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电子最新消息(300458全志科技股吧)

2022-07-02 6:01:31 股票 xialuotejs

恒生电子最新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与恒生电子相识还是源于一本书,看看这书够厚,看着还是有点技术实力。


恒生电子主要做金融软件的,银行、基金、保险它都在做。公司有些年头了,97年就开始做了。

说白了软件就是一行一行代码组成的,包括windows系统也是。它的竞争力在于,早早进入该领域,理解用户的需求,不断完善。慢慢形成技术垄断,用户的更换成本较高。

金融软件,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怎么可能让国外的软件进入,因此国外的对手就被天然的隔离在外。

看看国内,恒生电子占据了半壁江山,与第二名拉开了差距。除非技术颠覆,否则,很难颠覆恒生电子的垄断地位。

看行业天花板,中国与美国相比,中国目前的重心在于制造。金融行业,明显还处于婴儿期。随着注册制的落地,和去地产化,金融行业会慢慢壮大。

看国外,我们在和老外做生意,并且接触越来越密切。经济进行输出,会伴随着文化和经济规则,因此对于国外的小国会有很大的机会。


恒生电子,属于轻资产,公司的花费主要是人员的工资。

简而言之,恒生电子以下优秀企业的特征:

1、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

2、有高度的竞争壁垒,甚至是垄断型企业,最好是非 *** 管制型垄断。

3、管理者理性、诚信,以股东利益为重。

4、财务稳健,负债不高而净资产收益率高,自由现金流充裕。


至少5年内没有竞争对手,价格适当,可以批次买入。




300458全志科技股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全志科技(300458.SZ)智能硬件&车载业务需求旺盛,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预计随着公司SoC产品在品类和应用市场的持续拓展,公司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该行将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4.43/5.97/7.87亿元上调至5.52/8.02//10.1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50/35/27倍,维持“买入”评级。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预计2021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3-2.6亿元,同比增长167.29%-202.15%。

智能硬件和智能车载持续放量,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预计2021H1归母净利润为2.3-2.6亿元,yoy+167.29% - 202.15%,对应2021Q2归母净利润1.44-1.74亿元,yoy+139.21%-189.13%,QoQ+66.64%-101.41%。

主要得益于公司智能硬件、智能车载等产品线下游需求旺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90%,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及综合毛利率的提升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公司间接参与中芯国际科创板股票发行的战略配售,按照出资份额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净利润约30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00万元。

AIoT趋势深入演进,公司卡位智能硬件优质赛道:AIoT是典型的长尾市场,目前仍处于拓品类阶段,智能化升级有望在各类硬件产品中持续渗透,进而推动AIoT市场规模扩容。公司布局智能家电优质赛道已久,积累了丰富的标杆客户资源和智能化技术方案的储备,积极参与打造空调、洗衣机等智能家电生态圈,相关SoC产品实现大规模量产,先发优势和技术竞争力使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于家电智能化进程;扫地机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需求量逐年高速增长,公司SoC产品在激光视觉扫地机场景中,围绕激光、视觉、ToF等扫地机品类持续投入开拓市场,占据重要市场位置及领先市场份额;在智能视觉市场,公司SoC产品在智能扫描翻译笔、智能摄像机、多路智能记录仪,人脸识别门禁等领域不断突破,得到市场及客户的一致认可并量产超千万颗,稳固了市场主流供应商地位。当前半导体行业供需矛盾尖锐,公司智能家电、扫地机、智能视觉等AIoT产品线的SoC芯片需求量旺盛,产品价值量高,同时公司积极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智能车载业务稳步推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在智能车载领域,公司产品覆盖了智能车载多媒体、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前装市场,长安、上汽多款车型搭载T系列车规芯片大批量上市,T系列前装年出货量已超过百万颗,未来拓展空间仍十分广阔。后装市场,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继续巩固国内和海外后装市场主流方案供应商的地位。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恒生电子最新消息新闻

6月22日周三,港股未追随隔夜美股上涨,今日开盘,恒生指数低开,随后跌幅扩大,港股主要指数全天呈单边下跌行情。

最终,截至收盘,恒指收跌2.56%,下挫551点,险守21000点大关;国指跌2.84%报7335点;恒生科技指数大跌4.37%,报4552点,再度失守4600点。

盘面和重点个股上,受国家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网售这一重大利空影响,互联网医药股纷纷下挫,京东健康跌超14%,阿里健康跌超13%,平安好医生跌超5%;科网股大跌,京东跌超6%,腾讯跌近3%,美团、快手跌超4%;“果链”概念股、石油股、餐饮股、燃气股齐走低,内房股与物管股等回落。

另一方面,乳制品股、汽车股逆势上涨,吉利汽车涨超4%,理想汽车涨2.62%;在线教育股再度拉升,新东方在线涨超10%。

资金流向上,与北上资金净流出45亿不同,南下资金依旧保持买入,今日净流入31.43亿港元。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认为,前期压制港股表现的外部风险因素已逐渐消退,且内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基本面触底反弹趋势已现。港交所ETF通、SPAC等新政的推出料也将带来新一轮的改革红利。结合港股的估值优势,判断全球资金将延续5月下旬以来持续增配的趋势,推动港股在下半年继续修复。预计下半年港股市场整体将呈N字型上行趋势。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则发表机构研报表示,MSCI香港指数今年迄今表现跑赢MSCI中国和亚洲(日本以外)指数,港股展示出韧性主因价值型和优质收入板块的占比较大。瑞银预计港股年内盈利增长及潜在回报有中至高个位数,优于香港全年经济增长预测(1%)。

香港证监会主席:

香港顶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于今日披露年报,主席雷添良表示,香港是国际企业及投资者涉足内地市场重要门户,各项市场互联互通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但带来重大机遇,并将巩固香港作为顶尖资产及财富管理枢纽和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又指本港市场面对前所未见挑战时,展现强韧抗逆力,深信香港顶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

年报显示,香港证监会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盈余约3.41亿元,按年减少65%。期内,总收入22.47亿元,按年下跌25%。持牌机构及人士和注册机构总数为48401,按年增加2.6%。其中,持牌机构数目上升2.3%至3231家。年内,有171宗新的机构牌照申请获批。证监会收到合共7163宗新的牌照申请,增加28.5%。

另外,证监会年报显示,就合资格ETF(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与中国证监会、内地证券交易所、港交所及其他持份者紧密合作,以制订运作细节,包括在业务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预计将于今年稍后时间启动。

证监会又指将会着手引入其他风险管理产品,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对冲内地市场风险所需的工具,亦会支持有关离岸人民币的举措,至于在港发行及买卖人民币计价证券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及探讨是否可将人民币柜枱,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港股通内等,现正与内地相关部门为此项目制订运作细节。

另外,港股引入的新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及适用于联交所上市股份的场外证券交易汇报制度,视乎市场准备情况,两个制度最早将分别于今年底及明年第二季末之前实施。

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表示,虽然过去一年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经营环境困难,但香港金融业在机构及人员亦有增无减。证监会持牌机构及人士,和注册机构的总数亦持续攀升。

行政总裁欧达礼表示,该会正加大力度打击上市公司失当行为,及与首次公开招股相关的诈骗活动,特别涉及其他白领罪行,及网上唱高散货骗局等敲诈投资者的情况。

细价股集体狂欢

最高飙涨175%

6月22日周三,港股继现暴涨神话!

前有佳源国际控股、宝新金融日内飙升,后有昨日(21日)细价煤炭股南南资源盘中股价一度暴涨超过1700%,换手率83.45%,尾盘回落收涨900%后,今日港股细价股继续“唱嗨”。

截至收盘,爱高集团飙涨175.51%,弘海高新资源涨超140%,长江生命科技涨近88%,中国汽车新零售涨50%,领地控股涨42%,绿领控股涨超26%。

至于多只细价股飙涨的原因,有市场分析称,昨日南南资源发布盈喜,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盘中一度暴涨超17倍,如此猛烈的涨幅在港股市场实属罕见,市场情绪或受提振使得今日港股多只细价煤炭股也迎集体疯涨。

来细看这几只煤炭细价股的介绍和业绩。

弘海高新资源,主要从事塑料袋及煤炭相关业务,去年公司实现收入1.83亿港元,相对上一年度亏损4,250万元,亏转盈;每股盈利0.96仙。弘海高新资源此前公布,发行本金总额4000万元一年期可换股债券,可兑换新股占扩大后股本12.76%。所得净额3980万元,拟主要用作增强采矿及矿物相关业务。

绿领控股,主要从事煤炭勘探及开发、销售焦煤及其他煤炭产品以及提供煤炭贸易及物流服务等。去年,公司实现收入16.13亿港元,归母净利为2.66亿港元。今年4月,绿领控股披露潜在重组事项,目前,就集团建议重组的条款而进行的讨论及磋商仍在进行中,潜在重组事项包括向潜在要约人出售9429.3万股股份。

市场分析表示,这些煤炭企业大涨不仅仅是消息面上的炒作,也脱离不了其业绩向好的推动。

从煤炭行业基本面来看,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煤炭供给缺乏弹性,供需格局偏紧。当前国内煤炭产能进入收缩期,“碳中和”下煤炭产能加速退出,同时新刑法修正案压制煤矿超产,即便部分核增产能释放仍难改中期3-5年供给紧张状态;而进口端,与中国相关国际主要煤炭生产主体产量整体大幅下滑,进口无法弥补该缺口,且我们面临全球煤炭供给紧缺局面。预计22-25年国内供给缺口逐年扩大。

另外,海外国家的能源危机加剧,也使得煤炭价格得以走高。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刘晓表示,实际上,从去年11月开始,煤炭股便进入上升通道。对于此轮煤炭股大涨,底层逻辑是全球能源短缺导致的通胀,煤炭、石油、天然气在“绿色”背景下的产能投放不足,光伏、风电的发展跟不上需求的增长,而乌克兰危机又加剧了这一矛盾,从这个角度讲,高能源价格中短期不会发生变化。

全球智能手机前景下调

“果链”千亿光学巨头跌没近100亿

“果链”千亿光学巨头舜宇光学科技今日收跌7.41%,报107.5港元/股,总市值大跌94亿港元,最新市值1179亿港元。

消息面上,花旗发表报告指,618促销活动初步数据显示,与该行之前报告中的预测相比,智能手机出货数据并未带来积极的惊喜,618的库存消化可能不足以标志著去库存的结束,认为消费者信心仍然疲软。

花旗对智能手机供应链保持谨慎,认为随著由短缺转为供过于求,下游疲软和库存过剩可能开始传导至上游。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Meta推迟了2024年之后的所有新耳机/AR/MR硬件项目,将2022年的出货量预测下调40%”。富瑞研报指,因对全球智能手机前景下调,相信舜宇今年收益及盈利均受压,将公司目标价从156.02港元下调至145.53港元,评级买入。

此外,三星日前宣布,面板、IC、手机零部件等供应商即起暂停拉货、时间到7月底为止。市场解读三星去库存大砍单,将冲击消费电子供应链。此外,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080.5万部,同比下降9.4%




蚂蚁金服增持恒生电子最新消息

文丨金融之家 药糖

金融之家1月4日讯,2018年基金业首个捷报来自腾讯。2018年1月2日,腾讯全资子公司腾安科技喜获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腾讯金融帝国再下一城。

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是基金业重要牌照之一,而且自2016年9月份之后暂停审批,这直接导致该牌照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水涨船高,2017年下半年已经炒到8000万元一张的交易天价,足见其稀缺性。

如今,腾讯喜获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无论对腾讯本身的业务布局,抑或基金行业现状及未来,甚至于基金业的竞争格局,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获得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后,腾讯的金融帝国更加巩固。据悉,经过一系列跑马圈地,腾讯目前已经斩获支付、银行、理财、征信、小贷、保险、基金支付、基金销售等重量级牌照,并通过参股中金间接获得了境内券商全牌照。

此前,腾讯通过微信端的理财通进行基金销售活动。主要销售模式有两种:一是基金公司直销前置,即通过对接互联网基金公司卖产品;二是通过其他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卖产品,主要合作对象是参股公司好买基金。

据悉,直销模式是腾讯理财通销售基金的主要方式。理财通对接易方达易理财、汇添富全额宝、南方现金通E、华夏财富宝等4只货币基金,这4只货币基金规模合计为2200亿元,是基金公司非常看重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

此外,在理财通官网或微信端购买的部分基金来自于好买基金。具体包括理财通在稳健理财基金专区中对接的49只指数基金、20只偏股基金、13只QDII基金、6只商品基金和5只债券基金等近百只基金产品。

虽然之前的基金销售有声有色,但迫于合规性要求,腾讯的基金销售开展起来多有掣肘。如今斩获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腾讯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展自身的基金销售业务了。此前的竞争对手阿里曾得益于从数米基金购得的销售牌照,将余额宝做成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

对腾讯而言,这张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最大的意义,是标志着腾讯销售基金行为“合法化”,其次才是在业务层面的助推作用。从参股好买基金,到拥有自己专属的基金销售子公司,腾讯的基金销售得到质的飞跃。腾讯从以前的导流平台变更为基金销售平台,所得也从流量费变更为销售佣金。

对基金业的深远影响

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含金量巨大。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监管部门才正式逐渐向第三方开放基金销售牌照申请。截至2016年9月份,证监会发给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基金销售牌照为107张,此后第三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的审批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停摆,整个2017年只有两张获批,其中一张便属于腾讯。

金融机构独立申请第三方基金牌照举步维艰之际,众多需求方开始谋求曲线救国,包括BATJ等互联网巨头。2015年4月,蚂蚁金服成为恒生电子旗下子公司杭州数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从而拿下基金销售牌照。京东也是通过控股北京肯特瑞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获得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而腾讯也曾通过增持好买基金股权扩大基金销售业务。

尤其2016年9月之后,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审批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但市场上对其追求热情居高不下,一张牌照的交易价格已经从2017年年初的4000万元炒到年末的8000万元,价格翻了一番,而且仍处于上升趋势。

在此背景下,2018年新年伊始,腾讯就宣布获得一张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这在基金业内造成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有需求方因此寄望于监管机构或将对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审批“开闸”。但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人士告诉《》,腾讯获得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走的是绿色通道,属于特批行为,因此判断监管层即将放开审批言之尚早。

但腾讯的金融帝国并非固若金汤,目前还差一块独立的公募基金牌照。事实上,早在2015年腾讯就曾尝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彼时,腾讯联手高瓴资本申请设立高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期获得公募基金牌照。遗憾的是,此事最后并未成行。但可以看出腾讯在公募基金领域早有想法,拿下基金销售牌照也在其长远规划之中。

由此也引申出公募基金行业的重要变化。2017年的基金规模排名不同以往,特意将规模占比过半的347只货币基金剔除在外。而且,监管层对货币基金的监管持续加码,曾获得全球最大规模货币基金殊荣的余额宝,也被迫不断下调最高额度。先是从100万元调至25万元,之后再次下调至10万元,下调幅度高达90%,可谓天壤之别。

基金投资日益倾向于价值投资,公募基金的基石作用愈加明显。腾讯拿到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后,未来能够产生的业务增量更明显,而且会将销售中介身份直接演变为销售者。届时,拥有9.8亿微信用户基础的腾讯理财通势必成为基金业一员猛将。

基金业竞争格局生变

腾讯获得基金销售牌照,搅动了互联网基金销售领域的竞争格局。此前,荣升全球最大货币基金的余额宝拥有3.25亿的存量账户,如今腾讯携9.8亿微信用户杀入重围,必将成为其劲敌之一。

腾讯获得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之前,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基金代销机构中代销基金数量的前五强分别为天天基金、上海陆金所、好买基金、同花顺基金销售和蚂蚁基金销售,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7.77%、72.67%、71.94%、68.27%、65.98%。

其中,好买基金是腾讯参股公司,天天基金背后则是曾经创造了基金销售业神话的。此前,蚂蚁金服曾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腾讯正式入局,基金销售即将迎来“三国杀”的紧张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金服匹敌的一大优势是庞大的数据基础和AI技术支持。但对于同样身为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腾讯而言,蚂蚁金服的技术优势并不能构成威胁,虽不能说腾讯的技术手段一定高于阿里,但起码二者不相伯仲。曾经所向披靡的竞争优势瞬间失效,蚂蚁金服今后在基金销售上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你方唱罢我登场,资本市场从来不乏传奇故事。腾讯整装待发杀入基金销售业,未来会创造怎样的传奇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恒生电子最新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恒生电子最新消息、300458全志科技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