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新安股份(600596.SH)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至12.5亿元,同比增加313%至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在上述区间范围内。
报告期内,公司包括草甘膦、有机硅、工业硅等主要产品受供需关系影响,延续了2021年以来持续景气的状态,产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
11月26日,长生退迎来在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正式落定。
长生退此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10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11月26日为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1月27日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而在最后一日,长生退仍然上演了一场“末日狂欢”,其尾盘一度触及涨停,最终以8.45%的涨幅谢幕,报0.77元,总成交额1188万。
游资刀口舔血
谁在豪赌?
2018年7月,长生生物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掀起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风波被调查,相关责任人被逮捕。轰动全国的假疫苗事件正式爆发。
2018年11月,深交所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2018年12月,证监会决定对高俊芳等人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2019年10月8日,深交所决定长生生物公司股票终止上市。2019年11月7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无重整、和解之可能,宣告破产。
上述种种,几乎宣判长生生物死刑,在其退市成为定局的情况下,仍然有资本铤而走险。
实际上进入11月之后,长生退就有大额资金不断进场豪赌,共有17次登上龙虎榜。从股价走势看,这一个月以来,长生退从月初最低点0.4元,一路被推升至0.77元,涨幅可观。
从龙虎榜数据看,其中不乏知名游资参与,依旧是左手倒右手的惯用伎俩。
如11月25日,买入第一位的国都证券北京中关村南大街,同时也是卖出第一位,买入123.91万元,卖出100.32万元;广发证券石家庄中山东路卖出84.7万元,位列卖出第三位,在11月22日位列买入榜第三位,当日买入91.8万元。此外,中原证券濮阳分公司、中原证券漯河分公司、中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华泰证券无锡解放西路等,频繁在买入、卖出榜单中切换。
退市股末日行情凶险
从历史经验来看,退市股确实有末日行情。
除了长生退,印纪退和退市大控也在11月21日涨停。2018年,退市吉恩和退市昆机也有末日狂欢。
为何资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既然是一场豪赌,也有赌赢的。
最为出名的要数2014年6月5日退市的“长油”,退市时股价为0.83元。在退市之前,昔日私募大鳄徐翔突击买入,成本在1元以下。
退市后该股被转入股转系统老三板,名称改为“长油5”。在转板交易后,长油5股价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涨幅,由退市时的0.83元/股涨至4.31元/股,涨幅逾五倍。
5年时间,长油破产重整。2019年1月8日长油恢复上市,改名招商南油重返A股,该股一度上涨至5元以上。
退市股恢复上市的,还有*ST建峰,通过债务重整,改名重药控股重返A股。
但是上述案例实属个案,更多的退市股一去不返,泯然众人。
投资人士分析,退市股之所以容易遭遇炒作,主要是由于在退市的最后阶段,公司股价已经很低,对应的总市值也很小,投机资金完全可以利用极少的资金去拉升股价,从而在高位获利出逃。而散户很容易受到相关诱惑参与炒作。
市场人士提示投资者,博弈退市股,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可能被套,投资者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抄底。
为了落实推进新的战略规划,5月23日晚间,近两年业绩靓丽的新安股份(600596.SH)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募资不超18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加码硅基新材料产业),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分析认为,此番定增是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重要战略措施,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优化财务结构,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此外,基于对新安股份发展前景的长期看好,本次定增公司控股股东方面出资不低于2亿元参股认购。
《投资快报》
产品高景气业绩高增
近两年,农化、硅基材料行业迎来高景气,新安股份经营业绩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26.5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逾3倍;具体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77亿元,同比增长51.45%,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54亿元、26.7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354.56亿元、567.10%。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超过12亿元,再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逾3倍;具体来看,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5.02亿元,同比增长70.86%,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25亿元、12.13亿元,同比增长336.71%、334.72%。
从单个季度看,2020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的六个季度,公司单季净利润分别为4.32亿元、2.78亿元、5.64亿元、7.59亿元、10.53亿元、12.25亿元,同比均大幅倍增,扣非净利润表现亦是如此。
募18亿加码主业固龙头
大股东出资不少于2亿
根据定增预案,新安股份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合计发行不超过3.44亿股股票,募资不超过18亿元。
这笔募资有三个用途,12亿元投向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搬迁入园提升项目,3亿元用于35600吨/年高纯聚硅氧烷项目建设,剩下的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需要说明的是,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搬迁入园提升项目总投资为16.65亿元,差额部分由公司自筹。
对于本次募资,新安股份给出了充足理由。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战略,提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公司认为,在碳中和、高油价等背景下,硅基材料有望替代部分碳基材料应用,推进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碳基时代”向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硅基时代”转型升级,相关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受益于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绿色轮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太阳能、锂电池、LED灯具、5G网络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日渐成熟,加之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拓展,功能性硅烷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相关数据显示,近10年,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年均复合增速接近10%,作为功能性硅烷主要消费国,中国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未来,随着国内功能性硅烷领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加之国外功能性硅烷生产厂商受制于成本压力、产业配套等因素,产能规模扩张速度放缓,国内功能性硅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扩大,行业份额将进一步往国内集中,为国内优势企业相关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新安股份投建上述项目的为提升生产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定增,新安股份控股股东传化集团全资子公司传化化学将参与认购,认购金额不低于2亿元。
定增为持续强链补链
共同推进业绩持续大涨
事实上,新安股份有两大产业,均进行了积极完善布局。硅基新材料产业方面,位于云南盐津8000万吨储量的硅矿,一期项目已于2021年中完全达产,辐射公司西南地区所有的工业硅生产基地。公司在原有10万吨工业硅产能基础上,加快推进云南盐津工业硅项目在建项目,落实四川平武6.5万吨工业硅建设项目,完成云南景成硅业5.4万吨工业硅收购项目,实现了工业硅完全自给。随着这些项目逐步落地,公司工业硅产能规模将达到30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光伏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与乐山协鑫新能源共同投资建设首期20万吨/年工业硅粉加工项目。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底,新安股份现有有机硅甲基单体产能49万吨/年(折合硅氧烷产能约25万吨),其中80%用于生产下游生胶、107胶等深加工产品,以及高温硅橡胶、液体胶、工业密封胶等有机硅终端产品。
作物保护产业方面,目前正全力推进宁夏新安草铵膦与关键中间体项目建设,已完成一期3000吨/年草铵膦项目建设。同时,公司不断完善美国、巴西市场布局。
新形势下,新安股份提出了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将由传统的“磷基、硅基”两大产业“双轮驱动”向“三足鼎立”转变,以“氯、硅、磷”三大元素为基础,持续不断地将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向新能源材料与解决方案领域延伸,开辟以新能源应用为主要场景的“第三战场”,从而形成重要的第三增长极。
新安股份解释称,草甘膦、有机硅、工业硅等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公司持续强链补链,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有效平抑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再加上中高端产品领域布局取得积极进展,销量增加,共同推动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定增价格存疑?
公司回应:市场化询价发行
上述定增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失为利好消息。不过,有不少投资者却顾虑定增价格是否会偏低。定增公告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包含本数),发行股票数量按照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除以最终询价确定的发行价格计算得出,且发行数量不超过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3.44亿股(包含本数)。
对此,有投资者将18亿元简单除以3.44亿股,得出5.23元左右的定增价格,相比目前18元左右的股价,进而“气急败坏”的认为公司涉嫌低价定增。甚至还有股民在股吧中表示,“新安每年利润几十亿,现在如果低价5元增发,可能正好被证监会抓个正着,作为输送利益的典型,作为增发损害老股东的典型来进行处理,新安的管理者,脑袋要清醒一点,这样增发可能有风险!”不过,也有股民直接回斥,“不懂就别乱说”。
对此公司方面是怎样一个态度呢?《投资快报》
此外,还有投资者“小股民fl”表示,与其研究定增,更关心的是新安的基本面。他分析认为,“新安两大主营产品,一是有机硅,一是草甘膦。当前,国内因疫情原因,对有机硅下游产品需求低迷,致价格下降,同时草甘膦因上游原材料黄磷价格涨到4万一吨,而草甘膦原药价格涨幅较小,致盈利空间变窄。但新安股份有着占比还不低的出口业务。虽然其产品国内盈利空间暂不佳,国外却仍是高价,预测今年的出口收入占比会大幅提升上来。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强刺激,国内有机硅的需求也会跟上来,有机硅下游产品的价格也会升上来。所以,没必要对新安的中报业绩感到悲观。”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新安股份(600596.SH)“硅材料+植保”并驾齐驱,志在高远。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8.12/176.30/194.2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8/16.15/17.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9X/8X/7X。参照可比公司估值,建议给予六个月目标PE15倍,对应市值234亿。维持“买入”评级。
东北证券指出,公司“硅材料+植保”双主业业务扎实,管理理顺,未来存在巨大挖潜机会。公司农化和有机硅业务齐头并进,目前公司业绩核心贡献来自49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8万吨草甘膦原药,2020年农化与有机硅整体贡献营收营收超过90%。
东北证券主要观点
围绕“硅、磷”打造两大同心生态,未来将充分挖潜。公司农化和有机硅业务齐头并进,目前公司业绩核心贡献来自49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8万吨草甘膦原药,2020年农化与有机硅整体贡献营收营收超过90%。站在当前时点,东北证券更看重公司在未来成长的布局,新安管理体系融入了传化经验,公司管理理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充分挖潜时期。围绕“硅、磷”两大元素打下的扎实的主业基础,依托原有的擅长的并购经验,充分利用内生扩张及外延强化的手段,构建“植保+硅材料”双龙头新安。
国内最强有机硅企业,未来重在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围绕单体合成,搭建并扩张从硅矿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下游制品加工的各个环节,目前是国内硅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多年的技术升级和产品矩阵打造,可以比肩国际一线企业。未来重点关注往上游扩张金属硅,一方面提升自身有机硅盈利能力,一方面供给将受益于光伏景气、有机硅行业扩产,二者明年均有望保持两位数高增长,金属硅资源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从大单品到全产品,志在重回农药第一方阵。公司擅长大单品农药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主营大宗农药包含草甘膦、多菌灵等,在建草铵膦等,规模大弹性足。当前核心产品草甘膦正迎十年来最强景气,公司享受业绩爆发弹性,同时东北证券判断草甘膦有望走出跨年行情。公司收购合肥星宇,主打选择性除草剂,与公司现有非选择性除草剂结构形成优势互补。拟与颖泰生物战略合作,颖泰主营中小型品种,可提升新安品种丰富度,同时共享双方销售渠道,强强联合,公司有望重回农药第一方阵。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有机硅需求下滑;草甘膦景气下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安股份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安股份股票股吧、长春长生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