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高级管理人员有什么要求(私募基金区域投资经理)

2023-04-09 14:31:37 证券 xialuotejs

关于私募基金从业高管的展业说明及相关佐证材料的提供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审核标准越来越高,主要集中在四点问题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重点核查,分别为:实际办公场所问题、企业真实展业意愿及相关储备项目问题、企业资金实力问题与从业高管人员的展业能力问题。

今天重点说一说关于备案企业的从业高管人员能力问题,如何在日趋苛求的情况下,获取基金业协会的采信。

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业高管都包括谁呢?从协会的政策来讲,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执行事务合伙人、风控负责人、基金经理、投资经理都是私募基金机构的从业高级管理人员。

首先人员的基本任职标准我们都知道了,金融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企业相关岗位二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任职岗位有充分的认知,并达到相关任职能力的要求。那么通过哪些材料,才能塑造一个可以使基金业协会采信的从业高管呢?

一、相关硬件标准:

随着审核标准的逐渐提高,从业高管整体的硬件格式化材料包括:

1. 个人履历(学习经历自高中始至最高学历止;工作经历最高学历毕业后至现今阶段止) 要求履历自高中毕业后,不能存在3个月以上空档期,如实业、自由职业,未在工商系统登记注册的自主创业等超过3个月以上的时间均需说明情况。

2. 高中以上的学历毕业证书及学位毕业证书(如为海外学校毕业,需出示中国 *** 认证的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3. 个人一寸免冠照片

4. 个人征信报告电子版或户籍所在地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5. 从业高管在备案企业缴纳社保记录的证明材料

这些为格式化,统一制式材料,是人员进行个人平台登记与资管报送平台填报所需要的材料,务必要提供齐全。相关材料切忌整改、包装,出现与真实情况不符而影响备案企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业务正常进行。

二、展业能力软性材料:

1. 从业高管自行以文字形式对过往相关工作经历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涉及或参与过的项目进行阐述。尽量细致描述工作内容及项目参数,如项目投资方向,项目基本情况,在项目中负责过哪些工作,起到了哪些作用等。

2. 提供过往社保缴纳记录证明,及离职证明,以佐证工作经历的真实性。

3. 提供项目佐证资料(可为可行方案报告、尽职调查报告等文件格式的材料,也可为与项目有关的邮件交易记录)

4. 提供个人署名的在网络或杂志书刊上发表过的相关领域文章、报告等文字资料。

综上所述,只有从业高管人员 有充足的知识底蕴储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才是获取目前中基协采信,成为合规从业高管的不二法门。

希望各备案企业,实际行动起来,即便是挂靠人员进行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也尽量按协会要求进行真实、有效、详尽的阐述,切忌不要再对人员过往经历进行包装,包装人员不仅会耽误您的备案进度,更有甚者可能会给中基协审核人员对您的企业留下不良的印象。

我主要负责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私募基金产品备案、重大事项变更、私募基金从业高管挂靠、私募基金展业计划书撰写、私募基金资管报送平台维护等业务事宜,欢迎有所需要的企业机构随时联系。更多疑问,欢迎随时咨询

同时管理公募私募的基金经理,会不会用公募基金托底

会,超400位基金经理或可公私兼任。

1、 根据《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的规定,基金经理要想同时管理公募、私募产品,有几个量化的指标和要求。

2、 首先,需具有5年以上权益类公募基金、权益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或年金社保组合的投资管理经验。

3、 其次,基金管理人应当确保兼任基金经理具备充分履职能力,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投资的产品除外)。

4、 WIND数据显示,目前基金经理年限达到或超过5年的基金经理共有700位,但这里面有282位基金经理任职的基金数量达到或超过10只。如果从这两个条件来看,目前公募基金经理中,约有418位基金经理满足条件。当然其他基金经理,如果在任职公募之前,有过私募或年金社保组合的管理经验,那么也可能满足管理条件。因此,总的来看,目前能够满足公私兼任条件的基金经理数量,应该大于418位。

拓展资料:

1、 最新的基金半年报显示,不少基金经理在新规之前,就已经开始公私兼任,但也有部分基金经理是在新规之后,开始了公私兼任。比如华泰柏瑞的沈雪峰,目前在管的公募产品包括华泰柏瑞激励动力混合、华泰柏瑞品质优选以及正在发行的华泰柏瑞优势领航混合。而华泰柏瑞激励动力混合的半年报显示,沈雪峰同时还兼任6只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经理,这6只产品的资产净值接近55亿元。

2、 国泰基金的申坤,除了管理国泰金鑫股票和国泰成长优选混合,还同时管理了1个其他组合,公募+私募累计管理的资产净值规模超过70亿元。同为国泰基金旗下的国泰民安养老2040原基金经理邓时锋7月底因内部工作调整离任,在离任之前,他同时还管理了1个其它组合,该组合的资产净值规模接近140亿元。

刚毕业,想往私募基金产品经理的方向发展怎么样?还是往投资经理的方向发展?

1、项目尽职调查层面:律师出具的尽调报告一般是厚厚一本,重点看下尽调问题概要就行,主要与律师沟通这些法律问题的影响和后果,包括:

(1)是否存在可能导致deal break的情形,比如目标公司恶意欺诈、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等

(2)是否存在影响估值/交易成本/目标公司未来利润预测的情形

(3)是否存在影响投资目标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如IPO、新三板、并购等)的情形

然后最重要的是要求律师(会计师也一样)提供解决/整改方案并要求目标公司落实,一般除了deal break的情形外,尽调主要还是帮助投资经理与目标公司谈更好的条件和价格。

2、交易文件层面:向律师提供一份表述清晰的term sheet,罗列最主要的商业条款,后续的投资方式/陈述与保证/先决条件/投资权利等在向律师充分传达的情形下,交给律师就行了。最主要的是如何将商业条款准确传达给律师,当然一名优秀的PE律师可能还可以进一步提供一些商业意见。

总的来说,投资经理如果觉得这个项目赚钱,牢记最主要的目标是全力推动项目达成,并兼顾考虑促成交易的成本和未来收益的预测,而律师看到的更多是交易风险和怎样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两者在思路上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