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全球基金公司,华夏全球基金公司排名

2022-08-04 4:40:09 股票 xialuotejs

华夏全球基金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又是一年春招季。

刚进入2月中旬,基金公司就已为储备新的人才忙碌起来。日前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启动2022春季校招,包括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等多个公募大厂。

相关招聘计划显示,投研、科技、运营、市场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炙手可热,专业对口、硕士学历是标配,具有相关资格证书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多家基金公司启动2022春季校招

面对海内外院校纳新

2月17日,华夏基金官方发布信息表示,公司正式启动2022届春季校园招聘。本次招聘面向2022届毕业生,即将于今年8月前取得毕业证的应届生。

汇添富基金则于2月14日启动了以“‘添’才计划”为名的2022春季校园招聘,面向群体为2022应届毕业生,工作地点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简历投递截止时间为3月13日,整个简历投递阶段长达一个多月。

日前启动校招的还有兴证全球基金。这家基金公司将2022届春季校园招聘的主题命名为“兴青年”,面向海内外院校2022届毕业生招聘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面向海内外院校毕业生,兴证全球及基金将毕业时间放宽至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并且每个求职者可同时投递两个岗位。

永赢基金也于日前启动春招,并且打出“生而为赢,择时而动”的slogan。同样,对海内外院校毕业生的毕业时间,永赢基金也分别提出要求,即国内院校为2022届毕业生,海外院校为毕业于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间,并于2022年8月31日前通过国家教育部学历认证。

永赢基金还展示了详细的招聘流程,即在2-3月完成在线测评和面试安排,在2-4月进行实习考核,校招终面将在4月中旬进行,并于4月中旬发布Offer。每位同学最多可以申请两个岗位,有限考虑第一志愿岗位。

另外,永赢基金表示,在去年秋招中投递过简历的同学也可以再次投递,不过若是在暑期或秋招期间实习考核环节淘汰,不建议投递原岗位。一般实习考核时间为2-4周。

2月中旬,泓德基金的春季校园招聘也已拉开帷幕,邀请优秀应届毕业生一起“泓扬青春,共赴未来”。

景顺长城基金也于日前启动春季校园招聘,校招地点包括上海、北京等地。此外也有基金公司已于1月份发布校招信息,“先发制人”招揽人才。

其中南方基金早在1月下旬就已展开校招工作。比较特殊的是,南方基金此次校招主要面向2023届国内及海外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部分岗位对2022届优秀毕业生开放。

南方基金的春招信息显示,相关岗位的申请至2月28日截止;将于3月进行测评面试;4-5月进行实习考核;考核通过后,5月便可正式录用。

此外,与永赢基金类似,南方基金的招聘启事还表示,此前申请过秋招岗位但没有成功的候选人可以再次申请,但如在秋招专业面试或实习环节未通过的,则不建议投递原岗位。

也有基金公司招聘工作进展飞速,例如海富通基金于年前启动校招,截至2月10日已经停止接收简历。

与以前校招略有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季校园招聘多采用线上的形式,校园宣讲则多以“云宣讲”形式进行。

重点招聘四大类人才

专业对口、硕士学历成标配

从目前校招岗位来看,基金公司招聘岗位数量主要根据部门需求确定,总体没有较大增幅或减幅,招聘方向主要包括投研、科技、运营、市场等四大类。

按照春季校招公告,华夏基金此次招聘职位主要包括营销类、金融科技类和子公司类三大方面。网申截止日期为3月13日,部分截止日期为3月21日。

汇添富基金招聘岗位包括研究投资类、市场类、信息技术类以及运营管理类四大方向,基本囊括了基金公司运作中必不可少的几大类关键岗位。

兴证全球基金同样招聘科技类、营销类、运营类人才。从截至目前的岗位关注度来看,渠道销售岗、机构业务岗、基金互联网运营岗等岗位较受关注。

南方基金主要招聘四大方向的人才,包括投研类、市场类、科技类、运营类。作为基金公司核心岗位,投研类岗位包括行业研究、信用研究、利率研究、港股研究、海外债券研究、数量化研究等公募基金涉及的多个研究方向。

永赢基金也在招聘海报中列出了较为具体的需求岗位,包括指数研究员、渠道销售经理、电商经理、交易员、基金会计、开发工程师及人事经理,几乎覆盖了基金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

泓德基金主要招聘行业研究员、产品岗、渠道营销、风控管理岗、稽核审计岗、交易员、基金会计等。

从要求来看,作为资管机构正规军的基金公司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专业对口、硕士学历已成为标配。

以行业研究员岗位为例,相关公募要求应聘者为经济类、金融类、理工科类等相关专业,202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复合专业背景者优先;同时具有较好的数据及行业分析能力,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具备CFA资质者优先。

此外,会计、监察稽核岗、营销岗同样要求经济、金融、营销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仍为今年多家公募侧重招聘的岗位,系统研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等需求量较大。

例如海富通基金今年春季校招岗位中,包括IT应用开发助理、IT数据开发助理、IT项目经理助理等多个金融IT相关岗位。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各类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大战开启,持续加码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争夺也从金融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延伸至与基金、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抢人大战白热化,在各家金融机构以及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2022年人才招聘布局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事实上,有不少银行、保险机构面向金融科技人才设定了常态化的招聘计划,招收实习生、定向培训生等,还有证券公司开启金融科技人才专场,以完善相关岗位的空缺,做好后备人才培养。

福利待遇丰厚

人才是公募基金的核心资产,人才储备是基金公司的重要课题。在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基金公司也铆足劲儿给福利。

除基础福利及解决超一线城市户口外,不少公司为应届毕业生准备了全面的培训体系。如永赢基金官网显示,将为校招新员工准备六大模块的培训体系,包括知识学习、文化体验与理解、岗位实践、行动学习、答辩考核、分享反馈等。

汇添富基金则为应届生制定了专门的培训体系,如新员工的基础培训;全方位提高在职员工各项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类培训;MBA/EDP学习的学历学业培训;哈佛商学院短期课程、国外短期培训骨干沙龙等管理类培训。

薪酬待遇方面,尽管基金公司并未在春季校招宣传内容中明示,有业内人士表示,“校招的待遇一般要好于社会招聘,并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例如一家大中型公募给出的待遇算是公募里偏上的水平,薪酬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给出的薪酬在30W左右,中台在25W左右,后台在20W左右,这里的数字是税前收入,包括公积金等。”

“而且基金公司对于校招生的培养看得出来是很用心的,说实话,毕竟自己公募培养出来的人才比卖方跳过来的人才好用的多,因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和立场不一样。”他进一步说道。




东吴动力

11月12日讯 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东吴双动力混合,代码580002)11月11日净值下跌2.3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3094元,累计净值为2.3722元。

东吴双动力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94.50%,今年以来收益71.86%,近一月收益2.16%,近一年收益88.51%,近三年收益48.04%。

东吴双动力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6次,累计分红金额14.69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元海,自2020年04月0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7.87%。

赵梅玲,自2020年07月2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35%。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新劲刚(持仓比例6.01%)、分众传媒(持仓比例4.72%)、歌尔股份(持仓比例3.66%)、恒瑞医药(持仓比例3.62%)、新华保险(持仓比例3.50%)、蓝思科技(持仓比例3.23%)、迈瑞医疗(持仓比例3.15%)、药明康德(持仓比例3.07%)、恒生电子(持仓比例3.03%)、领益智造(持仓比例2.9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3季度,全球主要国家疫情好转,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通道;国内疫情防控最为得力,经济恢复力度也领先全球,带动3季度A股市场持续反弹,万得全A、上证50和创业板50分别上涨8.4%、9.9%和9.8%,经济复苏带动上证指数反弹,风格差异开始收敛。

分行业看,3季度涨幅靠前的板块分别为军工、消费者服务、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汽车和食品饮料,跌幅靠前的是通信、商业零售、计算机、传媒、农林牧渔;板块性行情不明显,行业内分化加剧,疫情后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板块和个股的表现占优。

短期看,随着经济复苏明朗,流动性边际最宽松的时候正在过去,一定程度上将压制权益资产估值的提升;但整体看,权益资产在大类资产中依然具备较高的吸引力。本基金专注于消费与科技成长股投资,考虑到流动性变化,在报告期内适当降低了仓位,适度增加了医药和金融行业配置,降低组合与业绩基准的偏离度。




华夏全球基金公司电话

财联社7月31日

作为8月首周,下周预计将有26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嘉实基金、银华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下周26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8只,混合型基金7只,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有6只,以及3只FOF基金和1只QDII基金。整体而言,在这26只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股票型)仍略超债券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

下周26只新基网友分享

从网友分享时间上看,下周一即8月1日为高峰期合计网友分享17只、周二1只、周三3只、周四4只、周五1只。

数据Wind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周预计新发的7只股票型基金中,除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外,均为被动或增强指数型基金,分别为:招商中证100ETF、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ETF、招商中证800指数增强A、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A、富国中证农业主题联接A、华夏中证农业主题联接A。

其中,富国中证农业主题联接A、华夏中证农业主题联接A的较受关注。事实上,近期农业板块表现相对强势。不少机构认为,在通胀上行环境中,农业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其配置价值也已显现。

整体而言,从今年新基金发行的结构来看,今年1-2月权益型基金发行份额较大,3-6月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明显上升,其中,5-6月同业存单基金发行规模迅速扩大,7月债券型基金发行降温,权益型基金发行再度回暖。

不过,7月A股再度回调,终结5月、6月连涨格局,三大指数跌幅均超4%,其中沪指累计下跌4.28%,拖累年内大盘指数再度回调,此前连续反弹的权益基金年内业绩较上半年末收官时出现下跌。

截至7月末,权益类基金前7月平均收益率为-8.76%,相较而言,主动权益基金表现略优一筹,前7月亏损7.51%。但相比同期沪深300指数,存在小幅的超额回报。截至7月29日,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仍为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收益率达42.63%。同为黄海管理的万家新利前7月收益率37.05%,两只产品年内收益较上半年末均有缩水。

新发情绪大幅扭转仍需时日

7月的新基金发行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均较6月份出现明显降温。按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7月新基金发行规模为1268.98亿元,较6月下滑46.19%;7月新基金成立109只,较6月下滑22%。

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计算,7月新成立基金104只,总发行份额1210.13亿份,环比6月减少35只,发行份额减少48%;同比去年7月减少48只,份额减少五成。7月共17只基金发行超过20亿。今年1-7月全市场发行814只新基金,总发行份额8059.6亿份,较去年同期减少168只,份额减少10589.61亿份。今年来已19只新基金募集失败。

进一步而言,爆款基金是发行市场最直观的“风向标”。7月6日,募集目标为100亿元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基金公告称,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81.424370%。这意味着,年内首只发行规模超过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诞生。与前几年顺风顺水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痛苦期。

有业内人士预计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低迷,还将持续。因为此前新发基金市场较为低迷,基金公司上报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明显减少。统计显示,六月共计114只基金开始募集,其中60只已经募集完毕,有54只仍在募集期内,从分类来看,债券型基金有47只。六月共有221只基金上报,目前均仍处于未被受理,等待审批的状态,以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为主。

那么,7月行情收官,年内A股市场跌宕起伏,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针对后市,基金经理们是如何看待的?

从仓位变化反映出的基金经理针对后市的态度上看,对于后市业内分歧有所加大。例如,张清华管理的易方达新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将股票仓位下降至73.93%,与一季度末90.94%的高仓位相比,减仓超过17个百分点。

张清华表示,随着市场的逐步反弹,投资者参与热情大幅回升,热门板块的估值快速抬升。考虑到市场的反弹幅度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组合随着市场的反弹适当降低了仓位,同时结合市场变化,适当调整了持仓结构,维持相对中性的配置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变化。

不过,“乐观派”如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经理陆彬就在二季报中表示,“站在当前,我们更倾向于‘优质成长’将成为后续市场的主要投资机会。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时代趋势下,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优质的成长行业和公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药、新消费、TMT科技等),因为产业需求爆发、全球市占率提升,新产品放量或者进口替代等原因,整体行业空间较大,公司竞争力日益加强,未来几年有望实现较快的复合增速。”




华夏全球基金公司排名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最新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极致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最新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最大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最大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最大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绝对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冠军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冠军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冠军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全球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全球基金公司、东吴动力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