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沪指一度高涨59.72%,上演任性牛市,然而攀升至5178点后一路下行,跌至目前点位和年初相差无几。一轮巨大的“过山车”让所有投资者心存疑惧,究竟目前是牛市还是熊市?究竟哪些行业更有价值?成长股能否继续走强?
《中国基金报》为此展开2015年秋季基金经理随机调查,收集到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超过60家公募、私募基金公司旗下81名偏股基金经理的反馈。调查结果显示,仅13.58%认为是熊市,64.2%对后市谨慎乐观,不过也有32.01%的基金经理认为要保持中低仓位应对市场。行业上,最被看好的是医药生物、国防军工、传媒;投资主题则看好国企改革和新能源车。
仅13.58%认为是熊市 改革力度速度是关键
6月底以来市场断崖式大跌,所有投资者最大疑问是,目前仍在牛市,还是步入熊途?
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基金经理多数仍较乐观。有44.44%的基金经理认为“震荡是牛市的特征,牛市可能会能持续1至3年”;而认为“市场已经进入熊市”的基金经理占比仅有13.98%。选择"难以判断"的基金经理占据剩下的41.98%。
同时,当被问及对后市态度如何,有64.2%的基金经理选择了“谨慎乐观”,其中选择“很乐观”和“悲观'的分别为1.23%、4.94%,选择“不好判断”的有29.63%,显示出偏积极态度。
“改革的力度和速度”、“资金面”是基金经理们认为最影响后市的两大因素,均有55位基金经理选择上述两项,更有多位基金经理将“改革力度和速度”视作最看重因素。此外,还受到基金经理重视的因素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宏观经济下滑速度”、“市场情绪”、“维稳资金的进退”等。
超八成仓位不足80% 32.01%认为要保持中低仓位
主流观点对后市谨慎乐观的大背景下,58.02%的基金经理选择“灵活配置”应对市场,更有32.01%的基金经理认为要保持“中低仓位”,显示出谨慎态度,仅9.88%的基金经理认为要“高仓位”。而本报1月份春季问卷中,有42.55%的基金经理选择“高仓位”,相较之下目前基金经理谨慎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策略上,有58.02%的基金经理认为要“淡化行业,以精选个股为主”。
当被问及目前所管理基金仓位时,46.91%的基金经理选择了“60%至80%”, 19.75%的基金经理选择了“40%~60%”,14.81%选择“40%以下”,这意味着大概有80%以上的基金经理仓位不足八成。此外,选择“80%至90%”和“90%以上”的分别占比为14.81%、3.7%。
蓝筹OR成长哪个更看好?72.84%认为要“均衡配置',显示出基金经理们的纠结态度,剩下7.41%的倾向大盘股,19.75%的倾向配置中小盘股。支持大盘股的基金经理相较今年1月份本报所做的春季调查出现了大幅回落。
最看好医药和军工 最大主题为国企改革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究竟最看好哪个行业?答案是医药生物。
基金经理们首推的是能穿越牛熊的医药生物,有44位基金经理看好这一行业,占比超5成。国防军工、传媒紧随其后,成为基金经理们对后市看好的第二和第三大行业。此外,计算机、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也被看好。
而2015年最不被基金经理看好的行业是钢铁、采掘、银行,分别有38位、32位、30位基金经理选中,有色金属、房地产、非银金融等行业也不被看好。对于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的不好看,以及对计算机、通讯等上半年涨幅较高的行业存在较大争议,值得关注。
从投资主题看,有68位基金经理选择“国企改革”,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军工概念、环保等也被不少基金经理看好,分别有37位、32位、28位、26位基金经理看好。上半年被追捧的移动互联网的受关注度明显下滑。此外,信息安全、云计算产业链也为不少基金经理看好。
目前,基金经理最愿意调研的三大行业为传媒、医药生物和国防军工,或成为后市发力的重点。
宏观经济新常态 上市公司盈利或下滑
今年GDP增速会如何?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如何?更多基金经理选择“偏悲观”数据。
先看2015年GDP增速预测,有69.14%的基金经理认为“增速不足7.1%(央行预测)”,24.69%的基金经理认为“7.1%~7.4%”,仅4.94%认为会在“7.4%~8%”水平。
2014年上市公司业绩增幅仅为5.8%,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而67.9%的基金经理认为2015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在5%~8%,还有17.28%的基金经理认为“不足5%”,显示出悲观情绪,选择“8%~15%”、“15%~25%”的分别为12.35%、2.47%,没有人选择“25%以上”。
正是在这一预期之下,66.67%的基金经理选择了“不会继续刺激房地产行业”,成为主流观点,而有16.05%%的基金经理认为“ *** 会继续刺激助力房地产”。
此外,对于2015年的物价指数,48.15%和46.91%的基金经理认为会在“1%~2%”、“2%~3%”水平,仅1.23%认为不足1%。
2015年国企改革将带来哪些影响?成长股蓝筹股谁能领跑?牛市根基还在否?《中国基金报》专门后市投资机会采访了59位公私募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或基金经理。多数人士认为,目前牛市的根基还在,但是短期调整压力仍大,国企改革将是后市最重要的投资主线,不过看好成长股的人数要多于看好蓝筹股的。
更看好成长股
蓝筹股或成长股,在目前脆弱的市场配哪一类更优?多数投研人士认为均有机会,但看好成长股的人数明显高于蓝筹股的支持者。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直言看好有业绩支撑成长股的投研人士大概超过20名。北京一位投资总监就直言,长期超额收益一定是成长股带来的。还有受访对象称,在经济转型期,新兴和成长整体上机会更多些,特别是信息安全、云计算等子行业。也有人士看好成长股中的新能源、环保、信息技术、医疗等板块。
“经过快速调整,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恢复至相对合理水平,但考虑实体经济未来前景不乐观,目前估值水平并不足够安全。白马成长股大多行业景气度不错,如消费电子、安防、环保、医药等,这些公司本来就是行业龙头,同时也在积极寻求转型,整体估值调整的压力相对较小。”一位看好成长股的投研人士表示。
另有大批投资人士认为蓝筹股和成长股均有机会。“下半年主要的机会在于国企改革与十三五规划,而国企改革更多的是以大盘蓝筹为主,十三五规划或将集中在转型经济、农业环保等方面,因此蓝筹与成长都会有阶段性的机会。”一位看好市场的投资总监表示。还有受访人士表示,下半年蓝筹与成长整体将呈现出“成长为矛,蓝筹为盾”的关系。
看好蓝筹股的投研人士则认为,成长股短期估值偏高,机构持仓集中,机会要等到年底或者2016年上半年。他们认为,国企改革这条主线值得深挖,而很多国企改革股均属于蓝筹股范畴。也有人士看好二线蓝筹。
对于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不少人士认为会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新兴产业、高端制造和军民融合等主题,自上而下的精选个股。“蓝筹方面主要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估值较低的板块,如大金融、家电、民航等。优质成长股主要选择在本轮下跌过程中错杀的行业龙头股和基本面较强的优质个股。”这一观点也较为普遍。
国企改革成最大主题 市场存分歧
自2014年开始,“国企改革”几乎成为市场人士最看好的投资主题,而受访这些投资人士多数认同这是后市最大的投资主题。
“国企改革牵涉的面非常广,当前的市场关注点在于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进展及其改革方向,若公布出来的方案超预期,将对于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的修复发挥巨大作用。当前市场对于整个国企改革主题尚处于观望和密切关注的阶段。”一位投资总监如是说。甚至不少投资人士认为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性机会,是市场情绪高涨带来的普涨性题材机会。
国企改革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央企中涉及高端制造、资产注入、军工证券化机会;以及改革试点央企整合预期下的投资机会。还有人士看好以下4类机会:第一,对于证券化率较低的国企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第二,竞争性领域国企间资产整合;第三,通过国企改革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释放的红利;第四,地方国企重组及转型等。从行业上看,这些投资人士看好行业有钢铁、汽车、轻工、航运、煤炭、电气,机械,医药,交运等。
不过,受访人士对国企改革主题炒作也另有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相关主题炒作标的都已经估值偏高,必须从个股筛选。还有人士直言,最近一个月,很多国企改革标的的基本面很差,目前更多是停留在炒主题的概念。“很多存在国企改革标的已经把第一次、第二次的资产注入预期反映在股价上,目前找不到有安全边际的品种。”还有人士表示。
牛市根基还在 资金面最受关注
牛市根基还在么?大多数受访对象给出肯定答案,认为短期市场巨幅调整不改牛市根基。
他们提出3点支撑。第一,从政策面来看,刺激经济增长的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加码;第二,从货币面来看,未来货币政策会持续宽松,大类资产配置转移持续进行,权益类资产配置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第三,旧经济的成功托底,加之新经济的崛起,二者的合力必然带来经济基本面在逐步企稳中向好。
融通基金投资总监商小虎表示,市场调整是对前期杠杆疯牛市的一次修正。未来将逐步探明市场底部,在市场充分换手后有利于未来行情的开展。
一位基金经理直言,这波牛市的根基与其说改革牛,不如说产业升级牛,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让传统企业重现新的盈利能力,企业的产业升级、技术升级之路持续,牛市的根基依旧在。
“从3至6个月的周期来看,市场的去泡沫化进程依旧没有结束,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金融市场体制逐步完善,市场在未来3至5年内的长期走势依旧看好。”还有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少数人士表示,认为牛市已经结束了,当前市场的走势有典型的熊市特征。
而对于目前市场不利因素,受访人士列举了一下几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注册制放开带来的估值压力、市场情绪不稳、国家队退场问题、IPO重启等、汇率变化、市场估值水平仍偏高、美元加息等。而市场有利因素是国企改革推动,地方养老金入市、继续降息降准、十八大五中全会制度发展规划等。不少人士目前更关注IPO重启、人民币贬值、流动性等问题。
1.从事公司股票型基金的投资管理工作。参与私募基金的设立,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管理;
2. 负责新设立基金的前期调研、资产配置、相关审批程序;
3. 对所投标的开展尽职调查,拟定投资交易结构。
调研各家公司的业绩报告,财务报表数据统计分析,还要做数据量化投资,其实基金经理的工作还是很复杂的
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要去调研,他所投资公司的业绩以及领导层的管理能力,这个公司的盈利情况,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等。
问题一:如何做一名好的基金经理 先从行研员做起,券商或者基金公司都有很多行研员,不过要想成为基金公司肯定还是要到基金公司去做行研员的,做的好就可以开始做基金经理进行投资了。
问题二:如何可以成为一个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就是把人家募集来的钱买卖股票获利
募集的资金规模有1亿,最少也有5000万
公募基金经理,薪水100万一年,不算奖金,明星经理1000万
需要经济学硕士学位,最好海外名校,海外名校MBA,从研究员做起
从业最少5年以上。
私募基金经理,需要水平非常高,也需要硕士以上学位,要有非常优秀的实战经验和成绩,收入不明确,灰色收入非常高,
2者都是很难达到的高度,10000个人里面也不会有1个,需要10万人中选一个
一般人还是洗洗睡觉吧。
问题三:如何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比较理想的情况,本科是国内重点大学的工科专业,然后读名牌大学的经济类研究生。
上学期间对工科本专业整个行业链条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同时多研究行业内上市公司情况。
这样就能做出一份比较好的简历,进基金公司从助理研究员做起,运气好几年就是基金经理了。
问题四:如何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名校硕士毕业,第一份工作一定是研究员性质的,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下去。目前因为很多人直接去了券商或者基金的渠道线,从事销售类工作,工资也不错,但与当初的基金经理梦越来越远
问题五:从事基金行业有哪些硬性指标?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 基金和证券行业的关联挺大的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都很有用 你做基金的时候也要靠证券投资基金资格 以你的学历若没有大量客户或渠道资源或强硬的背景要进基金公司很困难 不是没每个人一开始都能做基金经理的 优秀的基金经理要了解很多 建议一步一步来吧
问题六:怎样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第一,你必须从券商搞股票研究出生,而搞股票研究的门槛基本都是硕士博士
第二,搞研究的时候必须要有出色的业绩来证明你的能力,这样才会被基金公司看中
第三,进了基金公司也不是说你就是基金经理了,你还得从产品经理,助理做起,能力得到肯定了才有希望升为基金经理.
想入这个行业,一开始走错了后面就难了
1、非常遗憾,就象成为总统没有固定的路程一样,成为基金经理没有固定的步骤。
但是,即便如此,仍需有个职业规划。这个职业规划也许就是你所谓的“步骤”吧。你的职业规划就是成为一名基金经理吧。为此,就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力)。
在太和顾问调研的十余家基金公司的45个基金经理中,百分之百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其中硕士占到73.3%,博士及以上11.1%。
至于学力,更是各行各业在聘用人才时关注的要点之一。美国 犹他州 瓦萨奇公司的总裁兼瓦萨奇小市值成长基金(Wasatch Small-Cap Growth)经理杰夫?卡登(Jeff Cardon) 当年说自己是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的毕业生,在应聘到该公司时只有一个“平淡无奇的简历”。不过,他却有着极其辉煌的业绩:它的基金业绩在过去十年内比92%的小市值成长型基金都出色――很多“聪明得多”的家伙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学历固然重要,但是一名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MBA,未必能得到基金公司的青睐,因为他的资历可能很浅,工作经验更谈不上。
现在的基金经理在基金或投资行业的工作经验也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财富,一般,基金经理都有6-10年的证券或投资从业经验。
2\、至于课程,相对,基金经理重要工作就是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在纷繁的资产、权益、利润和现金流量数据中发现公司的投资价值。围绕这个工作,企业会计、金融数字、商务统计学、公司财务管理是基础课程。
从事金融业,金融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基础,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分析、金融法 、公司金融学、金融衍生产品概论等也必须掌握。
从这点看,你已经知道了从事本行业应该涉及的课程。可以说,相关的课程多涉猎些。而且,其他课程甚至也要涉猎一些,比如,你投资通信板块,如 大唐电信和中国联通 股票,就需要基本的通信知识,比如3G、TD-SCDMA、以及CDMA2000技术等等。投资生物制约板块 的公司,就要了解一些生物方面的知识。 当然,重点应放在金融 类课程知识上。
3、证书方面:
一般应具备证券行业从业资格证书以及证券分析师资格。
分析能力要强,有足够知识与经验,人脉资源也不能差(啊,符合这些条件做什么都行了吧),人格要高尚并有责任心(自己的想法,也要看你做哪类基金经理)。
一般这是很封闭的行业,要入行可以说很难,不会有太多公开招聘机会(分析员可能还有)。基本上基金经理都是从分析员做起的吧,可以上国内外的基金公司网页看看相关要求。
问题七:怎样分析一个基金经理 可以从他的任职期限、学历及专业、主管的基金数目、主管基金的收益情况,还有相关基金平台客户对他的评价等进行分析。
问题八:我想成为一名基金经理,请问我需要怎么做?需要去学习什么知识? 200分 首先 是学历,至少是硕士,一般先是做行业研究员,博士都普遍!如果是名牌大学硕士或者海外留学工作背景则更好! 其次是混进这个行业,基金公司研发和投资部门一开始根本进不去,那就从证券分析师做起,去券商,刚进去是是助理,混2年公司可给你申请执照!你需要考出 国际投资分析师证书 这个能大大帮助你! 接着做2到3年分析师后,期间最好把注册会计师或者CFA金融特许分析师考出,这样能进基金公司从行业研究员做起! 行业研究员上面就是基金经理助理,再上去就是基金经理了! 你现在专科学历,绝对是异想天开,你必须本科拿出来,不然根本没办法当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因为证监会规定必须本科以及2年工作经验才能当分析师,而基金经理必须是硕士加5年金融行业经验! 基金经理意味着什么知道吗,年薪150万以上是最差的,一般是300万左右,在公司,基金经理别人都直接称呼你某总,张总王总的!如此高的薪酬非一般人可以,呵呵,清华经管北大光华毕业的硕士,进基金公司研发部门和投资部门,都难的跟中彩票似的 ! 硕士学历+金融证书+相关职位经验+经验+人脉+运气+能力==基金经理==300万年薪 所以你先把本科硕士读出来再说吧 急着工作 专科简直是开玩笑了! 你专业也不对 你问问自己会什么?好好转本科,接着攻读硕士,金融模型设计金融工程学都是硕士阶段学3年才能搞定的课程!基金经理的数学能力金融模型设计能力极强,不然怎么操作几十亿的资金! 算你21岁 23本科毕业 26硕士 接着努力10年 到35岁左右希望能收获!
问题九:基金经理如何调仓? 1. 基金经理都是在做趋势的,她们更看好的是企业的实际价值。
2. 到上市公司调研,是基金经理最主要的一项日常工作。
3. 准确选股还只是做好基金经理的第一步。他们还要时刻根据股市大盘变动,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超常业绩。
4. 做为基金经理,手里的钱毕竟来自于千万普通投资者,他们的工作肩负着巨大的责任,除了争取一个好业绩,如何规避市场风险也是必须关注的重点。
5. 基金经理都相信,价值投资是资本市场恒久不变的真理。
6. 想了解基金经理的生活,最近有本畅销书《基金经理》,您可以看看。
问题十:投资时怎么选择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 可以看他的过往成绩啊,一般在官网是看不到基金经理的过往成绩的,你要去天天基金网这类的第三方代销平台上看,点基金经理的名字就会出现基金经理的历任基金一览,上面就有他操作过基金的任职回报,那些亏多赚少的基本上都是实力比较差的基金经理
专门炒股的公司叫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专门炒股的公司叫投资咨询公司或是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有一批优秀的高薪从业者,他们叫基金经理。分两种,一个是私募,一个是公募。
私募基金经理是那种持有私募基金发行牌照的私募基金公司的产品操作者,他们主要负责公司发型的私募产品的日常交易管理,净值的结算,风险的控制,市场的调研等。私募基金都是百万起投,阳光私募主要做二级市场。
公募基金经理也是一个意思是公募基金公司的产品操作员,主要负责公募基金的日常交易结算维护等。公募基金种类较多,市值较大,比较复杂,每天都会发生赎回和申购。所以工作量会大一些。
还有券商和银行的投行部,他们也会有自营盘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或是发行资管产品涉及到投向二级市场的时候也会参与股票交易。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