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最近消息(联发科 股票)

2022-06-28 9:32:55 股票 xialuotejs

九安医疗最近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九安医疗2022年6月24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9.78万户,较上期(2022年4月30日)增加1.5万户,增幅达8.21%。

九安医疗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5月31日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4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2万~3.5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3.33%。

医药生物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2年1月28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增长,区间涨幅为13.09%。2022年1月28日至2022年5月31日区间股价下降4.05%。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最新总股本为4.81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4.56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2494股下降至2305股,户均流通市值13.65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九安医疗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5月31日,医药生物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32.5万元。其中,24.71%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2万~23万区间内,九安医疗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医药生物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发科 股票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芯东西7月30日报道,本周二,芯片设计厂商联发科公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联发科今年第二季度所持基金及投资金额为1391.27亿新台币(约合321.11亿人民币),占联发科总资产的22.1%,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5%。

事实上,在联发科这家芯片设计企业的旗下,不仅有不少的投资公司,其公司内部更是有一支具备国际视野且专业、高效的投资团队。

据悉,其创投团队不少成员都是联发科从海外聘请的,从评估到尽职调查(指收购者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运营、法律关系等情况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做法都相当美式,在投资中也愿意给出较高的估值,在美国、以色列、印度甚至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都有过投资记录。

而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联发科及子公司合并财务报告(以下简称“合并报告”,且第二季度合并报告暂未公布),除了射频IC,联发科在CPU IP、物联网、智能家电芯片、Wi-Fi、TWS蓝牙音频芯片、人工智能(AI)等领域均有布局,投资企业超过30家。中国头部射频IC公司唯捷创芯的第一大股东就是联发科、指纹识别方案市占率第一的汇顶科技也有着联发科的投资。

以下是芯东西对联发科投资版图的深度解析。

一、直接投资24家大陆企业,覆盖金融、IC、软件、AI领域

在联发科官网上,联发科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创业投资,强调其“专注于投资未来”、“以创业为核心”,还将协助创企建立关系网,并会在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上提供帮助。

根据一季度合并报告,联发科投资公司的方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联发科或子公司直接参与投资。还有一种是联发科及子公司通过有价证券的方式进行投资。

相比于直接投资,资本证券等有价证券更偏向于公司的融资行为,投资方不能获得被投资一方的经营权利,仅能获得证券收益。而直接投资这种方式则能够帮助投资方获得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权利。

具体到中国大陆,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联发科通过子公司直接投资有24家大陆企业。这24家公司绝大部分集中在金融投资、IC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是联发科在中国大陆生态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联发科及子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情况

在这24家企业中,达发科技这个名字不少消费者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其实它是由络达科技和创发科技合并而来的。络达科技是TWS蓝牙音频芯片的头部玩家,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客户,不少华强北TWS耳机就选用了络达科技的芯片方案。据旭日大数据估计,2018年,络达科技所占TWS蓝牙音频芯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20年,其全球市占率已超30%。

而AI视频系统提供商星宸科技的核心团队来自原智能电视芯片龙头晨星半导体(MStar)。晨星半导体拆分后,星宸科技的芯片在高清行车记录仪、USB摄像头、安防监控等市场中表现出色,市占率均位居行业前三。

除了直接投资,这24家企业也通过有价证券的方式投资了国内的多家创投基金,在获得资金收益的同时也对相关产业有所助益。具体有中国湖北长江蔚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会、上海物联网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昆桥(深圳)半导体科技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闪腾创芯投资合伙企业、上海武岳峰二期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

此外,这24家公司还投资了思必驰、上海广升、奥比中光、欧瑞博、宁波飞芯电子、杭州优智联科技等科技企业,覆盖AI、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激光雷达等多个领域。

二、联发科主体下属12家公司,7家负责财产管理与投资

如果说上述24家企业是联发科在大陆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那么联发科直接投资的12家子公司就是其全球布局的关键。

在这12家公司中,晨星国际科技公司、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MStar France SAS、立锜科技(股)公司和九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业务性质为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其它7家公司则主要负责智慧财产权管理和投资业务等。

具体来说,晨星国际为原晨星半导体拆分后的机顶盒芯片业务部门;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为联发科新加坡分公司;MStar France SAS此前则是原晨星半导体的子公司;立锜科技(股)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全球主机板电源管理IC的最大供应商之一;九旸电子则成立于1997年,是网络通讯IC设计公司,拥有自研的以太网络收发器、交换机及只会网络电源供应(PoE)IC产品。

联发科直接下属子公司情况

或许是联发科在有价证券方面的投资过于深入人心,让很多人以为联发科的投资只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收益。但事实上,联发科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密切的供需关系。

在2021年第一季度,联发科直接和关联公司进行重要交易的次数就有6次,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立锜科技、达发科技、擎发通讯科技(合肥)有限公司都在起列。各关联公司之间的重要交易次数更是有将近40次,其中16次交易科目为研发费用,从侧面展现了联发科的技术生态。

三、联发科曾实现600倍盈利,一季度有价证券交易获利超3亿美元

除了那些扩充联发科技术生态、进行产品研发、销售的公司,联发科下属的众多投资公司也是其版图的重要组成。Gaintech Co. Limited(以下简称“Gaintech”)和翔发投资(股)公司是联发科下属投资公司中比较重要的2家。

其中,Gaintech投资公司拥有联发科中国有限公司和联发科在印度、日本、韩国等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唯捷创芯的股份也是由Gaintech公司直接持有。事实上,Gaintech直接投资的子公司就有25家,持有的有价证券项目更是超过70项。

2011年,联发科便是通过Gaintech向汇顶科技投资409万美元(约合2642万人民币)。2016年,汇顶科技于科创板上市,市值最高达千亿元。在这次投资中,联发科5年中大赚600倍,成为了投资界的传奇案例。

在中国大陆,Gaintech还通过有价证券投资了上海华芯创业投资企业、上海武岳峰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模拟芯片设计创企苏州复鹄科技、小米等企业。

Gaintech投资公司名单(不含大陆企业)

而翔发投资公司的投资更偏重于中国台湾企业,像奕微科半导体、常忆科技、矽实科技、赛微科技、聚星电子等,并拥有群登科技、晶心科技、中华精测科技、思锐科技、天擎积体电路等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涵盖了人工智能、电子、IC设计制造等科技领域,很多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

联发科持有的大量有价证券也为自己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益。第一季度合并报告显示,联发科仅2021年第一季度2次重要的有价证券交易为其带来了超过3亿美元(约合19.38亿人民币)的收益。这两次交易分别为Sigmastar Technology Inc.卖出厦门星宸科技有限公司16.5%股权,获益2.97亿美元(约合19.19亿人民币);以及Gaintech交易Berkeley Lights有价证券,获益778.98万美元(约合5032万人民币)。

结语:联发科集中投资物联网、AI领域,业务、技术两不误

投资作为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扩充企业规模、控制相关企业、获得资金收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企业投资中,既有不重视投资手段,从而空耗资金的案例;也有只顾资金收益、不顾企业发展的投机行为。

相比之下,联发科一方面重视投资战略和布局,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联发科的很多投资都集中在与自身业务有关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也加强了自身的技术积累。

参考信源:《十年低调撒大钱!鸿海、联发科创投最中意的小金鸡们是谁?》天下杂志、《联发科的另一面》半导体行业观察




九安医疗最近消息2022

自去年新冠检测试剂盒在美国上市、热销以来,九安医疗(SZ002432,股价59.47元,市值286.32亿元)的业绩一直是市场焦点。据年报及一季报显示,公司2021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09亿元和143.12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74.96%和37527.35%。

超高的净利润增长率也成为交易所问询的焦点。5月12日,九安医疗收到年报问询函,被问及14个方面的问题。

6月21日,九安医疗对问询函作出回复。其中,对于公司试剂盒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九安医疗将其归于北美市场的准入溢价和公司iHealth品牌溢价优势。

九安医疗表示,美国未来疫情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公司未来业绩水平和盈利能力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试剂盒产品高毛利率原因:市场准入溢价和品牌溢价

在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虽然因涉及商业秘密,九安医疗免予披露各销售渠道试剂盒产品收入占比及毛利率具体情况,但公司表示,公司试剂盒产品通过不同渠道销售的毛利率变动趋势是一致的。

九安医疗称,从各销售渠道试剂盒产品收入占比情况来看,2021年度,营业收入渠道来源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 *** 订单、亚马逊和美国子公司官网、商业客户;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渠道来源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 *** 订单、商业客户、亚马逊和美国子公司官网;从毛利率情况看,亚马逊和美国子公司官网的毛利率稍高, *** 订单与商业客户的毛利率接近。

由于iHealth试剂盒销售占比及其毛利率影响,九安医疗2021年与2022年一季度的营业成本同比变化与营业收入同比变化存在重大差异。

具体来看,九安医疗2021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同比变化率分别为19.36%和-0.22%,毛利率同比上升7.16个百分点;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同比变化率分别为6646.79%和1910.40%,毛利率同比上升43.35个百分点。

为了说明该重大差异的原因,九安医疗在回复中分别对公司2022年一季度数据与2021年开始销售试剂盒产品后的数据,2021年剔除iHealth试剂盒产品后的数据与2020年度数据进行了对比。

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与2021年度开始销售试剂盒产品后的数据对比

公司公告

结果显示,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与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成本变化与营业收入变化基本匹配,2022年第一季度因产量大幅增加、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分摊减少,产品单位成本降低,因此毛利率小幅上升。

九安医疗2021年度不包含iHealth试剂盒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较2020年度变化趋势一致,变动幅度不一致主要系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高毛利产品iHealth额温计收入占比较高所致,2021年度毛利率与2018至2020年度平均毛利率接近。

而对于试剂盒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九安医疗解释称,九安医疗是第一家以中国工厂制造拿到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的公司。北美市场中的中国竞争者数量相比欧洲市场要少,因此公司能够享受一定准入溢价。

此外,公司具备iHealth品牌溢价优势,即形成了从生产制造到自主品牌销售的完整价值链条,而非单一依靠生产制造出口销售给品牌方赚取制造利润或只赚取品牌溢价。

两次披露CT临界值差异较大:或源于两次实验差异

问询函中还提到,九安医疗年报中显示,在同类抗原检测试剂盒(3家主流品牌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含九安医疗试剂盒)中,只有公司试剂盒能完全区分CT值为27.5以下的所有阳性样本,性能最好。但九安医疗前期披露的临时公告及相关关注函回复显示,在实验中,公司试剂盒阳性检出率为:CT值≤21.59时可全部检出,CT值22.86时可60%检出,CT值≥23.87时完全不能检出。

对此,九安医疗回复称,年报中引用的CT值自美国多位研究人员共同发表的文章《3款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针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相关实验中奥密克戎样本时间为美国时间2021年11月30日到2021年12月27日期间,文章发表的时间为美国时间2022年2月17日。

公司前期公告中涉及的报告是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ADx项目就iHealth试剂盒针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实验报告。实验于美国时间2021年12月26日进行,报告出具的时间为美国时间2022年1月4日。

九安医疗表示,上述两次实验研究方法均是针对不同CT值的多个活性病毒样本,使用iHealth试剂盒进行检测,以试剂盒是否能够检测出阳性来得出实验结果。但由于实验主体、取样时间、实验样本不同,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公司年报及前期临时报告中披露的CT临界值数据均直接来源于实验结果,目前暂未有相关研究发现影响新冠抗原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因此,公司披露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年报中“能完全区分CT值为27.5以下的所有阳性样本,性能最好”的表述是准确的。

对于公司试剂盒业务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九安医疗表示,未来,公司会密切关注美国疫情发展情况及病毒变异、疫苗接种等情况。美国未来疫情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上述情况可能会较大幅度地影响试剂盒产品的需求情况。

此外,公司试剂盒产品销售目前主要是面向零售客户以及商业客户。九安医疗在手订单情况,因涉及商业秘密免于进行披露,如有达到重大合同披露标准的情况,公司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美国公司目前未获悉公司iHealth试剂盒FDA紧急使用授权可能到期的情况。

在回复中,九安医疗还列出了5项有必要提示的风险,分别为美国疫情发展不确定性的风险、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风险、人才风险、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九安医疗最新消息

自去年新冠检测试剂盒在美国上市、热销以来,九安医疗(SZ002432,股价59.47元,市值286.32亿元)的业绩一直是市场焦点。据年报及一季报显示,公司2021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09亿元和143.12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74.96%和37527.35%。

超高的净利润增长率也成为交易所问询的焦点。5月12日,九安医疗收到年报问询函,被问及14个方面的问题。

6月21日,九安医疗对问询函作出回复。其中,对于公司试剂盒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九安医疗将其归于北美市场的准入溢价和公司iHealth品牌溢价优势。

九安医疗表示,美国未来疫情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公司未来业绩水平和盈利能力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试剂盒产品高毛利率原因:市场准入溢价和品牌溢价

在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虽然因涉及商业秘密,九安医疗免予披露各销售渠道试剂盒产品收入占比及毛利率具体情况,但公司表示,公司试剂盒产品通过不同渠道销售的毛利率变动趋势是一致的。

九安医疗称,从各销售渠道试剂盒产品收入占比情况来看,2021年度,营业收入渠道来源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 *** 订单、亚马逊和美国子公司官网、商业客户;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渠道来源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 *** 订单、商业客户、亚马逊和美国子公司官网;从毛利率情况看,亚马逊和美国子公司官网的毛利率稍高, *** 订单与商业客户的毛利率接近。

由于iHealth试剂盒销售占比及其毛利率影响,九安医疗2021年与2022年一季度的营业成本同比变化与营业收入同比变化存在重大差异。

具体来看,九安医疗2021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同比变化率分别为19.36%和-0.22%,毛利率同比上升7.16个百分点;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同比变化率分别为6646.79%和1910.40%,毛利率同比上升43.35个百分点。

为了说明该重大差异的原因,九安医疗在回复中分别对公司2022年一季度数据与2021年开始销售试剂盒产品后的数据,2021年剔除iHealth试剂盒产品后的数据与2020年度数据进行了对比。

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与2021年度开始销售试剂盒产品后的数据对比

公司公告

结果显示,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与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成本变化与营业收入变化基本匹配,2022年第一季度因产量大幅增加、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分摊减少,产品单位成本降低,因此毛利率小幅上升。

九安医疗2021年度不包含iHealth试剂盒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较2020年度变化趋势一致,变动幅度不一致主要系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高毛利产品iHealth额温计收入占比较高所致,2021年度毛利率与2018至2020年度平均毛利率接近。

而对于试剂盒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九安医疗解释称,九安医疗是第一家以中国工厂制造拿到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的公司。北美市场中的中国竞争者数量相比欧洲市场要少,因此公司能够享受一定准入溢价。

此外,公司具备iHealth品牌溢价优势,即形成了从生产制造到自主品牌销售的完整价值链条,而非单一依靠生产制造出口销售给品牌方赚取制造利润或只赚取品牌溢价。

两次披露CT临界值差异较大:或源于两次实验差异

问询函中还提到,九安医疗年报中显示,在同类抗原检测试剂盒(3家主流品牌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含九安医疗试剂盒)中,只有公司试剂盒能完全区分CT值为27.5以下的所有阳性样本,性能最好。但九安医疗前期披露的临时公告及相关关注函回复显示,在实验中,公司试剂盒阳性检出率为:CT值≤21.59时可全部检出,CT值22.86时可60%检出,CT值≥23.87时完全不能检出。

对此,九安医疗回复称,年报中引用的CT值自美国多位研究人员共同发表的文章《3款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针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相关实验中奥密克戎样本时间为美国时间2021年11月30日到2021年12月27日期间,文章发表的时间为美国时间2022年2月17日。

公司前期公告中涉及的报告是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ADx项目就iHealth试剂盒针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实验报告。实验于美国时间2021年12月26日进行,报告出具的时间为美国时间2022年1月4日。

九安医疗表示,上述两次实验研究方法均是针对不同CT值的多个活性病毒样本,使用iHealth试剂盒进行检测,以试剂盒是否能够检测出阳性来得出实验结果。但由于实验主体、取样时间、实验样本不同,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公司年报及前期临时报告中披露的CT临界值数据均直接来源于实验结果,目前暂未有相关研究发现影响新冠抗原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因此,公司披露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年报中“能完全区分CT值为27.5以下的所有阳性样本,性能最好”的表述是准确的。

对于公司试剂盒业务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九安医疗表示,未来,公司会密切关注美国疫情发展情况及病毒变异、疫苗接种等情况。美国未来疫情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上述情况可能会较大幅度地影响试剂盒产品的需求情况。

此外,公司试剂盒产品销售目前主要是面向零售客户以及商业客户。九安医疗在手订单情况,因涉及商业秘密免于进行披露,如有达到重大合同披露标准的情况,公司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美国公司目前未获悉公司iHealth试剂盒FDA紧急使用授权可能到期的情况。

在回复中,九安医疗还列出了5项有必要提示的风险,分别为美国疫情发展不确定性的风险、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风险、人才风险、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九安医疗最近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九安医疗最近消息、联发科 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