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的蔬菜行情一直不是太好,从年后开始就迎来了一波下跌,不管是土豆还是西红柿,价格均触底,菜农们长期处在亏损中。而如今辣椒、大葱价格也如出一辙,行情跌破谷底,让菜农们内心惆怅不已,但如今洋葱、番茄却强势上涨,这是咋回事?
01、辣椒先涨后跌
7月份的辣椒行情可谓是狠狠上涨了一番,内蒙产区的辣椒批发价高达110元/箱(25斤),如此来看,也就是4.4元一斤;湖北产区批发均价为120元/箱,折合就是4.8元一斤。因价格太高,很多人抱怨不已,但从8月份开始,辣椒行情反而持续走跌,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7月份时江苏、山东2大主产区的辣椒进入尾期,新茬辣椒没有上市,供应量偏少,特别是强降雨增多,不少辣椒被淹死,以至于辣椒损失加大。
而湖北、内蒙、张北这3大产区,7月份上市量偏低,其上市期相比去年退后半个月左右,这带动了辣椒行情反弹。
不过如今这3大产区的上市量偏多,其价格迎来了一波下跌,目前内蒙产区已跌至60-75元/箱,也就是2.5-3元一斤;湖北产区为75-85元/箱,也就是3-3.4元一斤;张北产区为55-65元一箱,折合为2.2-2.6元一斤。
可以说,这才短短一周,辣椒跌幅为1.5-2元/斤, 这个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同时,目前河南半薄皮辣椒进入市场,一斤1.9元,价格触底新低,预计接下来辣椒还有继续下滑空间。
02、大葱跌价
还记得年初时,大葱行情可谓是疯狂上涨,当时批发价已涨至7元左右,市场零售价也涨到了10-15元,这个价格吓退了很多人。然而,从年后开始,葱价就开启了一波下跌潮,如今更是已触底1毛新低。
其实,大葱闹成今天这个局面,主因是大家的盲目跟风种植,很多人都认为接下来葱价还会继续坚挺,不能错过了机会,且当时大葱的出口行情还算可观,日韩、欧洲纷纷进口,这让葱农坚信未来价格还会好转。
确实,5月份前,葱价尽管有所下滑,但价格相比以往仍然偏高。不过从6月份开始,因气温升高,大葱的生长速度加快,上市量增多,且各大产区集中上市,结果如今大葱地头价已跌至1毛左右,品质差的更是跌至0.06元一斤。
山东一蒜农表示,大葱栽种成本为3毛一斤,如今只卖了1-2毛一斤,葱农们可谓是损失之大,而山东农村大集上,零售价也才5毛,这让葱农叫苦不迭,不过超市里大葱依旧价高,一斤3-5元,丝毫没有跌价的趋势,只能说害苦了葱农。
03、蒜价危机四伏
目前金杞大蒜市场已关闭,暂停蒜价交易,这也让很多蒜农后悔没提前卖大蒜,据悉如今杞县仍有30%大蒜在农民手里。而因受特殊影响,8月份蒜价已跌了3-4毛一斤,看似才几毛钱波动,但对蒜农来说利润差价可是近千元之多。而大蒜合约价也从5932元跌至5510元/吨,不少人受损。
中牟市场没有关闭,近期不少人纷纷将大蒜运送到中牟市场,因短时间内上市量偏多,客商的压价力度加大。如蒜米料已跌至1.8-1.9元,8月前一直在2元以上;早熟蒜探底2-2.2元,好混级为2.2-2.3元/斤。
那些前期没有将大蒜卖出去的蒜农,如今也十分后悔,原本一亩地可赚4000元,结果如今只能赚一两千元,还增加了存储和人工成本。
04、番茄涨超86%
今年的番茄行情一直惨跌,在8月份之前价格低迷不振,不仅菜农亏本,就连批发商也亏了不少,最低时番茄地头价2毛一斤。但7月河南水灾过后,番茄这才如愿迎来涨价,如今地头价已涨至1.5元一斤,大涨了86.7%,菜农们对此兴奋不已。
赤峰的王大哥表示,今年番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从年后开始就一直低迷,价格从去年的2元一斤跌至今年的0.2-0.5元左右,个头小、品质差的还拒收,可以说损失太大。
不过7月下旬时番茄就陆续涨价,7月底涨至9毛一斤,如今已涨至1.5-1.8元/斤。除了番茄外,其他蔬菜如茄子涨至4元一斤,香菜大涨至15元一斤,茼蒿8元一斤,王大哥希望这个价格继续保持下去。
今年的蔬菜行情总体低迷,其实还是受去年蔬菜价格偏高,不少人加大了对蔬菜的种植,结果产量增加,价格迎来了一波下滑,希望菜农别盲目扩种,不然到头来亏得只能是自己。
6月30日盘中消息,14点0分云南旅游(002059)封涨停板。目前价格8.68,上涨10.01%。其所属行业旅游及景区目前上涨。领涨股为西域旅游。该股为旅游,虚拟数字人,国企改革概念热股,当日旅游概念上涨5.26%,虚拟数字人概念上涨1.21%,国企改革概念上涨0.78%。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74.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90.1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564.79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云南旅游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云南旅游(002059)个股
这两天,“朱广权总结对东北人的三大误解”引发了许多网友对自己经历的“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地域误解”的热烈讨论:
视频加载中...
山东人都爱吃葱,内蒙古人均骑马小能手,云南人上学骑大象,山西的水龙头流的都是醋……这些“地域误解”,你遇到过吗?
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地域误解”
温馨提示:
本文含大量“自嘲式澄清”,请注意分辨
@拥特:
东北人不怕冷是因为有暖气,特能喝是醉了还嘴硬,滑冰纯属触发被动技能了。
@海之东:
作为一个滴酒不沾的东北人,被无数次灵魂质疑“你是东北人吗”。
@花时:
不是所有东北人都会唱二人转的,别再动不动让我“来一段”了,真来不了。
@YIPANY_:
每次看到“东北人有多自来熟”这个话题,都感觉自己是个假东北人。
@ming:
同学一直说羡慕东北菜菜量大,嘿嘿,这不是误解,是真的。
@只能改一次名了啊 :
四川人均一只大熊猫,真的。(看我眼神)
@前方柳暗花明:
这不是误解呀,本来四川人成年就可以拥有一只熊猫呀,你们都没有吗?
@听风听雨:
早上,我起床后,首先到院子后面砍了一捆竹子喂我养的熊猫,然后吃了一顿火锅,准备出门上班。
另附一位被“骗”的小可爱:
@华丽呀:
之前听说在成都待三年能拥有一只熊猫,考研就选择了成都,结果……我一整个无语了……对自己无语。
@谁还没个小奶膘呢:
我们内蒙古,家里两个水龙头,一个接水一个接奶。
@林林:
有一阵子我的签名是:住在城里不骑马上学,不放牧家里没羊。
@王伟超Mijiag:
内蒙古包头人,说个真事:
“师弟,你家是内蒙古的?那我想去呼伦贝尔旅游,就去找你了!”
“我家到呼伦贝尔的距离和北京到香港差不多……”✈️
@ven:
“你们福建人是不是都分不清h和f?”
“难道我笑的时候是‘fa fa fa fa fa’这样笑的吗?无语……”
@你要不要小鱼干:
福建人表示也可以很快地说出“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
@你说什么是什么:
福建人一枚,我们的省会是福州,不是厦门,谢谢啦。我们不是顿顿吃海鲜,谢谢啦。我们有的地方冬天也下雪,谢谢啦。我们和广东的朋友相亲相爱,谢谢啦。
@洪蕾蕾蕾蕾:
听说很多同学好奇海南的高考,海南的高考分三天,像什么语数英文理综我们是不考的,我们前两天一般考什么手撕椰子、深海格斗之类比较有实用价值的科目,第三天就会考利用二次函数等差数列跟线数矩阵什么的求解下期头奖码。嗯,我们海南“斯巴达”就是这么高考的。
@凌波微步:
在海南,必备的一项技能那必然是躲避大法,毕竟,走在路上随时可能被椰子砸中嘛。
@草北:
我们兰州的孩子,必修课当然是骑骆驼啦。
@宁:
骑骆驼还得要驾驶证呢,没驾照不允许上路的,喝酒骑骆驼算酒驾哦。
@为了注册想的ID:
还要考证的,好烦啊。我当初在兰大便宜买的二手双峰骆驼,结果现在单周不准骑,很气。
@愚翁1949:
说个秘密,我们陕西人都拿兵马俑当保安。
@薇薇不爱笑:
我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和室友去食堂,我点了一份盖浇饭时她们看我的眼神,可能她们觉得,我们陕西人只吃面,从来不吃米饭吧。
@面皮肉夹馍yyds:
我,一陕西人,郑重宣布下:
我,不住在窑洞。
我,头上不扎白毛巾。
我,拿手节目不是秦腔和信天游。
我,跟人聊天口头禅不是“额滴神啊”。
我,不是顿顿吃面。吃饭也不是蹲着的!
我,出门也见山清水秀,真不全是黄土高坡。
还有,我家地下应该……应该挖不出唐代大墓。
@刘昊:
不是我说,在座的各位都不知道有江西这么个地方吧,更别提误解了!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我是江西的。”“江西在哪个省?”“江西就是个省……”
@明什么白:
我知道江西啊,就是那个……那个……对不起,江西在哪儿?
身为江西人的小编只想流泪……我们存在感这么低的嘛?庐山婺源鄱阳湖多美啊,江西的!脐橙拌粉各种炒菜多好吃啊,江西的!瓷器之都景德镇没听说过吗?江西的!还有,一说吃辣就是湖南四川,江西人真心不服!
多看看我们美丽又可爱的江西吧!(一条充满私心的呼唤~)
@黛浅浅:
“你是哪儿人呀?”“我是云南的。”“哦,你是少数民族吗?”(每次自我介绍的必答问题)
@甘甘:
我们云南人都是骑大象上学的,说到这儿,我的骄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Yamu:
上面那位朋友,也不全是大象啦,偶尔也骑孔雀的。
@绿子绿子:
咱就是说,只要你是山东人,就基本无法逃避挖掘机和大葱这两个话题。无奈了。
@哎呦矮油哎呦呦:
山西人家家都有矿,拿醋当饮料。
@RainForest:
“你们重庆人是不是真的一天三顿都吃火锅?”本重庆人已经被问麻了。
@白白:
我是北京人,但我很多同学都说我不像北京人,因为他们觉得北儿京儿人儿说儿话儿应儿该儿是儿这儿样儿的。
@牛牛贾牛牛:
天津人均会说相声,我们从戴红领巾开始,就学打板儿,没带板儿,合页、翻盖手机都能打。
@木子十一:
本吃货上海人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你们做什么菜都放糖吗?
@沉木:
我是温州人,没钱,哎。
@佚名:
对于那些让我说几句江苏话的人,我只想说:没有江苏话这种方言!没有江苏话这种方言!没有江苏话这种方言!(感觉这一条适用于很多南方的省份啊)
写在最后
上面这些“误解”,很多都是各地小伙伴的自嘲,但这些自嘲,也确实折射出了一些“地域刻板印象”。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我们对于许多地方以及那些地方的人们的了解,可能来自书本和媒体,可能来自口耳相传,甚至可能来自一些臆造的“段子”……面对庞杂的信息,我们更应该多看、多了解一些,片面的信息和个体的案例无法代表一个地方的全貌,这种不严谨不仅可能带来误解和隔阂,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来说也并不公平。
无数美丽的地方,无数可爱的人们,若有机会亲自去看看,一定会是生命丰厚的收获。即使身不能至,带着欣赏的心去全面地了解,真心地欣赏,也定能发现属于别处的美。
文/ 《夜读》整编、采写
部分资料来自微博、知乎网友
图/视觉中国
篇幅有限,
许多地方未能一一提及,
【留言区】就交给你们啦!
欢迎踊跃发言,
为你的家乡“化解误会”。
制片人丨张天宇 主编丨王若璐
©
扫描下图二维码下载 客户端看更多新闻
央视网消息:近段时间以来,咱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用到的葱、姜等调味品的价格出现了翻倍的上涨,本不是需求旺季,缘何价格就暴涨了呢?是供应减少还是需求增加?难道这“向钱葱”“姜你军”又要卷土重来?
在河南商丘的归德农贸大市场,新鲜的大葱整齐地码放在柜台上,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涨价的不止河南的大葱,在河北邯郸市的肥乡区,这里大葱的价格涨幅也不小。
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产区山东章丘长白大葱毛葱的价格每斤为1.30元斤左右,同比增长160%。而另一个大葱主产区河南新野的铁杆大葱毛葱价格每斤在1.45元左右,较8月下旬相比每斤增长0.8元,上涨123.08%。
陈明均介绍说,大葱是按茬口供应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葱,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等产区的产品,后面要消费的就是江苏、浙江等地的大葱了,由于江苏、浙江这些产区的种植面积也是减少的,因此,春节以前大葱的供应属于偏紧状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央视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辣椒大葱涨价明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辣椒大葱涨价明显、云南旅游 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