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有着辽宁隐秘富豪之称的孟广宝接连成为两家光伏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就在2017年孟广宝被“踢”出*ST海润董事会后,他曾对媒体公开愤而表示,今后若再涉足入股上市公司,“必须实现绝对控股(67%),否则不去。”然而事后不到一年,孟广宝通过受让股权再次回归*ST海润,拿下的却仍然不是控股权,深刻诠释了“商场上没有永恒的敌人”。此后不到半年,今年1月,中来股份也宣布,孟广宝旗下公司华君实业将通过受让上市公司7.3%的股份成为战略投资者。
证券时报·e公司多方采访发现,孟广宝本人并非光伏领域专家,然而此次为何接连涉足光伏行业上市公司?
一位接近孟广宝的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
钟情光伏
孟广宝是辽宁营口人,在光伏行业无人不知的原因是他早年曾掌舵海润光伏。此番,孟广宝再度看上光伏上市公司,可见其对这一行业的钟情。
今年1月8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向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华君实业”)协议转让17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每股转让价格为15.07元,交易总价为2.65亿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林建伟、张育政夫妇的合计持股比例将下降为53.49%,加上二人控制的普乐投资还持有中来股份2.51%的股份,夫妇仍将牢牢掌控上市公司控股权。
资料显示,华君实业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册资本10亿元,境外公司华君集团(亚洲)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其股权,实际控制人为孟广宝。
在中来股份发布股权转让当日,还宣布已与华君实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共包括股权合作、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三方面。
其中,在股权层面,华君实业表示,除以协议方式受让上市公司股份外,还将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中来股份股票,并计划通过参与认购乙方拟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或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收购可转换公司债券,未来不排除通过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成股票的方式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但承诺不谋求中来股份控股权。
而在金融合作领域,华君实业将尽可能为中来股份业务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并承诺将通过其关联或指定平台为中来股份N型高效光伏产能扩充提供时间上、成本上兼具市场竞争力的融资支持,融资支持总额不超过25亿元。
孟广宝在*ST海润方面最新的进展是,2018年8月,公司第一大股东YANG HUAIJIN(杨怀进)拟将其全部持有的3.13亿股转让给华君实业,占公司总股本的6.61%。每股转让价格仅为0.87元,转让总价款为2.72亿元。交易万愁,杨怀进不再持股,华君实业成为*ST海润第一大股东。
在本次股权转让前,孟广宝本人已持有*ST海润934.21万股,占总股本的0.2%,其妻鲍乐持有*ST海润1260.3万股,占总股本的0.27%,加上二人控制的两家公司华君置业(高邮)和华君置业有限公司亦持有*ST海润股权,孟广宝将在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合计持有*ST海润7.23%的股份。
由于持股分散,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ST海润仍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孟广宝此番是卷土重来,考虑到早前在*ST海润的遭遇,孟广宝受让股份应有更大布局。不过,*ST海润当前情况不佳,2018年度基本确认继续亏损,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孟广宝海润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加码中来
孟广宝这次看上的为什么是*ST海润和中来股份两家光伏企业?证券时报·e公司
反观另一边中来股份,并不像*ST海润一样深陷终止上市风险,上市几年来一直享有背膜全球老大的名号,但如今却突然释放出对资金极度需求的信号,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中来股份公告实控人夫妇转让股权的同一天,也公告了二人减持股份的计划。公告显示,林建伟和张育政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330万股和150万股,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99%。两人拟通过股份减持获得资金回笼,降低股票质押比例。
在股权质押方面,2018年林建伟、张育政夫妇经历了多次质押、解押和补充质押。其中,在2018年1月,夫妇二人合计质押股份6541.1万股,占其二人直接持股(不包括二人控制的普乐投资的持股)总数的44.65%。而到2018年9月初,夫妇二人的股份质押比例已飙升至92.35%。据最新公告,截至2018年10月15日,普乐投资全部质押其持有的中来股份2.51%的股权,林建伟、张育政及普乐投资合计质押中来股份1.46亿股,占其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95.41%。
据1月23日中来股份最新公告,林建伟、张育政二人于1月21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向地方国资企业转让公司43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78%,减持计划实施完毕。二人的每股减持价格为15.54元/股,共可获得约6682万元流动资金。
不过,中来股份的实控人夫妇需要的资金显然不止减持所得,华君系也已承诺对提供融资支持总额不超过25亿元。但实际上,中来股份曾于2018年3月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该方案已于去年10月获得证监会批文。如上所述,孟广宝一方极有可能通过认购中来股份此次可转债的方式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如今中来股份再次敲定华君实业的25亿元融资支持,公司对资金的渴求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中来股份此前公告,本次可转债募资将用于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投资总额约15亿元。
靠太阳能电池背膜业务起家的中来股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背膜供应商,公司此后扩张产业链,自2016年起开始切入N型单晶双面电池产品领域。2016年2月,中来股份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5.2亿元用于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共建设14条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根据中来股份2018年半年报披露,这14条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的厂房已全部建设完毕。
不过,由于加大N型单晶双面电池产品的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力度,相关费用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全年的业绩。据中来股份近期发布的2018年业绩预告,公司今年将实现净利润1.5亿元-2亿元,同比下降22.65%-41.99%。
海润往事
孟广宝在*ST海润的故事堪称波折,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司公告中是在2016年1月。当时,*ST海润推出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0亿元,孟广宝的华君系认购比例达到85%,剩余15%由海润第一大股东杨怀进控制的公司认购。
若按照这一方案的上限实施,定增完成后,杨怀进持股比例为7.75%,华君系持股比例将达到11.52%,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是,在日后对交易所的回复函中,孟广宝表示,在定增完成后,其本人将成为*ST海润的实际控制人。可惜,事与愿违,这一定增方案历经三次修改,仍难逃“流产”命运。*ST海润在2017年3月宣布终止定增,给出的原因是再融资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了诸多变化。
在发布定增预案至宣布终止之前,*ST海润的实际掌舵者是孟广宝,华君系在未实际持股的情况下派驻了4名董事,孟本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并担任总裁一职。
孟广宝掌舵后,*ST海润和华君系展开一番操作。一是开展融资租赁,以满足日常经营资金需求;二是进行债务重组,加速资金周转;三是大量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参设投资基金。这一阶段的*ST海润还为华君系提供了数额较大的担保,这也成为日后被严重诟病的问题。如在2016年9月,*ST海润公告拟为关联方保华万隆的委托贷款业务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不超过16亿元。
孟广宝也确实为海润解决了一些问题。2016年1月,因海润违约,联合光伏提起仲裁,向海润索要5亿港元预付款、3750万港元利息及公司对其造成的损失2亿元。孟广宝此前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称,“我觉得钱能解决的事就不是事,后来我就让吴继伟成立一只基金,叫华财基金,把这个债给接了,(海润)免去了诉讼之苦,它就恢复上市能力了”。
2017年1月,*ST海润公告2016年度预亏约4亿元。然而4月底,*ST海润披露年报,2016年度实际亏损11.8亿元,远高于年初预计数字,引发轩然大波,此后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ST海润2016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称其财务报告内控制度存在多项重大缺陷,内部控制失效。*ST海润为关联方华君系提供担保未经职能部门申请和管理层审核,直接通过了董事会的审批;与孟广宝有关联的多家公司与*ST海润存在大额股权转让交易、购销业务和资金往来,*ST海润未将这些公司识别为管理方,期末向关联方预付款余额3.85亿元。
大华的意见像是对华君系的声讨,孟广宝与杨怀进等方面也产生矛盾,一场驱逐大戏随之上演。2017年7月10日晚间,*ST海润公告,独立董事徐小平提议罢免孟广宝董事职务。徐小平认为,孟广宝作为公司董事长,对公司被出具“无法表达意见”等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这场闹剧最终以孟广宝辞职而收场,*ST海润董事会回到管理团队手中。孟广宝也在此时接受媒体的专访,愤怒的抨击海润及杨怀进,并称与海润仍然存在隐形债务。
孟广宝的离开并未能使*ST海润走上正轨,其前期主导的项目被取消,公司大量债务逾期,股价大幅下挫沦为“仙股”,2017年度财务报告再次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意见,被暂停上市。在此情况下,令人意外的是孟广宝并未远离,其再一次向*ST海润伸出援手,被市场解读为“卷土重来”。
此番再来,华君系已为*ST海润解决了逾5亿元的债务问题并提供了2600万元的借款。但是,*ST海润的资金问题没有那么容易解决,截至2018年12月26日,累计逾期债务金额为36.43亿元,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起诉讼及采取保全措施。杨怀进所持股份均被司法冻结,孟广宝与其股份转让迟迟未见新的进展。2019年1月11日,*ST海润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届满,已由董事催促尽快完成换届,但公司称候选人尚未最终明确,延期换届。
一个更不好的消息是,*ST海润2018年前三季度亏损10.48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明显好转,今年以来公司下属各主要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已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在此过程中公司出现大量诉讼纠纷和逾期债务的情况,大量财务费用未能有效化解。*ST海润已经公告,公司2018年全年预计亏损,依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行业系列
领略行业投资的纯粹之美
2020年12月,有幸参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大会。大会上秘书长王勃华先生向我们描绘了“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乐观估计“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装机可达90GW,2021年预计装机60GW。然而,今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情况,结果仅为54.88GW,相对年初的乐观估计不及预期。
这一期文章我们来聊聊近期光伏产业中最令人头疼的一个环节——“硅料”。
为何不及预期?
如果仅考虑制造端,光伏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它是个线性产业链,四个环节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利润则根据供需格局在产业链内部分配转移。在上一篇文章《光伏产业系列追踪之一:周期成长,需求为王》中我提到过,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需求,所以这四个环节既相互竞争抢夺利润,又要保证这个竞争不能太过分致使组件价格太高从而影响下游需求。这就像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四兄弟一样,你可以打闹但是你不能把家拆了,不然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数据华泰柏瑞基金
但是去年这个平衡被“硅料”环节打破了。2021年硅料的价格从年初的80元/kg涨到了最高270元/kg。产业链上游硅料涨价,成本逐渐向下游传导,而国内需求中的集中式电站,他们最多能接受的就是1.8元/W的组件(对应硅料价格大概在200元/kg),价格超了就无法完成最低6%的内部收益率指标,所以只能被迫延缓装机。
硅料为何而缺?
硅料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供需双方的不平衡。
从供给端看,硅料本身就是一个化工行业。在光伏产业链中,硅料作为资金壁垒最高的行业,他的产能是刚性的,扩产周期也是最长的。就比如大炼化的反应炉,你不是说停就能停的。停了一是成本高,二是有可能损害设备(这就好比开大货车,踩一脚刹车就十块钱的成本)。而且就算是产业赚钱了,产能也不是随便就能抬上去,因为硅料的扩产周期在光伏产业链里是最长的,从建设到产能扩出来至少要一年半的时间。
数据中泰证券研究所
从需求端看,平价元年后又迎来碳中和元年,全世界都在装光伏,而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到了全球的70%,需求是好上加好。但是逐渐的,下游组件厂发现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订单,自己却陷入了买不到硅料而无法开工的窘境。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厂商选择用长单锁定硅料供给,这进一步减少了现货市场里的硅料存货。当市场一直预期需求向好但硅料紧缺时,恐慌情绪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囤硅”的现象,这只会把硅料的现货价格越推越高。(挨过一次饿,你就会开始想方设法把冰箱塞满了。)于是在去年,消失了十几年的“拥硅为王”口号重现江湖!
“拥硅为王”还是“拥硅为亡”?
时间回到大约18年前。2004年是全球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元年,早在一年前全球最好的半导体级多晶硅售价只要30美元/kg左右,但到了07年底,连太阳能级的多晶硅都能炒到400美元/kg。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08年开始,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全球光伏需求急剧收缩。到了09年中,这一年的光景里多晶硅价格暴跌90%回到40美元/kg。当时的光伏龙头为了取消与美国MEMC签的硅料长单就赔了两个多亿美金,后来又来了“双反”,股价一泻千里,最终在2013年启动了破产程序,初代霸王就此落幕。“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一代目的故事给光伏行业打上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烙印:硅你太危。所以为什么明明硅料业绩这么好,但是股价表现却乏善可陈,就是因为你涨价对整个产业链是利空的。行业蓬勃发展全靠“降本提效”,如果我看好光伏行业的未来,那硅料的超额利润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我不看好光伏的未来,我本来就不会买。而且产业链的自我调节机制是会通过下游下调开工率来倒逼上游降价。今年,随着硅料产能的逐步释放,硅料价格回调只是时间的问题。
《2022年硅料产能预计投产时间》
数据国金证券研究所
颗粒硅的“鬼”故事?
多少年了,每次改良西门子法的硅料企业一跌,市场上就会开始YY颗粒硅。但是从去年开始,下游硅片企业逐渐接纳颗粒硅了。其实就硫化床法(颗粒硅)的技术路径来说,优劣都挺明显的:优点是可以连续投料拉晶,而且电耗少,未来理论成本会更低;缺点是杂质多,下游反馈掺杂比例最多只能加到40%,加多了容易跳氢。总结,市场认可颗粒硅了,但是短期不影响格局。可以打辅助,Carry是不行的。
最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前途是曲折的,道路是光明的”。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硅料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千万不要因为短暂的失意而妄自菲薄,因为终局里我们必定充满笑颜。
【了解作者】
李沐阳,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ETF基金经理,上交所ETF十佳分析师(2022年1月),现管理华泰柏瑞光伏ETF(515790)、互联网50ETF(517050)、游戏动漫ETF(516770)。
光伏行业系列: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光伏产业系列追踪之一:周期成长,需求为王
行业系列往期回顾: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耐住性子,发掘消费的长坡厚雪(2021年9月)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结构性行情此起彼伏,券商股的春天还会远吗?(2021年8月)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推荐关注军工行业的理由是什么呢?(2021年8月)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 大宗商品投资价值几何?(2021年5月)
风险提示:本材料为观点分享,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慕说明书,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证券代码:600401 证券简称:*ST海润 公告编号:临2019-016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投资者说明会的通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方式:网络互动方式
会议召开地点:上证e互动平台“上证e访谈”栏目(http://sns.sseinfo.com)
一、说明会内容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海润光伏”)于2019年4月29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六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议案》,另外公司已于2019年3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及《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的公告了《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19-007)。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了解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筹划过程及终止情况,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公司决定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二、交流会时间和方式
召开方式:网络互动方式
召开地点:上证e互动平台“上证e访谈”栏目(http://sns.sseinfo.com)
三、公司参会人员
公司代行董事长兼总裁:邱新先生;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阮君女士;监事会主席:吴黎明先生;董事会秘书:问闻先生
四、投资者参与方式:
投资者可于2019年4月30日14:00-15:00 通过互联网登陆上证e互动平台“上证e访谈”栏目(http://sns.sseinfo.com),在线参与投资者交流会。
公司欢迎投资者在投资者说明会召开前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形式将需要了解的情况和关注问题预先提供给公司,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 问闻、程莎莎
联系电话:0510-68522289
联系传真:0510-68522079
联系邮箱:ir@hareon.net
六、其他事项
公司将于投资者说明会召开后通过指定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公告本次投资者说明会的召开情况及说明会的主要内容。
欢迎广大股东和投资者参与。
特此公告。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9年4月29日
这是一个深渊的开始,还是结束?
A股上市公司*ST海润(600401.SH)今日开盘即跌停。A股中的跌停并不奇怪,少见的是,其股价已低于1元,午盘报0.97元,成为近12年来A股首只仙股。
仙股中的“仙”字本来是香港人对英语“cent”(分)的译音,因为英语没“毛”,在港股市场上,价格低于1元就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通常认为已成“仙”,A股市场也沿用同样的俗称。
*ST海润股价低于1元 成近12年来A股首只仙股
在1元上方盘旋多日的*ST海润继昨天大跌后,股价今日开盘跌停,报于0.97元,成为自2006年之后,12年来A股市场首只低于1元的股票。
统计数据显示,此前A股市场的仙股还要追溯到2006年,尤其2005年和2006年正是A股仙股最密集的一段时期,此后再无仙股出现,直到*ST海润。
彼时仙股批量出现的一个背景是,A股市场自2001年便陷入漫漫熊市,至2005年,已调整达5年之久,市场氛围一路冰冻。2006年市场虽有回暖,但牛市还未启动,信心仍旧低迷。
多家公司业绩的持续不景气也是这些公司股价成“仙”的诱因。如平潭发展的前身中福实业在2001年~2006年的6年时间里,有5年亏损,仅2002年度小幅盈利344万元,其营收更是常年低于1亿元。顺发恒业的前身*ST兰宝则在2003年~2005年连续3年亏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彼时基本沦为“壳”身,此后大部分公司都被借壳并更名。其中包括当年轰动一时的银广夏,现在已变身西部创业。
*ST海润为何成“仙”?
*ST海润公司全称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行业的多晶硅片、组件等产品的生产,公司于2003年登陆A股。
公司在上市之初的2003年~2005年,曾连续3年实现盈利,不过自2006年开始,公司便连续3年亏损;2009年扭亏,直到2012年,保持了4年的持续盈利。自2013年开始,公司重新陷入亏损,2014年则巨亏近10亿元;2015年微利,2016年则再爆超过10亿元的亏损。
“成仙”的导火索来自1月30日晚间。当晚*ST海润连发多条公告,条条“劲爆”。业绩方面,公司预计2017年将亏损23.7亿元~28.4亿元,亏损额较以往年度明显放大;同时,公司坦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下银行贷款等4.26亿元债务已逾期;此外,公司还称涉及的诉讼(仲裁)金额合计高达11亿元;鉴于以上不利因素,公司提示存在暂停上市风险。
此外,1月30日晚间,多家公司集中爆出地雷,加剧了市场对于一些业绩常年不佳公司的担忧,避险情绪上升。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番仙股出现的市场环境与上一次仙股批量出现颇有几分相似。
其一,上次是A股市场总体持续调整,市场信心低迷,很多壳股的价格不断探底。此番则是中小市值股票地雷不断,持续跑输大盘股已久,很多从高价股沦为低价股。
其二,上次是很多公司连续数年亏损,本来就接近退市状态。此番这样的公司也不少。除了*ST海润外,当前股价处于第二低的*ST锐电(601558.SH)在2015年和2016年就连续两年都巨亏数十亿元,2017年度虽然预计实现盈利,但预计盈利额度并不大。公司近日仍提示可能存在暂停上市风险。
这只“仙股”套住了不少投资者 23万散户已哭晕
根据*ST海润2017年三季报,其股东仍多达23.74万户,不过2017年四季度以来,公司股价跌势不止,投资者多数亏损。
“之前看到业绩预报,彻底震惊,炒了八年股,总资金虽不算大,曾经在一只股上割肉了17万,为此下定决心,绝不割肉,眼看3元买的*ST海润如今1元不到,两年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确实心里没底,不知下步如何走,现在回头看自己的坚持,盲目无知。”*ST海润的一位投资者表示。
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规定,在沪深交易所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公司将被终止上市。
在*ST海润股吧里走一圈,看底下的评论,绝大部分散户如果做错了投资,基本会选择就地卧倒,等着有一天被炒上去然后解套,支撑他们的这一信念是“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在过去,A股确实如此,一轮牛市过来,便可鸡犬升天。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没有盈利性改善,没有流动性溢价,估值高企的中小票还有牛市基础吗?*ST海润目前的状况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没有基本面支撑的股票,恐怕没有未来。或者,港股可以作为它们的镜鉴。
A股港股化:一波僵尸股袭来
港股过去一年牛冠全球,事实上只有不到一半的股票上涨,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在港股的这波牛市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僵尸股。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剔除停牌个股,港股有151只个股无成交,世大控股全天成交额只有88港元,成交量2000股,收盘价为0.048港元。
剔除151只无成交个股,成交量在5000港元以下的有33只个股。
(数据来源于choice,截止日期为1月31日)
它们全天的画风一般是这样的,如同死亡心电图:
这种类型的股票,当你买了后,可能需要非常好的耐心等待下一位玩家进场,A股虽然总体成交仍比港股活跃,但实际上一波“僵尸股”正在赶来。据此前统计,2017年日均成交额小于1000万的股票,数量明显在增加,并且都是中小股票。
除去停牌的个股,时报君截取了1月31日全天成交额靠后的20名个股名单(部分因涨跌停导致流动性消失):
(数据来源于choice,截止日期为1月31日)
当市场的流动性无法撑住中小票奇高的估值,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股票流动性不足,意味着当你想卖出股票的时候无人接盘,进一步削弱对资金的吸引力,市值持续缩水的同时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循环往复。
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论A股还是港股,两极分化都非常严重,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领涨,创业板指下跌,核心原因是估值的差异,资本不会说话,但会用脚投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st海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st海润、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