其指定平台公司拟控股70%。

事实上,在发布上述消息之前,海印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动作已经颇为密集。

去年11月中旬,海印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表中称,公司正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升级道路,拟将子公司广州海印蔚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印蔚蓝”)打造成新能源本土服务商,并将深度参与新能源、光伏等先导性和支柱性行业的分工。海印股份还表示,海印蔚蓝已开展成熟稳定的充电桩业务和物流城配业务。

此后,海印股份开启了新能源领域的外延式并购:以3000万自有资金增资与江苏奥盛新能源,拓展锂电池回收业务;海印蔚蓝与国电投海晟(广东)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从事“智能微网+智慧园区”。

这些被海印股份看重的标的公司业绩成色如何?

奥盛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4月26日,目前仍处于建设期,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未产生营收。

2016年海印蔚蓝就已经成立,这家成立5年的新能源子公司,鲜有突出的业绩表现。目前,海印蔚蓝营收规模占上市公司总营收比重尚小。根据公告,2020年度,海印蔚蓝整体实现营收1325万元,占公司2020年度营收的1.02%,实现净利润256万元,占公司2020年净利润的8.03%。

与此同时,为了转型新能源业务,海印股份不惜出售旗下为数不多盈利能力较好的子公司。

去年12月7日,海印股份宣布以3.2亿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友利玩具有限公司(下称“友利玩具”)100%股权,转让股权所得款项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这笔“卖子”交易正是为公司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提供现金储备基础。

真转型还是“蹭热点”

二级市场方面,上述业务转型消息一度刺激海印股份股价大涨。2021年11月11日~12月7日,股价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由1.97元涨至3.4元,累计涨幅超72%。

期间,深交所向海印股份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本次新能源布局是否存在迎合市场热点、影响公司股价的情形,要求说明业务开展情况,是否具备深度参与新能源、光伏等先导性和支柱性行业的能力和资源。

海印股份1998年登陆A股,并非行业头部企业且基本面表现平平,2019年前公司并不被市场熟悉。

2019年,海印股份傍上非洲猪瘟“神药”热点,其无厘头的“蹭热点”行为曾引起市场震动,也是自那时起,海印股份被市场所熟知。最终,公司因“猪瘟疫苗”事件的信披违规遭证监会处罚。

2020年,海南免税离岛政策出台,概念股走出主升浪行情,海印股份再度蹭上免税概念。

业绩方面,2021年海印股份录得近20年净利润首亏。根据财报,2021年海印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地产和金融,报告期内,公司的业绩同比由盈转亏,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3%,为12.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23亿元。公司称,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是导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海印股份的基本面稍稍转暖,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40.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159万元,同比增长404%。

目前,海印股份的整体债务负担较重,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19%,货币资金2.21亿元,尚不足以偿还2.91亿短期借款。

另外,截至2022年2月11日,海印股份控股股东海印集团质押公司股份数量6.88亿股,占其持有股份的70.87%,质押比例较高。

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动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元。由于”前科“在身,盈利能力平庸,资产受限比例较高,海印股份仅仅斥资千万资金转型新能源的举动,被不少投资者解读为“蹭热点”。

5月16日,市场用脚投票,海印股份股价跌停,报3元/股。这一次,公司究竟是真转型还是“蹭热点”有待时间验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0861》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0861、招商理财产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