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股价,平安股价深度解读

2022-07-27 2:07:54 股票 xialuotejs

平安股价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接连下挫,跌幅超过40%,表现逊于整体保险板块。

中国平安跌破50元!

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平安一举跌破50元,盘中一度跌至48.88元/股,创下近4年新低,最终收盘于49.9元/股。 ​

面对跌破50元的中国平安,股民戏称,要珍惜40元的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H股今日也大幅下挫,盘中一度大跌超8%,收报60.4港元下跌3.8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今日晚间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就相关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

外资一日抛售20亿元

北向资金大举抛售中国平安。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1.47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卖出额居前三的分别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隆基股份,其中,中国平安遭净卖出20.66亿元。近七个交易日,中国平安遭北向资金净卖出32.53亿元。

“踩雷”华夏幸福,净利580亿降16%

日前,华夏幸福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10.68亿元,同比下滑43.63%;亏损94.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0.62亿元。

中国平安中报业绩被华夏幸福拖累。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母营运利润818.36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580.05亿元,同比下降15.5%。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359亿元,减少公司2021年半年度税后归母净利润金额208亿元,减少2021年半年度税后归母营运利润61亿元。

中国平安称,公司高度重视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带来的投资风险,已组织集团内相关部门及子公司进行自查自纠并积极开展全面整改工作,完善投资决策流程和进一步优化投资资产集中度限额体系。后续公司将持续提高投资的审慎性,加强投后风险管理,全面提升集团风险治理水平。同时,平安还将继续配合各方推动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化解工作。

回购!50亿-100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平安推出百亿回购。

8月26日晚,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批准,拟使用自有资金50亿-100亿元实施A股股份回购,回购价格不超过82.56元/股。

公告称,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内在投资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为股东创造长远持续的价值,并综合考虑到公司近期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结合本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因素。

公告显示,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的长期服务计划。

此外,中国平安执行董事马明哲、谢永林、陈心颖、蔡方方,职工代表监事孙建一、王志良,高级管理人员陈克祥、黄宝新、张小璐、胡剑锋均在本次回购期间存在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至少值1.16万亿!机构喊话中国平安估值低估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中国平安股价已经明显低于公司合理估值。公司寿险主业至少值2倍PB,平安集团至少值1.16万亿人民币。维持“增持”评级。

中信建投指出,华夏幸福减值剩约1/3左右,投资端压力大幅减轻,未来投资收益率亦将回暖。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0.63倍PEV),维持“买入”评级。

中泰证券指出,中国平安披露的A股回购计划提振了市场情绪,这表明管理层对平安的业务抱有信心,且不认同公司股票当前的估值。小幅下调2021/2022/2023年EPS至人民币9.10/9.83/11.30元,以反映寿险业务增长放缓。维持“买入”,目标价人民币91元。

长城证券表示,假定2021-2023年市场保费平均增速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平安负债端边际改善,投资收益稳健。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分别为6.92/8.55/10.62元,对应的PE分别为7.52/6.08/4.90倍,考虑到公司回购及改革持续推进,上调为“买入”评级。

招商证券指出,华夏幸福风险事件对公司的财务影响有待观察,预计仍有计提减值的可能。公司寿险板块新业务增速和存量业务品质持续承压,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公司的服务能力持续得到提升,会成为下一发展阶段的坚固护城河。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600870

退市厦华(600870.SH)公告,2022年6月22日,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确认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撤回复核申请的函》(“确认函”),具体内容公司于2022年6月21日提交的《撤回复核申请告知书》已收悉,现确认公司撤回对终止上市决定的复核申请。




平安股价下跌原因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接连下挫,跌幅超过40%,表现逊于整体保险板块。

中国平安跌破50元!

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平安一举跌破50元,盘中一度跌至48.88元/股,创下近4年新低,最终收盘于49.9元/股。 ​

面对跌破50元的中国平安,股民戏称,要珍惜40元的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H股今日也大幅下挫,盘中一度大跌超8%,收报60.4港元下跌3.8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今日晚间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就相关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

外资一日抛售20亿元

北向资金大举抛售中国平安。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1.47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卖出额居前三的分别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隆基股份,其中,中国平安遭净卖出20.66亿元。近七个交易日,中国平安遭北向资金净卖出32.53亿元。

“踩雷”华夏幸福,净利580亿降16%

日前,华夏幸福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10.68亿元,同比下滑43.63%;亏损94.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0.62亿元。

中国平安中报业绩被华夏幸福拖累。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母营运利润818.36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580.05亿元,同比下降15.5%。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359亿元,减少公司2021年半年度税后归母净利润金额208亿元,减少2021年半年度税后归母营运利润61亿元。

中国平安称,公司高度重视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带来的投资风险,已组织集团内相关部门及子公司进行自查自纠并积极开展全面整改工作,完善投资决策流程和进一步优化投资资产集中度限额体系。后续公司将持续提高投资的审慎性,加强投后风险管理,全面提升集团风险治理水平。同时,平安还将继续配合各方推动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化解工作。

回购!50亿-100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平安推出百亿回购。

8月26日晚,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批准,拟使用自有资金50亿-100亿元实施A股股份回购,回购价格不超过82.56元/股。

公告称,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内在投资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为股东创造长远持续的价值,并综合考虑到公司近期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结合本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因素。

公告显示,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的长期服务计划。

此外,中国平安执行董事马明哲、谢永林、陈心颖、蔡方方,职工代表监事孙建一、王志良,高级管理人员陈克祥、黄宝新、张小璐、胡剑锋均在本次回购期间存在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至少值1.16万亿!机构喊话中国平安估值低估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中国平安股价已经明显低于公司合理估值。公司寿险主业至少值2倍PB,平安集团至少值1.16万亿人民币。维持“增持”评级。

中信建投指出,华夏幸福减值剩约1/3左右,投资端压力大幅减轻,未来投资收益率亦将回暖。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0.63倍PEV),维持“买入”评级。

中泰证券指出,中国平安披露的A股回购计划提振了市场情绪,这表明管理层对平安的业务抱有信心,且不认同公司股票当前的估值。小幅下调2021/2022/2023年EPS至人民币9.10/9.83/11.30元,以反映寿险业务增长放缓。维持“买入”,目标价人民币91元。

长城证券表示,假定2021-2023年市场保费平均增速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平安负债端边际改善,投资收益稳健。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分别为6.92/8.55/10.62元,对应的PE分别为7.52/6.08/4.90倍,考虑到公司回购及改革持续推进,上调为“买入”评级。

招商证券指出,华夏幸福风险事件对公司的财务影响有待观察,预计仍有计提减值的可能。公司寿险板块新业务增速和存量业务品质持续承压,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公司的服务能力持续得到提升,会成为下一发展阶段的坚固护城河。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平安股价深度解读


保险股近期表现低迷,行业龙头如何破局?保险代理人告别“大进大出”的人海战术后,接下来如何展业?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险企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平安股东大会现场


4月29日下午,中国平安举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面对投资者关心的行业和公司热点问题,中国平安相关高管一一予以回应。



对估值修复充满信心



去年以来,A股保险板块持续走低,估值水平在板块垫底。作为保险板块龙头,中国平安的股价也备受市场关注。


对此,中国平安联席CEO姚波称,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平安股价持续下行已经脱离公司价值增长曲线。“接下来,对股价回归真实价值区间,公司充满信心。”


姚波解释,从公司内部来看,中国平安战略清晰,业绩稳健。同时,公司在积极进行市值管理,主要举措包括维持常年稳定的分红政策,以及积极兑现股份回购计划。


姚波表示,近期来看,今年公司将完成寿险深度改革目标;长远来看,公司“综合金融”和“医疗健康”模式值得期待。


4月29日晚,中国平安披露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0.0%至430.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58亿元,同比下降24.1%,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基本每股营运收益2.46元,同比增长11.3%。



有信心在今年完成寿险深度改革



针对参会股东提出的平安寿险改革的相关问题,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回应称,中国平安在持续推动寿险改革,保险代理人数量缩减明显。随着寿险改革进入第三年,当前改革成效令人满意。中国平安有信心在今年完成第一个三年的“深度改革”目标。


她介绍,目前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主要涉及渠道端和产品端。其中,渠道端包括代理人、银保、社区网格、兼职代理人四方面的改革。这四个渠道让更多保险从业人员更好地提升获客能力、销售能力,使他们的收入更加稳健持续增长。产品端则打造了“健康+”“居家养老+”“康养+”等三大“产品+”体系。


“通过这三年的深度改革,相信寿险业务可以在五到十年里,迎来更好的发展。”陈心颖表示。



紧抓养老政策改革机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此,中国平安总经理、联席CEO谢永林表示,中国平安在参与个人养老改革中,具备账户优势、产品优势、渠道优势等三个层面的核心能力,会积极、深度参与其中。


“中国平安做这件事有得天独厚条件,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谢永林解释,在账户优势方面,平安银行3年前就在账户平台体系搭建上开展了相关工作;在产品优势方面,此次个人养老制度鼓励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养老保险公司、寿险公司乃至银行的储蓄产品都参与体系建设里来,而中国平安具备全牌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会在内部协同开发不同产品去满足多类客户需要;在渠道优势方面,中国平安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金融客户超过2亿,且公司拥有庞大的线下队伍。



聚焦“综合金融”和“医疗生态”双轮驱动



在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近年来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医疗、养老领域都有涉及,能否保证主业做精做强?


“中国平安向来在战略方面比较超前,一直以来我们觉得平安长期发展战略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我们一直都提醒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回应称,虽然中国平安旗下涉及业务众多,但都是在聚焦“综合金融”和“医疗生态”两大方向,并持续通过科技能力来加强双轮驱动。事实上,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国平安更擅长做“减法”。如果把中国平安比作一棵大树,中国平安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修剪,确保长得直、长得好。


马明哲表示,在综合金融生态里面,中国平安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增加客户黏度、客户的频率、客户的忠诚度,这个模式最大的挑战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中国平安在服务要求、质量、客户体验方面会更高、更严格。未来,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会显现它的独特差异化竞争优势。


马明哲还表示,在“医疗+健康+养老”生态下,随着新的保险行业演变,未来一二十年会逐渐形成新的趋势,“冷冰冰”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不再适用,只有把金融和医疗、健康、养老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平安股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平安股价、60087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