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连日来,光大证券成了镁光灯下的焦点。4月18日,光大证券保荐的科创板芯片股——纳芯微被“打新大军”弃购7.8亿元,光大证券由此创下券商包销股票金额的新高;4月19日晚,光大证券出现人事大地震,6名党委委员全部被党内问责的消息引起市场热议。
4月20日,贝壳财经
光大证券表示,公司注意到部分媒体关于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报道。目前,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未有变化,公司经营管理情况正常。新任董事长和监事长人选正在遴选中,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要求,尽快履行公司治理程序。
人事地震原因揭晓: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费用管理执行不严等
4月20日早,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公司注意到部分媒体关于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报道。目前,已收到公司董事长闫峻、监事长刘济平的辞职报告,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未有变化,公司经营管理情况正常,新任董事长和监事长人选正在遴选中。
就在公告发布的前一天晚上,光大证券6名党委委员全部被党内问责的消息引起热议。就问责原因而言,贝壳财经
光大证券相关人士向贝壳财经
光大证券表示,围绕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将深刻反思、切实整改,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坚持标本兼治,严肃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 *** ”树新风,真正把正风肃纪的压力传导下去,树牢公司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强化警示教育、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执行到位,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形成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
今年的2月22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中国光大集团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光大集团部分直管企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较高, *** 、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等。
上市以来历经5任董事长,乌龙指事件、MPS事件等风波不断
光大证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先后于2009年8月18日和2016年8月18日分别在上交所及香港联交所上市。此次人事变动并不是光大证券高管的首次“大地震”。
贝壳财经
随后,袁长清“接棒”。2012至2014年11月袁长清担任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职位。其间兼任光大证券董事长。也是在其兼任期间,光大证券发生了令业内震惊的“8·16乌龙指”事件。
经过证监会调查,光大证券被没收违法所得,并被处以5倍罚款,罚没金额5.23亿元;时任总裁徐浩明、助理总裁杨赤忠、财务总监沈诗光和投资策略部总经理杨剑波4人被认定为内幕交易违法,并被处以60万元罚款,终生禁入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
随后,时任领导班子相继离职,光大集团副总经理郭新双出任光大证券董事长,后因工作调整辞任,2016年11月,薛峰上任,3年后薛峰离任(并在2021年被审查),2019年4月,闫峻成为光大证券新的“一把手”。
而薛峰离任的导火索,是暴风集团对MPS的并购事件,贝壳财经
与此同时,光大证券的高管也迎来离任高峰,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光大证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分别有9名、8名离职。
MPS事件余波不断,光大证券净利润深受拖累
据中证协披露的证券公司业绩排名显示,光大证券曾是净利润位列前十的头部券商,比如,2006年,光大证券凭借着8.97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9名。
近年来,光大证券的业绩排名深受计提资产减值和预计负债拖累,从2014年至今的业绩排名来看,光大证券的营收排名多在15名以内,但净利润排名则出现了大幅波动。
2015年是光大证券的高光时刻,营收位列第11名,净利润位列第12名,虽然排名较上年未出现变化,但业绩增长迅猛,彼时,光大证券实现营收165.71亿元,同比增长151.02%;实现归母净利润76.47亿元,同比增长265.83%。
2016年-2020年,光大证券营收排名在第12名至15名之间徘徊,净利润排名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6年、2017年,光大证券净利润排名依然保持此前的水平,2018年,其净利润排名悬崖式下滑至第21名,2019年继续下滑至第39名,2020年,光大证券的净利润排名有所提升,位列第18名。
2021年,光大证券业绩表现有所好转,净利润增长迅速,实现归母净利润34.84亿元,同比增长49.28%,不过净利润还不到2015年的一半。而营收增长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实现营收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0%。
贝壳财经
受该事件影响,光大证券连续多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2020年光大证券计提预计负债及单项重大资产减值准备共计22.47亿元,减少净利润20.73亿元。其中,2020年度就MPS事项计提预计负债15.50亿元。2018至2019年度,光大证券累计计提预计负债30.11亿元。
2021年,光大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11.28亿元,减少净利润10.28亿元,超过公司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2021年度,光大资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综合考虑MPS事项进展情况等,基于谨慎性原则,就该事项计提预计负债人民币7.33亿元。
这意味着,截至2021年年末,其针对MPS事项总的计提已超过52亿。
一波渐平,一波又起,MPS并购案后遗症随着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的计提正在化解,但光大证券又迎来人事地震。针对董事长和监事长职位面临空缺,光大证券称,新任董事长和监事长人选正在遴选中,那么,新任掌门人会带着光大证券重返高光时刻吗?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封锁中兴通讯事件成为最近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大家都在谈进口替代、芯片的时候,真正解决进口替代的可执行方案是——自主可控。
什么是自主可控?简单地说就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各类软件全都国产化,自已开发、自己制造,不受制于某些人。
自主可控主要涵盖7个领域:
(1)IT基础设施:以服务器和存储为代表;
(2)基础软件:以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为代表的;
(3)信息安全
(4)应用软件
(5)医疗应用
(6)通信应用
(7)北斗应用
对我们股民来讲,最关键的就是哪些股票了。直接上干货,自主可控概念股名单
统计截止:2018-4-18,资料智股网络
◆关注:让你获取更及时的投资机会解读!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有惊喜!
落马半年后,光大银行原副行长张华宇被开除党籍。随着中纪委通报的公开,光大集团的乱象暴露无遗,由此造成频繁的人事”巨震“和人事流动,旗下光大银行更是罕见3年3换行长,最新一季报业绩明显承压。
违规安插亲属、逃逸式辞职
7月4日下午,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被开除党籍,并披露了其违纪违法情节。
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张华宇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利用职权违规安排儿子、女婿、弟弟等亲属及关系人子女数十人到光大系统工作,为多人在职务晋升、工作调动等方面谋取利益,损害光大系统政治生态。”如此任人唯亲,无疑是把世界500强央企变成了“家族私企”,成为他们的提款机器。
张华宇还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参与民间借贷;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力为他人在融资贷款、人事安排等方面谋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中纪委指出,张华宇在职时为有关企业谋取利益,退休前夕辞职,辞职后在与原任职务有业务关联的企业领高薪,是“提前筑巢”“逃逸式辞职”腐败的典型,是权力与资本相互勾连、疯狂逐利的典型,亦是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甘于被围猎的典型。
从简历来看,1958年10月出生的张华宇在光大银行工作17年后,于2018年9月辞职。此时距离他到龄退休仅差一个月,如此举动,堪称反常。
张华宇离开光大银行后,曾在3家金融机构就职,分别为中国金融国际(00721.HK)、同方国信和重庆信托。其中,同方国信为重庆信托大股东,持股比例约66.99%。
2018年11月,张华宇加入了中国金融国际,担任该公司非执行董事兼副主席,年薪为200万港元。年初1月4日,已辞职3年的张华宇被查,3天后中国金融国际公告称,尽管该公司尝试多次,仍无法与张华宇取得直接联系或接触。6月14日中国金融国际披露的资产净值公告中,张华宇仍为该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不过,从重庆信托2021年年报来看,该公司已免去张华宇董事职务。此外,张华宇也从今年1月起不再担任同方国信董事长一职。
3年3换行长、业绩增速放缓
近期,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均更换行长,引发业内关注。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光大银行曾连续三年更换行长,更替速度在上市银行中恐怕无出其右。
先是2018年11月,葛海蛟出任中国光大银行行长,后于2019年9月因工作调整辞任。2019年11月底,刘金从国家开发银行调至光大银行,担任行长,2021年2月调走。现任行长付万军自2021年6月1日起任职,至今仅一年多。在此之前,付万军是光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曾经在交行工作26年。
Wind显示,2021年以来,光大银行已有十余名高管职务发生变动或者辞任,涉及行长、副行长、董秘、董事、监事等多个职务。
今年以来光大银行继续发生一系列高管变动。3月,光大银行原董事长李晓鹏提出辞任。据5月20日公告,该行董事会选举王江出任光大银行董事长。
高层频繁流动,难免会“扰乱军心”,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光大银行出现了业绩增速放缓的迹象。
一季报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87.69亿元,同比仅增长0.12%;实现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仅增长1.98%;而2021年,这两项指标的增速分别为7.14%、14.73%。横向来看,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达到5667.64亿元,同比增长8.22%,较2021年一季度增速明显提升,可见光大银行拖了行业后腿。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光大银行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接近0增长,手续费净收入同比略微下降。据其测算,该行一季度净息差2.01%,较2021年下降15BP,主要系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下行。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光大银行股价长期处在“破净”状态。截至7月5日,其收盘价为3元/股,相较2020年末高点跌约30%,最新市值1621亿,市净率仅0.42。
6万亿光大集团密集反腐
光大银行的问题,是光大集团的缩影。
资料显示,光大集团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在1983年发起设立,拥有金融全牌照和环保、旅游、健康、高科技等特色实业,2015-2021年连续七年蝉联世界500强。截止2021年6月末,集团总资产达到6.38万亿元。
另一方面,光大集团近几年乱象丛生,高层人事也屡屡动荡不安,自2021年以来,光大集团体系内已有至少10名高管“落马”,旗下上市公司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多次卷入舆论漩涡。
光大证券方面,前董事长薛峰于2021年突然被带走调查,至今无下文;4月20日光大集团遭遇近年最大人事“地震“,闫峻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刘济平辞去公司监事长等职务,同时光大证券6名党委委员全部被党内问责。
光大银行方面,去年11月23日,光大银行交易银行部原总经理夏伟被查,并于今年4月18日被“双开”。在中纪委的通报里,夏伟同样“风腐一体”,滥权妄为,甘于被“围猎”,在信贷审批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更严重的是,吃里扒外,不如实报告贷款企业重要情况,违规泄露贷款发放信息,造成国有资产重大风险损失。5月10日,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原行长苏树德也被查。
今年2月22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反馈了巡视情况。其中指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有差距,责任压力传导不够,严的氛围没有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较高, *** 、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直管企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
根据中央巡视整改工作部署,4月27日,光大集团召开全员警示教育大会,会议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正风肃纪反腐。
财联社6月16日 编辑 陆鹿)近期表现火热的“牛市旗手”券商板块今日全天低迷,龙头股光大证券高开低走,盘中振幅超17%,最终收盘下跌7.23%,成交量创出历史天量,全天成交额达124亿。港股方面,光大证券(HK.06178)今日更是大跌14.02%。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价大跌,但素来以“聪明钱”著称的北向资金却在今日逆势买入了光大证券。根据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光大证券3.16亿元并卖出1.12亿元,据此计算,今日北向资金净买入该股2.04亿元。
消息面上,光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迎来了一则利空消息。今日盘后,香港证监会公告,中国光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因违反有关打击洗钱的监管规定而遭香港证监会谴责及罚款380万港元。香港证监会发现,光大证券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没有实施充足及有效的制度和管控措施,以防范及减低与第三者存款相关的洗钱及 *** 资金筹集风险。香港证监会的调查包括对光大证券于有关期间收到的存款进行抽样检视,过程中发现光大证券未能识别178笔透过光大证券在某家本地银行开立的多个子帐户作出的第三者存款,金额超过2.5亿港元。
而在此前,光大证券刚刚经历了一场人事大变动。6月14日晚间,光大证券公告,董事会选举赵陵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补选其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和召集人;监事会选举梁毅担任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监事长,并补选其担任公司第六届监事会治理监督委员会委员。
近期券商板块的异常表现也引发机构高度关注。中信证券表示,风险偏好提升带动成交额重回万亿,券商板块估值随之提升。贝塔驱动叠加低估值,是本轮上涨的特征。目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2018年以来21%分位数水平,仍处历史低位。展望未来,贝塔因素是短期驱动,供给侧改革及财富管理业务仍为中长期投资主线。
海通证券也提出,国内券商正开启做市蓝海市场,做市业务是我国券商自营转型的重要方向,随着北交所成立及新三板一系列改革的利好刺激下,券商新三板做市交易正迎来历史最佳展示期,科创板做市制度的推出将增厚券商收益,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光大证券交易软件下载手机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光大证券交易软件下载手机版、自主可控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