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评级,海通证券评级机构

2022-07-15 5:11:03 基金 xialuotejs

海通证券评级



本文目录一览:



7月23日晚间,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根据界面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瑞信方正(A级)、高盛高华(BBB)、摩根士丹利华鑫(BBB)、甬兴证券(BB)、金圆统一(B)首次加入评级。

证监会公布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

15家券商被评为AA级,恒泰、国都连降4级

2021年AA级券商共有15家,分别是:安信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申万宏源和兴业证券(排名不分先后)。其中,国泰君安和招商证券连续第14年被评为AA级券商。

A级券商共有35家,分别是北京高华、财达证券、财通证券、长城证券、长江证券、、东莞证券、东海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方正证券、国金证券、国开证券、华安证券、华宝证券、华创证券、国元证券、华林证券、华西证券、华鑫证券、南京证券、瑞信方正、瑞银证券、山西证券、开源证券、首创证券、五矿证券、西部证券、西南证券、浙商证券、中航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中天国富、中银国际(排名不分先后),较上年增加3家。

今年共有10家券商从A级被降级,分别是渤海证券、恒泰证券、东北证券、华兴证券、海通证券、信达证券、中原证券、银泰证券、第一创业、国联证券。

也有券商新进入A级券商,东海证券由CC连升5级至A级,首创证券由CCC上升4级至A级,长城证券由C连升3级至A级,广发证券证券由BBB连升2级至AA级,财达证券由BBB升1级至A级,国元证券由BBB上升1级至A级,南京证券由BBB上升1级至A级,西南证券由BBB上升1级至A级,中航证券由BBB上升1级至A级。

下调1级的券商有15家:国金证券、中泰证券、渤海证券、华兴证券、信达证券、中原证券、粤开证券、大同证券、国融证券、红塔证券、九州证券、世纪证券、万联证券、湘财证券、大通证券。

下调2级的有8家券商:银泰证券、海通证券、野村证券、第一创业、国联证券、万和证券、摩根大通(中国)、中邮证券。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海通证券首次跌出A级券商,连降两级,成为下跌最为严重的头部券商。

级别下调3级的券商有3家:长江证券,大通证券,川财证券。

恒泰证券和国都证券级别下调4级,恒泰证券由A降至CCC级;国都证券由BBB降到CC,连降5级,降级最惨。

此外,网信证券成为唯一一家D类券商,评级与上年持平。

按照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在评价期内存在挪用客户资产、违规委托理财、财务信息虚假、恶意规避监管或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公司分类结果下调3个级别;情节严重的,将公司分类结果直接认定为D类。D类券商风险管理能力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

2019年,网信证券曝出重大负面事件。网信证券则被证监会点名“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在辽宁证监局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2019年分类评级中被打出D级的评价。

分类结果具体影响哪些业务?

近年来,分类监管制度对促进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正向激励作用,得到行业和市场认可。随着愈来愈多业务规则与分类监管挂钩,券商分类结果往往备受关注。通常来讲,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股权质押业务。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融资规模进行控制:

分类评价结果为A,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0%;分类评价结果为B,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00%;分类评价结果为C,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

二是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场外期权新规明确对交易商实行分层管理,证券公司被分为一级交易商和二级交易商,两者之间交易权限差距巨大。具体

1、证券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业务,分为一级交易商和二级交易商。

2、最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A级以上的证券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认可,可以成为一级交易商;最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以上的证券公司,经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备案,可以成为二级交易商。未能成为交易商的证券公司不得与客户开展场外期权业务。

3、一级交易商可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开立场内个股对冲交易专用账户,直接开展对冲交易。

一级交易商应当根据自身合约设计要求及标的范围确定是否接受二级交易商的个股对冲交易。一级交易商应当建立公平、公正的个股期权报价机制,不得利用交易优势地位等进行不正当竞争。

4、二级交易商仅能与一级交易商进行个股对冲交易,不得自行或与一级交易商之外的交易对手开展场内个股对冲交易。

二级交易商应确保其与对手方和一级交易商分别达成的个股期权合约挂钩标的、合约期限、合约规模、收益结构等交易要素基本保持一致。

三是直接钩挂新业务申请。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确定新业务、新产品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

四是直接钩挂投保基金上交额。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确定不同级别的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具体比例。根据2013年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13〕22号”通知,保护基金规模在200亿元以上时,AAA、AA、A、BBB、BB、B、CCC、CC、C、D等10级证券公司,分别按照其营业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缴纳保护基金。

五是是直接钩挂券商债券业务。当前,无论券商自身发债,还是作为投行给企业发债,都与证券公司自身的评级息息相关。自身评级低的,自身发债成本自然就高,作为投行在市场上承揽债券项目优势就不足。

六是银行贷款授信。券商信用业务无疑最为赚钱,但信用业务对现金流的要求也非常高,不少证券公司纷纷从银行获得一定额度的授信贷款,用以周转流动性。但如果券商分类评级不高,素以风险管理著称的银行,自然“三过你家门而不会入”了。




一只债券还是一支债券

关注“栖卷雲研”——启智 共富 享赢

债券和股票是现在金融市场上最为基础的两类资产。股票,大多数人都有了解或参与,但债券由于接触机会少,参与门槛高,大部分人没有太多的概念。债券市场是一个专业的市场,涉及很多品种、很多环节、多种策略,今天我们只是通过此文初步了解债券市场。

一、债券的基本概况

债券,其实是一种“标准化的债权凭证”。债券和我们生活中借钱时写的借条类似,写明期限、利率、规模等要素,只是借钱的人现在变成了企业、 *** 、银行等法人机构,面向的群体也不再只是自然人,而是投资机构。同时,这个“借条”有统一标准的条款设计,借款人和债权信息充分公开披露,在专门的交易场所如上交所进行交易流通,且该凭证可以等分成若干份。

二、债券类型

按照债券发行人或者叫融资人划分,债券的类型包括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地方 *** 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等多种债券。

市场上更常用的债券分类是按照是否存在信用风险,将债券分为信用债和利率债两大类别。信用债,顾名思义,是存在信用风险(违约不还钱)的债券,由企业发行(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具体有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公司债、企业债等形式。利率债则是没有信用风险,只有利率波动风险的债券,包括国债、地方 *** 债、政策性金融债。

三、外部评级。

评级是债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分为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

主体评级是对债券发行人信用资质的评级,而债项评级针对的则是这一只债券的评级。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没有信用风险,不需要对其进行信用评级。这里所说的评级,是针对企业发行的信用债。而之所以要对信用债进行主体/债项评级,是因为企业发行债券要面向市场上多个机构投资者,而这些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与盈利能力不可能完全了解,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来反映企业的信用资质,来尽可能填补这种信息的不对称。

现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债券评级由中诚信、中债资信、东方金诚、联合资信、大公国际、新世纪这六家评级机构来评定。不同评级机构对主体、债项的信用等级划分大致相同。一般来说,国内的主体信用评级划分为三等九级:aaa、aa、a、bbb、bb、b、ccc、cc、c,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但不包括aaa+。

债项评级则是在融资主体的评级基础上,增加对债务要素的考量,如期限、债券类别、是否有担保或增信等特征进行区分。

虽然一般情况下评级越高,表示信用风险越小,但由于国内评级企业除了中债资信,其他均是发行人付费的模式,为了抢占评级市场,这些评级机构给出的债券和主体评级往往会偏高。这种偏高的情况,让很多金融机构并不信任外部信用评级体系,而倾向于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自己评定债券的信用风险。

四、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就是指债券的发行与交易场所。我国的债券市场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个体系,其中场内市场是指交易所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场外市场则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柜台市场。在这些债券市场中,银行间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的主体。

(一) 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市场是一个大宗交易市场或者说批发市场,顾名思义,就是每次交易规模都非常大,最少也在千万以上,所以一般都是资金量比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量和资质等原因,没办法参与其中。

我们假设有一家公募基金A,它准备进入银行间市场投资债券。那么它首先需要按照人民银行的入市指导文件,准备相关的材料。央行在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确认各类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给A机构发布允许入市通知。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一个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不像股票市场,直接在系统里面输入想买的股票代码、买入价格,系统就能自动帮你寻找交易对手成交。在场外市场做交易,需要像买菜一样,自己去询价找交易对手。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找交易对手有四种方式:

1)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和关系好的金融机构达到交易;

2)通过专门的货币中介来寻找交易对手。货币中介,简单理解是专门帮助各类金融机构撮合交易的中介机构,目前银行间市场有平安利顺、中诚宝捷思、上海国际、天津信唐、上海国利五家。金融机构向货币中介报出想买的债券、价格、量等要素,然后货币中介去市场上找符合要求的卖方,促成双方达成交易。

3)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寻找交易对手。部分机构也会担任货币中介的角色,撮合其他金融机构达成债券买卖交易。

4)通过做市商来达成交易。做市商也是一个中介,但他和货币中介只能介绍其他交易对手不同,做市商自己有“库存”,自己可以担任交易对手,对外报出买卖价格。A机构如果觉得做市商报出的价格合适,它可以直接向做市商买入1亿的国债,A机构如果后面想卖了,也可以找做市商。找到交易对手协商好了之后,A机构和交易的对手方(假设是B机构)需要在外汇交易中心的交易系统上输入这次交易的相关信息。交易系统自动生成结算指令,A、B双方各自进行确认。确认过后,这场交易对他们而言,实际就已经完成了。

之后的工作是托管和资金清算等中后台部门的工作。中债登(因为买的是国债)在中央债券薄记系统上借记A的债券托管账户(表示A持有债券的增加),贷记B的债券托管账户(表示B持有的债券减少)。资金的划转,则是在央行的支付系统上进行,A机构和B机构指定的资金清算银行通过支付系统将A资金账户上的资金转到B账户名下。债券和资金交割完成后,系统会生成交割单作为这次债券交易结算成功的凭证,这样整个债券买卖交易流程就真正的结束了。

(二) 交易所债券市场

和银行间市场不同,交易所市场是一个零售市场。较低的进入门槛让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能够参与其中。

交易所市场竞价系统上的现券交易与银行间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易所市场实行“连续竞价、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即投资者不用自己去寻找交易对手。

1)A如果想要卖出100万的国债,它只需要通过证券公司将自己的报价上传到竞价撮合平台。如果平台上有机构愿意接受A的报价,那么平台会自动撮合这笔交易成交。如果没有,A就需要一直等待,直到交易成交;如果一直没有找到对手方,A的交易就失败了。这种由交易所自动撮合平台,按照价格进行撮合交易的方式就是连续竞价。

2)在某一段时间里,有很多市场机构均向交易所平台提交了自己的买卖申请,平台统计后发现,按100元的价格,会有1000万的交易达成,按照99元的价格会有980万的交易达成,按102元的价格,会有900万的交易达成。平台为了实现更大的交易规模,会将价格定在100元。这种先把所有报价集中在一起,算出最大成交量后确定交易价格的方式便是 *** 竞价。A在通过证券公司将买入订单上传后,后续主要由系统自发进行。如果订单成交,那么证券公司从A的资金账户上划出一笔交易资金,同时在A的证券账户上借记债券,表明A拥有了债券的所有权。

除了竞价系统上的连续竞价和 *** 竞价外,在大宗交易系统和固定收益平台上的现券交易方式会更加多样。固定收益平台上的投资者进行现券交易的方式主要有:

1)A机构直接和其他投资者在场外谈好之后,在固定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这一点和银行间的询价交易很类似。

2)通过一级交易商(做市商)来达成交易。一级交易商有自己的“库存”,可以在市场上同时报出买卖价格,同时买进、卖出。

3)A机构在平台上发出消息说明自己的交易需求,比如需要买进1000万国债。别的投资者看到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是否与A进行联系并交易。大宗交易平台,相对来说要比固定收益平台更局限一些。A如果想按照某一价格买进1000万国债,只能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发布消息,等待有缘人(愿意按照A的价格卖1000万国债给A的人)。只有找到的有缘人,A才能够达成交易。至于A持有现券的收益,在银行间市场部分已经进行了说明,不在重复讲述。不过,交易所市场的竞价撮合制度相比于一对一询价的银行间市场效率会高一些,交易所债券市场表现也相对活跃些。

五、债券的收益

债券的收益有票息和资本利得两种实现方式,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A机构买入1亿元的国债,在持有该债券的期间,A机构能够获得该债券的利息收入。如果A一直持有到期,那么在每一个付息日,A都能收到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即使A在这一过程中将债券转让了出去,A也有权力让受让方支付A持有期间的应计利息。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票息收入。如果1个月后,10年期国债的价格上涨了,那么A可以直接把这1亿元的国债卖掉,获得买卖价差收入,我们称之为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和票息收入,一起构成了金融机构投资债券的主要收益。在这种一对一询价交易的模式下,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活跃度与换手率都要比股票交易低得多,大部分债券在被金融机构认购持有之后,都不会再出现在市场上交易。只有部分品种的债券,因为存量规模大,持有的人多,寻找交易对手方便,其交易才会比较活跃。这种债券,就是我们常说的活跃券。不同债券有不同的交易特征,会形成不同的投资策略,下期我们来说一说常用的债券投资策略。




海通证券评级下调

海通证券(600837.SH)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月8日,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并调查相关情况。

Wind资料显示,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瑞德”,600666)在2017年、2018年、2020年均出现亏损。2021年半年报显示,ST瑞德的持续经营,已面临多项重大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底至今年初,海通证券及其子公司因“永煤债”已被接连处罚。同时,在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海通证券更是由去年最高的AA级,直接降至B类级别中的BBB级。

9月8日收盘,海通证券报13.67元/股,跌1.01%。

因财务顾问业务开展中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海通证券公告称,因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ST瑞德,600666)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海通证券进一步称,公司将全面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同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Wind资料显示,ST瑞德前身为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主营西药的企业。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后,持有ST瑞德100.00%股权,主营业务也发生转变。

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ST瑞德主营业务为蓝宝石晶体材料、蓝宝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蓝宝石晶体生长专用装备、3D玻璃热弯设备及精密加工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持股比例方面,超过5%的大股东共有3位,分别为左洪波、褚淑霞、哈尔滨工业大学实业开发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8.93%、12.83%、6.51%。

业绩方面,ST瑞德营收已连续四年出现同比(与去年同期相较)下滑,2017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实现11.84亿元、11.20亿元、7.30亿元、5.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92%、5.42%、34.82%、28.81%。

净利润方面,除2019年实现0.68亿元的净利润外,ST瑞德近四年间有3年出现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0.19亿元,2018年亏损17.42亿元,2020年亏损6.84亿元。

今年上半年,ST瑞德净利润继续为负,亏损0.9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ST瑞德的持续经营,面临多项不确定性。

ST瑞德2021年半年报显示,一方面,公司未决诉讼事项导致本公司部分账户及重要资产被冻结,所涉未决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诉讼事项被轮候冻结,且被执行司 *** 候冻结状态的股份数超过其实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数。

ST瑞德半年报进一步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左洪波、褚淑霞夫妇质押股份已触及平仓线,且因债务纠纷导致所持全部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轮候冻结),若其所持股份被司法执行或强制平仓,则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变更风险。

ST瑞德半年报还称,这些情况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若债权人或受托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拍卖、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且被法院依法受理,公司可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

因“永煤债”已被接连处罚,最新评级由去年最高的AA级降至BBB级

自2020年底开始,海通证券及其子公司因“永煤债”已被接连处罚。

2020年11月10日,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流动资金紧张,2020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0永煤SCP003”到期不能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引发市场关注。

2020年11月18日,因涉嫌帮助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发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对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启动自律调查。

2020年11月27日,证监会对永煤控股及相关审计机构涉嫌债券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2020年12月20日,海通证券称,将开展自查自纠,并问责涉永煤债责任人。

2021年1月8日,海通证券、海通期货以及海通资管,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被交易商协会警告,同时均被责令针对相关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2021年3月24日晚间,证监会对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及相关责任人员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表示,拟对海通证券采取责令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的监管措施,对海通资管采取责令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服务12个月、责令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6个月的监管措施,对多名直接责任人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年等监管措施。

今年7月23日晚间,证监会公布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结果显示,海通证券由去年最高的AA级,直接降至B类级别中的BBB级。




海通证券评级机构

2022-03-31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唐子佩,孙嘉赓对海通证券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海通证券2021年年报点评:4Q单季自营净亏损+大幅计提信用减值,业绩表现低于预期》,本报告对海通证券给出增持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11.93元,当前股价为10.39元,预期上涨幅度为14.82%。

海通证券(600837)

核心观点

业绩增速较前三季度大幅放缓,ROE增幅显著收窄。1)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2.05亿元,同比+13%,实现归母净利润128.27亿元,同比+18%。2)公司2021年实现ROE为8.10%,同比+0.32pct,较行业平均仅高出0.27pct。截至21年末权益乘数达3.81,与年初基本持平。3)自营、利息、经纪、投行、资管净收入贡献度(剔除其他业务)分别为33%、21%、19%、15%、11%,自营占比下滑超4pct,利息净收入占比提升4pct。

经纪两融市占率双双下滑,IPO承销市占率下滑明显。1)21年公司股基成交额市占率由3.77%降至3.45%,佣金率微降至万分之2.66,但受益于市场高活跃度,经纪收入仍同比+16%至60.24亿元。2)截止21年末公司两融余额达739亿元,较年初+9%,较21H下滑超3%,市占率由4.18%降至4.03%;叠加债务成本下滑,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5%至66.21亿元。3)21年公司实现投行收入49.2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报告期公司完成股债承销规模578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34%,市占率同比由5.31%下滑至4.49%;其中IPO规模347亿元,同比下滑43%,市占率同比由12.93%下滑至5.75%。

自营4Q21单季出现亏损,资管规模同比大幅下滑。1)截至21年末金融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7.5%至2724亿元;其中债券与基金规模分别较年初+25%与+29%至1589与316亿元,占比分别较年初提升8pct与2pct至58%与12%。21年公司实现自营收入106.79亿元,同比-4%,其中单季自营收入-0.31亿元。2)21年公司实现资管业务收入36.64亿元,同比+9%,其中基金管理收入21.87亿元,同比+14%。公司资管规模较年初下滑54.58%至1110亿元。旗下海富通基金管理规模较年初增长32.1%至1653亿元。3)21年公司计提38.51亿元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6%,其中4Q单季计提22.83亿元,超过前三季度总和,拖累业绩表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年报微调经纪市占率等指标,将22-23年BVPS预测值由13.27/14.24调整至13.26/14.16元,新增24年预测值15.24元,按可比公司估值法,切换估值年份至2022年,给予公司2022年0.90xPB,调整目标价至11.9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出台对行业的影响超预期;市场波动对行业业绩、估值的双重影响。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华金证券崔晓雁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7.09%,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48.78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1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4.01。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海通证券(600837)好公司评级为3星,好价格评级为4.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5星。(评级范围:1 ~ 5星,最高5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通证券评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通证券评级、一只债券还是一支债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