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家好,我是刘峻言。紧接着前四话黄浦区的内容,本回我带你继续了解上海市七大中心区中的徐汇区。
熟悉上海的朋友可能都清楚,在拥挤狭小的上海中心区,人们私下里也是有着类似“市与郊”一般的等级之分的。黄浦区无疑是上海市中心的中心,不枉我用了四集的篇幅都讲述不完。位于黄埔之下呼声*的两个区就是静安区和徐汇区了,它们如同上海市中心区的左膀右臂,无论是在历史底蕴还是在交通优势上,都比其他的四个区更有内容。
若是你问一个上海人,除了陆家嘴和十里洋场之外,上海还有哪些值得去的繁荣地方?他会毫无迟疑地脱口而出:静安区的南京西路和徐家汇。其实,在闸北并入并入静安区之前,静安的繁盛是完全可以碾压黄埔的中心区的,合并之后的静安则与南边的徐汇多了几分类似。徐汇与静安都有着南北长、东西狭的版图,城区的建设也有着南与北的不均衡性。
徐汇区北部徐家汇与龙华街道的发展非常完善,从上海南站往南的那片区域与一旁的闵行区有着几分类似。那我就从徐汇区的中心徐家汇开始讲起吧。
徐汇区的“徐”字,采用的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姓氏。早年的徐光启原本是通过乡试来谋取俸禄的一介书生,壮年时期的一次远行叫他对西学有了初步的接触。此后,像是开启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徐光启开始痴迷于西方的科学技术,为此加入了天主教并从师于传教士利玛窦,成为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和启蒙大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徐光启去世之后葬于上海县城西门外十余里的法华乡西北,也就是在光启生前从事农业实验与著书立说的徐家农庄别业。徐光启后裔在此逐渐繁衍生息,从“徐家农庄之名”又改称“徐家厍(shè)”或“徐家湾”,后来逐渐扩大并发展成为集镇。
徐光启的墓地附近有着通往上海老城厢的肇嘉浜,有通吴淞江的法华泾,也有从西南而来的蒲汇塘,三条河流在此交汇,故起名为“徐家汇”,简称为“徐汇”。
现如今除了南部的那条弯曲的蒲汇塘还存在,其余的河流都已经填浜筑路,变成了如今的法华镇路和肇嘉浜路。上海的填浜筑路工程不仅加速了郊区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困扰民众生活的蚊虫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肇嘉浜路是从黄浦区通往徐汇区的一条主干道路,它东起打浦桥,西至徐家汇的五岔路口,宽阔的路面使其成为上海少有的一条不用高架桥都能流畅通行的道路。
你可曾想到,它在1954年之前是分成三部分的,河浜的北岸是徐家汇路,南岸是斜徐路,全线填平之后,最终合三为一,河流两旁的千余户居民也迁入了漕溪新村(今漕宝路一带)。
在徐家汇的地块上,最早成立的是当年享誉全国的大中华橡胶厂,初创时期生产胶鞋、雨靴、热水袋等。
那时由于汽车轮胎的技术要求高,国内还无法生产。这个厂不惜花高价从日本购得生产设备,经过不懈努力和学习,最终于1934年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国产优质的汽车轮胎,将洋轮胎的价格打下了三分之一,成为中国轮胎工业发展史的里程碑。
橡胶厂一旁的建筑就是知名的“小红楼”—百代唱片公司,1931年,正值聂耳在百代公司担任音乐编辑,他为电影《风云儿女》插曲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于1935年在小红楼里录制的。
国歌的录制使得这栋房子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也直接促使了2002年徐家汇绿地改造时,小红楼成了唱片公司*被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从徐光启的生涯中,咱们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即“天主教”和“科学”,这两个关键词也贯穿了徐家汇的始终。1603年入教的徐光启是上海地区的第一位天主教友,他将天主教引入到自己的家乡,使得这里成为上海天主教福音散播的源头。
到了19世纪末,天主堂的规模已从原来的小房子迭新了多代,且越来越具有规模。随着附近教友的日渐增多,原来的老堂已不够用,教区在老堂的南侧新建了一所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远东第一大教堂”,并沿袭老堂,奉“圣伊纳爵”为主保,全称为徐家汇圣伊纳爵主教座堂。
这座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室内可容纳3000余人。从上方看去,它的屋顶为一个标准的十字架,两座由锥状尖塔构成的钟楼分别置于正门的左右两侧,非常的庄严肃穆。
除了这座教堂之外,整条漕溪北路的沿线也分布着大量有着尖顶红砖的天主教历史建筑群,有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徐家汇大修道院、徐家汇圣母院和徐家汇观象台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西洋风建筑群。数百年西方*的耕耘使得这里有了大量的群众基础,也难怪当初的法租界挤破头也要朝徐家汇扩展。
在“科学”方面,徐家汇也是有着数百年传统的一处圣地。早先徐光启在这里从事农业科学实验,完成了我国农业科学的巨著《农政全书》。
19世纪末,中西方之间科技的鸿沟已然难以逾越,南洋公学在洋务运动的声浪中诞生了。中国多数的知名大学都是在洋务运动时期由小学和师范学校发展而来的,而它们的鼻祖和试验田就是这位于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之后又陆续改名为南洋大学堂和交通大学。
这里的“交通”实为《易经》中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之交通,有着涵盖各方各面的意涵。另一方面,民国交通部的职能既包括公营事业、路政等“有形之交通”,亦包括通商、外交、邮政、旅游等“无形之交通”。所以它的英译为“JiaoTong”,而不是狭义的“Transportation”。上海交大是理工科的摇篮,与我们熟知的清华和北大处于同一梯队。
而南洋大学堂初创时期确定的办学宗旨却是培养高端法政人才的文科类大学,希望与早一年创办的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的北洋大学堂有所区别。转折就是在1902年,公学内接连发生墨水瓶退学事件,使得盛宣怀认为学生在学习西方的文科科目时容易引发思想浮躁,进而导致退学潮的发生。
所以便改变策略,尽量向学生灌输科学,减少了社会哲学的讲授。令南洋大学堂险些中途夭折的墨水瓶事件却在无意中催生出了一个震旦学院,该学院的创办之源就在徐家汇的天文台。
上海解放初期,徐家汇新建“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第六门市部”等商店,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内的主要街市。1989年之后,随着轨道交通一号线的规划与开工,上海市最终拍板了对徐家汇的功能定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路口自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制订商城规划、实施土地批租、大力引进外资和品牌企业以加速商城的建设。经过了10余年的努力,东方商厦、港汇广场、美罗城、汇金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大型商厦云集于此。
1993年之前的上海商业还是非常的传统,商品都被陈列于玻璃柜台之中,人们想买个东西还得趴在玻璃上面犹豫半天。这家从台湾来的太平洋百货一开张,新颖的销售理念顿时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里的商品陈列在开放式的货架上,自动扶梯在楼层之间滚个不停,还有在当时听上去就觉得很颠覆的促销方式“满百送二十”等颠覆的销售模式都是起源于上海的徐家汇,困扰我多年的谜团终于在这里解开了。
7月8日丨南京公用(000421.SZ)公布,为进一步做精做强公司主营产业,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发展,本着控制风险、科学决策、效益*的原则,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公司拟参与南京市2022年度第二批次集中供地部分土地竞拍。
公司拟于2022年7月12日参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南NO.2022G30 (“NO.2022G30地块”)、建邺区河西南NO.2022G31 (“NO.2022G31地块”)及雨花台区人居森林NO.2022G41 (“NO.2022G41地块”)三幅目标地块土地使用权竞拍。
综合分析项目区位、周边竞品、目标定位等因素,结合项目经济效益测算及一定的市场预期,公司认为:
三幅目标地块中河西南两幅地块(NO.2022G30、NO.2022G31)为南京第一梯队热门板块,板块内部均规划多条地铁线路,道路畅通,路网环绕,可快速通达主城各个区域;板块内教育资源丰富,名校聚集;医疗资源及商业、生活休闲配套完善,区位优越。且两幅目标地块均位于公司璟辰望樾府(NO.2021G115)项目南侧和东南侧,地块体量适中,区域位置优越,目标地块周边在售与规划楼盘项目均面向高端客群,社区综合品质高。适宜打造高品质改善项目,与现有项目形成联动效应。
雨花人居森林地块(NO.2022G41)自然景观资源优越,板块规划舒适宜居,亦可打造改善产品。板块与河西南仅一河之隔,轨道交通配套及道路规划完善,后期规划落地后,板块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具备一定规划利好和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以上三块拟参拍地块区位优越、发展潜力可观、销售预期良好,宜开发住宅项目。
今年以来,受疫情与行业下行影响,楼市虽遇冷但政策利好不断。此次土拍部分地块降低起拍价、提高毛坯限价,且有13幅优质地块采取“差异化定房价,按程序报备”的定价策略,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利好信号明显。中北房地产作为南京本土拥有二十多年开发经验的房企,将立足业务定位及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主动、有针对性地参与土地竞拍,努力做强做优主营业务,提高房地产项目自主开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益。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2年06月26日12时0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中心城区、嘉定、闵行、青浦、松江、浦东和宝山等地今天的*气温将超过35℃,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防御指南:
1. 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
2. 尽量缩短高温时段的户外露天作业时间。
3. 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当前气温
今天我们做个短推送,解开徐家汇太平洋百货那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宝贝对不起》的真相。
事情是这样的,太平洋百货今天宣布,今年11月,因为租约到期,不夜城店将正式告别上海。
当年火遍全上海的太平洋百货,将只剩下自1993年就开业的徐汇店仍在营业。
说起徐家汇太平洋,很多上海人恐怕都听说过《宝贝对不起》的故事,这可能是上海最*的都市传说之一。
借着不夜城店告别的新闻发布机会,我们专门问了太平洋百货官方,为大家侦破这一赫赫有名的都市传说“谜案”。
首先,我们确认,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到底放过《宝贝对不起》这首歌没有。
答案是放过。
1996年1月6日,文汇报上刊登过一小篇文章,标题是《太平洋,宝贝对不起》。
■1996年1月6日,刊登在《文汇报》上的这篇小文。
此文对当时商场成天循环播放同一首歌提出激烈批评,认为这种做法“不可思议”。
“顾客逛店时听五、六遍尚可忍受,但假如让营业员一整天听这首歌,岂不太残忍了一些。这时候,对不起的恐怕已经不是‘宝贝’了。”
这篇小文至少向我们证实了一件事:当年太平洋无限循环《宝贝对不起》确有其事!
实际上,太平洋百货的名字已经和这首歌同命运共呼吸地联系在一起了。
打开百度词条,搜索“宝贝对不起”,立马跳出:“该曲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开张而广为传唱。”
■在百度词条里,《宝贝对不起》这首歌和徐家汇太平洋百货联系在一起。
乘着这次宣布不夜城店告别的机会,我们又去找商场内部人士求证。原来,这首歌竟然年中无休地循环播放了近10年!
1993到2002年,每天除了早10点开门音乐和晚10点关门音乐,其他11个整点时分,徐家汇太平洋商场广播全都播放的是这首歌。
而且,1997年开张的淮海店、2000年开张的不夜城店,也都在整点放《宝贝对不起》,同样一直放到2002年。
也就是说,在这近10年中,如果客人在商场逛上三四个小时,会听到3遍《宝贝对不起》。
我们粗略计算了一下:一年*天,一年就要放4015遍。如果一口气放10年,那就是4万多遍!
■1993年12月19日,太平洋百货徐汇店的开业广告。
从90年代到00年代,太平洋百货是上海最红的商场之一。这种看似毫无缘由的“奇葩”做法,使得吃瓜群众们满脸问号、满心疑问。
无巧不成书,徐汇店这幢楼又刚好紧紧地挨着“国妇婴”。
配合着商场上万次播放着《宝贝对不起》,到了网络时代,种种神秘兮兮的都市传说开始在网上出现了。
流传最广的段子是这样的:传说商场原址在旧社会是育婴堂,后来太平洋百货开张了,为了表达一种“纪念之情”,就日夜播放这首《宝贝对不起》。
当然,到了网络上,还有各种越编越玄乎的版本,随便搜搜都一大堆。
传说可能有点过分,我们就不打算打出来了,大家自己看截屏图。
▼
▼
▼
■网上各种言之凿凿的讨论和传说
然而真相,只有一个。
- END -
写稿子:李欣欣 / 编稿子:韩小妮/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海徐家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徐家汇、南京公用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