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
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售第一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来自京东的数据则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苹果破百亿;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
找
券商板块高开高走,盘中二度冲高,截至午间收盘,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涨1.25%,成交126亿元,超昨日全天成交额。成份股全面飘红,长城证券涨近6%,光大证券、浙商证券涨超3%。
【板块行情与券商ETF(512000)前十大领涨成份股】
截至午间收盘,市场人气风向标券商ETF(512000)涨1.49%,盘中成交4.31亿元,超昨日全天成交额。最近3日资金连续净流入券商ETF(512000)合计达6872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合计3.79亿元。
【券商ETF(512000)资金净流入情况】
【强者恒强,天天基金稳居全渠道前三】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二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规模100强榜单?。
截至2022年2季度末,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0强,保有权益类基金(股票+混合)规模6.34万亿元,比一季度的前100强规模增长4299亿元,规模增幅7.3%;前100强非货基保有规模为8.68万亿元,环比也新增7939亿元,增幅10.1%。
具体到券商领域,前100强中,券商渠道二季度股票及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2398亿元,环比增长9.1%;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合计达到14157亿元,环比增长13.5%。对比银行、第三方代销机构,券商渠道整体上无论是股混还是非货保有规模的增长率都领先于其他渠道。
“券茅”在代销领域实力依然卓越,旗下第三方代销机构天天基金以5078亿元、6695亿元的股混、非货规模排名全渠道第三。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位居全渠道前20强,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排名均较一季度上升一个位次。
【机构:不畏浮云遮望眼,扼守财富主线】
山西证券最新观点指出,财富管理向纵深发展,交易带来的收入增长动能减小,代销金融产品成重要抓手,2021年占经纪业务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3%,较2017年的占比5%提升了8pct,有11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增速达到100%以上,经纪业务收入逐步多元化。同时券商发力基金投顾,从投和顾两端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以资管和基金服务共同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公募基金业务成为大资管业务和公司业绩的重要贡献和服务客户的重要手段。
2022年以来,板块持续下跌,进入6月虽然有所恢复,但处于估值底部区间。板块PB处于近五年的18.24%,近十年的9.08%,估值保护较高,向下空间小。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两市成交量放大,两融规模企稳回升,同时基金持仓处于低位,2022年一季度机构持仓比例为3.13%,仍处相对低位,向上动能较高,具备提前布局配置价值。
从历史复盘情况来看,在流动性改善和行业创新政策驱动的双重环境下,券商板块相对市场指数取得超额收益。近期科创板试点做市制度和全面注册制改革对券商贡献增量市场,推动行业经营情况改善,居民财富向权益类资产转移,推升财富管理需求,预计将呈现板块内部分化的结构性行情,小市值标的券商弹性较高,龙头券商业务优势更加明显,受益于政策的业务改善预期部分券商表现突出。
【A股主流ETF特别提示:券商ETF(512000)|A股行情风向标】
【全面注册制+财富管理+衍生品创新三大逻辑催化,低估价值凸显】
全面注册制: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相关政策持续深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在2022年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有利于提高发行效率,提升直接融资占比,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业绩增量。注册制改革对券商的承销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充足的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财富管理: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66万亿元,较一季度显著回升6.71%,公募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合计16.09万亿元,环比上涨达7.43%,规模再次达到历史新高。第三支柱及配套政策持续落地,居民养老储蓄资金产品化是较为确定的趋势,中长期看,利于培养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意识及习惯,个人养老金制度将进一步强化大财富管理赛道的成长逻辑。
衍生品创新:7月,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正式上市,目前股指衍生品家族已经覆盖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品阵营的不断丰富,有助于进一步满足投资者避险需求,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市,丰富交易策略,带动券商相关业务发展。
估值底部区域:目前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最新市净率为1.36倍,低于历史上90%以上的时间区间,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政策向好、资本市场建设高度持续提升、财富管理需求驱动、金融市场创新持续开放等长期正向因素助推下,板块配置价值显著。
【一基把握头部券商强者恒强优势+中小券商高弹性】
券商ETF(51200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覆盖了市场上所有上市半年以上的券商股,共50只,其中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分享大券商强者恒强的长期价值,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是一只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券商ETF设有联接基金(A份额代码006098/C份额代码007531),无场内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在互联网上代销平台7*24申赎券商ETF联接基金的A类份额和C类份额,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券商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基日为2007年6月29日,发布于2013年7月15日,该指数的历史业绩是根据该指数目前的成份股结构模拟回测而来。其指数成份股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资讯
观察者网 文/卢思叶 胡毓靖 编辑/庄怡)零点到来,又一年双11消费狂欢落幕,电商平台也准点交出消费答卷。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实现稳健增长,去年这一数据为4982亿元。
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去年这一数据为2715亿元。
从10月21日第一轮双11预售开始,多家外媒就对今年双11表示关注。与今年10月第一周开始的美国“黑五”劳工短缺、货运问题及供应链紧缩等困境不同,双11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节日,成交额远超“黑五”和“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以及“亚马逊会员日”(Prime Day)。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内经济强势复苏,为今年双11成交额增长提供强势动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国产品牌在过去一年积极转型,拥抱国内消费市场,国货成为今年双11消费的“绝对主角”。同时,数字技术升级、低碳消费主张、产业带协同发展成为电商平台关注的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勇坚指出,双11说明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已全面恢复;消费升级的趋势仍然存在,新消费人群正在引领消费新潮流,新的消费趋势正在引领中国消费崛起。
国货、科技纷纷出海,全球参与双11
“如果把11.11作为观察中国消费的一个切面,透过这个切面,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市场拥有品质消费的主动力、产业创新的活力和潜力,我们有十足的底气相信中国消费能够持续向上。”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今日解读双11时这样说道。
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是唯一一个在此期间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作为线上消费的重要节日,今年的双11依旧火热。
11月10日晚8点刚过,京东的3C家电品类就迎来销售高峰,成交额5分钟突破20亿;前10分钟,高端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60%。
11月11日的前45分中,有411个去年成交额过百万的天猫中小品牌,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40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在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1亿元。
在这些飞速增长的品牌中,国潮与国货成为今年双11消费的“绝对主角”。
其中,国产运动品牌尤其亮眼。11日开售首小时,鸿星尔克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7倍;国产露营品牌牧高笛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倍,户外品牌黑鹿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5倍。
美妆品类上,国货新贵们从国际大牌阵营中突围,国货品牌毛戈平、欧诗漫、薇诺娜、美诺、相宜本草、rec、珀莱雅首小时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
数据显示,这是国潮消费成长最快的双11,京东双11开售4小时内,老字号跨界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达105%,其中一二线城市领跑中国品牌消费占比增速榜。
越来越多人气国货品牌在双11中大放异彩,还有百雀羚、回力等老字号也跻身成交额过亿之列。从传统变身时尚与潮流后,老字号、博物馆文创、非遗等商品在今年双11颇受消费者追捧。
截至11月11日8点,220家老字号品牌在天猫双1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其中包括金徽、桂花庄、白水杜康等多家中西部地区的老字号,回力等品牌销售额更是突破1亿元。
“德州扒鸡销售额是去年的近4倍。旗下新品牌鲁小吉的奥尔良鸡腿、自热鸡煲等新品受到了众多95后消费者的喜爱,外省尤其是南方的消费者,占比已经超过六成。”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崔宸表示,昔日的老品牌通过孵化新产品,实现了转型升级,在新消费时代焕发生机。
百年老字号在复兴,博物馆新文创也成为今年的黑马。11月11日首小时,就有8个博物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倍,消费人群中,00后在消费金额与人数上都比去年多了一倍,笔墨纸砚成了真正的“网红爆款”。
据《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共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双11大促狂欢之时,“国货之光”也在乘风加速出海,双11期间,“国货”在海外消费者购物车里占据C位。
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为“中国创造”买单。海淘风向变了,过去抢购日本马桶盖,如今变成了抢购中国洗地机。以扫地机器人、立体洗地机为代表的清洁类电器倍受海外华人欢迎。
福建运动产业带、曹县汉服产业带、顺德小家电产业带、佛山家具家居产业带、安吉电竞椅产业带成为出海增速最快的五大产业带。
国货加速出海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型,国货通过电商平台火到海外,为中国出口市场带来新增量,也带动了地方产业带发展。以服饰为例,清河羊绒、莆田鞋靴、小榄男士内裤、江阴保暖内衣四大产业带成交额同比增长280%。
双11成为中国产品与世界消费者的重要连接器。阿里跨境出口B2C平台速卖通共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智能家具、宁波小家电、许昌假发成为海外消费者最爱的中国产业带。
其中,国产手机需求量增速达218%、游戏电脑配件需求量增长940%,宠物用户火爆全球,速卖通国产宠物用品出口国中,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美国和巴西成为TOP 5。海外消费者还趁双11囤圣诞礼物,圣诞树、圣诞礼物销量增幅达43.39%。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中国稳健的物流技术积累,智能仓库和海陆空运输链条等技术也被“出口”到了国外。
位于荷兰的京东智能仓库承担着欧洲高端内衣品牌香蔻慕乐在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四国的订单仓配任务,约占其欧洲网购包裹总量的1/3。
仓库中,国内自主研发的货到人地狼搬运机器人(AGV)将货架搬运到工作台,优化了仓内拣货等生产环节作业人员的拣货路径,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效率提升2.5倍。
自动化仓库
包括荷兰仓在内,今年双11,京东在欧洲的多座自营本地仓已投用数百台物流机器人。在德国和波兰,数百台京东AGV地狼搬运机器人已投入应用。在英国,京东CTU飞狼料箱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和导航,在仓内实现“自动驾驶”,密集穿梭于如织的货架间精准拣货,效率最大提升6-8倍。
除了全球仓网建设外,京东国际物流的海陆空运输链路已经覆盖到百余国家及地区,国际供应链网络触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自营包机、国际海运、中欧班列和国际卡车等近千条国际运输线路。
国内电商成熟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正在搭建起一套稳定高效的出海新基建。
科技减碳,绿色消费成重要主张
作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公布后的第二个双11,绿色消费成为重要主张,科技减碳成绩也成为双11成绩单的一部分。
10月26日,《“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提升绿色创新水平”。
双11期间,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减碳2.6万吨,大促峰值的计算成本相比去年下降50%。菜鸟127855.1万张电子面单“瘦身”,智能切箱算法平均减少使用包装材料15%。
此外,从11月1日至10日,消费者购买低能耗家电同比增长53.65%,天猫精灵智能节能指令日用次数同比增长60%。
据京东11.11半日报,京东物流通过使用减量化包装、循环包装以及回收材料、新能源车、光伏、智能设备使用等举措,截至目前,实现减碳2.6万吨,其中使用循环包装1135万次,减少一次性垃圾3400吨。京东11.11期间,原发包装的参与品牌达到1.3万个,使用原发包装4100万箱,涉及SKU数25万个。
就电商行业而言,碳排放主要来自:包装、物流、办公、包装、仓储和数据中心等,而消费爆发的双11也成为“减碳试验场”,科技则成为减碳的最关键力量。
今年双11开启之前,天猫就首次提出要让绿色低碳消费成为主流,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双11已经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减碳试验场。
除了云原生技术推动大促峰值算力成本大幅下降,阿里自研含光芯片也在算法效率提高的同时降低能耗,相比传统GPU,单位算力能耗降低58%。达摩院自研的全球最大规模参数的大模型M6也首次支持双11,通过低碳、高算力的算法模型,帮助AI相关业务提升算力且降碳减排,目前已用于40多个业务场景。
今年,阿里数据中心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继续提升,同时不断推广液冷技术。通过将服务器浸泡在特殊的绝缘冷却液里实现散热,液冷技术能将服务器能耗降低70%。
在“绿色计算”技术应用方面,蚂蚁集团采用了“在离线混合部署技术”、“云原生分时调度”、“AI弹性容量”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实现算力共享,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规模化应用“绿色计算”,减少投入双11的服务器,11天省下64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4吨。
在物流环节,菜鸟通过优化纸箱型号和推荐合理的装箱方案,智能切箱算法支持菜鸟全行业仓内包材推荐,平均减少使用15%包材;通过碳排放测算和绿色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盘查,菜鸟还推出“个人减碳账单”,并在6万个菜鸟驿站发起快递包装回收、1万个驿站试行旧包装循环寄件,打通快递包装循环使用闭环。
京东方面,此前京东就明确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并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
落实到数据中心、包装等减碳的具体层面,京东“绿色消费”商品种类已超过1.5亿种,每年可减少近200万吨碳排放;数据中心借助液冷技术可实现全年运行PUE低于1.1,有效减碳10%。
物流是京东生态内的重要业务。2017年京东发起“青流计划”,希望构建更为绿色低碳的供应链体系。今年双十一,京东每个快递包裹,平均可节约210克纸类包装材料、11克的一次性塑料和25厘米胶带。
此外,明年京东将在宿迁和西安简称“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通过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等技术建设,成为全行业首批碳中和示范园区。据京东测算,预计至2021年底京东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可建成100兆瓦,年发电量可供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预计用3年的时间,搭建起1000兆瓦的光伏发电能力,能够为85%的京东智能产业园提供绿色能源。
在终端配送上,京东还宣布未来5年投入10亿元用于低碳一体化供应链建设,从干线物流车到终端快递车,逐步采用新能源汽车。
人间晚秋至,双11再度落幕。这一年,双11的时间边界更加模糊,消费体验取代数据表现成为大家最关注的内容。我们也欣然看到国货又一次站到C位,电商平台承担起减碳责任,开启绿色消费新篇章。
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22亿元)。内需持续增长,对外持续开放,伴随数智供应链建设、直播电商规范化、物流提效减碳,下一年,我国消费的强大潜力仍将持续释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观察者网 文/卢思叶 胡毓靖 编辑/庄怡)零点到来,又一年双11消费狂欢落幕,电商平台也准点交出消费答卷。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实现稳健增长,去年这一数据为4982亿元。
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去年这一数据为2715亿元。
从10月21日第一轮双11预售开始,多家外媒就对今年双11表示关注。与今年10月第一周开始的美国“黑五”劳工短缺、货运问题及供应链紧缩等困境不同,双11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节日,成交额远超“黑五”和“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以及“亚马逊会员日”(Prime Day)。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内经济强势复苏,为今年双11成交额增长提供强势动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国产品牌在过去一年积极转型,拥抱国内消费市场,国货成为今年双11消费的“绝对主角”。同时,数字技术升级、低碳消费主张、产业带协同发展成为电商平台关注的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勇坚指出,双11说明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已全面恢复;消费升级的趋势仍然存在,新消费人群正在引领消费新潮流,新的消费趋势正在引领中国消费崛起。
国货、科技纷纷出海,全球参与双11
“如果把11.11作为观察中国消费的一个切面,透过这个切面,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市场拥有品质消费的主动力、产业创新的活力和潜力,我们有十足的底气相信中国消费能够持续向上。”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今日解读双11时这样说道。
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是唯一一个在此期间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作为线上消费的重要节日,今年的双11依旧火热。
11月10日晚8点刚过,京东的3C家电品类就迎来销售高峰,成交额5分钟突破20亿;前10分钟,高端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60%。
11月11日的前45分中,有411个去年成交额过百万的天猫中小品牌,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40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在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1亿元。
在这些飞速增长的品牌中,国潮与国货成为今年双11消费的“绝对主角”。
其中,国产运动品牌尤其亮眼。11日开售首小时,鸿星尔克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7倍;国产露营品牌牧高笛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倍,户外品牌黑鹿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5倍。
美妆品类上,国货新贵们从国际大牌阵营中突围,国货品牌毛戈平、欧诗漫、薇诺娜、美诺、相宜本草、rec、珀莱雅首小时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
数据显示,这是国潮消费成长最快的双11,京东双11开售4小时内,老字号跨界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达105%,其中一二线城市领跑中国品牌消费占比增速榜。
越来越多人气国货品牌在双11中大放异彩,还有百雀羚、回力等老字号也跻身成交额过亿之列。从传统变身时尚与潮流后,老字号、博物馆文创、非遗等商品在今年双11颇受消费者追捧。
截至11月11日8点,220家老字号品牌在天猫双1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其中包括金徽、桂花庄、白水杜康等多家中西部地区的老字号,回力等品牌销售额更是突破1亿元。
“德州扒鸡销售额是去年的近4倍。旗下新品牌鲁小吉的奥尔良鸡腿、自热鸡煲等新品受到了众多95后消费者的喜爱,外省尤其是南方的消费者,占比已经超过六成。”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崔宸表示,昔日的老品牌通过孵化新产品,实现了转型升级,在新消费时代焕发生机。
百年老字号在复兴,博物馆新文创也成为今年的黑马。11月11日首小时,就有8个博物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倍,消费人群中,00后在消费金额与人数上都比去年多了一倍,笔墨纸砚成了真正的“网红爆款”。
据《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共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双11大促狂欢之时,“国货之光”也在乘风加速出海,双11期间,“国货”在海外消费者购物车里占据C位。
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为“中国创造”买单。海淘风向变了,过去抢购日本马桶盖,如今变成了抢购中国洗地机。以扫地机器人、立体洗地机为代表的清洁类电器倍受海外华人欢迎。
福建运动产业带、曹县汉服产业带、顺德小家电产业带、佛山家具家居产业带、安吉电竞椅产业带成为出海增速最快的五大产业带。
国货加速出海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型,国货通过电商平台火到海外,为中国出口市场带来新增量,也带动了地方产业带发展。以服饰为例,清河羊绒、莆田鞋靴、小榄男士内裤、江阴保暖内衣四大产业带成交额同比增长280%。
双11成为中国产品与世界消费者的重要连接器。阿里跨境出口B2C平台速卖通共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智能家具、宁波小家电、许昌假发成为海外消费者最爱的中国产业带。
其中,国产手机需求量增速达218%、游戏电脑配件需求量增长940%,宠物用户火爆全球,速卖通国产宠物用品出口国中,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美国和巴西成为TOP 5。海外消费者还趁双11囤圣诞礼物,圣诞树、圣诞礼物销量增幅达43.39%。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中国稳健的物流技术积累,智能仓库和海陆空运输链条等技术也被“出口”到了国外。
位于荷兰的京东智能仓库承担着欧洲高端内衣品牌香蔻慕乐在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四国的订单仓配任务,约占其欧洲网购包裹总量的1/3。
仓库中,国内自主研发的货到人地狼搬运机器人(AGV)将货架搬运到工作台,优化了仓内拣货等生产环节作业人员的拣货路径,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效率提升2.5倍。
自动化仓库
包括荷兰仓在内,今年双11,京东在欧洲的多座自营本地仓已投用数百台物流机器人。在德国和波兰,数百台京东AGV地狼搬运机器人已投入应用。在英国,京东CTU飞狼料箱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和导航,在仓内实现“自动驾驶”,密集穿梭于如织的货架间精准拣货,效率最大提升6-8倍。
除了全球仓网建设外,京东国际物流的海陆空运输链路已经覆盖到百余国家及地区,国际供应链网络触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自营包机、国际海运、中欧班列和国际卡车等近千条国际运输线路。
国内电商成熟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正在搭建起一套稳定高效的出海新基建。
科技减碳,绿色消费成重要主张
作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公布后的第二个双11,绿色消费成为重要主张,科技减碳成绩也成为双11成绩单的一部分。
10月26日,《“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提升绿色创新水平”。
双11期间,阿里张北数据中心减碳2.6万吨,大促峰值的计算成本相比去年下降50%。菜鸟127855.1万张电子面单“瘦身”,智能切箱算法平均减少使用包装材料15%。
此外,从11月1日至10日,消费者购买低能耗家电同比增长53.65%,天猫精灵智能节能指令日用次数同比增长60%。
据京东11.11半日报,京东物流通过使用减量化包装、循环包装以及回收材料、新能源车、光伏、智能设备使用等举措,截至目前,实现减碳2.6万吨,其中使用循环包装1135万次,减少一次性垃圾3400吨。京东11.11期间,原发包装的参与品牌达到1.3万个,使用原发包装4100万箱,涉及SKU数25万个。
就电商行业而言,碳排放主要来自:包装、物流、办公、包装、仓储和数据中心等,而消费爆发的双11也成为“减碳试验场”,科技则成为减碳的最关键力量。
今年双11开启之前,天猫就首次提出要让绿色低碳消费成为主流,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双11已经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减碳试验场。
除了云原生技术推动大促峰值算力成本大幅下降,阿里自研含光芯片也在算法效率提高的同时降低能耗,相比传统GPU,单位算力能耗降低58%。达摩院自研的全球最大规模参数的大模型M6也首次支持双11,通过低碳、高算力的算法模型,帮助AI相关业务提升算力且降碳减排,目前已用于40多个业务场景。
今年,阿里数据中心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继续提升,同时不断推广液冷技术。通过将服务器浸泡在特殊的绝缘冷却液里实现散热,液冷技术能将服务器能耗降低70%。
在“绿色计算”技术应用方面,蚂蚁集团采用了“在离线混合部署技术”、“云原生分时调度”、“AI弹性容量”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实现算力共享,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规模化应用“绿色计算”,减少投入双11的服务器,11天省下64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4吨。
在物流环节,菜鸟通过优化纸箱型号和推荐合理的装箱方案,智能切箱算法支持菜鸟全行业仓内包材推荐,平均减少使用15%包材;通过碳排放测算和绿色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盘查,菜鸟还推出“个人减碳账单”,并在6万个菜鸟驿站发起快递包装回收、1万个驿站试行旧包装循环寄件,打通快递包装循环使用闭环。
京东方面,此前京东就明确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并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
落实到数据中心、包装等减碳的具体层面,京东“绿色消费”商品种类已超过1.5亿种,每年可减少近200万吨碳排放;数据中心借助液冷技术可实现全年运行PUE低于1.1,有效减碳10%。
物流是京东生态内的重要业务。2017年京东发起“青流计划”,希望构建更为绿色低碳的供应链体系。今年双十一,京东每个快递包裹,平均可节约210克纸类包装材料、11克的一次性塑料和25厘米胶带。
此外,明年京东将在宿迁和西安简称“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通过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等技术建设,成为全行业首批碳中和示范园区。据京东测算,预计至2021年底京东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可建成100兆瓦,年发电量可供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预计用3年的时间,搭建起1000兆瓦的光伏发电能力,能够为85%的京东智能产业园提供绿色能源。
在终端配送上,京东还宣布未来5年投入10亿元用于低碳一体化供应链建设,从干线物流车到终端快递车,逐步采用新能源汽车。
人间晚秋至,双11再度落幕。这一年,双11的时间边界更加模糊,消费体验取代数据表现成为大家最关注的内容。我们也欣然看到国货又一次站到C位,电商平台承担起减碳责任,开启绿色消费新篇章。
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22亿元)。内需持续增长,对外持续开放,伴随数智供应链建设、直播电商规范化、物流提效减碳,下一年,我国消费的强大潜力仍将持续释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双11成交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双11成交额、天天基金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