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全球精选,华夏全球精选基金

2022-08-02 4:00:20 股票 xialuotejs

华夏全球精选



本文目录一览:



点击回复标题作者
3960我也是07年买的,还要配售了,买10000元,成了基民gwhskG06-13 21:49
2530基民4FzXaW06-12 15:00
3221这是支好基,美股跌他跌,A股跌他也跌,十几年过去净股友fd06-12 09:15
2590还有长期价值投资吗?川B4125906-11 10:04
5952擦,昨天跌这么多王者绝逼不是青铜06-11 07:25
3030好鸡啊牛魔王大哥66606-10 20:07
7220交银蓝筹快翻倍。价已到1.94。这基炒成这样。跟选基民YqlFW806-08 16:03
3251丢人基民4YzC9H06-06 15:16
2310洋垃圾股友Gl3EJV06-06 13:50
5070这只留洋华夏烧鸡生不逢时啊牛魔王大哥66606-03 16:06
3940基金持续下跌。全球股指疲软,中国股市震荡下滑。酌情基民pcsTjZ05-31 12:46
3920这是世界上最烂的基金经理!丢人现眼啊!Fmxdyy05-31 10:25
436008年买入,从未受益。不是垃圾,是垃圾中的垃圾!!n98971377832941205-31 08:32
4430都记不清了,是07买的。经理一直领酬金吗?n98971377832941205-31 08:30
4350真的垃圾基金徐祯祥05-30 20:56
6161垃圾基金基民qPuoTH05-29 19:47
5510出一次净值。要5天以上。难道是在火星上股市炒股。基民YqlFW805-28 12:10
4850就是一垃圾基金风潇潇9365605-23 08:18
4580公告华夏全球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20基金资讯05-22 09:08
4400公告华夏全球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摘要(基金资讯05-22 08:04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

核心结论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我们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将存在以下的两大趋势:一是核心企业盈利显著上行。虽然从稍长期的视角看,我国如此体量的经济增速放缓将是种新常态,难以避免。但是我们也看到当前企业盈利水平远高于历史低点。即在经济结构转型下,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定的背离,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经济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核心企业盈利将会显著好于经济增长。二是全球长期低利率环境。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利率基本均处于历史低位。短期来看,为应对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仍在加码,利率短期向上可能性较小。中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同样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对利率存在压制。这里我们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股价本质上是对企业盈利而非经济增速定价。虽然随着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变大,增速放缓将是新常态难以避免,但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核心企业盈利或将显著上行,这是决定未来资本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叠加全球低利率环境,未来权益资产特别是具有优势地位的核心权益资产,其资产价值将愈发突出。沪深300代表了中国最核心的权益资产

沪深300指数由A股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代表了中国最核心的权益资产,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从盈利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盈利能力在A股中大幅居前,这是指数未来长期走好的基础。二是从股息率、流动性等多个投资属性角度看,沪深300指数同样优于同期其他主要指数。三是从历史表现来看,沪深指数长期收益率较高,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四是从估值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估值显得较为便宜。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在当前样本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指数整体估值历史底部的背景下,未来几年沪深300指数的期望收益率将显著好于过去平均水平。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高效、便捷、廉价的核心资产投资工具

易方达沪深300 ETF(510310.OF)及联接基金是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指数的基金产品,以拟合、跟踪沪深300指数为投资原则,通过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管理,力求实现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透明且成本较低的标的指数投资工具。

上市以来,易方达沪深300 ETF规模与净值均稳定提升,中长期业绩同类排名处于前30%。费率端来看,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是当前全市场费率最低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据wind最新数据,本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15%,大幅低于同类平均的0.56%,托管费率为0.05%,同样大幅低于同类平均的0.12%。并且上市以来,该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基金优异的业绩表现吸引了大批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个人持有比率有所提升。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

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主要存在两大趋势,一是我们看到2019年我国四季度GDP单季增速下滑至6.0%,创90年代有数据以来历史新低。同时受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存在进一步下行压力。从稍长期的视角看,我国如此体量的经济体增速放缓也将是种新常态。而在结构转型下我们看到当前企业ROE处于历史中枢水平,高于历史低点。也就是说在经济结构转型下,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定的背离,未来随着经济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企业盈利状况将会显著好于经济形势。二是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利率基本均处于历史低位。短期来看,为应对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仍在加码,利率短期向上可能性较小。中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同样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对利率存在压制。全球的低利率环境无疑为权益资产提供了较为舒适的环境。

经济增速创新低,未来放缓是新常态

2019年我国四季度GDP单季增速下滑至6.0%,创90年代有数据以来历史新低。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1万亿,环比增加7.2万亿。虽然从绝对值来看,GDP向上已十分逼近百万亿大关,但从实际增速来看,2019全年GDP增速降至6.1%,四季度GDP单季增速更是下滑至6.0%,双双创下90年代以来历史新低。

同时受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存在进一步下行压力。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国内经济短期内陷入了较大程度的停滞,从最新的高频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消费总额、出口等增速均大幅跌至负区间,且伴随着海外疫情的持续发酵,可以说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

从稍长期的视角看,我国如此体量的经济体增速放缓也应是种新常态。其实从变化趋势来看,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就已较为明显,整体呈现“L”型走势。这一点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即使是成功转型的发达经济体也难以维持较高的增速持续增长,减速在经济的发展后期也是正常现象。

我们认为人口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比不断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占比达到为74.5%的高点,随后开始拐头向下,与此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不断上升,表明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在不断消退,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加剧。

结构转型下企业盈利显著好于经济增长

当前企业ROE处于历史中枢水平,高于历史低点,结构转型下企业盈利状况将会好于经济形势。截至2019年三季度,全部A股及剔除金融两油后ROE分别为9.4%和7.9%,虽然2018年底到去年三季度出现小幅回落,但当前依然处于历史中枢水平,高于历史低点。也就是说在经济结构转型下,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定的背离,未来随着经济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企业盈利状况将会显著好于经济形势。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相比于经济增速,我们认为决定股价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的盈利指标。对比中美经济增速,我们发现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及人口红利优势,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高速通道,而美国经济增速则长期在低位徘徊,增速基本均处于5%以下,金融危机期间一度跌入负区间。而对比中美两国上市公司ROE,我们发现2000年以来,绝大数时间美股上市公司整体ROE高于A股。也就是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我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并没有高于美国,而美国经济虽增速缓慢,但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却是长期稳定的维持在高位,因此我们认为支撑标普长牛走势的基础正是美股长期以来持续、稳定的高净资产收益率。

全球将大概率持续处于低利率环境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利率基本均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0年4月1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6%,基本处于历史最低位水平。国外来看,美国、日本、欧元区十年期国债利率分别为0.62%、0.02%和-0.38%,同样处于历史低位,而全球的低利率环境无疑为权益资产提供了较为舒适的环境。

短期来看,为应对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仍在加码,利率短期向上可能性较小。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3月初,G7各央行行长及财长召开联合会议,并在声明中承诺将使用所有适当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增长并防范下行风险。随后,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至0%,同时开启不限量QE。除去美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日本、欧元区等也在不断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

中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同样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对利率存在压制。老龄化其实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全球15-64岁年龄段人口占比在2014年达到为65.6%的高点,随后开始拐头向下,与此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有加速上升的迹象,表明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加剧。这必然也会带来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剧,而经济增速的下行将进一步对利率存在压制。

沪深300代表了中国最核心的权益资产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基本代表了中国最核心的权益资产。从历史表现来看,沪深指数长期收益率较高,收益-风险表现优异。从ROE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盈利能力在A股中大幅居前,这是指数未来长期走好的基础。从股息率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股息率同样高于同期其他主要指数。从估值的角度看,相比于国内其他指数,沪深300指数估值显得较为便宜。国际对比,当前沪深300指数估值同样也已十分具有吸引力。不同资产之间对比,当前沪深300指数股权风险溢价再度处于高位。

沪深300指数编制方式及简介

沪深3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价格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可以说沪深300指数基本代表了中国最核心的权益资产。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期,基点1000点,于2005年4月8日首次公开发布。从调整频率来看,指数按照每半年一次的频率进行样本股定期调整,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

当前沪深300指数历史表现

沪深指数长期收益率较高,收益-风险表现优异。以2005年1月1日为起点,截至2020年4月6日,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2%,年化波动率为26.7%。长期来看,收益-风险优于上证50、上证综指、深圳成指等指数,充分体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优质性。

沪深300指数在2019年稳定走强,即便2020年春节后,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大幅下挫,仍然能够保持总体较高的正收益。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6日,沪深300指数近一年年化收益率达32.1%,远高于上证50、中证100、上证综指等指数;年化波动率为19.3%,最大回撤-13.5%,波动及回撤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沪深300指数盈利水平在A股中大幅居前

从ROE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盈利能力在A股中大幅居前,这是指数未来长期走好的基础。2017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ROE水平分别为12.0%、11.8%和9.6%,持续领跑上证综指、深圳成指、wind全A等指数,表明该指数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毫无疑问,持续稳定较高的ROE是股价上涨的稀有充分条件,当一个企业能够拥有持续、稳定、较高的ROE时,公司的股价大概率会获得不错的涨幅。

从股息率的角度看,沪深300指数股息率同样高于同期其他主要指数。2017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水平分别为2.1%、2.9%和2.3%,连续3连处于2%以上,且持续高于上证综指、深圳成指、wind全A等指数。据我们统计,即使是在全部个股层面的范围内,目前A股连续三年股息率在2%以上的上市公司数仅有146个,可以说,沪深300指数的分红水平在A股市场中属于佼佼者。股息红利作为股票投资的直接来源之一,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股息红利能够直接带来较高的回报率;而沪深300指数稳定较高的股息红利水平,无疑也是为股票投资收益加上了一个重要保障。

当前沪深300指数估值已经十分便宜

相比于国内其他指数,沪深300指数估值显得较为便宜。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沪深300指数的PE为12.3,PB为1.5,均低于同期的上证综指、深圳成指等其他市场指数。我们认为在盈利大幅高于其他指数的同时,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估值却相对较低,不得不说沪深300指数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国际对比,当前沪深300指数估值同样也已十分具有吸引力。2008年初A股沪深300指数PE高达44.9,在我们统计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大幅居前。而当前A股沪深300指数PE为10.7,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已然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可以说经过十多年的沉淀,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水平已经极具吸引力,这也是近些年来外资不断加码对A股核心资产配置力度的主要原因。

不同资产之间对比,当前沪深300指数股权风险溢价再度处于高位。我们用指数PE的倒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做差来衡量沪深300指数相对于债券的超额收益,该值越高反映股票相对债券更具吸引力,会吸引资金增加对股票的配置。从沪深300指数价格和其股权风险溢价的走势来看,二者呈现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即股权风险溢价的顶部往往对应着指数价格的底部。当前沪深300指数股权风险溢价为6.3,为2006年以来自下而上85%的分位数,2015年以来自下而上97%的分位数,再度处于高位,也反映出了当前沪深300指数相对债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高效、便捷、廉价的核心资产投资工具

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是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指数的基金产品,投资中国最核心权益资产。上市以来,易方达沪深300 ETF规模与净值均稳定提升,中长期业绩同类排名处于前30%。费率端来看,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低于同类平均水平。并且上市以来,该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基金优异的业绩表现吸引了大批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个人持有比率有所提升。

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简介

易方达沪深300 ETF(510310.OF)及联接基金是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指数的基金产品,以拟合、跟踪沪深300指数为投资原则,通过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管理,力求实现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透明且成本较低的标的指数投资工具。

自2013年3月6日成立以来,累计已取得64.7%的收益,大幅跑赢同期上证综指(18.8%)、深圳成指(8.2%)和被动指数型基金(55.8%)的收益率。费率端来看,本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15%,低于同类平均的0.56%,托管费率为0.05%,低于同类平均的0.12%。

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合规、稳健、开放

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领先的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遵循合规、稳健、开放的经营准则,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努力实现投资者资产持续稳定的保值增值。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4万亿元,其中非货币非短期理财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一。

易方达沪深300 ETF现任基金经理余海燕,投资经理年限达8.4年,目前在任管理基金23只,规模428亿。2006年12月加入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任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3年9月23日起任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沪深300非银行金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上证5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4月起担任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其后又分别担任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等多只基金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其管理的易方达沪深300 ETF基金获得2018年度一年期指数型金牛基金和2018年度一年期指数型金基金奖。

基金业绩:规模稳步提升,同类排名居前

上市以来,易方达沪深300 ETF规模与净值均稳定提升。自2013年上市以来,基金规模整体呈现问题提升的趋势,截至2019年12月31日,基金规模达92.6亿元。从净值的角度看,虽然受疫情的冲击影响较大,但截至2020年4月6日,该基金净值依然为1.6,远高于上市之初时的净值。

从基金的同类排名来看,该基金中长期业绩同类排名处于前30%。具体来看,该基金3年累计收益率为13.95%,同类排名为132/395;5年期收益率为-1.98%,同类排名为85/225;7年以来的年化回报为7.30%,同类排名为42/14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积累,易方达沪深300 ETF的收益率整体排名也在不断地提升。

跟踪情况: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

易方达沪深300 ETF跟踪误差低。自2013年3月25日,易方达沪深300 ETF上市以来,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上市以来年化跟踪误差仅0.7%。足够低的跟踪误差,使得指数能够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和较低的风险获得良好长期投资回报。

易方达沪深300 ETF上市以来,始终保持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比例。自该基金上市以来,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基金优异的业绩表现吸引了大批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个人持有比率有所提升。

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是当前全市场费率最低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据wind最新数据,易方达沪深300 ETF及联接基金当前管理费率为0.15%,大幅低于同类平均的0.56%,托管费率为0.05%,同样大幅低于同类平均的0.12%。

燕翔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16080002联系人 朱成成联系人 许茹纯

想要了解最全面的A股历史行情特征?2000年以来,A股市场什么在涨、为什么是他们在涨?股价波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全市场第一本对股市行情进行系统性复盘的著作正式上市啦!

本书系统回顾了2000~2017年A股的行情走势,并且在方法上更加注重使用量化的经验证据去解释行情变化。笔者尝试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进行复盘,即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利率水平、资产比价。本书每章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大事回顾,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点事件进行叙事性描述;第二部分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变化;第三部分行情特征,剖析并解释当年股市行情的结构性特征;第四部分策略专题,是对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性深度研究。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000041

伴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下行,基金发行陷入了冰点。与此同时,号称国内第一只“全面布局欧洲”的QDII基金于9月17日开启认购。

这只名为上投摩根欧洲动力(006282)的基金说,可以让你从LV、法拉利的消费者变为投资者。东边市场不亮,西边就能亮吗?这只基金到底值不值得买?

一、产品真的有稀缺性吗?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目前国内QDII多以投资港股和美股为主,较少涉足欧洲市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报,QDII基金投资了欧洲15个国家,投资总市值在QDII中的占比不到1%。具体到产品中,一些主动型QDII基金会选择少量配置欧洲,较早的如华夏全球精选(000041)。被动型基金方面目前只有一只指数型基金——华安德国30(DAX)ETF。

区别于前述产品,上投摩根欧洲动力是一只定位欧洲市场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招募书显示,该基金主要投资欧洲上市公司股票,也可投资于货币市场金融产品、债券市场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根据约定投资范围的推算,投资于欧洲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不会低于基金资产的64%。

从产品稀缺性来看,这只基金确实属于投身欧洲市场极少数的“开荒者”。作为一只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我们可以将其与国内市场的股票型基金作参照。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仓位下限较高,未来留给基金经理的择时空间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如果欧洲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那么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

二、欧洲市场有哪些风险?

既然该基金高度专注于欧洲市场,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了解欧洲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先说所有QDII基金都会面临的风险。投资海外市场,需关注汇率风险。今年6月,工银瑞信成立了一只投资印度市场的QDII基金。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短短三个月里,人民币和美元两类份额的回报率差距近6%。

再来看看欧洲市场的具体情况。基金招募书显示,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90%×MSCI 欧洲净收益指数收益率+10%×税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率。下面为MSCI欧洲指数近五年的走势情况:

从指数走势来看,在过去5年中,欧洲股市经历了多个涨跌周期。2017年初至2018年上半年,欧洲股市整体表现强劲,但随后便开始回落。目前是否是欧洲市场的最佳布局时机?

上投摩根的说法是:当前欧洲经济持续稳健复苏,就业、消费者信心以及商业投资持续改善,企业盈利持续改善,而温和的通胀水平得以让欧洲央行延续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欧洲股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股票市场构成支撑。

但同业的旁观者并不这么认为。一位 FOF基金经理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对欧洲市场并不十分看好。“目前欧洲实体经济不太好,债务率降下来了,但是各国经济结构不同步,英国脱欧问题悬而未决,德国股市银行占大头,欧洲股市牛市比较难。”

该基金经理认为,欧洲市场分化比较严重,更强调主动的个股选择能力,而想在国内做好欧洲股票的调研难度较大。“一般海外的配置我们都是通过指数基金,如果想在国内做好对欧洲市场的选股,从操作上来说比较难以执行。”

新时代宏观团队研报认为,目前欧洲经济面临承压,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表现。研报提及,近期欧洲央行下调今明两年的GDP增速预期,维持通胀率预期不变。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围绕经济增长的风险大致平衡,但外部需求出现疲软态势,全球贸易摩擦、意大利政治危机以及新兴市场动荡将影响未来经济增长。

上投摩根欧洲动力拟任基金经理张军在最新的半年报里也提及,欧洲部分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是全球经济风险的来源之一。

由此来看,欧洲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未来经济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三、产品的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还需注意的一点重要风险是:欧洲市场不设涨跌停板,因此理论上如果市场出现急速下跌,不仅将导致投资者在短期内出现大量亏损,还可能出现由于赎回潮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问题让许多开放式QDII基金头疼。一方面,基金需要随时应对投资者的赎回;另一方面,跨境交易本身就是一件耗时的工程,如果基金资产不能迅速转变成现金,或者变现为现金后对资金净值产生不利的影响,都会影响基金运作和收益水平。

四、基金管理人靠谱吗?

选择主动型基金,最重要的还是基金经理及其背后的团队。接下来我们看看基金管理人的靠谱程度。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由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摩根资产管理共同组建,其中摩根资管占比49%。Wind数据显示,上投摩根旗下共有68只基金,包括6只QDII(不同份额合并计算)。QDII方面的产品规模、数量、人员配备均在行业中上游水平。

拟任基金经理张军曾任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交易部经理。2004年6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交易总监,2007年10月起任投资经理。2008年开始担任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旗下运作基金共三只,分别为: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以FOF形式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混合,主要投资天然资源行业相关公司;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主要投资亚太地区股票。

由此我们可大概知晓基金经理的“能力圈”:仅从其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来看,涉足欧洲市场的投资管理经验主要集中在天然资源行业的相关股票中。

总结而言,作为“开荒者”的上投摩根,能否做好欧洲全市场范围的主动选股,仍需打个问号;作为一只开放式QDII基金,上投摩根欧洲动力很可能无法避免流动性顽疾;作为一只仓位超80%的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应对其可能有的净值波动有所心理准备。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

“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持续受到市场诟病。

华夏基金在2021年市场相对高位密集发行QDII产品,随着行情反转,高位发行的这些基金普遍面临净值大幅回撤的压力。

根据财报统计,华夏基金旗下QDII基金2021年累计产生净亏损超过95亿元。考虑到2022年以来净值下行明显,公司旗下QDII基金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已无悬念。

华夏基金旗下QDII基金2021年净亏损排名前10

然而,尽管旗下产品亏损严重,华夏基金仍能获取可观的管理费收入。统计显示,公司2021年来自于QDII基金的管理费收入超过2.4亿元。

作为一家企业愿景是“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有重要影响力、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华夏基金是否应该考虑通过减免管理费、提高自购力度等方式与基民利益保持一致?

一家基金公司旗下QDII产品普遍大幅亏损仅仅是因为外部环境不利?

基金管理人投研能力是否充足?是否勤勉尽责?相关产品运行是否合规?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利益输送?基金公司督察长是否应该对相关QDII产品的合规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华夏基金旗下多只热门QDII基金深度回撤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是华夏基金旗下规模靠前的产品。截至2022年4月19日,这两只产品的累计单位净值分别跌至0.4293元和0.5066元,今年以来分别下跌24.70%和27.57%。

华夏基金旗下部分ETF类QDII基金净值表现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成立于2021年1月,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达到75.55亿元,认购总户数达到16.48万户。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收益率,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净值走势

自基金成立以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净值持续下行。投资者如果成立时买入持有至今,目前已经亏损过半。财报显示,该基金2021年净亏损52.94亿元,主要来自于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虽然该基金净值持续下跌,但不少投资者逆势买入。2021年四季度末,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基金份额总额已上升至330.29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到188.29亿元,持有人户数达到35.74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为78.45%。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的情况类似,2021年5月成立以来至今,该基金的累计净值跌至0.5元附近。基金份额总额则从成立时14.56亿份上升至2021年末82.14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基金的上述两只产品均成立于2021年上半年,正好是市场的相对高点位置。华夏基金现存的ETF类QDII产品中(初始基金口径,包括联接基金),超过半数发行于2021年1月至9月。

基金公司旱涝保收 基民利益如何得到保护?

一般而言,由于基金管理人可以凭借稳定的管理费收入旱涝保守,因此天然存在通过发行更多新产品、扩大管理规模以赚取管理费收入的倾向,特别是在行情热度较高时。这一激励机制下,“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亏钱”的案例屡见不鲜。

此外,由于密集发行新产品的同时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大的提升,这也可能使得基金公司投研、风控能力滞后于规模增长,最终使得基民利益受损。

以上述两只产品为例。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产生的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因基金的证券/期货交易或结算而产生的费用、信息披露费用等。其中,管理费支付给基金管理人,是后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管理费为一年0.50%,每日计算,逐日累计至每月月末,按月支付。2021年,该基金的管理费达到4729.05万元。

2021年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的管理费用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的年管理费用率同样为0.50%。由于规模小于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且成立时间相对较晚,该基金2021年产生管理费约为906.45万元。

中信证券财报显示,华夏基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

2017年至2021年华夏基金营收、净利润

损人利己?老牌产品成立14年“颗粒无收”

除了ETF类产品,华夏基金旗下还有多只QDII基金(初始基金口径),大部分在今年录得两位数亏损。

华夏基金旗下今年以来亏损达到两位数的QDII基金(非ETF类)

华夏移动互联人民币(002891.OF)截至4月18日亏损达到26.79%,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前且明显跑输业绩基准。该基金关于投资策略的描述为“在股票精选策略上,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全球移动互联相关行业股票”。但从2021年末的持仓来看,该基金可能存在风格漂移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移动互联人民币2021年末重仓宁德时代、长城汽车(港股)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股票,其中宁德时代更是基金第一大持仓,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6.48%。2022年至今,宁德时代股价下跌约三成,长城汽车更是经历腰斩。

此外,华夏港股前沿经济A(012208.OF)、华夏全球精选(000041.OF)这两只规模超过15亿元的基金今年以来也亏损超过15%。其中,华夏全球精选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国内较早成立的QDII基金之一。然而,经过14年的运作,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仍然只有1元,基民颗粒无收。

华夏基金作为国内头部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市场走弱、基金产品净值下行时,是否可以通过减免管理费等方式与基民一起共克时艰?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全球精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全球精选、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