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走势图(华英农业股票股吧)

2022-06-26 14:19:49 证券 xialuotejs

生猪价格走势图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05月27日-中国养猪网

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走势图及涨跌表


全国(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16.00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下跌了0.02元/公斤,环比上涨7.38%,同比下跌13.04%;


全国(生猪品种:内三元)均价为15.74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下跌了0.02元/公斤,环比上涨7.29%,同比下跌11.92%;


全国(生猪品种:土杂猪)均价为15.29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下跌了0.05元/公斤,环比上涨6.92%,同比下跌11.21%;


猪价上涨地区(9个):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北京市、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云南省;上涨区间为0.02-0.16元/公斤;


猪价持平地区(6个):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辽宁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猪价下跌地区(16个):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天津市、山西省、广东省、贵州省、重庆市;下跌区间为0.01-0.53元/公斤;

国内外三元生猪价格呈现震荡下跌态势,具体来看,在全国可监测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外三元生猪价格走势表现为9涨6平16跌,下跌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中、华东、西南地区居多,整体跌幅为0.01-0.53元/公斤。全国最高猪价地区为广东省,最高猪价为9.12元/斤;最低猪价地区为青海省,最低猪价为6.31元/斤,全国平均猪粮比为5.59:1。目前,北方地区以稳为主,局部窄幅调整,东北以及华北地区集团猪企有小幅回落现象,屠宰企业出货表现程度一般,许多企业依旧处于亏损状态,高价收猪情绪微弱,养殖户惜售抗价情绪较浓,难以支撑猪价再次大幅上涨。综上所述,养殖户们需谨慎出栏,切勿有较浓的惜售抗价情绪,看准时机快速出栏!


2022年05月27日-中国养猪网

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排行榜



外三元排行前三:广东省18.24元/公斤、海南省17.54元/公斤、福建省16.56元/公斤;

外三元排行后三:青海省12.61元/公斤、宁夏回族自治区13.20元/公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68元/公斤;




华英农业股票股吧

新京报讯(

2021年5月,潢川瑞华以华英农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英农业进行重整。11月20日,华英农业收到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潢川瑞华对华英农业的重整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30日,因2020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华英农业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11月1日,因控股股东河南省潢川华英禽业总公司存在占用公司非经营性资金8983.37万元情形,股票被深交所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11月22日,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华英农业股票再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仍为“*ST华英”,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华英农业表示,法院已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但尚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被宣告破产,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目前,法院已准许华英农业在重整期间继续营业,华英农业将配合有关方面继续保持生产经营及做好员工稳定等重整相关的工作。

新京报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世辉




2021年生猪价格走势图

摘 要:本文从生猪产能变化、价格走势、政策引导等方面剖析我国生猪市场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价格走向。预计最早在2021年3月,最晚在2021年6月,我国生猪存栏量将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2021年6月底我国生猪价格或将步入“猪周期”的下行区间,价格有可能跌破25元/kg;2021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保持波动下滑态势,但不会出现价格快速下滑现象,在不考虑自然灾害、生猪疫情、政策干预等不可预测因素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将在20元/kg上下波动。此外,由于生产成本上升,2021年养猪户收益状况不容乐观,产能的恢复也将导致2021年猪肉进口量大幅减少。


2020年我国生猪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数据测算,2020年全年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34.19元/kg,同比上升45.55%。生猪价格高涨使得养猪行业整体收益率大幅度提升,吸引诸多互联网、房地产企业进入养猪行业。2020年末至2021年初,我国生猪市场进入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生猪价格有所上涨,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微小。从供给侧角度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截止2020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推算,我国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5%,而能繁母猪存栏的恢复程度为92%。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产能的提升是否会引发价格的下滑,2021年养猪行业高利润态势能否持续,是现阶段生产者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从生猪产能变化、价格走势、政策引导等方面剖析我国生猪市场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价格走向,为我国养猪企业提出合理化投资建议。

1 我国生猪价格走势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1“猪周期”特征

我国生猪价格有着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2000年至今,国内生猪市场经历了4轮比较明显的“猪周期”,分别是2002年6月—2006年5月、2006年5月—2009年5月、2010年4月—2014年4月、2015年3月—2018年5月,平均每4年生猪价格发生1次周期性的变化(图1),价格从波谷到波峰上涨幅度分别达75.52%、163.88%、100.78%和96.61%。


图1 2001—2020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

本轮“猪周期”猪价反转的主要因素是非洲猪瘟以及2018年底我国生猪价格的低迷。2018年8月开始暴发非洲猪瘟,养猪补栏积极性持续下降,2019年1季度养殖补栏积极性降至最低,生猪价格达到低谷,生猪产能明显下降,供给偏紧带动猪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2019年生猪价格飞速上升,至2020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点,2020年3—12月生猪价格在35元/kg上下高位波动。

从2000年之后的4轮完整的“猪周期”特征来看,每轮完整的“猪周期”大概需要4年的时间,其中从价格开始上升到价格出现波动下滑的时间段约为1年半。未来我国生猪价格走势也应遵循这一大概率特征进行推断。本轮“猪周期”价格上升期间从2019年2月开始,2019年10月达到历史高位的35元/kg,之后一直到2020年12月价格大致在30~35元/kg波动,目前已经持续了1年11个月,未来“猪周期”或即将步入下行阶段。

1.2价格高点已过

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猪存栏量快速增长,在非洲猪瘟疫情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后续的生猪出栏量将逐月显著增长,2021年生猪价格超过2020年2月份高点的可能性微小。

从产能来说,生猪产能下滑,其价格就会上涨,产能回升则价格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环比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年末存栏量恢复到40 650万头,同比增长31.0%(图2),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5%(2015年1季度至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的2018年2季度平均季度生猪存栏量为42 359万头)。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连续7个月实现环比增长,2020年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 160万头(图3),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2%(2015—2018年我国平均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 540万头)。


图2 2019—2020年我国季度生猪存栏 数据国家统计局。

存栏量增长必然会带动后续出栏量的增长。2020年第4季度生猪出栏量出现大幅度提升,生猪供给偏紧状态得以缓解,价格高位态势将不会持久。我国生猪出栏量和生猪价格有着统计学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及季度性变化规律,2013—2014年,较高的出栏量对应着相对低迷的生猪价格,而2019—2020年较低的出栏量对应较高的生猪价格(图4)。1季度和4季度是生猪出栏相对较高的季节,2019年4季度和2020年1季度生猪出栏量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造成价格大幅上升。2020年4季度生猪出栏量大幅度提升,对应的价格环比出现小幅度下滑(图4)。2021年1季度的生猪价格是否保持波动下滑态势关键在于1季度出栏量的变化,推测未来出栏量变化首先要看现阶段的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趋势。


图3 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 数据农业农村部。




图4 我国季度生猪出栏与季度生猪价格变化 数据农业农村部。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从2019年11月开始到2020年12月为止,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的持续增长态势显著(图5)。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环比增长会带动未来3~5个月生猪存栏量增长,从而带动未来2~4个月生猪出栏量的增长。根据现有数据推断,2021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增长态势将持续,最早在2021年3月,最晚在2021年6月,我国生猪存栏将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受春节猪肉消费高峰的影响,2021年1—3月生猪价格保持30元/kg的可能性较大,但从往年“猪周期”特征来看,从价格开始上升到价格出现波动下滑的时间段约为1年半,本轮“猪周期”从价格上升到2021年3月将会持续2年零1个月,已经远超往年水平,再加上生猪存栏增加的态势不减,预计2021年3月末开始出现价格回落的趋势。2021年第2季度生猪存栏回升速度减慢,但仍有一定回升,价格将波动下滑,6月底价格有可能跌破25元/kg。


图5 我国月度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变化


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和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数据推算。

1.3 产业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2021年产业政策的变化也将成为影响我国生猪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2018年8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防治非洲猪瘟加强生猪移动监管的通知》,要求严禁疫区以及高风险区内的生猪调出,禁止运猪车辆通过疫区以及高风险区。河南、黑龙江等生猪主产省受疫情影响,生猪无法运出,存栏挤压造成价格偏低,相反广东由于受到周边省份疫情影响,外省生猪无法正常调入,生猪供给紧缺造成价格上升(图6)。生猪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巨大,如果2021年我国生猪生产恢复速度远超预期,产能过剩将造成价格急剧下滑,为维护生猪生产者的利益以及我国生猪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相应的生猪价格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出台。虽然2021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有跌破20元/kg的可能,但价格长期处于20元/kg以下区间的可能性较小。


图6 2018—2020年我国不同地区生猪价格差异变化

资料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1.4 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程度增加

2019年我国全年累计进口鲜冷冻猪肉为200.74万t,2020年我国全年累计进口鲜冷冻猪肉433万t,同比上升114%。2020年我国全年的猪肉进口量为2019年的2倍以上。2020年全年猪肉及杂碎等猪肉产品进口量为544万t,约为我国国内猪肉产量的12%。2020年进口猪肉的月度平均价格为18.87元/kg,同期我国国内猪肉价格为51.98元/kg,进口猪肉价格约为国内猪肉价格的1/3(图7)。随着猪肉进口量增加,进口猪肉对我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加,但进口猪肉价格低迷或将对我国猪肉市场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


图7 进口猪肉价格与国内猪肉价格的变化对比

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

2 未来生猪市场发展趋势

2.1 2021年6月之前生猪存栏恢复,生猪价格步入下行区间

2021年1季度,我国生猪价格持续维持在25~35元/kg波动,但在春节猪肉需求高峰期过后的4—6月生猪价格将大概率逐步过渡到“猪周期”的价格下行区间。6月存栏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后,回升速度或将有所放缓,2021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保持波动下滑态势,但不会出现价格快速下滑现象。在不考虑自然灾害、生猪疫情、政策干预等不可预测因素的情况下,2021年下半年生猪平均价格在20元/kg左右。

2.2 生产成本上升,养猪户收益状况不容乐观

从收益水平来看,虽然未来生猪价格较长时间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但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水平将会下滑。从生产成本来看,饲料价格不断上升,养殖成本上升趋势明显。此外,受非洲猪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物安全全面升级,管理成本提升。综合来看,未来养猪户的收益水平不容乐观,同时生猪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应避免盲目扩大产能。

2.3 猪肉进口将大幅度减少

在国家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稳步恢复,供给能力逐步增强,2021年下半年我国生猪供应将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预计2021年我国鲜冷冻猪肉的进口量与2020年相比将有大幅度下降,2021年全年鲜冷冻猪肉的进口量将与2019年相当,为200万t左右。虽然猪肉进口量2021年将大幅下滑,但仍然保持世界最大猪肉进口国地位。

3 政策建议

3.1 关注生猪期货中长期为产业带来的利好

从美国经验来看,生猪期货推动了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而规模化程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猪周期”。我国“猪周期”较短、波动幅度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养猪行业当中小规模散养户的比重较高。散养户投资规模小,对市场的分析能力较差,投机逐利现象比较普遍,当养猪行情上涨时,往往一窝蜂地扩大养殖规模,造成较短时间内生猪存栏量快速提升,从而引发价格骤降。利用生猪期货推动规模化的发展可以起到间接拉长“猪周期”的作用。

此外,我国生猪期货上市虽无法直接熨平“猪周期”,但可以通过生猪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引导生猪养殖企业合理规划未来的生猪生产,进而稳定养猪行业的养殖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猪周期”。

3.2 提前做好稳定生猪价格的工作

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生猪价格长期保持在10~15元/kg的低谷期。如果从多年平均的角度看,我国养猪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需要政策上给予支持。2021年年末我国生猪价格或将步入新一轮的低谷期,此外我国生猪生产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率较低、饲料成本较高,再加上非洲猪瘟、新冠肺炎防疫成本增加,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项因素,我国养猪行业即将步入高成本、低利润时期。在我国生猪价格步入新一轮的低谷期之前,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避免中小散养户在价格低谷期间迅速收缩养殖规模,造成养猪数量在短期内大幅度减少。同时,应适度推广“保险+期货+银行”等市场风险规避业务的开展。

作者简介:张海峰(1979-),男,副研究员,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所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E-mail:zhanghaifenga10@126.com;

基金: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5);

中国畜牧杂志 2021,57(04),237-240

原标题:2021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及未来市场变化分析




近十年生猪价格走势图

猪肉,作为我国第一大肉类消费品,其价格波动备受关注。尽管近期已经临近春节,但猪肉价格却接连下探,往年消费旺季猪价上涨的风头一时不在,2022年,猪价能否逆转?本文将从历届猪周期变化规律的角度来探寻答案。

历届“猪周期”回顾

在谈到猪价波动时,猪周期总是绕不过的坎。猪周期是猪肉生产、消费过程中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猪周期,根本原因是生猪供给和需求的错配。

简单说,就是生猪价格上涨的时候,生猪养殖利润较好,养殖端补栏积极性提高,相应母猪存栏量增加,对应一段时间后猪肉的供给也会增加,供需格局也就转变为供过于求,进而推动生猪价格下降,随之养殖利润减少,养殖端补栏积极性不断降低,母猪存栏数量减少,相应一段时间后生猪供给减少,供需格局由原来供过于求逐渐转化为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再次开启上涨,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

一个完整的猪周期

通过对以往猪周期的统计发现,一般每4年左右为一个猪周期,其中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猪价大多处在上行通道,两年左右的时间整体趋势处在下跌通道,一年时间处在底部震荡。

从2006年至今,国内猪肉市场共发生过4次比较剧烈的猪周期,每次猪周期的出现和波动,都受到了猪周期内生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诸如疫病、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次猪周期发生在2006年~2009年,主要是由于生猪养殖行业在2006年11月发生了严重的猪蓝耳病,导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快速下降,推动了2007年生猪价格的上行,最高点达到了17.45元/公斤,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2008年猪价开始不断下跌,最低点跌至8.98元/公斤,整个猪周期历时33个月。

第二次猪周期发生在2019年~2014年,关键性的事件则是2010年冬季和2011年春季传染性腹泻病的发生,由于当时治疗手段比较落后,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仔猪受损比较严重,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不断上涨,最高价达到了19.92元/公斤,随着防控技术的突破,产能恢复,生猪价格再次下跌,最低点跌至10.45元/公斤,历时59个月。

第三次猪周期发生在2014~1018年,主要是以环保为驱动的生猪供给侧改革。2014~2015年对养猪环保收紧,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养殖户被迫退出,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渐下降,推动生猪价格上行,最高点达到了20.92元/公斤。尽管在2016~2017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在下降,而猪价也呈下降态势,主要原因是由于2014~2015年中小养殖户在退出过程中,一些比较大的规模养殖猪场乘机进行扩张,而规模猪场的母猪可出栏肥猪数量有了明显增长,猪肉供给并没有下降,所以猪价下降,历时49个月。

第四轮是18年至今,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轮猪周期,是大家比较熟悉也是波动最大的一次。关键性事件是2017年9月非瘟的爆发,导致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都大幅减少,在2019年8、9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40%左右,直接推动2019年生猪价格创出历史高点的40.98元/公斤。随着生猪生产超预期恢复和进口猪肉量的增加,在后期尽管受季节性消费和疫病等因素影响,猪价也出现过上涨,但始终再也没有超过历史高点,而且猪价的下跌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到了2020年年末,随着生猪产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年份,春节之后猪价开始明显下跌,可以说整个2021年,生猪价格整体都处在下跌通道。

随着生猪价格下跌,猪肉价格表现出同样的下跌趋势,2021年猪肉价格震荡下跌后盘整,年均价格25.71元/公斤。截止至2022年1月18日,全国猪肉均价18.49元/公斤,较2020年高点降幅63.65%,同比降幅60.20%。

与往年同期相比,2021年1月29日至2月10日(腊月十七至除夕)价格波动区间为3.20元/公斤,整体处于震荡下行走势。受上游产品影响,市场供强需弱,猪肉价格走低也影响屠企的压价情绪,猪肉价格与生猪价格形成相互制约。仅从历史周期推算,猪肉价格节前或涨幅空间不大。

从供需层面解析猪价走势

从供应来看,由于前期非瘟导致市场猪源急剧下降,后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刺激养殖端补栏,产能扩充速度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超过了6.7亿头,全年猪肉产量达到了5296万吨,和上一年相比,分别增长27.4%、28.8%。截止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4922万头,根据推算,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量大约4327万头左右,市场猪源和猪肉都较为充沛。

进入冬季后,虽然有零星疫病发生,但整体可防可控,对生猪供应 并未产生趋势性影响。由于养殖端整体对2022年上半年行情并不看好,临近春节,规模养殖场出栏计划大幅增加,养殖端整体抗价心态减弱,并且有降体重提前出栏现象发生,市场小体重猪源持续增加。所以,总体上来说,春节前生猪及猪肉供应相对充足。

从需求端来看,根据养猪预警监测系统显示,截至1月10日,屠宰企业鲜销率为93.28%,同比提升3.6%,在对后市担忧之下,屠宰企业入库积极性不高,冻品库容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市场整体需求难有明显改善。

春节前后猪价是涨是跌?

纵观历届猪周期,春节前后的一个月的猪价,可以说是年度猪价的基础,只有在供不应求的顶部时上涨,在其它时期则都以下跌为主,而且在顶部价格波动空间较底部周期波动弱。春节前消费备货旺季的表现基本奠定了节后年度猪价的走势。

从当前生猪产能情况来看,2022年处于即将触底的下行周期年,生猪供应供大于求的格局很难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消费旺季仍然与养殖端集中出栏相重叠。综合历届猪周期供需关系格局的转换及猪价的表现,2022年春节前备货旺季生猪价格上涨的难度较大,养殖端期盼的年前上涨行情或难以实现,即使有反弹行情,幅度也一定不会太大。春节后猪价行情下滑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但下滑幅度会小于2021年,预计在10%以内。

总之,2022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仍然充足,消费淡季难有明显利好提振市场,上半年猪价或依然呈现偏弱运行格局,下半年进入消费旺季后,走势或略微有所好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生猪价格走势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生猪价格走势图、华英农业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