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红利精选(股票000429)中信红利精选效果怎么样

2022-08-01 11:43:02 股票 xialuotejs

中信红利精选



本文目录一览:



财联社7月26日

7月25日晚间,合煦智远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新增2位副总经理,分别是韩会永和杨志勇。公告显示,韩会永和杨志勇今年5月已加入合煦智远。值得一提的是,韩会永和杨志勇均是拥有超过20年资历的投资老将。其中,曾经“由公转私”,如今回归公募的韩会永曾是华夏基金资历颇深的债基代表人物。

对于无债基产品的合煦智远基金而言,韩会永的到来是否意味着将打破合煦智远的固收空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合煦智远由“个人系”切换为“券商系”公募之路,随着中原证券终止协议公告的发布而宣告终结。此后再无股权转让信息流出。

华夏基金被业内称之为公募基金界的“黄埔军校”,为资管行业培养、输送的人才不在少数。

有着华夏基金老将标签的,除了韩会永,还有王亚伟。离任华夏基金后,明星基金经理之于基金公司的重要性,跃然于基金份额、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的显著递减之上。

同样出自华夏基金的老将还有梁丰。走过一段“公奔私”的常规路径后,梁丰联合技术出身的前同事陈卫,在2012年成立新能源企业璞泰来。成立不过5年后,璞泰来成功上市且市值已突破千亿。这也让梁丰成为了“公奔实”的典范。

原华夏老将韩会永回归公募业,加入合煦智远

拥有22年证券投资经验的韩会永,曾是华夏基金资历颇深的债基代表人物,也曾和杨爱斌先后带队华夏基金的固收业务。曾有媒体指出,韩会永是华夏基金同时也是业内任期最长的债基经理。

自2000年加入华夏基金,韩会永历任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公司投委会委员、固定收益副总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行政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经济学硕士。凭借在管债券基金的业绩表现,韩会永蝉联2005、2006年晨星评级机构评选的“晨星债券型基金经理奖”。

2017年,韩会永离开华夏基金,沿着基金经理“公转私”的职业路径,韩会永加入私募基金祈安资管,担任副总经理。5年后,这位投资老将5年后,回归公募行业,加入合煦智远。

当前,合煦智远旗下共3只(A、C类合并统计)基金产品,包括“嘉选混合A/C”“消费主题股票发起式A/C”“金融科技指数(LOF)A/C”,依次为混合偏股类基金、股票类基金和混指数股票类基金,均属于权益类产品。

这是否意味着,韩会永的到来将为合煦智远补充原先固收业务的空白?

据悉,朱伟东独立执掌“嘉选混合A/C”,另外2只基金产品由杨志勇管理。任职起始日期均为今年6月30日。

资料显示,杨志勇拥有26年证券投资相关经验。1996年加入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任证券业务部投资经理;2000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历任证券投资部投资经理、QFII业务部高级经理;2005年加入北京高华证券,历任经纪业务部执行董事、资产管理部执行董事;2018年加入中投保公司,任财富管理中心资本市场部执行总经理。

中原证券5月17日晚间公告宣布,决定终止增资控股合煦智远基金意向协议,终止的原因系“外部因素发生变化”。至此,合煦智远“个人系”转向“券商系”的发展路径被切断。经由此事,合煦智远创始人接连离开,管理规模持续不前等问题再度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

对于亟待发展、走出困境的合煦智远而言,抓牢核心人才成为关键性的一步。

明星基金经理的“核心资源”效应

公募行业的马太效应及明星效应愈发突出,基金经理也愈发成为基金公司的核心资源。而留住核心资源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给名分”、“给股份”。

华夏基金被业内称之为公募基金界的“黄埔军校”,培养出一批公募业人才。公募业第一代顶流,王亚伟便出自于华夏基金。连续三年,王亚伟凭借“华夏大盘精选”这一只产品,两度拿下股票基金年度收益冠军。又在熊市环境下,拿下年度收益亚军。

2012年5月,王亚伟从华夏基金离开,远赴深圳创办千合资本。而王亚伟的离任,曾为华夏基金带去重创。

2012年一季度末,“华夏大盘精选”的基金份额为4.63亿份。在王亚伟离职的二季度末,该基金份额降为3.58亿份,三季度末再度降为3.50亿份。

与此同时,因为王亚伟的离任,机构投资者也选择撤离。2011年年报数据显示,“华夏大盘精选”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总份额的比例为57.96%。而该基金2012年半年报显示,这一比例已大降至17.73%。

数据显示,“华夏大盘精选”今年以来亏损11.79%,在同类产品中排名位于中后段。

梁丰从“公奔私”到“公奔实”

基金经理由公转私,已是常规路径。而颇具看点的是,基金经理转战实业并取得优异战绩的。同样出自华夏基金,梁丰从资管成功转战实业,并将璞泰来打造成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

梁丰拥有7年的公募基金行业从业经验,2005年11月17日到2007年4月12日期间管理基金产品“中信红利精选”。在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之后,“中信红利精选”后更名为“华夏收入”。在梁丰掌管期间,该产品净值增长近2.5倍,这一业绩超越业绩比较基准56%。

实际上,梁丰也走过一段“公奔私”的路。2010年,离开公募行业的梁丰选择成立私募基金上海毅扬。正当业界以为梁丰将在私募领域精耕细作的时候,梁丰联合技术出身的前同事陈卫,在2012年成立新能源企业璞泰来。

在成立不过5年后,璞泰来成功上市且市值已突破千亿。不得不说,璞泰来迅速崛起与梁丰熟谙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关系密切。

最初依靠锂电池负极起家的璞泰来,自2012年11月成立以来,通过新设、收购和出售子公司的一系列资产重组动作,完成了璞泰来在锂电池行业上下游关键材料和设备的产业链布局。

上市后,璞泰来利用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进行产业链延伸和整合,扩大公司在锂离子电池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各个应用领域的市场。

梁丰也曾说过,璞泰来的最大竞争力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技术能力;一个是产业协同整合能力。

今年5月,《新财富》杂志发布了“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在上海富豪十大排行榜上,梁丰以402亿元的财富值位居第八,相较位列第七的万得资讯的陆风仅仅相差2亿余元。

2021年7月,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显示,梁丰目前身家位居世界富豪榜576名,超过了B站的陈睿以及巨人的史玉柱。




股票000429

中国证券网讯 24日早盘,高速公路概念股拉升,截至发稿,中原高速(600020,诊股)涨停,赣粤高速(600269,诊股)涨5%,福建高速(600033,诊股)、海南高速(000886,诊股)涨逾4%,山东高速(600350,诊股)、深高速(600548,诊股)、粤高速A(000429,诊股)等个股纷纷拉升。

【原标题:高速公路概念股拉升 中原高速涨停】



中信红利精选效果怎么样

对于基金行业的吃瓜群众而言,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大戏?

那一定就是基金公司之间的并购。

一、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

2005年中信证券重组华夏证券之后,华夏基金的股权结构变更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0.725%)、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35.725%)、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0%)和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3.55%)。

2007年中信证券再次受让了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华夏基金股权,实现对华夏基金100%的控股。

在这个时候中信证券实现对两家基金公司的100%控股:

(1)华夏基金

(2)中信基金

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控股基金不超过一家,华夏基金、中信基金合并势在必行。

在2007年,华夏基金管理规模逾2000亿,中信基金管理规模仅为200亿,最后的结果便是大吃小的结局,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中信精典、中信稳定双利、中信红利精选以及中信现金优势四个基金统一将名字中的“中信”变更为“华夏”。

产品整合之后便是投研、销售、运营等部门的人员整合,据说最终结果是中信基金大部分中层以上员工另寻出路了。

二、近期的证券公司并购

一个行业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并购,那一定是行业的发展由增量博弈转向存量博弈的时候,例如近期:

(1)中金公司合并中投证券

中投证券是中央汇金出资成立于2005年,目的就是重组南方证券的相关业务。但是早在2003年南方证券持有的南方基金股权都被华泰证券买走了,所以即便中金公司(100%控股中金基金),中金公司合并中投证券也不会涉及基金公司之间的合并了。

券商内部职级都采用MD制度:

据说在中金合并中投证券的时候,中投证券的D等价于中金公司的VP,被合并一方总是不爽的。

(2)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

中信证券控股华夏基金,广州证券控股金鹰基金,但是这次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的时候,并不包括金鹰基金。

望京博格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越秀金控觉得公募基金牌照值钱呢,还是中信证券要的是广州证券的经纪业务,本来就不想要这个金鹰这个公司呢?

其实,对于管理规模大几千亿的基金公司而言,规模小于200亿的小基金公司就没有啥并购价值吧。

三、并购而成的贝莱德

如果有谁再跟你说:金融行业比的是活的时间长,什么百年老店之类的话,望京博格就给你提供一个反例,贝莱德,而且被贝莱德并购的都是那些资产管理行业的百年老店!

成立于1988年的贝莱德,按年龄仅31岁。那么他是如何成为资管管理行业巨头呢,答案只有一个:并购!

1988年成立

2006年合并美林资产(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Managers)

2009年合并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 BGI)

吃瓜群众静待基金公司之间的并购!

不要让观众等的太久了……




中信红利精选基金

05月25日讯 中信保诚红利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信保诚红利精选C,代码008092)05月22日净值下跌2.0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9572元,累计净值为0.9572元。

中信保诚红利精选C基金成立以来收益-4.28%,今年以来收益-4.28%,近一月收益-0.22%,近一年收益--,近三年收益--。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提云涛,自2019年12月2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28%。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比例3.27%)、美的集团(持仓比例2.13%)、海螺水泥(持仓比例2.10%)、招商银行(持仓比例2.04%)、万科A(持仓比例1.93%)、万华化学(持仓比例1.90%)、伊利股份(持仓比例1.89%)、格力电器(持仓比例1.70%)、宁沪高速(持仓比例1.55%)、长江电力(持仓比例1.5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是社会经济最大的负面影响因素。从PMI看,1月制造业PMI保持在50水平,2月份受疫情影响下降到35.7;3月份经济活动有所恢复,为52。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5%,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7%,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8.3%;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24.5%。在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时,政策积极对冲。一方面,采用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另一方面,采用财政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

从市场看,一季度股票市场先扬后抑。一月份,沪深300一度涨到4223点,上证综指一度涨到3127点,分别较去年底上涨3.1%、2.5%;之后,市场回调,并因疫情爆发开始下跌。春节后,市场反弹,国内疫情也在3月份有所缓解,但由于海外疫情恶化、外围市场暴跌、外资流出等影响,市场依旧大幅下跌。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10%、上证综指下跌9.8%。从行业看,前期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板块涨幅较大,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表现不佳;之后电子、计算机等板块大幅回调,农业、医药基本一直保持强势。

本基金在去年底成立后开始逐步建仓。一方面,综合考虑“经济、流动性、政策、估值、市场情绪”等因素调整建仓节奏;另一面,我们认为公司长期盈利稳健增长才是股价上涨的源动力,从基本面出发采用“量化+主动”的方法选择个股。长期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地产、交通运输、汽车、公用事业等行业的龙头公司,这些公司虽然预期增长不高,但安全边际高,长期盈利增长稳定,股价已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疫情的一次性冲击;另外,食品饮料、医药、消费电子相关等虽然估值较高但长期预期增长较高的行业的公司;最后,家电、化工、建材行业的龙头公司,估值较低、长期盈利强、股息率较高,也作为备选标的。

展望二季度,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预期政府将出台稳定经济就业的积极政策以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海外,随着各国采用公共卫生政策与经济政策并重来应对疫情,预期疫情将在一段时间见顶后趋向缓解,虽然经济恢复会滞后,经济数据可能阶段性不佳,但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应该逐步过去。虽然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短期可能影响外需,但中国经济表现出韧性和快速恢复能力有助增强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受疫情影响小以内需为主的消费类公司、受益产业升级的公司、或长期看盈利增长稳定但短期股价回调比较大的公司将有投资机会。

后续,社会经济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市场预期改善,本基金继续坚持陪伴优秀公司获取收益的策略,并分散投资降低个股风险。综合考虑估值、股息、运营能力、预期长期盈利增长及增长稳定性等因素,在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分红稳定或分红预期高,或进行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寻找投资标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经济、流动性、政策、估值、市场情绪”等因素谨慎调整仓位,并积极参与网下新股申购等低风险投资机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信红利精选》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信红利精选、股票00042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