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达兴业集团最新消息,鸿达兴业集团债务危机

2022-07-18 12:16:45 证券 xialuotejs

鸿达兴业集团最新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6月27日消息 24日,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对鸿达转债进行了跟踪评级,评级显示,鸿达转债主体信用评级为CCC,调整展望为负面,债项信用等级为CCC。

对此,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称,评级做出调整主要是基于鸿达兴业存在大量借款逾期未偿还、大量诉讼和仲裁案件及运营资金的周转压力很大三方面原因。

据悉,鸿达兴业为民营上市公司,2019年12月16日发行2,426.7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鸿达转债(128085.SZ)发行金额为24.27亿元,债券期限为6年。债券票面利率为第一年0.4%、第二年0.6%、第三年1.0%、第四年1.8%、第五年3.0%、第六年5.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公司设定初始转股价格为3.98元/股。后经调整为3.91元/股。截至2022年3月末,转债余额为3.38亿元。

观察显示,2022年6月6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3.67元/股,低于转股价。

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披露,跟踪期内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鸿达兴业股权比例继续下降且大部分用于质押融资,因其债务违约,所持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公司外部融资断裂、连锁反应导致大量借款本息逾期,部分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存在一定规模的关联购销和少量应收关联方款项。

同时,跟踪期内,公司个别子公司因违反环保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受控股股东的债务违约事件影响,该公司外部融资断裂、自身流动性紧张导致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全面逾期,逾期金额共45.16亿元。大部分债权人已经启动法律诉讼程序,公司面临大量法律诉讼、仲裁事项。

虽然,公司主业保持盈利但经营获现能力下降,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货币资金极为有限,流动性压力极大。

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表示,鉴于跟踪期鸿达兴业大量债务逾期未偿还,流动性压力极大,再融资难度极大;加之公司面临大量法律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巨大,部分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可动用货币资金严重短缺,主业现金回笼能力下降,运营资金紧张;使得在建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项目进度延缓,存在较大减值风险;由于控股股东流动性风险暴露,致使持有公司股权质押和冻结风险。




招商证券怎么样


“一次又一次,客户的损失你们承担吗?”

“一个道歉就完事了?”

“你们技术部怎么好意思领奖金的?”


5月16日,有投资者反映,招商证券交易系统在早盘期间出现故障,导致无法交易。尽管在早盘收盘前,相关情况已得到解决,但仍有不少人直言因交易系统宕机而造成经济损失,“招商证券”一词也被骂上热搜。而就在两个月前,招商证券才刚刚出现过一次类似事件……


交易系统宕机招骂

投资者:一次又一次!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高开低走。截至下午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部收跌,单日跌幅分别为0.34%、0.6%、1.14%。在证券板块中,也有42只券商股收跌,占比超八成。



而在早盘期间,有投资者反映招商证券系统崩溃,PC与App端均无法登录。直至上午10时30分左右,招商证券于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今早招商证券交易系统部分客户登录出现异常。目前已恢复正常。对此我们深感抱歉”。



上述事件发生后,“招商证券”一词火速登上微博热搜。股民们对招商证券交易系统宕机的情况也纷纷表示不悦,并直言“给客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怎么赔偿”“一次又一次,客户的损失你们承担吗”。



回顾此前,2022年3月14日,就曾有众多投资者反映招商证券App在早盘期间出现故障,营业部电话打不通。彼时,也有投资者表示因招商证券软件故障导致无法交易造成损失,招商证券也因此登上微博热搜。针对该情况,4月2日,深圳证监局发布公告称,招商证券在3月14日网络安全事件中存在变更管理不完善,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深圳证监局还要求,公司应对此次事件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责任追究,并在3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并报送整改报告。



然而,3个月的整改限期未到,招商证券交易系统宕机的情况却再次上演。针对相关情况的整改进展及后续改进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出现交易系统故障给投资者造成困扰的情况,招商证券并非个例。同样在5月16日早盘,有投资者反映,华西证券App出现故障,导致登录超时、交易页面请求被取消等情况出现,还有投资者表示拨打客服电话也无法接通。直至上午11时左右,有投资者反馈交易系统恢复正常。



对此次故障出现的具体原因及改进措施,华西证券回应


律师:投资者有权要求赔偿

但诉讼存在2个难点


为何券商交易系统会出现宕机情况?券商业资深人士王剑辉表示,由于券商交易系统的容量通常是按一般交易水平进行设计的,因此当大量投资者在某一时间段集中交易的情况出现,如重要经济数据发布、重要经济政策出台时,容易导致交易系统不堪重负,并因保护机制启动使得系统自动中断。


“此外,因疫情防控原因,部分人员的流动可能受到限制,如技术人员被居家隔离等。因此在交易系统出现故障后,可能在第一时间很难得到一线技术人员的维护,导致服务器长时间中断”,王剑辉补充道。


从前文可以看出,不少投资者反映因券商交易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其经济损失,那么,投资者是否可以据此向证券公司进行索赔?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表示,投资者与同券商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券商有保障投资者自由交易的合同义务,如果投资者因券商的原因不能自由交易,应视为券商违反了合同义务,投资者可要求券商赔偿损失。


不过,王智斌也提到,在实践操作中,该类诉讼的难点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投资者需要证明其恰好因本次故障产生损失,这要求投资者有较高的举证能力;另一方面,券商极有可能在各种电子文件中通过声明的方式免除其因技术故障产生的法律责任,这种“免除”条款是否有效,需要结合条款的具体描述、发布时间等予以具体判断。


整体来看,券商交易系统故障会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若这类问题频繁出现,甚至会影响投资者对机构的信任度。对此,王剑辉建议,“大型机构可以选择提高成本支出,将交易系统容量做大。而中小型机构也要适当投入成本,使交易系统能够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而非简单中断系统”。


老周侃股

招商证券的道歉留不住股民的心


据报道,5月16日招商证券系统再次崩溃,电脑与手机端均无法登录,这已是招商证券系统两个月来第二次发生崩溃。对此,招商证券表示“深感抱歉”,但股民却并不会买账。券商行业本就竞争激烈,如此频繁的系统崩溃会让不少股民放弃使用公司的交易系统,转而去其他券商开户。在券商行业交易佣金基本无差别的当下,拼的是服务和稳定,招商证券显然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招商证券作为老牌券商,无疑也是当前的一线券商。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各家券商的硬件基础水平已经差别不大,投资者在选择券商的时候,主要看的就是佣金水平、品牌、安全稳定性和服务水平。


这次招商证券又出现问题,而其他券商都没事,大概率是招商证券自己的系统故障,这暴露了招商证券可能存在的问题。投资者想要买卖股票而无法交易,抄底的买不到,逃顶的走不了,投资者显然是不开心的,但如果追究责任,券商公司能有一大堆免责条款,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买卖计划,也更加没有办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受伤的股民并不被动,毕竟现如今股民在券商选用上已经有了更大的空间。券商不止招商证券一家,投资者可以很轻松地换一家券商继续交易,尤其是在现在新老客源抢夺白热化的情况下,会有很多券商用更低的佣金、更好的服务水平等来招揽这些从招商证券流失的客户。



招商证券频繁的出现交易系统宕机,很难让股民理解这是一家头部券商发生的事情。如果说是在超级大牛市期间,市场成交太火爆,导致出现交易系统的卡顿也算情有可原,但问题是,目前显然A股不属于这样的市场区间。


更为重要的是,并非大多数券商的交易系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此看来,招商证券的问题可能更多是在于自身。投资者不禁会问,在两个月前出现问题之后,公司是否进行了认真整改呢?本栏相信,多数股民对于券商是包容的,偶尔的交易异常大家可以接受,但两个月两次,可能会让部分股民丧失信心,谁能保证没有第三次、第四次呢?


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别说是几分钟的交易系统宕机,哪怕是几秒,也可能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严重的伤害。打个比方,有股民感觉涨停的股票要开板,所以登录交易系统要卖出,但发现无法交易。几分钟之后,虽然可以交易了,但股价却大幅收跌甚至跌停,这样的悲剧是股民难以承受之痛。



实际上,目前很多券商对于小股民并不是很重视,毕竟小股民给公司创收的能力有限。所以经常会遇到,很多股民开户之后,并不知道还有投资顾问的说法。而这些投资顾问也不会对于那些持仓几千、几万元的小股民细心教导。


不过本栏想说的是,A股的投资者结构中小散户占大头,无论是大券商还是小券商,想要做大做强,就要对所有的客户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小散户含金量不高,就频频伤他们的心,一句深感抱歉不足以安抚他们,要知道,股民现在的选择有很多。


评论员丨周科竞

图片来源丨 、视觉中国、壹图网、深圳证监局




鸿达兴业集团债务危机

6月24日晚,新世纪评级发布公告称,将鸿达兴业(002002.SZ)主体信用等级降为CCC级,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调整“鸿达转债”债项信用等级为CCC 级。

新世纪评级称,鸿达兴业资金链紧张、大量借款逾期、再融资难度极大、面临大量法律诉讼,其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暴露、所持鸿达兴业股权被司法冻结。

鸿达兴业于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其控股股东为鸿达兴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周奕丰,其主营业务主要为PVC、氢气、烧碱、稀土新材料、土壤调理剂的生产经营。

近年来,鸿达兴业陷入资金困局,大量借款逾期未偿还。

据新世纪评级披露,鸿达兴业前期投资项目沉淀了大量资金,由于经营性现金流入弱化且外部融资受阻,债务压力不断加大。

2019-2021年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94.83亿元、103.94 亿元和78.47 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42%、58.04%和43.90%。其中,刚性债务规模及占比较高,2021年末余额为54.07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8.91%。

新世纪评级还披露,由于受到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信用违约影响,鸿达兴业融资渠道受限、资金链断裂,跟踪期内鸿达兴业大量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借款出现逾期,截至 2021年末逾期债务本息合计45.16亿元。

同时,鸿达兴业因借款逾期等面临大量法律诉讼和仲裁,2家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截至2021年末,鸿达兴业涉案金额5亿元以上诉讼、仲裁案件共18件, 涉案金额合计41.55亿元,案件中涉及的债权人有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

*** 息显示,2019 年12月16日鸿达兴业发行2426.7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金额为24.27亿元,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为第一年为0.4%、第二年为 0.6%、第三年为1.0%、第四年为1.8%、第五年为3.0%、第六年为5.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

该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3.98元/股,2021年6月22日起调整为3.91元/股。截至 2022年3月末,鸿达转债累计已转股5.33亿股,剩余可转债余额为3.38亿元。

界面新闻

有财务分析人士告诉

此外,新世纪评级还指出,鸿达兴业运营资金周转压力较大。跟踪期内,鸿达兴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长,主业现金回笼能力弱化,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出,可动用货币资金严重短缺,运营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据新世纪评级披露,2019-2021 年,鸿达兴业营业周期分别为190.87天、194.99天和185.25天, 其中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自2019 年以来明显减慢。 2019-2021年营业收入现金率分别为54.64%、69.74%和25.56%。

同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56亿元、 6.37亿元和-2.12 亿元,其中2020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加,导致业务现金收支净额为-0.14 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鸿达兴业经营出现下滑。其中,2021鸿达兴业实现利润总额9.96亿元,同比下降2.86%,2022年一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17亿元,同比下滑63.17%。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鸿达兴业集团最新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鸿达兴业集团最新消息、招商证券怎么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