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代码:600482证券简称:中国动力 公告编号:2022-030
债券代码:110807债券简称:动力定01
债券代码:110808债券简称:动力定02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本次重组的基本情况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与关联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增资,并由该子公司向关联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以下简称“本次重组”)。
二、本次重组的进展情况
2022年1月11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子公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之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发布的相关公告。
2022年1月26日,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下发的《关于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子公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之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预案信息披露的问询函》(上证公函【2022】0062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1月27日披露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22-005)。
2022年3月9日,公司及相关方就《问询函》所列问题进行了回复,并对本次重组相关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预案信息披露的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公告编号:临2022-010)、《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子公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之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说明》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子公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之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等相关公告。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有关各方正在有序推进本次重组相关工作。后续公司将根据本次重组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三、风险提示
本次重组尚待取得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准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本次重组的军工事项审查批复及豁免信息披露批复,并需履行公司及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决策和审批程序,能否通过审批以及获得批准均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二二年五月十二日
对很多小伙伴来说,大公司的名头一直非常好使
保险是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陌生,相当专业的领域。
一些耳熟能详、口耳相传的品牌肯定让人更安心。
所以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聊:大公司的重疾险
不过不同人对大公司的定义,可能都不太一样
有人觉得大公司就是知名度高,广告打得多的公司
有人说是服务网点多,在当地就有分支机构的公司
有人看到业务员多,身边有很多代理人朋友,觉得那就是大公司
为了更加客观,我们就以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作为主要依据
毕竟卖得多,意味着公司的服务群体数量多,那影响力也更大。
于是我们找到了2021年保费排名最靠前的九家保险公司
还加上了友邦人寿
老七家不出意外地霸占了保费收入前七位
中邮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比较低调
但是它们有自己的深耕渠道和客户群体,近几年的排名稳中有升。
虽然友邦人寿的保费收入进不了前十
但是纯外资保险公司的金字招牌,前来留言咨询的小伙伴也很多,小编特别颁发一张“外卡”。
其实呢,在中国保险牌照非常难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68条规定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二)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也就是说光有钱不行,还得干干净净、要人有人,有经营能力。
所以每一家你没听过的“小公司”,背后的股东不是地方 *** 、央企,就是行业龙头,或者资本巨头。
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算小。
而且监管爸爸为了确保保险公司一定能赔得起,实行的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偿二代”体系。
所以即便不在我们测评范围内的保险公司产品,普通人也不需要担心保单的安全性。
我们筛选了这十家公司的最新主打产品
如果有没有列出来,但是小伙伴们想看的产品,可以给我们留言>>>
01
这十款产品保障内容好不好?
光有名头不行,也得产品过硬才行。
✮留言“排名”,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这10款产品非常有代表性
有六款是单次赔付重疾险,必选责任中包含轻症
有两款是多次赔付重疾险
有两款是纯重疾险,也就是说必选责任只保重疾
基本上涵盖了市场上主流重疾险产品类型
这10款产品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都无一例外地自带身故责任
有8款在必选责任中挑选了一些病种进行额外保障
我们将从下面两个维度来评价这10个产品的保障内容质量
高发轻、中症病种覆盖率
轻、中、重症的赔付比例
一、高发轻、中症病种覆盖率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既然是重疾险,难道不是重疾病种的覆盖率最为核心吗?
没错
但是这一层,监管爸爸已经帮我们把好关了。
2020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颁布了统一修订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
有 28 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是必须涵盖,而且定义也得一字不差。
这法定的 28 种重疾,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以上,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
现在的重疾险产品的重疾数量基本上都超过一百种。
这个产品比那个多十种重疾病种还是多二十种,没有实质性区别。
倒是轻症和中症,除了三个病种(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外,其它都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定义。
对这些病程处于早期,尚不会危及生命,花费不大的轻症、中症进行保障,大大降低了赔付门槛。
因此在小编看来,高发轻中症的覆盖率高低是一款重疾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也根据28种必保的重大疾病的早期阶段疾病,整理出来了一份高发轻中症病种图。
这10款产品表现如何?
✮留言“排名”,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1)病种数量
可以看到富德生命人寿的橙卫士1号、新华人寿的健康无忧(专享版)和太平洋人寿的金福·合家欢都做到了全覆盖。
平安的盛世福(尊悦版)和泰康人寿的泰享安心缺失其中一种紧随其后。
国寿福盛典版和人保i无忧缺失两种位列第三梯队
太平的福禄顺禧、中邮人寿的年年好倍享安康就缺失的比较多了
还有友邦的友如意安心荣耀,没有轻中症保障
2)中症病种数
中症的赔付比例比轻症高
同样的病种在A公司赔10万,在B公司能赔20万,显然保障力度是A公司更强
我们看到富德生命人寿的橙卫士1号、新华人寿的健康无忧(专享版)的中症数量最多,分别是13种和11种
国寿福盛典版、平安的盛世福(尊悦版)和人保i无忧表现也不错,分别是10种、9种和8种
太平洋人寿的金福·合家欢、太平的福禄顺禧、中邮人寿的年年好倍享安康挺可惜,都不保障中症。
3)疾病定义
我们再从更细致的角度来研究这些病种的理赔条件
有两个病种在各家保险公司的定义差别比较大
①原位癌
原位癌虽然名字上有“癌”字,但严格意义上,算不上真正的癌症
打个比方,长了霉斑的橙子,把皮剥了,里面橙子还是好的。
原位癌就好像是霉斑,去了就没事。
原位癌发病率比较高,常见于乳腺、子宫颈、皮肤、直肠、胃等部位,其中乳腺原位癌占了20%以上
我们从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中可以看出,原位癌也是高发轻症之一。
理赔率也居高不下。
摘自人保寿险2020半年理赔报告
虽然发病率不低,但原位癌不需要化疗,直接切除就可以
如果发现并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95%以上。
而且通常不会复发,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虽然2020版的重疾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没有把原位癌纳入其中,但是大多数的保险公司还是把它按轻症来赔付
✮留言“排名”,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可以看到原位癌的理赔要求基本上都要求有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和手术治疗。
目前原位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而且不治疗会有很大概率发展成恶性肿瘤。
要求病灶的组织病理学确诊和手术切除可能会推迟理赔时间,但终究能赔,也算合理。
富德橙卫士1号的原位癌定义最宽松,没有需符合ICD-10或是ICD-O-3的定义
橙卫士1号保险合同条款节选
泰康泰享安心也很不错,只要求固定活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确诊,不需要实施完手术才能理赔
泰享安心保险合同条款节选
国寿福盛典版、盛世福(尊悦版)、福禄顺禧、i无忧和健康无忧(专享版)中规中矩
而金福·合家欢和年年好倍享安康都有一些额外的限定条件
特别是年年好倍享安康除外项目比较多
年年好倍享安康保险合同条款节选
在WHO的ICD-O-3中,原位癌的肿瘤形态学编码为“/2”- 定义就是“原位癌,上皮内的、非浸润性、非侵袭性”。
中邮年年好倍享安康要求排除非浸润性癌、非侵袭性癌,搞得小编有点晕。
到底赔还是不赔?
②慢性肾功能衰竭
据相关统计数据,全世界约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病,患病率为10.1%-13.3%
临床上,一般将整个肾功能不全失代偿阶段统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医生根据肾小球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清肌酐的数值来衡定患者的肾脏功能,确定分期。
有传统分期和CKD分期两种方法
和这10款产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对照
✮留言“排名”,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我们可以看到国寿福(尊悦版)和新华健康无忧(专享版)采取的是CKD分期方法,主要关注点在肾小球过滤率上。
而其它产品则还需要血清肌酐率也达标。
毕竟多了一个条件,严格了些。
新华的健康无忧(专享版)条件最宽松,列出的条件只需要满足一项即可,并且没有状态持续时间要求。
健康无忧(专享版)保险合同条款节选
盛世福(尊悦版)、泰享安心要求持续时间较短,90天
国寿福盛典版、金福·合家欢、福禄顺禧和橙卫士1号要求持续180天
我们把高发轻中症的测评结果汇总一下
只要在高发轻中症这儿立住了,产品质量便不会差太远。
二、赔付比例
若是病种数量不足,如果赔付比例高,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数量方面的短板
我们看看各产品在赔付比例上的走势是不是和病种大体一致
1)首次轻、中症比例
可以看到除了橙卫士1号和i无忧,其它产品的轻症比例都是20%
而中症方面,也是这两个产品赔付比例最高,60%。
其它产品要么不设中症,要么按50%赔付。
2)重症及额外赔付比例
十个产品中中邮年年好倍享安康和富德橙卫士1号是多次赔付重疾险,其它都为单次赔付
有八个产品设置了额外赔付
金福·合家欢、健康无忧(专享版)和橙卫士1号满足条件都可以额外赔付1倍保额
国寿福盛典版、盛世福(尊悦版)、福禄顺禧、i无忧和年年好倍享安康可以赔付50%~60%不等
3)重疾额外赔付的实用性
虽然多达八个产品有额外保障,但我们不能只看赔付比例,还要看赔付几率多大,也就是实用性
这直接影响额外保障的含金量
我们以可额外赔付病种是否属于28种必保重疾,是否包含癌症以及可额外赔付时长做为判断标准。
✮留言“排名”,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人保i无忧和富德橙卫士1号因为不限重疾病种,以及年年好倍享安康提供癌症二次赔付同为第一梯队
盛世福(尊悦版)因为可赔付时间长,涵盖部分癌症位列第二梯队
太平福禄顺禧处于第三梯队
健康无忧(专享版)限制61周岁前、意外导致才可额外赔,含金量方面就差了点意思了。
至此,我们从高发轻中症和赔付比例上得到了10款产品保障内容质量的排名
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富德生命人寿的橙卫士1号
第二是新华的健康无忧(专享版)
第三是平安的盛世福(尊悦版
是不是和您心目中的排名一样呢?
对上面的产品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留言“大公司”,给您详细解答>>>
02
这十款产品的性价比如何?
通常大公司的产品不以性价比见长
不过既然都是大公司,不妨看看哪个更值得入手?
颜色由绿到红,代表数值从低到高
i无忧价格最低的主要原因是身故按保费赔付
但是参照青云卫1号身故赔保费和赔保额的比值,折算下来i无忧按保额赔身故责任的价格是~8133元
也比同样是纯重疾保障的友如意安心荣耀价格要低
按这种算法,i无忧附加轻、中症责任后的折算价格是10400元,比其它同样结构的产品价格低
橙卫士1号和年年好倍享安康同属多次赔付重疾险
年年好倍享安康是分组多次赔付(分6组赔6次)、橙卫士1号是不分组多次赔付
从理赔门槛上看,不分组多次赔付要比分组多次赔更低
橙卫士1号可以在保障力度上排名第一,保费仍然低于均值
是个很逆天的存在
年年好倍享安康的分组把癌症和侵蚀性葡萄胎单独放在一组,最高发六大重疾分散在四组中
这样的分组还算良心。
我们把年交保费做成图表会更清晰一些
注:为方便比较,金福·合家欢(18年交)和健康无忧(专享版)(20年交)的年缴保费价格均为原价格乘以80%
盛世福(尊享版)保障位列前三,价格在老七家中算低的,表现不错
健康无忧(专享版)保费在老七家中最贵,但是保障好,倒也说得过去。
金福·合家欢、泰享安心和福禄顺禧就有些偏高了。
对上面的产品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留言“大公司”,给您详细解答>>>
03
写在最后
看完这些大保险公司产品的解析,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心有所属了?
各家保险公司设计的产品,都有优点,也有和其它产品相比不足的地方
没有绝对完美的保险产品,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买重疾险除了关注产品本身,我们还需要和自己实际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健康情况相结合。
我们介绍过怎样通过四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重疾险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看5月份的文章【吐血整理,当前最推荐的成人重疾险就得这么买!】或者给我们留言。
如果没有太多心思去研究与筛选,只想要一款保障内容一流,综合性价比也出色的重疾险,富德生命人寿的橙卫士1号绝对是选择之一。
今天聊的这些产品,因为都附带了终身寿险,所以价格相对高一些的。
如果预算有限,建议先考虑不捆绑身故责任或身故赔保费的重疾险,把保额做足。
“中国神船”中国船舶的最新动作,点燃了旗下上市公司的“一众热情”。12月29日,中国船舶旗下上市公司股价集体飘红。
利好消息来自于中国船舶的一则资产重组。12月28日晚间,中船科技(600072.SH)发布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目前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该事项预计涉及发行股份购买中国海装100%股权、中船风电发展88.58%股权、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
与此同时,中国船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船动力(600482.SH)也发出公告,称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柴油机业务同业竞争,其拟于中船工业、中国船舶共同组建合资公司。
“本次资产重组表明,中船集团在国企改革及资产证券化方面开始了更为实质性的动作。这也符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时间表要求,提升国企资产证券化率是主要任务之一。”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
“当家花旦”终临A股
此次资产重组的核心资产——中国海装是全球陆上风电整机厂商前十强,能够提供陆上、海上、海外风电市场以及风电运维市场的解决方案、且正在为200多个风场提供优质运维服务。
根据《2020年中国风电整机商新增吊装容量排名》,中国海装去年新增吊装容量2.92GW,排名第九,国内市场份额为5%。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专业从事风电装备系统集成设计及制造、风电场工程服务及新能源系统集成服务的风电企业,中国海装目前在国内先后布局了十大总装基地。
但最引外界关注的,莫过于近期该公司“低价”连续中标多个海上风电项目。
今年11月,我国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公布中标情况,中国海装分别以折合单价3830元/kw、4061元/kw(含塔架)的最低投标报价,中标中广核象山涂茨280MW海上风电项目、华润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
此外,中国海装持续发力海上风电项目的并网,于12月11日完成今年江苏如东区域全部海上风电项目并网;12月23日,该公司又顺利完成国电浙江象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事实上,当中国海装以最低价中标上述海上风电平价项目时,外界同样议论纷纷。因为在2020年,海上风电项目折合单价约7000元/kw。对此,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表示,“中国海装打响了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第一枪。”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领域的确走在前列。今年12月10日,由中国海装牵头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内多家成员单位自主研制的“扶摇号”浮式风电机组浮体平台成功下线。该项目下线标志着,工信部《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为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尽管中国海装近些年来在业务经营上颇具收获,但外界对于其何时能登陆资本市场更为关心。
今年11月份,海力风电登陆深交所,A股风电上市公司再添一员。除此之外,9月份,另一家风电头部企业三一重能科创板IPO过会,等待注册批文。而与这两家风电公司相比,中国海装也是早早开启了IPO之路——2017年7月,其与保荐机构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并于当年年末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书。
但在2018年6月份,证监会披露了IPO终止审查的企业名单,中国海装位列其中。彼时,有消息称,该公司终止IPO的原因极有可能与当时的北船资产整合相关。
此次中船科技拟收购中国海装100%股权,若交易顺利,后者时隔三年后重新敲响了A股资本市场之门。只不过,经过资产整合后,未来中国海装究竟是寄予中船科技这一上市平台的“篱下”,亦或是继续拆分独立上市,还有待观察。
央企刮起了新能源资产整合风
“中国神船”系由南北船合并重组而来。在今年7月份,中国船舶正式进一步启动了实质性整合——7月1日,中船集团旗下九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中船集团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取得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100%的股权,从而成为九家上市公司实控人。
据中船科技2021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先后承接了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总装基地建设项目(EPC)工程等一系列专业工程项目。而结合此次股权收购计划,业内认为,未来中船科技有望因此成为承载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相关风电资产的唯一资本平台。
事实上,在新能源资产整合领域,中国船舶并非今年施展动作的唯一央企。
12月23日,中国电建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表决,公司通过了《关于组建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议案》,对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下属控股子公司控股的新能源项目公司进行重组整合。
12月17日,华电国际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将第二批新能源资产、新能源股权及新能源前期项目,以总对价约人民币52.89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福新发展,而后者则是目前华电集团唯一的新能源业务发展与整合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盘活资产价值成为央企新能源资产整合的重要目的。
11月份,龙源电力吸收合并A股上市公司*ST平能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在证监会顺利过会。这意味着,A股将再迎来一家千亿级别新能源上市公司。
央企刮起新能源资产整合风的背后,我国新能源发电量正不断提升。
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0355.7亿千瓦时,年内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7%,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13.8%,同比提升2.14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稳居世界首位,且在今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首位。
而
一家上市公司拟分红139亿元,如果你是中小股东,应该感到很满意吧?
但是,当你发现这家公司一年赚了800多亿元,你还会满意吗?
这家公司就是中远海控。近2年海运价格大涨,公司因此盈利暴增,赚得盆满钵满。面对巨额利润,中小股东们也兴高采烈,期待着公司高比例分红,共享经营红利。
但事与愿违。中远海控最终推出的2021年度分红方案是:拟派发现金红利139.32亿元,占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6%。低于预期的分红比例引发了部分中小股东的不满。
一边是财大气粗的大央企,一边是手握少量股票的中小股东,尽管双方力量悬殊,但后者没有选择用脚投票,而是通过网络联合起来,以喊话、拟投反对票等方式,向前者“ *** ”。
诸多迹象表明,这是股东积极主义的最新案例,更代表着中小投资者股东意识的觉醒。
中小股东诉求从何而来?
一些中小投资者认为,相较于创纪录的盈利额,公司2021年分红金额太少,分红率低于上市公司分红监管指引的相关标准。而且,公司曾经承诺过制定新的三年股东回报计划也一直没有下文。
近日,有大V在财经平台上发帖呼吁中远海控中小股东联合起来,在公司5月27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以维护自身利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事件起因是中远海控今年3月末发布的年度分红方案低于中小股东的预期。
一些中小投资者认为,相较于创纪录的盈利额,公司2021年分红金额太少,分红率低于上市公司分红监管指引的相关标准。而且,公司曾经承诺过制定新的三年股东回报计划也一直没有下文。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远海控的小股东对
时间回到去年11月21日,有大V在雪球平台上发出《关于中远海控中小股东联合3%股权向董事会提案的倡议》。倡议书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要求公司修改未来三年的股东分红计划,即分红不低于当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50%;二是要求公司对A股及H股的股票进行回购。该倡议书受到中小股东的广泛关注,短期内联合意向股权就超过了3%。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随后也对《关于中远海控中小股东联合3%股权向董事会提案的倡议》进行了两次追踪报道和热评,评论指出:这次标志性事件,体现了中小散户股东意识的觉醒,是理性投资的示范,同时,为股东与上市公司良好互动提供了范本。
为何质疑现金分红过低?
中远海控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仅占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6%。无论从中远海控的历史数据来看,还是与同行业公司横向对比,中小股东质疑公司2021年度分红比例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广大投资者的核心方式。之前多年,因市况低迷等因素未能分红,全体股东尚能“患难与共”;如今,面对百亿元分红,中远海控一些中小股东却表现出“强烈不满”,其诉求究竟合不合理?
中远海控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6.94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96亿元,同比暴增8倍,平均每日净赚约2.4亿元。然而,公司同时发布的现金分红方案(近10年来首次现金分红)却显示,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39.32亿元,仅占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6%。
海运同行们的分红力度又如何?
可见,无论从中远海控的历史数据来看,还是与同行业公司横向对比,中小股东质疑公司2021年度分红比例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股东大会上会有新进展?
“我们确实已经关注到某些中小股民的言论和诉求。”中远海控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在5月27日股东大会上与投资者做充分沟通和交流,并披露相关事项的最新进展。
“我们确实已经关注到某些中小股民的言论和诉求。”中远海控相关人士向
例如,在今年3月31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对相关热点问题给出了详细解答。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发问:“在之前投资者交流会时,您提到跟年报一起发布的还有新的三年股东回报,为什么这次并没有看到?”
中远海控董事会秘书郭华伟对此答复:“之前经股东大会批准的《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涵盖了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究后认为,今年到期后,综合考虑经营情况和分红的持续性、稳定性等因素,再修订新三年的分红政策,提出可以实现的分红目标,对股东更负责任。”
针对投资者对中远海控分红少的质疑,公司总会计师张铭文表示,公司所处的集装箱航运业属于全球充分竞争的周期性行业,具有基础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征。公司改革重组以来,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分红能力的修复。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通胀、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剧,因此公司需要积累适当的留存收益,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为积极顺应全球航运绿色船舶、节能减碳新趋势,公司将持续优化船队结构和全球布局,加快航运数字化建设,持续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积累适当的留存收益成为必要。
“作为中远海控的一名老员工,我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远海控的前身为中国远洋,2017年,中国远洋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完成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远洋更名为中远海控,定位为集装箱全球服务集群上市平台,除保留原有集装箱业务,还注入并经营中海集运的全部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中远海控上述相关人士告诉
他向
股东积极主义日渐兴起
近年来,上市公司议案被中小股东投票否决的案例时有发生。随着资本市场制度不断完善,股东积极主义逐渐兴起。A股市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积极变化。
围绕分红多寡的争议,在行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中远海控中小股东们将如何投票,值得关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小股东们通过投票所传递出的态度。
进一步来看,上市公司议案近年来被中小股东投票否决的案例时有发生。比如,5年前格力电器拟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的相关议案被否决,中小股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近期,更有同一天6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出现否决议案的“盛况”。
5月20日,宝利国际、中南传媒、标准股份、大港股份、*ST美尚、ST龙净等6家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都出现了中小股东否决议案的情况;埃斯顿“关于拟使用闲置募资进行理财的议案”即便获得了通过,但中小股东中有六成投下反对票。
有专业人士向
专家分析认为,监管部门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让投资者充分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的红利,这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和根本路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完善,股东积极主义逐渐兴起。A股市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积极变化。
今年5月18日,国资委召开“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 争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在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依法依规规范运作、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三个方面争做表率。
会议明确,上市公司要适时实施股份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各地国资委要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给予积极指导支持,并鼓励各集团公司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适时增持价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还要多措并举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正确引导投资者预期等。
不知是因为中小股东的不满或 *** 起了作用,还是因为国资委上述发声激发了中远海控,中远海控5月20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拟斥资15亿元至30亿元增持公司A股和H股股份,即展开新一轮增持。
有中小股东对此表示赞赏,认为是股东积极主义的一个小小成果,但也有小股东“不满足”于此。
“大股东增持虽利好股价,但是和我们的权益关系并不大。只有公司回购股份后注销,才会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所有股东才会受益。”一位中远海控的投资者在接受
不过,专业人士一看公告就可判断,这些中小股东的联袂投票,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中远海控所有议案均不涉及关联股东回避,换言之,大股东投票才是决定性的。“我们知道,议案全部通过是大概率事件。但我们中小股东还是要联合起来,准备投出反对票,发出自己的声音,若能促使公司管理层重视我们的诉求,未来变得更加优秀,我们这番辛苦也是值得的。”该投资者说,“中远海控已经是很优秀的企业了,能抓住大机会,赚了这么多钱,我们挺佩服的,它是我在A股市场重仓的三大股票之一。但我认为,公司可以做得更优秀。”
从以往股东积极主义经典案例看,能获得中小股东——尤其是机构及知名私募重仓、并积极推动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司,多数是赚钱能力很强的优秀企业。比如“A股股王”贵州茅台,高卫东执掌时期曾酿出“捐赠门”舆论事件,彼时诸多茅台股东(茅粉)通过微博及权威媒体等渠道持续质疑,最终引起监管层关注,随后贵州茅台自动取消了相关捐赠。
而对中远海控而言,去年就出现了股东积极干预的痕迹。2021年10月29日,中远海控召开的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针对“调整《金融财务服务协议》下的存款日峰值2021年及2022年的年度交易上限”的相关议案虽获通过,但公司H股股东投出的反对票比例高达72.81%。
小股东也有大力量。透过中远海控案例,中小投资者积极发声及参与投票的背后,是股东意识的觉醒。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船舶重组最新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船舶重组最新消息、全国保险公司2020年排名前20名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