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股价(奔驰股价走势)

2022-07-30 21:04:00 股票 xialuotejs

奔驰股价



本文目录一览:



6月,汽车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未能延续5月整体“涨”字当头的趋势,开始出现分化。

据《》

具体来看,19家国际车企中,有17家企业市值出现环比下滑,而特斯拉(TSLA,股价673.42美元,市值6976.6亿美元)6月市值环比减少最多,达879亿美元,接近大众集团(VOW3.DE,股价133.54美元,市值897.5亿美元)的总市值。

国内方面,得益于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包括财政补贴、减征购置税、放宽汽车限购等在内的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国内汽车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

Wind数据显示,6月,在

欧美加息潮来袭 国际车企市值普跌

6月,19家国际车企中有17家企业市值出现环比下滑,占比接近九成,19家汽车企业市值合计环比减少2011.3亿美元,相当于丰田汽车(TM,股价154.17美元,市值2127.3亿美元)的总市值。其中,沃尔沃汽车(VOLCAR-B.ST,股价6.64美元,市值197.9亿美元)市值环比降幅最大,6月市值环比减少19.55%,至197.9亿美元。

事实上,国际车企6月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创下近28年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紧缩预期带动美债利率攀升。6月份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2.9%升至最高3.5%,处于近10年来的绝对高位。

有观点称,美联储的超额加息是对之前经济误判的补偿。这一动作的目的是减少消费,进而抑制通胀。其中,当地的汽车消费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美国汽车市场有相当的概率进入衰退,除非美国给予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大额补贴来对冲这一状况。

具体到个股方面,特斯拉、通用汽车(GM,股价31.76美元,市值463.1亿美元)、福特汽车(F,股价11.13美元,市值439.5亿美元)、法拉利(RACE,股价183.48美元,市值343.5亿美元)、Lucid Motors(LCID,股价17.16美元,市值286.2亿美元)、Rivian(RIVN,股价25.74美元,市值227.3亿美元)等美股上市汽车公司均出现了10%以上的市值环比减少。

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认为,汽车股股价下跌除了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投资者担心通用汽车这样的传统车企最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

当下,海外市场正处于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和强度的加息潮。今年上半年,全球近7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央行都在上调基准利率。在美联储加息之后,欧盟、英国和瑞士等相继跟进,金融市场对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情绪显著升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资本市场。

在欧洲市场方面,沃尔沃汽车、大众集团、奔驰(MBG.DE,股价57.87美元,市值619.1亿美元)、宝马集团(BMW.DE,股价76.99美元,市值504.8亿美元)等车也出现了10%以上的市值环比减少。

相比之下,铃木汽车(7269.T,股价31.42美元,市值152.5亿美元)成为6月唯一一家实现股价上涨的车企,股价环比增长5.97%,至31.42美元/股。6月24日,丰田汽车和铃木汽车表示,两家公司将深化在印度的研发和生产合作。

作为眼下的落实措施,8月份两家公司将分别以各自印度子公司的名义,销售铃木汽车研发的两款小型SUV。而未来,这款车可能将向非洲出口。丰田汽车和铃木汽车都表示,双方也将在丰田汽车混动平台基础上,合作研发新车型。

政策助推汽车板块走高 比亚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

6月,国内整车企业股价延续了5月的强势表现,总体呈上行趋势。

进入6月,在疫情逐渐放开与各汽车企业产能逐渐恢复之后,政府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同时也拉动了整车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据 报道,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其中,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以及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问题,这两大方面利好牵动着汽车行业从业者的神经。会议指出,政策实施将在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

受利好消息影响,6月23日,A股汽车板块资金净流入达137.08亿元,相关个股全线走高。截至当日收盘,汽车整车制造板块一周内涨幅约7.14%,一月内涨幅约18.81%,一季度内涨幅约37.45%。其中,安凯客车(SZ000868,股价6.61元,市值48.47亿元)、金龙汽车(SH600686,股价6.96元,市值49.91亿元)、长安汽车(SZ000625,股价17.32元,市值1718.46亿元)、小康股份(SH601127,股价81.09元,1102.78亿元)当日涨停。

天弘基金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国内疫情好转所带来的复工复产将持续推动板块景气度回升,我们依然坚定看好汽车智能化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同时板块在经历短期的快速反弹后再次回到估值中枢,短期波动率可能大幅提升。”

个股方面,国内整车企业在6月也颇具看点。6月10日,比亚迪(SZ002594,股价333.49元,市值9708.37亿元)A股股价延续前几个交易日上涨的趋势,收盘时达348.8元/股,其股价涨幅超8.19%,市值达1.02万亿元,这不仅是比亚迪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时也成为国内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汽车自主品牌。

有分析认为,复盘比亚迪这一波上涨逻辑,其中整车、电池两大业务成为其市值上涨的两大因素。与此同时,垂直供应链形成的保供,令比亚迪在汽车交付上成为今年第二季度期间疫情管控的幸存者。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50.60万辆,同比增长167.1%,连续三个月销量超过10万辆。

造车新势力方面,美东时间6月13日收盘,理想汽车(LI,股价38.08美元,2636.57亿元)收报29.05美元/股,市值280.33亿美元;蔚来(NIO,股价21.86美元,2479.87亿元)收报15.99美元,市值270.55亿美元。至此,理想汽车市值在6月超越蔚来,不仅成为三家造车新势力中市值最高的企业,同时也成功跻身国内整车企业市值榜的第三位。

有观点称,在行业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极致的产品、稳定的销量,以及盈利能力显然更受投资人的喜爱。以5月份数据为例,理想汽车的销量约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65.9%,而蔚来的销量只有7024辆,同比增长仅4.66%。

在财务数据方面,与2021年相比,理想汽车2022年一季度的整车毛利率由21.3%上升至22.4%,而蔚来的整车毛利率却由20.1%下降至18.1%。净利润方面,蔚来一季度净亏损为18.25亿元,而理想汽车的净亏损只有1087万元,同比收窄97%。

零部件板块全线“飘红” 三花智控涨幅超50%

全线“飘红”是

当下,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而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概念板块赢得了更多发展机遇。据悉,汽车零部件作为2021年的热门板块之一,在2022年已经有幅度较大的调整,且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已足够。随着大盘触底反弹,处在底部区域并且已经超跌的汽车零部件概念板块迎来了报复性上涨。

6月,三花智控(SZ002050,股价27.48元,市值986.84亿元)领衔零部件板块市值涨幅,达57.57%。值得一提的是,在申万行业中,三花智控属于家电领域,但实际上是汽车热管理的龙头公司。根据Choice的概念板块分类,该股涉及新能源车、汽车热管理、燃料电池等多个与新能源车相关的概念。

在6月20日的机构调研会上,三花智控对热管理中热泵的发展趋势做出如下判断:公司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将持续聚焦在与热泵相关的产品上。热泵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非常确定的方向。越来越多的车型选择走热泵的技术路径,其可以实现汽车综合能源的利用。目前,大部分车企在往热泵集成化模式发展。

中信证券研报则显示,2022年5月,新能源车总销量达42万辆,已基本恢复至3月水平,电动化率为26%。该机构预计6月新能源车销量可达54.3万~55.3万辆。随着新能源车的持续火热,新能源车的热管理前景同样可期。

科力远(SH600478,股价8.27元,市值137.34亿元)则以43.23%的涨幅位列该板块第二位。从2021年回归电池主业务后,科力远的业绩有了很大改观。而在2022年,科力远则进一步加大电池业务方面的布局。6月24日科力远发布公告,披露子公司CHS公司正式签订增资认购协议。

根据相关公告,CHS将顺利完成对外增资,并收获上游锂资源;同时,科力远将在宜丰县和宜春市经开区分别投资建设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项目、6万吨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混合动力技术平台项目和3GWh数字化芯材项目,而这也意味着科力远将在锂材料领域展开纵深拓展的同时,持续构建锂电池全产业链。

分析认为,科力远通过为其CHS业务引入具有战略资源协同价值的投资者,以集中资源适配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科力远2021年因CHS业务产生2.3亿元亏损,CHS业务独立运营后,将减少公司2022年度无形资产摊销,公司整体利润水平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万亿宁王”在6月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当月市值环比增长37.05%,位列该板块第三位。6月22日晚,宁德时代(SZ300750,534.00元,13032.84亿元)披露了定增结果,本次发行价为41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450亿元,刷新创业板市场再融资纪录。6月23日,宁德时代股价大涨5.91%,收报536.97元/股,较定增价浮盈33.41%。

同在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CTP3.0电池新产品麒麟。受惠于新品发布等消息的利好,宁德时代在6月22至24日连续三天翻红。截至6月30日收盘,宁德时代报收533元/股,和5月5日盘中低点353元相比已反弹超50%。

经销商整体向好 但表现不一

6月,国内11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表现不一,有5家企业股价出现下滑,5家企业股价呈增长趋势,1家企业股价未发生变动,润东汽车( HK1365,0.30港元,2.94亿元)则保持停盘状态。11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市值合计较5月减少1.75亿元。

具体到个股方面,国机汽车市值以环比增长29.16%的成绩领衔该板块。6月8日,据路透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称,滴滴(DIDI,股价2.29美元,市值745.76亿元)将对国机汽车(SH600335,股价10.01元,市值145.83亿元)旗下重要参股子公司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的股份进行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这则尚未被交易各方证实的收购传闻引发了国机汽车股价的再次腾飞。6月8日午间,国机汽车的股价便被直线拉升至涨停,随后封住涨停板至收盘。6月9日,国机汽车的股价再度收获封板涨停。

相比之下,美东汽车(HK1268,股价55.35港元,市值1142.45亿元)、永达汽车(HK3669,股价7.42港元,市值124.89亿元)、新丰泰集团(HK1771,股价1.69港元,市值8.67亿元)6月股价环比下滑较大。摩根士丹利方面日前表示,在其覆盖研究的汽车经销商中,于同店基础上,该行预计今年上半年的新车销量将按年下跌双位数,但利润率料按年提高。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还调低三股目标价,中升控股(HK0881,股价55.35港元,市值1142.45亿元)股价由每股85港元降至80港元,永达汽车股价由每股15.5港元降至12港元,美东汽车股价由每股56港元降至36港元。

尽管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半年的整体表现仍受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进入6月之后则呈现向好趋势。

得益于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包括财政补贴、减征购置税、放宽汽车限购等在内的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汽车流通行业进入景气区间。“国常会提出的政策有望明显提振乘用车消费潜力,汽车经销商之新车销售及其他相关业务或将直接受到提振。”国信证券方面表示。

6月3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22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9.5%,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7.3%,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透露,在政策和促销的双重作用下,预计6月份全口径狭义乘用车终端销量约为175万辆左右,乘用车销量增长同比由负转正,增幅约5%。

疫情形势好转下,经销商销售节奏改善明显。6月处于半年任务考核节点,经销商进行任务冲量,补库动力较强。由于4~5月经销商经营、销量亏损较大,按计划完成半年度任务的经销商不足一成,完成率在70%以上的经销商仅四成。经销商面临单车利润减少、业绩下滑、资金周转较慢等问题。在政策支持下,经销商销量开始回升,预计未来经营状况将逐步改善。

封面图




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上游新闻首席

2021年11月29日,重药控股(000950)在重庆召开了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董事会和监事会。


之后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刘绍云为董事长,聘任袁泉为总经理。另外,选举李直为监事会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股东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城投集团)的两位“80后”张聪、曾珍当选董事,而\"90后\"注册会计师吕雪莹女士成为职工代表监事。

▲重药控股董事长刘绍云


两位80后当选董事


重药控股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是在重庆市渝中区大同路 1 号 8 楼会议室举行的,采取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董事长刘绍云主持,高票通过了各项议案。刘绍云、袁泉、李少宏、丁长田、张聪、曾珍女士、吕晓清当选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任期三年。


▲重药控股部分高层


章新蓉女士、龚涛、李豫湘、赵建新当选独立董事,任期三年,独立董事津贴为 10 万/人/年(税前)。


对比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为原班人马,而第七届非独立董事为刘绍云、袁泉、刘强、李少宏、程飞、丁长田、吕晓清。


张聪、曾珍为非独立董事新面孔。


张聪先生,1985年出生,中国国籍,研究生学历,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重庆城投集团第三党支部委员、股权管理部部长,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重庆恒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北京中电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历任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副部长、股权管理部副部长,其间兼任重庆城投建信基础设施建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渝泊停车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曾珍女士,1983年出生,中国国籍,研究生学历,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重庆城投集团第三党支部委员、财务部副部长,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董事,重庆城投金卡交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监事。历任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科科长。


董事长面临交班状况(小标) 之后召开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刘绍云为董事长。


简历显示, 刘绍云,1962 年出生,中国国籍,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硕士,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刘绍云现任重药控股及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医药)党委书记、董事长,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重庆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刘绍云历任重庆川仪股份公司自控系统事业部部长、董事,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董事长,川仪总厂有限公司、川仪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师,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总经济师、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董事,重庆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业内人士指出, 刘绍云出任重药控股董事长,把重药控股打造为全国领先的医药集团,大股东完成混改,功绩卓著,明年将60岁,面临董事长接班状况。


总经理袁泉曾为儿科医师


董事会聘任袁泉为公司总经理,聘任李少宏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聘任张红、刘伟、余涛为公司副总经理,聘任张红为公司财务总监,聘任余涛为董事会秘书,聘任曹芳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袁泉,1969 年出生,中国国籍,中共党员,重庆市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MBA,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系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及高级经济师,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袁泉现任重药控股及重庆医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器械分会会长,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袁泉历任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师,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办事处医药代表、主任和川渝藏大区经理,重庆医药上海药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贵州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重庆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务。


袁泉持有公司股份 36.4442万 股。上游新闻


\"90后\"注册会计师成为职工代表监事


而第八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直为公司监事会主席,任期与本届监事会一致。李直也是上届监事会主席。李直,1964 年出生,中国国籍,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经济师职称,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李直现任重药控股、重庆医药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历任重庆电线总厂副厂长,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处长,重庆市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副局长。


值得注意的是两名职工代表监事,吕雪莹女士,1990 年出生,中国国籍,工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重药控股审计与合规部(监事办)高级部长助理,兼任重庆医药审计与合规部(监事办)高级部长助理等职。历任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员、项目经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高级审计员。


沈方女士,1988 年 10 月生,经济学硕士,中国国籍,会计师,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重药控股审计与合规部(监事办)部长助理,兼任重庆医药职工监事、重庆医药审计与合规部(监事办)部长助理等。历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助理财经专员、财经专员、财经经理。










奔驰股价最新消息

[闽南网]

德国百年企业梅赛德斯奔驰,是全球知名的汽车企业,发现奔驰销量情况并不理想,加上奔驰丑闻导致了销量下滑。近期,奔驰在中国又出事了,发生了一起大事件,对奔驰的影响好大,直接影响到其股价,这次奔驰损失多少钱?一起看看。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奔驰好不容易抓住了换代机遇,才站稳了三大豪车的队伍。面对奥迪、宝马的在全球市场的进击,尤其是一路扩大在华销售占比,奔驰只能紧紧跟随。

奔驰市值蒸发百亿

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日前公布的财报来看,2018年集团汽车总销量增加2.4%,达340万辆,其中,奔驰车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据悉2017年销量超过230万辆,连续第8年增长,并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豪华车品牌。与此同时,集团净利润却骤降28%,降至76亿欧元(约合86亿美元)。

对此,奔驰高层表示,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部门收入与利润率下滑主要与车型迭代、欧盟执行排放测试新规、柴油车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汇率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有关。但因为业绩表现差于市场预期,过去一年来戴姆勒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约30%。

按照戴姆勒集团的规划,未来奔驰将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与电力驱动四大领域发力,并以打造客户信任的全方位出行方案为目标。此前,戴姆勒集团也曾说要在中国推出12款新车,虽然说略少于宝马和奥迪,但也看得出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决心。

近日,发生的事情无疑是最奔驰股价是影响最大的,这几天汽车板块震动特别大,各位知道这几天时间奔驰损失多少钱吗?市值就蒸发约137.25亿元,损失情况惨不忍睹。




奔驰股价走势

文章 王雅媛港股圈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由李书福拥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宣布,以90亿美元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此次收购完成后,吉利将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同时,李书福希望将吉利打造成中国版的大众汽车,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拥有品牌。

图为戴姆勒公司股权份额图。雷诺日产占据了3.1%的股权,其次是科威特投资机构有着6.8%的股权,其中19%是私人投资者的总份额,61.4%是所有投资公司的股权占比。吉利的李书福个人股权高达9.7%,从这图来看,是名副其实的最大股东。

然而不到一年,近日被传出吉利将减持戴姆勒公司股份,而戴姆勒正是奔驰的母公司。

华尔街见闻

关于吉利的减持,众说纷纭,最靠谱的说法是:戴姆勒股价大跌,吉利损失惨重。

富途,戴姆勒集团美国ADR的股价走势

根据戴姆勒的股价走向图来看,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于高位,如今戴姆勒股价跌到谷底,吉利损失巨大,减持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当初吉利收购戴姆勒的时候,戴姆勒的管理层曾经说过吉利是“长期投资者”。

Daimler官网

既然是长期投资者,为何持股不到1年就大规模减仓(减持超过一半)?那如果是短炒,又怎么会高买低卖这么蠢呢?看来要么是吉利的资金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当初那笔收购是加了杠杆的。

要解读当前吉利为何大规模抛售Daimler,以及吉利究竟是如何在这笔交易中加了杠杆,我们就要回到1年前那笔巨额天量收购的细节中去。

一、“蛇吞象”式收购的细节

在吉利完成这笔收购之后,国内媒体开始铺天盖地报道,“奔驰是中国的!”、“我们买下了奔驰!”……一时间,国民的爱国热情达到高潮。

央视财经

然而,对于这笔涉资巨大的收购,一些谨慎的媒体还是对资金来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而与吉利管理层的沟通中,也有不少是涉及“资金来源”问题的对话。例如,

蜗牛妹,央视财经


图中可见,吉利的首席财政官(CFO)李东辉一再强调此次收购动用的资金“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言语之中还似有得意之色。而吉利官方披露中,对收购资金的描述是,未使用国内资金。

当然,我们的监管和媒体最关心的,也正在于此,毕竟用国内资金进行海外收购,一度以来是“大忌”。就在此前后,中国企业国内加杠杆海外收购的“买买买”已经被叫停了很多例,包括万达、安邦等等不一而足。既然吉利这笔海外收购没有动用国内资金,那么国内媒体和监管就没有多追究。并且中国企业可以收购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大厂,堪称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从政府到民间也乐见于此。

同样喜上加喜的是,德国媒体也披露,这笔交易并不涉及监管红线,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也以完成调查,并决定无需对吉利进行任何罚款事宜。

媒体


看来吉利的收购资金全部来自境外。那么是谁为它提供了杠杆?是不是这几家国际投行巨头呢?

二、吉利(Geely)的高杠杆来自哪里?

带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在Google上面搜了“Geely Daimler leverage”等字样。然而搜出来的结果可令人吃惊非小!

先看Bloomberg的报道。据Bloomberg载,此收购涉及美银(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而所采用的方式,是一种叫做“collar”的金融工具,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股权衍生品交易。

Bloomberg


而继续探究,我在一个名叫Bocconi Student Investment Club的机构的网站上找到一篇对这笔收购交易的分析。

Bocconi Student Investment Club


而这篇文章中,披露了这笔交易的一些细节。

图片来源同上图


原来,吉利所采用的是一种叫做funded equity collar的金融衍生工具,

“这样可以不需要一大笔外部资金便可建立较大的股票持仓,同时这样的工具所采用的是期权,使得吉利可以建立股票持仓,同时避免德国监管要求的‘持股超过3%便要举牌’的规则。”


如此精妙的安排,

第一,不需要外部机构提供融资;第二,可以只花一小部分钱就能撬动一大笔股份;第三,同时还能规避德国监管要求。


真是一举三得!可叹也只有聚集了全球最聪明大脑的投行,才能设计出这样完美的方案!

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看似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方案,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其风险点就在于期权的使用。

期权是公认的高杠杆和极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在吉利收购Daimler的方案中,同时涉及看涨期权(call)和看跌期权(put)两种产品,且一个做多、一个做空,这样这套方案自身便带有了极高的杠杆率。言下之意只要Daimler的股价下跌超过一定范围,吉利所面对的就是极其危险的处境 ——爆仓!

从现在Geely开始大规模减持Daimler来看,很可能是已经接到了“补保”(即margin call)的要求,或者是实质上已爆仓,惜哉。

而此次Geely的交易所涉及的Collar(领式交易),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刚刚过去的12月底,我们的石油三巨头之一“中石化”炒原油巨亏,就是拜这个“领式交易”所赐。看来Geely并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三、连夜雨中逢屋漏

2018年2月,吉利斥巨资收购奔驰母公司Daimler,到今天,后者的股价已经跌去接近一半,而这一年的下跌历程,吉利不可谓不煎熬。投资上的失利已成定局,然而令局面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来汽车行业的整体不景气。

南华早报


刚刚过去的一周(1月7日),吉利公布12月销量,同比下滑44%,随后转天股价暴跌11%。销量下滑、股价下跌、以及投资Daimler失利,让吉利失去了信心,制定的2019年度目标只有151万辆,比2018年的计划不增反降。

富途


销售不济的背后,一方面是中美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经济自身下行。2018年,是自1990年以来的中国汽车销量首次下滑,标志着中国经济一个重要拐点的来临。

吉利并非唯一一家受到影响的车企。中国今年新车销量整体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 政府在2015年推出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取消;② 中国二手车市场正在日益壮大,有蚕食新车市场份额的趋势;③ 各地政府限制网约车、居民住房债务过高、税费保险等购后保养费过高等等,也是使居民面临买车普遍观望的因素。


中国如此,其它国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事实上,吉利所经历了,正是当下全球汽车市场寒冬的一个局部而已。

根据三季度统计数据,2018年9月,全球主要国家的汽车销量都经历了下滑,而前三季度总计销量也有多个国家出现下滑(中国仅增长1.5%)。

《汽车纵横》杂志,根据各国汽车协会数据整理


汽车行业信息咨询机构JATO近期在对57个国家的汽车市场进行调研后表示,全球经济正在受到最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威胁,这将影响下半年全球汽车市场的走势。

世界著名商业分析机构IHSMarkit预计,2023年以后,全球每年新车需求将减少200万辆左右,将世界汽车销量拉低约2%。2025年,全球新车销量预计为1.1亿辆左右,比2017年增加约1,600万辆。2018~2025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0%,相比2011~2017年的3.7%几乎减半。

在世界汽车消费市场可能处于长期低迷的前提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寒冬会持续很久。

四、结语

关于吉利减持戴姆勒的消息,最早见于Bloomberg援引“知情人士”的报道。但吉利的官网上迅速发布了辟谣消息。

吉利汽车官网


但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今天,中国2019年GDP预期下调,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而吉利汽车最近坏消息不断,12月销量扑街,才使得今天减持戴姆勒的消息虽然看似空穴来风,但实则绝非无因。无论如何,Daimler的股价已腰斩,而吉利所收购的股份价值已损失了一半。

2016到2017年港股吉利汽车(0175.HK)翻了十倍,从3块涨到30。站在2018的年初,我想无论是股民还是公司的管理层,谁会预料到,一年后的今天处境如此不堪。

有的时候,对市场的判断,光看理性的数据和基于历史的分析,实在是太容易骗自己了。

2018年,我们看着之前的神话一个个破灭,2019年,还会有神话继续破灭。从白马龙头到价值投资,从腾讯到亚马逊,从安邦到九鼎,现在又轮到吉利……之前加杠杆扩张股价飞上天际一时风头无两,到如今销量下滑盈利落空被市场落井下石: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倏忽间,不过一年耳。

步子太大,扯着意吉吉了。

还记得2016年,已身染沉疴的“周期天王”尼古金·涛德拉季耶夫·周说过,2018/19是康波万劫之年。今天看来,基本上是全局应验。我们老百姓,不懂康波,但知道世道人心的钟摆,永远是来来回回的:曾经多风光,今天就有多落寞。

我是股加加,一个智能股权激励管理平台。想要了解更多股权激励干货和股权激励实时动态,请移步“股加加”公众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奔驰股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奔驰股价、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