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文计划对沪深300指数简单梳理一下,给大家看看目前沪深300指数相关基金的一些数据。天天基金App显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合计有138只,截至2022年3月18日PE为12.16倍,以七年区间来看PE百分位30.01%,谈不上贵。
查询东财Choice数据,跟踪标的指数简称为“沪深300”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合计有163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保留有三年业绩的,主动型基金保留基金经理上任满三年的,满足要求的只剩下82只基金。多份额仅保留A类,剔除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则只剩下51只基金。需要测评的三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就在这51只基金之中。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如下,规模最大的是沪深300ETF(510300)达到了456.12亿元,需要测评的三只基金都用黄色底纹标注了,规模分别是69.10亿元、15.43亿元、5.64亿元。其中一只是被动指数型基金,两只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过去三年的收益率排序如下,展示了过去三年的收益率、过去三年的区间年化收益率、过去三年的最大回撤、过去三年的夏普比率、过去三年的卡玛比率等数据。测评的三只基金,许之彦排在相对前面,但最优秀的是邓宇翔的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A(004788)达到了124.63%,超过第二名盛丰衍的西部利得沪深300指数增强A(673100)一大截,不知道使了什么魔法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这张表给我一个印象:规模越大的基金三年业绩相对来说比较差,三年业绩相对比较好的规模都是相对比较小的。另外,增强型基金确实能排在前面,要相信长期持有还是尽量选择增强型指数基金。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任职年化排序如下,排名第一的还是邓宇翔,刘洋排名第二,董梁排名第三,这三只基金都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年限由大到小排序如下,杨建华的基金经理年限最长达到了17.75年,其次是许之彦15.39年,梅津吾14.12年。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数量排序李笑薇、申庆、张志强等只管理2只基金,测评的两只增强型指数基金经理泰达宏利基金刘洋在管基金数量8只,华安基金许之彦在管基金数量14只。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刘洋的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28.55%,许之彦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14.29%。增强型指数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高的有浦银安盛基金陈士俊、汇添富基金吴振翔、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安信基金徐黄玮、创金合信基金董梁、广发基金赵杰……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今年来的业绩排序如下,业绩最好的是桂征辉,只下跌了-10.69%,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65%,很奇怪,前十名只有第一名博时沪深300指数A(050002)是被动指数型基金,虽然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不过跟踪误差有点大呀,哈哈。今年业绩最差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下跌了-16.76%。测评的三只基金,刘洋今年来业绩相对较好,下跌-12.18%,而许之彦下跌了-14.65%。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最后做一次筛选,要求是增强指数型基金,51只基金剩下21只,剔除过去三年收益率后7名(三分之一),剩余14只基金按照近三年业绩排序如下,排在前面的是邓宇翔、盛丰衍、吴振翔等。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数据全部整理完毕,我个人的观点是长期持有,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我会优先选择增强。如果短期持有,则可以考虑被动指数型基金。
最后附邓宇翔的简历吧,邓宇翔是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目前是富荣基金权益投资部兼研究部总监。富荣基金成立于2016年,目前非货币资产规模119.75亿元,在18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7名。
信息量都在文中,本文仅是个人投资思考和阶段性梳理,不作为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月30日丨二六三(002467.SZ)公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及产业布局,公司拟在不超过人民币1.75亿元的范围内,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参与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阳”)管理人在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的中海阳大厦(含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所有权、构筑物及其他辅助设施所有权)以及大厦中的办公家具、电子设备等资产,最终金额以成交价格为准。
此次竞拍资产事项是为满足公司未来总部综合办公、未来研发规模、人员规模快速增长的需求,更加地满足公司战略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公司的战略发展布局,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和持续发展。
全收益指数 表格中的指数收益基于各指数对应的“全收益指数”计算。 大家平常看到的指数(如:000300 沪深300)均为“价格指数”,指数涨跌基于成分股价格变化计算。而全收益指数除了反映股价变化外,还假定股票的现金分红用于再投资产生收益。 简言之,价格指数与全收益指数主要区别就是对成分股分红派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当有成分股分红派息时,价格指数在除息日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而全收益指数的计算中考虑了成分股现金红利的再投资收益,指数需在成分股除息日前按照除息参考价予以修正。 分红再投,对指数收益的影响巨大,所以基于全收益指数计算指数长期收益更准确。 由于仓位、分红到账延迟、交易成本、管理费用等原因,绝大多数指数基金都无法跑赢全收益指数。所以,本文图表仅适用于新成立指数基金(无历史数据)的对比。成立相对较长时间的指数基金,请参考本公众号的“基金分类排名”(关注后在菜单中选择“数据”)。 2017-2021:每年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指数年收益/沪深300年收益-1)。 总超额:2017年以来,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 波动:年超额收益的标准差。 成立时间:指数成立时间。成立时间较短的指数,历史收益可能是凑出来的,不可全信。 历史数据仅供参考,过去优秀的收益未来不一定能继续保持,市场风格无法预测,请对超额收益保持平常心。 2017年以来总超额前10:
指数排名:(按超额收益稳定性排序)
行业指数分类排名
“大众宽客”公众号文章目录
大众宽客”,通过深入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展示指数基金投资价值。
本文计划对沪深300指数简单梳理一下,给大家看看目前沪深300指数相关基金的一些数据。天天基金App显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合计有138只,截至2022年3月18日PE为12.16倍,以七年区间来看PE百分位30.01%,谈不上贵。
查询东财Choice数据,跟踪标的指数简称为“沪深300”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合计有163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保留有三年业绩的,主动型基金保留基金经理上任满三年的,满足要求的只剩下82只基金。多份额仅保留A类,剔除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则只剩下51只基金。需要测评的三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就在这51只基金之中。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如下,规模最大的是沪深300ETF(510300)达到了456.12亿元,需要测评的三只基金都用黄色底纹标注了,规模分别是69.10亿元、15.43亿元、5.64亿元。其中一只是被动指数型基金,两只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过去三年的收益率排序如下,展示了过去三年的收益率、过去三年的区间年化收益率、过去三年的最大回撤、过去三年的夏普比率、过去三年的卡玛比率等数据。测评的三只基金,许之彦排在相对前面,但最优秀的是邓宇翔的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A(004788)达到了124.63%,超过第二名盛丰衍的西部利得沪深300指数增强A(673100)一大截,不知道使了什么魔法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这张表给我一个印象:规模越大的基金三年业绩相对来说比较差,三年业绩相对比较好的规模都是相对比较小的。另外,增强型基金确实能排在前面,要相信长期持有还是尽量选择增强型指数基金。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任职年化排序如下,排名第一的还是邓宇翔,刘洋排名第二,董梁排名第三,这三只基金都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年限由大到小排序如下,杨建华的基金经理年限最长达到了17.75年,其次是许之彦15.39年,梅津吾14.12年。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数量排序李笑薇、申庆、张志强等只管理2只基金,测评的两只增强型指数基金经理泰达宏利基金刘洋在管基金数量8只,华安基金许之彦在管基金数量14只。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刘洋的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28.55%,许之彦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14.29%。增强型指数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高的有浦银安盛基金陈士俊、汇添富基金吴振翔、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安信基金徐黄玮、创金合信基金董梁、广发基金赵杰……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51只基金按照今年来的业绩排序如下,业绩最好的是桂征辉,只下跌了-10.69%,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65%,很奇怪,前十名只有第一名博时沪深300指数A(050002)是被动指数型基金,虽然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不过跟踪误差有点大呀,哈哈。今年业绩最差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下跌了-16.76%。测评的三只基金,刘洋今年来业绩相对较好,下跌-12.18%,而许之彦下跌了-14.65%。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最后做一次筛选,要求是增强指数型基金,51只基金剩下21只,剔除过去三年收益率后7名(三分之一),剩余14只基金按照近三年业绩排序如下,排在前面的是邓宇翔、盛丰衍、吴振翔等。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3.18
数据全部整理完毕,我个人的观点是长期持有,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我会优先选择增强。如果短期持有,则可以考虑被动指数型基金。
最后附邓宇翔的简历吧,邓宇翔是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目前是富荣基金权益投资部兼研究部总监。富荣基金成立于2016年,目前非货币资产规模119.75亿元,在18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7名。
信息量都在文中,本文仅是个人投资思考和阶段性梳理,不作为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沪深300指数基金排名前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沪深300指数基金排名前十、002467二六三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