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29日丨海尔智家(600690.SH)拟推2021年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5,10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份939,317.0481万股的0.543%。
其中,首次授予4,600万份,占本激励计划拟授出股票期权总数的90.20%,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份总数的0.490%;预留500万份,占本激励计划拟授出股票期权总数的9.80%,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份总数的0.053%。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及预留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25.99元。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共计400人,为对公司整体业绩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下属产业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不含本公司独立董事、监事、单独或合计持股5%以上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董事会是本激励计划的执行管理机构,负责本激励计划的实施。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和修订本激励计划并报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对激励计划审议通过后,报股东大会、A股、D股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可以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办理本激励计划的其他相关事宜。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南省印发三胎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辅助生殖方面的政策。资料显示,已有福建、江苏、广东、北京、江西、四川等十几个省出台三胎实施政策,其中均提到辅助生殖。据相关测算,预计到2023年,中国育龄人群整体不孕不育率将会达到18.2%,辅助生殖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开源证券推算,2018-2023年的年复合率为9.64%,至2023年,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增加到400亿元,长期有望突破千亿。
6月23日,海南省印发三胎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辅助生殖方面的政策。海南省提出,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监管,严格规范相关技术应用,规范不孕不育诊治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需求。
截至最新,已有福建、江苏、广东、北京、江西、四川等十几个省出台三胎实施政策,其中均提到辅助生殖。同时,北京、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也发布过拟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的消息。
在世界许多国家,不孕不育症干预措施的可及性和质量仍是一大挑战。不孕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未被列为国家人口与发展政策和生殖健康战略的优先事项,也很少能获得公共卫生资金。但是在中国,无论是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是连续推出的“二胎”甚至“三胎”的人口政策的积极落地,昭示着在中国大环境下,对于生育问题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高度。
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的12%-15%左右,不孕不育者约有5000万人。而且近十年,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还在持续和加快上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4-2018年,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从140亿元增加至252亿元,年复合增速15.8%。但2018年中国辅助生殖渗透率也仅7.0%,远低于同期美国30.2%的渗透率。根据测算,预计到2023年,中国育龄人群整体不孕不育率将会达到18.2%,辅助生殖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开源证券研究所推算,2018-2023年的年复合率为9.64%,至2023年,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增加到400亿元,长期有望突破千亿。
国泰君安指出,随着育龄年龄推迟、生育政策放开、不孕症患病率增加,我国有辅助生殖服务需求的不孕夫妇患者人数庞大且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对辅助生殖的认知及支付能力不断提高,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
相关概念股:
锦欣生殖(01951):具备技术壁垒和牌照壁垒的优质民营辅助生殖机构;
贝康医疗(02170):拥有覆盖全生殖周期的基因检测一体化平台,公司PGT-A试剂盒是唯一获证国产三代试管婴儿基因检测产品,后续管线中产品获证有望不断增厚业绩;
爱帝宫(00286):月子服务中心细分赛道龙头;主营业务月子服务需求旺盛,新轻资产模式加速扩张,2021年收入达到6.32亿港元,同比增长9.26%;
凯普生物(300639.SZ):加速布局产前诊断及新生儿筛查,地贫、耳聋基因检测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放量;
圣诺生物(688117.SH):公司自研仿制药品加尼瑞克主要用于治疗妇女不孕症,为辅助生殖用药,目前该品种已经国内申报待审批。
智通财经APP获悉,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海尔智家(600690.SH)员工持股持续推出,激励机制彰显长期信心。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为2337.72/2559.61/2806.19亿元,同比+11.5/+9.5/+9.6%;归母净利润121.10/150.86/170.30亿元,同比+36.4/+24.6/+12.9%,对应PE为24.19/19.42/17.20倍,给予“买入”评级。
信达证券指出,设定业绩目标与员工持股计划挂钩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人单合一“的公司精神。信达证券认为,完善的员工持股激励机制有利于吸引创业团队和人才,有利于搭建一流的人力资源平台。
信达证券主要观点
事件:海尔智家发布2021-2025年A+H股员工持股计划,持股计划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管、公司及子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其中A股持股计划人员不超过1599人,H股持股计划不超过35人。2021年A股计划提取激励基金额度7.08亿元,H股计划提取0.9亿元。
点评:
21年H股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满考核条件:1)21年归母净利润较20年归母净利润(剔除出售卡奥斯的一次收益)增长超过26%,则持有人获得股票权益的40%;如增幅在20.8%~26%,由管委会决定归属比例;若低于20.8%则不归属。2)22年归母净利较2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则持有人获得股票权益的60%;如果年复合增长率为14.4%~18%,由管委会决定归属比例;若低于14.4%则不归属。
考核目标显示公司发展预期,“人单合一”激励员工创新。按照21年持股计划考核条件,21年、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超过119.95/132.56亿元则持有人获得完全归属,若不剔除出售卡奥斯收益,以达成完全归属最低条件计算,分别同比增长率7.48/10.51%;若归母净利润分别低于115/124.59亿元,则不归属。设定业绩目标与员工持股计划挂钩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人单合一“的公司精神。
员工持股高度绑定公司利益,健全激励机制吸引人才。21年A股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中公司及子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涉及1587人,共持6.57亿元(92.91%),H股除董事、高管外其他核心管理人员涉及24人,共持3927万元(43.63%)。公司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核心员工进行大规模股票激励有利于绑定公司与员工利益,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员工持股激励机制有利于吸引创业团队和人才,有利于搭建一流的人力资源平台。
持续发布持股计划彰显公司可持续发展信心。公司曾发布4期员工持股计划,首期要求16/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满足同比增长10/15%则完全归属,第二期要求17/18扣非净利润分别满足同比增长25/10%则完全归属,第三期要18/19扣非净利润分别满足较17年增长10/21%则完全归属,公司实际16-19年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89/29.81/17.38/-12.67%,除19年外均达成完全解锁股票权益目标。
海外成熟布局加快业务出海,三翼鸟推动智慧家居。公司通过“海尔+本土行业龙头品牌”并行的双线模式布局全球市场,经过多年整合协同发展,公司海外市场规模及盈利水平显著提升;推出的场景品牌“三翼鸟”是公司继卡萨帝之后布局智慧家居的又一举措,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助力;国内高端家电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卡萨帝作为国内高端品牌代表进入收获期。长期来看,公司具备可持续增长能力,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也体现了公司对自身长期发展的信心。
风险因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高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套系化/场景化产品教育推广不及预期、汇率大幅度波动、海外疫情反复导致出口需求不足等
和讯网
疯狂买买买
格力最近在资本市场动作越来越频繁,前不久刚刚敲定股权转让方案,如今又斥资收购上市公司。
欧比特(300053,股吧)上周五晚发布公告称,格力金投拟协议受让金元顺安、新余投资及金鹰基金合计持有的欧比特7.56%股份,转让价分别为15.62元/股、15.47元/股、15.63元/股。同时,公司控股股东颜军将放弃所持公司2.5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上述事项实施后,格力金投将持有公司15.08%股份,成为欧比特控股股东,珠海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这个格力金投正是格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格力金投的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主营股权投资、资本运营管理、资产管理、资产重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等业务。
而现在距离格力第一次对欧比特举牌,只过了4个月。
8月2日,欧比特公告称获格力金投举牌,后者于7月15日至8月1日期间,累计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此后,格力金投持续买入,在11月14日之前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61%。11月15日,欧比特宣布格力金投再度增持,后者于14日通过大宗交易增持1343万股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2%。
值得注意的是欧比特的主业。欧比特是珠海市本土企业,主营业务为核心宇航电子芯片/系统(SOC、SIP、EMBC)、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人脸识别与智能图像分析、人工智能系统、微型飞行器及智能武器系统的自主研制生产。
而除了欧比特,本月初,华大北斗宣布获得数亿元的A轮融资,格力金投也出现在名单上。资料显示,华大北斗原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导航事业部,主要业务是导航定位芯片、算法及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销售等,为民用消费类电子市场和汽车、物联网等专用终端市场的目标客户提供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
对手的崛起 格力的焦虑
欧比特,华大北斗,格力的买买买模式已经停不下来。而且其收购的企业均从事半导体芯片类业务,至此格力的目的一目了然。然而大肆收购的背后,其实是格力集团从上到下蔓延的焦虑,因为芯片这个东西,竞争对手早已超过格力。
早在2000年,海尔集团就成立了两家集成电路公司: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前者做机顶盒芯片,而后者则是8位MCU。2017年6月27日,海尔U +在北京发布智慧家庭IoT芯片——U+云芯,涵盖物联和智能两种解决方案。
再看美的。现在美的拥有美IR变频芯片联合研制实验室,美的TI变频芯片联合研制实验室,美的三洋变频模块联合开发实验室等最先进的研制中心。目前,美的家用空调的变频驱动IPM模块已经实现量产,并延伸至冰箱、洗衣机领域。据美的相关人士透露,美的IPM模块年产540万枚,芯片面积比国际行业标杆小30%。
反观格力,此前董明珠曾表示,格力电器(000651,股吧)一年花在空调芯片上的成本就有约40亿元,而且大部分依靠进口,她希望通过进军芯片领域,让格力空调2019年能用上自家的芯片。
芯片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从成立公司到顺利投产的周期漫长,不确定性大。与其自主研发芯片,不如直接收购合适的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平台,再加上格力的资金优势尽量快速量产,赶上竞争对手,也许这就是格力收购的初衷,也是格力一贯的做法。
不过,格力焦虑的远不止芯片。同为家电制造商,美的和海尔产品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用到的所有家用电器,海尔甚至推出居家安防解决方案。而格力多年来仍然靠空调一条腿走路,至于格力手机和银隆汽车,不知道说什么,就呵呵吧。。。
再看经营业绩,美的前三季度营收2218亿,净利润213.2亿,同比增19.08%;海尔智家(600690,股吧)前三季度营收1489亿,净利润77.73亿,同比增26.16%;格力前三季都营收1567亿,净利润221.2亿,同比只增长4.73%。虽然净利润总数格力仍然领先,但对手的净利润增速要高得多,如此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格力就将被对手彻底超越。
说到底,格力的焦虑就是对手的赶超,单一品种维持这么多年后,格力终于尝到着急的滋味儿,只是现在通过收购“亡羊补牢”,不知来不来得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尔智家股票600690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尔智家股票600690股吧、二胎概念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