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宠物医疗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前有迈瑞医疗成立了“深圳市迈瑞动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后有京东健康拟23.8亿收购加码宠物健康服务。
在医疗行业的水分不断被挤出的时候,行业瞄准了宠物医疗这个市场——新生市场、不断增长、格局未定、集中度低,前景大好。
众多投资机构也注意到了这块美味的蛋糕。如今,高瓴与红杉投资的新瑞鹏、高盛与玛氏投资的瑞派宠物医院已经是宠物医疗终端市场的两大竞争主力。
2017-2020 年,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从 116.58 亿元增加到 532.77 亿元。宠物医疗市场正在以年CAGR 达65.95%的速度扩张。随着养宠家庭数量的上升,未来宠物医疗市场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宠物医疗的集中度总体仍较低,仅为16%。参考美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25%,中国宠物医疗赛道连锁宠物医疗机构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而这,也正是资本、产业不断入局的强大动力。
谁能成为“中国宠物医院第一股”?
宠物医院作为宠物医疗的主要发生场景,是VC的主要关注对象,吸引了高瓴、红杉、高盛、腾讯等一众投资者。
其中,高瓴在宠物医疗赛道的投资,80%都集中在连锁宠物医院,所投资的新瑞鹏也已成为连锁宠物医院行业的一艘”航母”,线下门店超1600家。
高盛、玛氏押注的瑞派宠物连锁医院也已经成长为线下门店超300家,年接诊量超250万例的“行业巨舰”。
而在2022年,新瑞鹏、瑞派也纷纷开始策划IPO。谁能成为“中国宠物医院第一股”?成了焦点。
而这背后,资本的助力也至关重要。
①高瓴孵化:“新瑞鹏”考虑将香港或美国作为潜在的上市地点
高瓴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宠物医疗赛道。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2018年,高瓴资本所持宠物相关企业的股权超过100家,遍布海内外,布局赛道众多。
2017 年,高瓴曾与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斥资 2.33 亿美元,投资了一家为兽医提供在线药店和家庭送货服务的公司Vet First Choice。2019年后,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高达45亿美元。
除了布局宠物食品用品、宠物新零售以外,高瓴资本最看重的是宠物医疗赛道。
在国内,高瓴所投的宠物项目中,超过80%是宠物医院。
2018年,高瓴投资了瑞鹏宠物医院。彼时瑞鹏是中国拥有分院最多、规模最大的宠物连锁医院,直营医院遍布深圳、广州、上海、长沙四个城市。
高瓴资本进入后,瑞鹏与高瓴系的宠物医院体系重组为新瑞鹏集团。高瓴资本投资的700多家宠物医院直接与瑞鹏旗下450家医院整合,一举让新瑞鹏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宠物医院体系。
2020年底,新瑞鹏被彭博社爆出启动上市计划。
截至2021年9月,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新瑞鹏旗下医院超过1600家,三年增长超过2倍。
2022年4月,媒体报道,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已聘请中金、瑞信及摩根士丹利3间投行负责上市工作,考虑将香港或美国作为潜在的上市地点,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IPO筹资规模可能超过5亿美元(约39亿港元)。
按照这个时间规划,2022年成为新瑞鹏能否顺利上市的关键节点。
② 高盛重投:瑞派宠物医院计划今年赴港上市
2021年,知名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发布了一份长达 104 页的报告,敦促投资者押注中国宠物市场,尤其是中国宠物护理市场。
报告指出,尽管宠物数量众多,但中国的宠物护理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0 年,分别有 17.6% 和 14.5% 的中国家庭拥有狗或猫。相比之下,美国分别为 40% 和 35%。高盛对于宠物终端渠道的青睐是从美国市场就开始的:
高盛曾参与投资美国连锁宠物医院VCA,2017年1月,VCA被玛氏集团以91亿美元的交易金额收购。2020年,高盛投资美国宠物专科医院MedVet,业界解读为对于宠物医院向专科化发展的一次押注。在中国宠物市场上,高盛多次加持瑞派宠物医院:
2017年,瑞派宠物医院获得高盛、瑞普生物等2.4亿元投资;2018年,瑞派宠物医院获得华泰新产业基金、美国高盛集团、天津瑞济生物的3.5亿元投资。2022年4月,媒体爆料瑞派宠物医院计划今年赴港上市,最快年底IPO,募资规模预计为3亿-5亿美元。同样,高盛在更早之前投资了宠物行业垂直电商服务平台的波奇网。但遗憾的是,波奇网上市后并没有掀起多大水花。这可能与波奇的主要收入过度依赖于第三方平台有关(约七成收入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
宠物医院竞争格局似乎也即将落定。但新的竞争者仍在增加,京东健康就是参与者之一。
京东健康入局,能否发挥C端优势?
6月29日,京东健康宣布23.8亿元收购京东集团与宠物健康产品品类相关业务,包括宠物处方药/处方粮、宠物营养品、宠物驱虫、宠物清洁等宠物健康相关产品的合同、存货和经营权。
事实上,这并不是京东健康首次布局宠物健康行业:
2021年财报显示,京东健康宠物医院注册医生超5000名,能够提供包括犬、猫、全科等七个科室的7X24在线健康咨询服务,建立了覆盖专科专病中心、诊前咨询、诊后管理、线上复诊、到院就诊检查等全流程服务场景。
京东健康曾表示将依托供应链和技术能力,探索宠物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扩宽互联网医疗应用场景,利用互联网平台带来的流量为宠物互联网医院引流。
但涉及到实操,现实比理想骨感。
线下宠物医院固有优势难以撼动,互联网医院何以破局?
互联网宠物医院的竞争对手是线下宠物医院,其中不乏富有竞争力的连锁机构,新瑞鹏、瑞派医疗就是其中之二。
线下宠物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便利。
很多连锁宠物机构而不仅有24小时医疗服务,还打造了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综合医院的闭环医疗服务系统。
此外,宠物医疗行为主要发生在宠物医院,地域性较强:
一方面,宠物并不能表达主观意愿,很多检查项目必须依托医院设备。另一方面,宠物医院通过信息登记、微信添加和养宠人随时联系,维护用户忠诚度。在这种情况下,宠物互联网医院看起来并不占优势。
但这并非没有机会,当前宠物医疗行业乱象丛生,存在缺乏行业标准、价格不透明、服务不及时等问题,这也成了京东破局的契机。
完全“市场经济”,宠物医疗行业缺乏有效监管
机构调查显示,在18岁—34岁的养宠人群中,会有超过一半的养宠人把宠物看作孩子,他们愿意为“孩子”花更多的钱。
目前,宠物医院各项费用均为自主定价。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曾表示,宠物医疗行业现在完全是市场经济,医院靠经营收回投入。
而在中国宠物医院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客单费都在迅速增长。宠物医疗以较高的毛利率,获得了飞速发展速度快。
与此同时,宠物医院的“灰色问题”也饱受诟病。
宠物医疗行业面临“灯下黑”
宠物医疗不仅是简单的医疗行为,也是宠物主人的消费行为。而视宠物为伴侣乃至家人的宠物主人在医疗行为发生时却不免处于弱势,还会面临 *** 难。
首先,价格不透明。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让宠物生病的代价格外昂贵。宠物不会说话,因此要做的检查项目更多,挂号费、抽血费、化验费、检查费、药品费......每项都让人“肉疼”。
其次,过度医疗与专业能力不足造成的误诊也在消耗消费者的耐心。宠物主人也很难 *** 。
归根结底,宠物医疗市场亟需规范,宠物诊疗标准化的建立和推进才能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虽然动物防疫法和原农业部出台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对申请动物诊疗机构的条件等作出规定,但并未对标准条例进行规范。而我国动物医疗相关规范尚未纳入动物福利法,宠物医疗市场的规范之路任重道远。
除了终端医院市场,对于宠物医疗市场,动物影像也是一个热点,迈瑞、联影、西门子医疗、东软医疗等均在布局。很显然,宠物医疗市场还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产业界不断挖掘。
· END ·
中国网财经7月9日讯
处罚书显示,方盛制药生产记录不完整,虚增生产金英胶囊包结物38.6Kg及干膏1493.6Kg;特殊管制类药品“蜜麻黄”共有剩余的粗碎后蜜麻黄12.26kg,无退库记录及销毁记录,实际为与普通药渣一并进行了销毁等多种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湖南省药监局于2020年9月8日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
对此,湖南方盛制药在规定时间内向湖南省药监局申请听证。听证会后,湖南省药监局于2020年12月31日再次召开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案审会,会议对方盛制药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进行了决议和定性。
综上,湖南省药监局表明方盛制药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修正)第九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对方盛制药处以150.00万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中旬,方盛制药(603998.SH)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暨实控人、董事长张庆华通知,因涉嫌两起内幕交易,已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将被处以60万元罚款。
方盛制药成立于2002年6月,于2009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上市。张庆华为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
数据显示,2020公司营收12.8亿元,同比增加16.92%;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31.91%,创近五年新低。
(
港股医疗板块上半年表现不佳,自2021年高点一路下滑,随着医改政策持续落地,机构认为医药板块经过长时间调整后估值接近底部。医疗板块自2022年初至今已反弹超33%。其中,药明生物、京东健康、信达生物等个股表现亮眼。
从2021年年中开始,国内外三大医药指数同步开始下跌,A股医药指数下跌30%、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3%、美股XBI医药指数下跌66%。
但从今年6月开始,美股XBI指数领先于纳斯达克企稳,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从底部反弹,创新药融资也开始出现边际改善。天风研究指出,当前医药处于底部期间,尤其是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中药等。港股医药指数近期底部反弹,创新药产业链预计后续可能逐步从过去一年的负向循环,进入「股价修复 → 融资边际改善 → 股价进一步反弹 → 融资继续改善」的正向循环之中。
整体行情来看,医疗保健板块自年初至今已反弹超33%。其中,以肿瘤科为核心的海吉亚医疗年初至今自低点反弹幅度超241%,居排行榜首位。医药外包龙头药明生物股价自年内低点涨幅近116%。此外,互联网医疗板块的京东健康涨幅亮眼,公司股价自年内低点反弹幅度近115%。总体来看,医药板块个股表现十分亮眼。
医疗板块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展望后市,各家分析师也纷纷给出投资观点:
太平洋证券:医药板块经过长时间调整后估值接近底部
太平洋证券认为,医药板块近期受疫情稳定后边际改善和部分政策预期向好的刺激呈现良好的反弹势头,从基本面出发,考虑到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我们建议短期继续建议三条思路,1)医疗服务从疫情中恢复明显,关注下半年业绩修复逻辑;2)流感疫苗接种量有望超预期,关注流感疫苗机会;3)后疫情复工复产,关注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交银国际:$药明生物(02269.HK)$所处CDMO赛道于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60亿美元
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药明生物「买入」评级,目标价94.11港元。报告称,药明生物所处生物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赛道于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60亿美元,2020-25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1%,增速非常快。
大和:疫情推动医疗服务行业需求变化,首选$京东健康(06618.HK)$
大和发研报指,过去几月的疫情封控措施改变了O2O 医疗服务和其他医疗服务的竞争格局:长时间的封控居家吸引了许多新用户使用医药O2O平台,从而拓宽了健康电子商务的TAM(总可用市场),且1P商业模式较3P商业模式更为可靠。该行将京东健康目标价从70港元上调7%至7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后京东健康公布拟以对价不超过3.554亿美元向控股股东京东集团购买资产,目标产品包括宠物处方药/处方粮、宠物营养品、宠物驱虫、宠物奶粉、宠物口耳眼清洁等类别的宠物健康相关产品。美银证券表示,公司宠物健康护理业务获母公司支持,对业务发展正面。
招商国际证券:上调医药医疗行业评级至「推荐」,首选$信达生物(01801.HK)$
招商国际证券发研报指,医药医疗行业的风险/回报比趋向吸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估值显示板块已经超卖。尽管国内的创新药板块相对估值的历史数据有限,但经过12个月的大幅调整后,板块个股也处于超卖状态。2)利空政策的影响降低,国内监管环境,如国谈/集采频次和降价幅度均趋向较强可预测性(国谈中约50-60%的平均价格降幅;国采中约50%的价格降幅)。该行认为上述举措有望缓解市场对政策风险的担忧。
该行续指, 创新药子板块在未来6-12个月有望跑赢行业内其他子板块,投资机会最为吸引。同时该行将医药医疗行业的评级由「中性」升级为「推荐」。行业首选股为:$信达生物(01801.HK)$(买入,目标价110港元),看好公司丰富的管线和优秀的商业化团队和经验证的BD能力。
大摩:维持$康方生物-B(09926.HK)$「增持」评级
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司新药开坦尼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时机早于市场预期的第三季。管理层指引,新药推出后首十二个月销量达10亿元人民币,该行预测为4.78亿元人民币,明年为15亿元人民币,包括3亿元人民币的仿单标示外销量。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双抗,也是全球首款PD-1/CTLA-4双抗。
该行维持康方生物-B「增持」评级,将假设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由11%下调至10.5%,以反映行业情绪升温及更成熟的管线组合,并将2022-24年总收入预测上调8.22/22.57/38.56亿元人民币,目标价由20港元上调50%至30港元。
编辑/ruby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京东健康(06618.HK)截至13:23下跌3.16%,现报46港元,跌1.5港元。成交217万股,涉资1.001亿元。(出处:财华港股智能写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京东健康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京东健康股、方盛制药最新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