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7日消息,截至收盘,易见股份(600093)股价跌幅超5%,总市值约63亿元。
消息面上,“区块链”第一股易见股份连连爆出惊雷。
昨日,易见股份发布了2020年年报。根据这份“迟来”的年报,2020年度,易见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1400.78%,巨亏115.24亿元。
根据数据,这份业绩单是易见股份上市后交出的最差的一份。
根据披露的信息,易见股份业绩亏损主要来源于报告期内保理业务和供应链业务等计提大额减值损失合计118.85亿元。
稍早前,易见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财报被天圆全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与此同时,2020年末,易见股份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
据悉,易见股份因未按时披露年报,自5月6日起便停牌多时。而在停牌期间,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等多位高管集体离职。
易见股份前身是禾嘉股份,于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其主要业务为供应链管理、商业保理以及数字科技服务。
此前,因站上“区块链”的风口,易见股份被爆炒,最高股价达20.81元/股。不过,随后其股价便开始跌跌不休。
易见股份于昨日停牌一天,今日便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简称也变更为“*ST易见”。7月6日早间,易见股份连发35条公告披露相关工作。
负面新闻不断,易见股份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深交所2022年6月16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直真科技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直真科技当日报收19.87元,涨跌幅为5.80%,换手率25.88%,振幅8.41%,成交额1.88亿元。
6月16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3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二、卖四、卖五,合计净卖出202.17万元,占龙虎榜净卖额的109.97%。除此之外还有广汇能源、继峰股份、天茂集团等23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15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继峰股份,净买额为1.42亿元;8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最高的为广汇能源,净卖额为2.83亿元。
榜单上出现了5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一、买四、买五、卖一、卖二、卖三,合计买入1301.78万元,卖出1443.80万元,净额为-142.02万元。
买一、卖一均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该营业部买入688.27万元,卖出389.97万元,净买额为298.30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967次,实力排名第9。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粤桂股份(净买额1949.33万元),哈工智能(净买额1933.24万元),郑州煤电(净买额-1775.55万元)等12只个股。
买四为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78.21万元,卖出193.91万元,净买额为-15.70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735次,实力排名第2。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光大证券(净买额9727.96万元),完美世界(净买额-1289.44万元),嵘泰股份(净买额-1041.99万元)等22只个股。
买五为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70.16万元,卖出214.41万元,净买额为-44.25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405次,实力排名第4。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光大证券(净买额1.05亿元),郑州煤电(净买额1835.09万元),钱江水利(净买额1089.95万元)等16只个股。
卖二为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34.83万元,卖出333.17万元,净买额为-198.34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458次,实力排名第6。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兴业证券(净买额-6627.99万元),郑州煤电(净买额2628.77万元),钱江水利(净买额-1065.34万元)等20只个股。
卖三为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30.32万元,卖出312.35万元,净买额为-182.03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241次,实力排名第5。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郑州煤电(净买额2115.59万元),常铝股份(净买额-1205.90万元),中旗新材(净买额1098.02万元)等13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奔腾新闻
“亏损王”再现江湖。
7月6日,易见股份(600093.SH)姗姗来迟的年报披露显示,2020年公司营收97.17亿元,净利润亏损115.24亿元。
相比去年巨亏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ST海航亏损640.03亿元、*ST康美亏损277.36亿元、中国国航亏损144.09亿元,易见股份亏损虽说没排进前三,但由于其亏损较为突然,更加令投资者吃惊。
此前5月14日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已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资产减值导致巨额亏损
截至去年末,易见股份总资产达97.41亿元,但净资产为-34.77亿元。奔腾新闻
易见股份主要业务为供应链管理、商业保理以及数字科技服务,前两项业绩使得公司净利润从2014年的0.35亿元增长至8亿元以上,后一项业务涉及的区块链业务也曾使公司股价飙升,一度成为区块链龙头。
但一份推迟到现在才公布的2020年年报,展现了易见股份的现状。年报中显示,公司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计提各项减值准备119亿元,其中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4.24亿元;其他流动资产中三笔保理本金6.4亿元逾期未收回计提1.73亿元;部分房地产保理业务客户应收债权无法收回53.37亿元;对于其他逾期应收保理款项,供应链保理业务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26.71亿元;长期股权投资中,君宜智能物流预付款17.52亿元,按持股20%计提2.74亿元。上述计提比例主要参照供应链保理业务累计坏账准备综合计提比率78.13%。
奔腾新闻
回溯五年前,原汽车零部件主业增长乏力,2012年冷天辉旗下九天工贸(2015年更名九天控股)受让上市公司控股权,增资共23.17亿元,此后推动上市公司进军供应链金融类。
九天控股持续占用资金
借助云南省最大的煤炭贸易商九天工贸,易见股份可以进行货源供应同时提供供应链管理,加上公司2015年定增48.48亿,账面资金共计70亿元,有足够资金提供商业保理服务,由此公司完成了其华丽转型。
由于看好易见股份的发展,当时定增时云南工投集团还认购近20亿元增发股份,2018年后冷天辉股权被冻结资金紧张,2018年滇中产业发展集团入主易见股份,去年8月云南国资正式入主上市公司。
此次年报披露前几日,易见股份收到前控股股东九天控股来函。九天控股来函中自查确认,截至2021年6月20日占用资金共计42.53亿元(未含资产资金利息),其中2020年末资金占用金额为41.56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占用0.97亿元。证明九天控股在持续占用资金。
同花顺显示,九天控股注册资本2.4亿元,冷天辉持股九天控股51.04%,冷天晴、冷丽芬持有剩余股份,公司主营项目投资及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管理等。2017年5月国资世博旅游集团曾拟增资获得九天控股40%股权进而控股,最终并未成功。
跨境电商最近特别火热,但跨境电商“第一股”跨境通,这些天的日子却很难过。
跨境通4月30日发布公告大幅下调财务预期,随之就被ST了。
接着连续跌停,董事长辞职,到5月12日董事会大换血,打算出售旗下核心资产“帕拓逊”以度过危机。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从曾经的“跨境电商第一股”,到如今树倒猢狲散,股价近乎腰斩,复盘之日遥遥无期。
这巨大的落差,让人不禁思考:
跨境通的跨境电商之路,究竟是哪条路没走通?
它的经历能不能给我们跨境电商的企业甚至是其他企业带来一些思考?
故事要从2014年讲起了。
那一年,一手打造了国内首家上市裤装品牌“百圆裤业”的杨建新陷入了对未来的焦虑之中。
在2011年上市的“百圆裤业”,在上市之后非但没有交出惊艳的成绩单,营收和利润还陷入了连续两年下滑的困局之中。
深感转型之急迫的杨建新,盯上了兴起不久的跨境电商生意。
为了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谋求转型,百圆裤业以10.32亿的高价收购了电商平台环球易购,在次年更名为“跨境通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票名也更名成“跨境通”。
这还闹了个小新闻,原因是百圆的更名直接跟13年成立的“上海跨境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重名了,发现自己“被上市”的上海跨境通一度要和百圆对簿公堂。
这就是商标惹的祸。
直到今天我还看见有些媒体把这两家公司搞混了。
不过,杨建新带领百圆的转型,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走对了路。
跨境通全面布局跨境电商的生态。
在2015年,就分别参股,然后做质押,再去参股了前海帕拓逊、百伦贸易、通拓科技、跨境易、易极云商、金虎信息等七家企业。
(来源于证券研究所)
而这几年正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间。
2015年-2018年,跨境通的营收从39.61亿元一路飙升到215.34亿元,净利润也从1.66亿元翻了近4倍,到达了6.13个亿。
有了钱,跨境通就开始更大手笔的直接收购。
连续的并购让跨境通积累了高达25.3亿的商誉资产。
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更是让跨境通的库存从14年的2.94亿飙升到18年的50.66亿。
二者之和甚至超过了公司当时的净资产。
供应链管理大师库克说:“库存是最根本的邪恶。”
苹果在发展初期尚且不能负担高库存带来的压力。
何况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只有1.83亿的跨境通呢?
高商誉、高库存、过低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这对于一家跨境电商的企业来说,它的财务状况已经是走到了悬崖边上,离粉身碎骨也只有一步之遥。
结果,跨境通一下子步入了跨境电商的噩梦,两年竟然亏出60个亿出来,直接挂上了ST的名头。
其实,这个噩梦并不只属于跨境电商,我们很多企业也可以把自己代入进去看看。
我们先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三个财务数据。
先说高商誉,从会计的角度上来讲:
商誉=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简单点来讲,商誉就是收购完企业你多给的钱。
本来这家公司的市场价只有100块,你为了收购它,给了120,这20块就是商誉。
高达25.3亿元的商誉,其实充分的体现了跨境通扩张的疯狂。
如果企业能通过扩张形成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实现长期的良性发展,那这些多花出去的商誉也不算是冤枉钱。
但是,现实往往是很多企业的扩张,带来的也仅仅是规模的增长,能够形成规模效应的寥寥无几。
从跨境通低的可怜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就证明了这些并购的失败。
怎么说呢?
因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说白了就是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减去,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出。
一般来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比净利润大,你的财务指标才比较健康。
然而,跨境通6亿多的净利润,只对应着1.83亿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实打实的证明了跨境通的扩张并没有带来盈利能力的增长,仅仅只是为自己扩张了规模而已。
可能你会觉得,那我不管盈利能力有没有提高,收入和规模在提高,这是直观可以看到的数字。
这么去理解,确实也没错。
但是,事实往往没那么简单。
就拿跨境通来说,这种低效的扩张,在带给它收入和利润绝对值的增长之余,还带来了巨大的库存。
这是一笔高达50多亿的库存,不但是对资金的一种严重占用,更带来了巨大的减值风险。
一旦经营环境恶化,库存卖不出去了,那么到时候,企业面临的减值损失就会让企业直接由盈转亏。
更不用提商誉这种极不稳定的资产了,按要求商誉每年都要做减值测试的。
这是跟着企业经营情况变化的,公司亏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商誉的大幅贬值。
跨境通在18年盈利6个亿,结果19、20两年亏损了60个亿,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我们再从跨境电商深层次的商业模式去看。
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热,跨境通陷入了“铺货”这种简单的商业思维中无法自拔,忽视了对于商业模式中核心缺陷的问题。
所谓铺货,就是在平台上架海量的SKU,通过提高品类,增加压中爆款的概率,然后就坐等出单,再找货源和采购去发货。
绝大多数跨境电商玩家都在早期都用过铺货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很简单,对起步来说很有利。
但是,正如免费的就是最贵的,简单的商业模式并不代表着能顺利走到最后。
铺货有着天然的缺陷:如何解决库存过多的问题。
库存积压过多,这可是连苹果都畏惧过的难题。
所以说,走捷径只能走一时,走得不好很可能还会走错了路。
左晖先生那句“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犹言在耳啊。
像我们之前聊过的shein(希音),早早的就选择了深耕供应链,老板带队在广州亲自挑选供应商,提高周转库存的效率。
不是比谁的SKU多,而是比自己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上架更多的SKU。
或者,还可以像接替跨境通成为“跨境电商第一股”的安克一样,加大研发,走品牌打造,精细化运营的道路。
跨境通这种把铺货模式走到底,试图达到规模上的碾压,形成所谓的“规模壁垒”。
其实体现了思维上的懒惰,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规模就如同用沙子堆起来的城堡,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思维上的懒惰,越容易造成手段上的功利,功利就意味着短视。
企业就可能会为了扩大规模抛弃立身之本:诚信。
跨境通就是其中一员,对于规模的一味追求让它选择了电商平台中最简单也最功利的做法:刷单。
在五一前夕,跨境通旗下大品牌帕拓逊主账号就因为刷单,被亚马逊重罚,品牌备案被注销,资金被全部冻结。
国内对商业诚信,有很高的包容度,但是在国外,几乎是零容忍,没有什么宽容与照顾,一旦抓住就是重罚。
对于平台来说,敢于封杀大号,实际上会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平台失去的只是众多商家中的一个而已,只要消费者的需求还在,商家这种资源是不会断的。
注重诚信和平台规则,在海外电商平台经营的企业要特别注意。
越是正确的路,走起来就越是艰难,没什么空子可以钻,举重若轻,事必躬亲。
但这样能让你走更远。
做人如此,经商何尝不是如此?
希望与各位共勉。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st易见股份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st易见股份股吧、003007直真科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