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照港(600017)4月29日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17.97%;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4.55%;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19.9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34.38%;报告期内,日照港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8%。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6.87%,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23%,较上年同期上升0.85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2.62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8%,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2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34.38%,环比增长74.00%;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9亿元,较上一季度末增长1.2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31亿元,上年同期为-1.71亿元。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91.63%,净现比为238.38%。
公司近年主要资产结构变化如下图:
2022年一季度末的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持股最多的为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占比43.53%。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相比2021年年报维持不变。在具体持股比例上,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保宁资本有限公司-保宁新兴市场基金(美国)持股有所上升,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UBS AG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 | 持股数(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变动比例(%) |
---|---|---|---|
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 133877.97 | 43.528296 | -0.05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16755.08 | 5.447648 | 0.42 |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7219.92 | 2.347442 | 不变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5666.74 | 1.84245 | 不变 |
保宁资本有限公司-保宁新兴市场基金(美国) | 3097.86 | 1.00722 | 0.02 |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 2719.85 | 0.884314 | 不变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800.19 | 0.585302 | -0.01 |
山钢金控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 1791.68 | 0.582536 | 不变 |
UBS AG | 1352.86 | 0.439861 | -0.53 |
玖鹏大鹏精选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1171.1 | 0.380765 | 不变 |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1.19万户,较上年末下降了1877户,降幅1.65%;户均持股市值由2021年末的7.60万元上升至7.92万元,增幅为4.21%。
4月27日晚间,方大炭素(600516.SH)发布了2018年的年报以及2019年的一季报。
值得一提的是,年报显示,方大炭素在2018年取得了历史最佳业绩,而一季报则显示,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业绩遭遇暴跌。
受此消息的影响,方大炭素的股价连续跌停。截至30日收盘,方大炭素再度一字跌停,股价报收20.98元,全天成交2.54亿元,总市值为379.19亿元。
(富途证券)
去年净利增长逾54%,一季度却下滑超62%
公开资料显示,方大炭素成立于1999年1月,并在2002年8月实现上市。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石墨及炭素制品、铁矿粉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石墨电极、高炉炭砖、炭素新材料和炭素用原料。
目前,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0.43%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而方威持有公司40.42%的股份,是该公司的实控人。
2018年的年报显示,方大炭素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6.51亿元、5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2%、54.48%,营收和净利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该公司去年业绩大增主要是来自于炭素板块的爆发,尤其是石墨电极产品。
2018年,方大炭素的炭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46.06%;铁精粉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13.68万元,同比下降62.02%。不难发现,炭素板块的营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97%。
(方大炭素年报)
查阅资料得知,炭素是制作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材料,受益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杠杆、去库存的调控政策,石墨电极整个行业在近两年表现都比较不错。
而方大炭素也凭借此业务,一度成为A股石墨烯概念的龙头股。该公司的股价在2017年的涨幅达到了210%。
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的石墨炭素制品产量为18万吨,其中石墨电极制品15.9万吨,炭砖制品1.8万吨。相较于2017年而言,石墨炭素制品在2018年产量有所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方大炭素的炭素制品毛利率极高,在2018年达到了75.71%。但是,炭素制品的营业成本增长也很快,同比增幅达67.47%,得益于该产品高毛利率的特性,使得上市公司去年炭素制品的毛利率仅下滑3.11个百分点。
另外,该公司在2019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却大幅下滑至52.31%。
(Wind)
而且据今年的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在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01亿元、7.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8.86%、62.36%。
(方大炭素一季报,单位:人民币元)
核心产品价格下降后券商怎么看?
其实,方大炭素之所以会在两份财报发布后遭遇连续跌停,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其核心产品石墨电极的价格在持续下降,这也导致了该公司2019年一级的的大幅亏损。
具体来看,自2017年以来,石墨电极价格的涨幅已经非常大,如今伴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供需关系不再紧张,石墨电极的价格从2018年7月开始大幅度的下降。
(Wind)
受石墨电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方大炭素在去年三、四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已经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
(同花顺)
实际上,方大炭素处于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中,行业景气时公司能取得非常亮眼的业绩,但是一旦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业绩大幅下滑是很难避免。
尤为可虑的是,该公司在2018年的炭素制品销量为17.86万吨,同比减少了7.55%,在扩产的情况下,去年炭素制品的库存达1.04万吨,同比增长44.81%。
(方大炭素年报)
而且方大炭素还在2018年斥巨资建设新的石墨电极生产线。
2018年4月26日,方大炭素与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了《10万吨/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协议》。
2018年8月6日,该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参与投资设立宝方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与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宝方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开展10万吨/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项目建设。该项目已于2019年3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9月份建成投产。
在2018年7月9日和8月22日,方大炭素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议案》,同意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眉山方大蓉光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在甘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特种石墨项目,项目投资概算总额为14亿元。该项目正在推进中。
因此,有些机构开始看衰方大炭素的短期盈利前景。
如光大证券基于对石墨电极价格走势的判断,下调了方大炭素2019年、2020年的净利润预测。
而中泰证券则表示,方大炭素“供给端持续增压导致石墨电极供需关系显著恶化,产品价格下行情况下,公司盈利下滑趋势显现。”并由此下调其评级至“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方大炭素的多位高管都曾减持过公司的股票。
(Wind)
以目前的现状来看,随着石墨电极价格的继续下行,方大炭素2019年的业绩恐怕很难超过2017年、2018年的业绩。随着机构的大举出货,该公司的股价后续大概率还会下跌,普通投资者还是回避为好。
40年向海图强,40年奋力拼搏……5月20日上午,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港40周年暨推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山东港口日照港在荒滩上起步,经过40年的发展,拼出了最年轻的4亿吨大港,拼出了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世界沿海港口第9位的现代化国际大港,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山东港口日照港答卷”。
日照港人开天辟地、拼搏奋斗的精神从建港之初就埋下了“火种”:1982年2月,石臼港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既无大城市依托,又无老港口依靠,港口建设者们不怕苦、不怕难,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勇开先河,在当年那片荒滩上,“拼”出了一座现代化深水煤炭码头。1986年5月20日,石臼港通过国家验收,入选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十大水运工程。日照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窗口,肩负起带动日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 新兴的日照港没有坐守煤炭运输的“铁饭碗”,而是居安思危,勒紧腰带,利用煤码头一期工程节余资金建成第一个杂货码头,打破了“只吐不吞”的局限。
开港伊始,日照港人不等不靠、直面竞争,主动“找米下锅”,进京赴省跑市场,开港第二年就扭亏为盈,实现港口的自主发展,并在开港开放第三年,一举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十位,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2002年,伴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日照港由原交通部和山东省双重领导下放日照市管理;2003年,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自力更生、改革发展的道路。
面对管理体制变革,日照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2003年,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全员竞聘上岗,改革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和岗位业绩考核,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06年,日照港股份公司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港口上市企业,实现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
面对全国沿海港口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日照港起步虽晚,但紧扣时代脉搏,主动超前谋划——
抢抓铁矿石市场发展先机,打造了大码头、高效率的矿石运输优势;把握进口原油快速增长有利时机,形成了“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的原油运输优势;抢夺“煤运大通道”制高点,构建了“大进大出”的铁路运输格局……
仅用20年就闯进“亿吨大港俱乐部”,又接连跨过3个亿吨台阶,成为最年轻的4亿吨大港,奠定了在全国生产力布局和能源、大宗原材料运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海洋强省,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为山东港口的一体化改革带来了机遇。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日照港成为山东省港口集团权属一级单位。由此,历史的风云际会,将日照港推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抢抓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2021年,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7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全球港口第9位。
2022年一季度,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2%,刷新各类生产纪录60项,实现首季“开门红”。
初夏5月,从高空俯视,林立的门机拔地而起,红色的岸桥搭起隧道,集装箱整齐有序地排列延伸,自动化码头堆场高效运转,港口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不仅仅是数字的攀升,一体化改革赋予日照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更为深刻的内涵———
如今的港口,智慧、更聪明。矿石自动化远程控制模式开启,“黑科技”无人机跑垛系统应用,让科技感十足的操控台和显示屏,成了新的“码头一线”。
如今的港口,绿色、更环保。“东煤南移”工程的加速推进,开创国内“退港还海”先例;攻坚绿色港口建设“1号任务”,累计投入9亿元实现港区“换新颜”。
依托日照港这一“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日照也在用全新视角、高远格局,去捕捉港城融合面临的新机遇。港口之于日照,割不断的是港城紧密融合、相互依存的一家人关系。伴随着港产城的深度融合,将为城市精彩蝶变积蓄澎湃动能。
40年向海图强,40年奋力拼搏……5月20日上午,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港40周年暨推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山东港口日照港在荒滩上起步,经过40年的发展,拼出了最年轻的4亿吨大港,拼出了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世界沿海港口第9位的现代化国际大港,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山东港口日照港答卷”。
日照港人开天辟地、拼搏奋斗的精神从建港之初就埋下了“火种”:1982年2月,石臼港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既无大城市依托,又无老港口依靠,港口建设者们不怕苦、不怕难,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勇开先河,在当年那片荒滩上,“拼”出了一座现代化深水煤炭码头。1986年5月20日,石臼港通过国家验收,入选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十大水运工程。日照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窗口,肩负起带动日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 新兴的日照港没有坐守煤炭运输的“铁饭碗”,而是居安思危,勒紧腰带,利用煤码头一期工程节余资金建成第一个杂货码头,打破了“只吐不吞”的局限。
开港伊始,日照港人不等不靠、直面竞争,主动“找米下锅”,进京赴省跑市场,开港第二年就扭亏为盈,实现港口的自主发展,并在开港开放第三年,一举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十位,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2002年,伴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日照港由原交通部和山东省双重领导下放日照市管理;2003年,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自力更生、改革发展的道路。
面对管理体制变革,日照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2003年,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全员竞聘上岗,改革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和岗位业绩考核,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06年,日照港股份公司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港口上市企业,实现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
面对全国沿海港口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日照港起步虽晚,但紧扣时代脉搏,主动超前谋划——
抢抓铁矿石市场发展先机,打造了大码头、高效率的矿石运输优势;把握进口原油快速增长有利时机,形成了“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的原油运输优势;抢夺“煤运大通道”制高点,构建了“大进大出”的铁路运输格局……
仅用20年就闯进“亿吨大港俱乐部”,又接连跨过3个亿吨台阶,成为最年轻的4亿吨大港,奠定了在全国生产力布局和能源、大宗原材料运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海洋强省,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为山东港口的一体化改革带来了机遇。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日照港成为山东省港口集团权属一级单位。由此,历史的风云际会,将日照港推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抢抓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2021年,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7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全球港口第9位。
2022年一季度,山东港口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2%,刷新各类生产纪录60项,实现首季“开门红”。
初夏5月,从高空俯视,林立的门机拔地而起,红色的岸桥搭起隧道,集装箱整齐有序地排列延伸,自动化码头堆场高效运转,港口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不仅仅是数字的攀升,一体化改革赋予日照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更为深刻的内涵———
如今的港口,智慧、更聪明。矿石自动化远程控制模式开启,“黑科技”无人机跑垛系统应用,让科技感十足的操控台和显示屏,成了新的“码头一线”。
如今的港口,绿色、更环保。“东煤南移”工程的加速推进,开创国内“退港还海”先例;攻坚绿色港口建设“1号任务”,累计投入9亿元实现港区“换新颜”。
依托日照港这一“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日照也在用全新视角、高远格局,去捕捉港城融合面临的新机遇。港口之于日照,割不断的是港城紧密融合、相互依存的一家人关系。伴随着港产城的深度融合,将为城市精彩蝶变积蓄澎湃动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方大碳素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