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日本股市崩盘的原因 详解 过程 (日本银行今日股票行情)

2023-03-26 21:14:58 股票 xialuotejs

1990日本股市崩盘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具体如下

利率太低,资金泛滥,引导失误监管失控。

1985年9月美英德法日五国财长聚会纽约的广场饭店,就争执许久的日元升值达成协议。之后一年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一倍以上,由此对出口造成巨大冲击。日本 *** 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完成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过度,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基础利率跌至历史最低点,货币供应量连续每年超过10%,1998年超过15%,造成市场上资金极其充沛。

但是由于当时日本上下对日元升值和经济转型的困难认识和准备不足,大量资金并不如 *** 所希望的那样流入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是流入容易吸纳和“见效”的股市楼市,造成股市楼市价格双双飙升。1985年以后的4年时间中,东京地区商业土地价格猛涨了2倍,大阪地区猛涨了8倍,两地住宅价格都上涨了2倍多。在此过程中日本 *** 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引流资金和监管资金,而是听之任之。

盲目扩大信贷,滥用杠杆作用。

在资金泛滥的情况下,原本应该紧缩的信贷不仅没有紧缩,相反进一步扩张,推波助澜火上加油。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日本各大银行将房地产作为最佳贷款项目,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1990年危机已经一触即发,但是银行继续大规模贷款。这一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日本最大银行向房地产发放贷款总额达到50万亿日元,占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五年间猛增2.5倍。尤其错误的是为了扩大杠杆作用增加利润,日本银行违反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协议,将持股人未实现利润当作资本金向外出借,造成流通领域里的货币数量进一步扩张。

1991年日本银行总贷款额达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0%,而美国仅为37%。为了争夺利润和分享市场,日本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也不顾政策限制,跻身于房地产金融行业,直接或间接向房地产贷款,总额高达40万亿日元。可以说日本金融机构是房地产泡沫的最大鼓吹者和最后支撑者,为泡沫源源不断输送能量直到最后一刻。

投资投机成风,股市楼市连动,管理监督形同虚设。

日本和香港完全一样,股市和楼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严重程度。当时日本居民从股市中赚了钱投资到楼市中去,从楼市中赚钱投资到股市中去。无论从那一个市场赚钱都十分容易,很多人所赚之钱比一辈子工作积蓄的钱多得多。股市楼市比翼双飞,同创一个又一个“高度”。

1985到1988年日本GDP增长16%,土地市值和股票市值分别增长81%和177%。1989年底日经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近39000点,房地产价格也同创历史最高。这段时间里,房价日长夜大,数月甚至数天价格又上涨了。人们千方百计从各个地方借钱投向房地产,炒作和投机成风,很多人辞去工作专职炒楼。人们用证券或者房产作抵押,向银行借钱再投资房地产。

银行则认为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由此作抵押没有风险,所以大胆放款,造成大量重复抵押和贷款,监督管理形同虚设,资金链无限拉长,杠杆作用无限扩大。但是市场转折后立即就形成“中子弹效应”,一个被击破,个个被击破。日本大公司也不甘寂寞,在炒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关系进行土地倒买倒卖,数量极大倒手率又极高,每倒一次价格就飙升一次。在此过程中 *** 很少的应对政策也严重滞后。大公司倒卖土地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 *** 增收94%重税后才被迫停止。

泡沫破裂后许多日本居民成为千万“负翁”,家庭资产大幅度缩水,长期背上严重的财务负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严重影响正常消费。日本银行及非银行机构的不良债务高达100万亿日元,最后成为坏账的达到几十万亿日元。倒闭和被收购的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不计其数,大量建筑成为“烂尾楼”。建筑业饱受重创,1994年合同金额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国民经济陷入长达十年的负增长和零增长。日本的沉痛教训应该在中国房地产发展进程中引以为戒。

日元汇率五连涨背后 日本央行酝酿大动作?

周二(7月24日)亚盘,日元汇率连续第五天上涨,这是六个月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目前交易员正在为下周日本央行可能调整货币政策做准备。

据彭博报道,驻亚洲的外汇交易员称,日元走势受到短线资金的支撑,这些资金寻求在日本央行会议前退出做空日元策略并转为做多。

下周二(7月31日)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届时若出现大于预期的调整,可能会对行情造成冲击。

瑞银财富管理部门Kelvin Tay周二(7月24日)接受彭博采访,就日本央行下周利率会议进行前瞻分析。

Tay指出,预计日本央行将会上调10年期债券收益率至0.12%左右,这将引发对日本银行估值的重新评级。

Tay进一步称,市场预计该央行将调整其收益控制政策,日本央行的举措将会提振日元。

尽管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批评言论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但一则有关日本央行可能调整货币政策的消息也吸引了市场人士的注意力。由于自2008年以来,日本央行一直是坚定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假如政策果然出现调整,这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顶尖外汇交易商花旗已经退出日元空头头寸,该行认为,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可能会推动日元进一步走强。

彭博周一(7月23日)撰文称,根据7月31日决策发布前的几份报道,日本央行(BOJ)官员据悉正寻找办法,在保证刺激计划可持续性的同时,减轻其对市场以及银行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

据外媒周末报道称,关于减少政策副作用伤害的初步讨论已经开始,其中一个想法是对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进行微调。日本央行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将于7月31日结束。

假如日本央行刺激政策发生任何改变,都将是其2016年推出旨在压低借款成本的理论曲线控制措施以来的首次。

因报道称日本央行下周将讨论可能调整超宽松货币政策,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稍早一度攀升6个基点至0.09%,创下2月以来最高水平。

这也促使日本央行周一早间进行了2月份以来首次固定利率债券购买操作。日本央行在购债操作中以固定利率0.11%购买10年期证券。

Dailyfx撰文称,很明显,市场在担忧日本央行目前实施的超宽松政策政策的可持续性、或出现类似于2016年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时的名义上宽松、实际上紧缩的状况。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这意味着08年以来超级宽松堡垒中最后一个大央行的将在无奈中转为实际紧缩。

美元兑日元周一盘中一度下跌0.6%至110.75,为7月9日以来最低水平。

根据彭博报道,柏瑞投资日本公司(PineBridge Investments Japan Co.)固定收益投资主管Tadashi Matsukawa称,有关日本央行的报道与特朗普关于美元的评言论,两者的巧合导致市场反应被夸大,日本央行或许无法改变政策声明的措辞,因为这样做会使日元进一步走强。

Matsukawa说道:“假如日本日本央行真的要转向完全改变政策,那无疑预示着债券抛售,但我认为目前不会是这种情况。”

Aizawa Securities驻东京股票策略师Mitsuo Shimizu表示,假如日本央行像周末媒体报道所言对其货币宽松计划作出小幅调整的话,则日元可能走高,日股则将下跌。

但随着交易员消化有关日银正考虑调整其刺激政策的报道,日元回吐盘中大部分的涨幅,美元兑日元纽约尾盘仅小幅下跌至111.35。

7月31日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届时若出现大于预期的调整,可能会对行情造成冲击。

不过分析师指出,日本央行还远没有到达退出宽松政策的程度,这在长期来说仍对日元不利。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汇率策略师Manuel Oliveri表示:“有关日本央行打算调整政策刺激的消息,是引发日元汇率走势大幅波动的主因,但除非我们见到一些明确的措施,否则日元的涨势可能消退。”

花旗退出日元空头头寸 巴克莱建议做空美元兑日元

根据彭博,包括Jeremy Hale在内的花旗集团(Citigroup)策略师周一发布报告称,由于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可能推动日元在今年以来的波动范围内进一步反弹,花旗已经退出日元兑美元和欧元的空头头寸。

报告指出,日本央行可能采取的政策调整包括控制5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时允许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上升。这或许会导致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并可能推动日元在2018年区间进一步上涨。

花旗称,考虑到过去三周日元做空倾向攀升,在日本央行7月31日货币政策会议前夕,可能会出现更广泛的解除空头头寸。

据悉,花旗已经在130.11卖出欧元兑日元,此外,该行在周一亚洲交易时段在111.17价位退出美元/日元多头头寸。

花旗并未说明日本央行在下周就会调整政策,事实上,尽管上周末有关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报道出炉,但从目前来看,日本央行在下周就调整政策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小。

彭博调查的所有44位受访者表示,在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于7月31日结束时,日本央行将维持当前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和资产购买计划。

丰业银行(Scotiabank)驻新加坡亚太经济研究负责人Tuuli McCully说:“我不认为我会做任何调整,因为从根本上说没有通胀,经济正在放缓。没有理由收紧货币政策。”

SMBC日兴(SMBC Nikko)首席经济学家牧野润一在7月23日的研究报告中写道,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在7月31日结束的两天货币政策会议上改变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不动产投资信托(JREIT)的购买计划,因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缓解其低利率政策的副作用。

牧野润一写道:“看来日本央行尚未达成具体措施,因此无法在7月底的货币政策会议推出,但我们预计央行将研究缓解政策副作用的方法,包括让长期利率目标未来更灵活。”

法国兴业银行跨资产策略研究团队表示,由于日本央行的确暗示已经准备好采取行动,预测美元/日元将跌至100的水平。

针对本周交易策略,知名投行巴克莱(Barclays)周一撰文建议做空美元/日元。

该行称:“我们预期美元/日元的上行动能将消退,因空头头寸多数被了结,我们认为在7月末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之前,在当前水平重新做多日元具有价值。”

巴克莱本周建议,在111.58做空美元/日元,目标指向108.10,止损位于113.40。

有技术分析师指出,美元/日元眼下需要关注110.76水平,这是趋势线支撑位所在处。假如跌破这一水平,汇价可能进一步跌向106。

日本、德国、欧洲股票和银行开市时间和收盘时间

日本银行:9:00--15:00(窗口)

日本股市:9:00--11:00/12:30--15:00(东证)

日本股市终于在31年后,超过了泡沫时代创下的历史最高点

9月28日,日经500指数在经历了31年的漫长波动后,终于超过了1989年12月创下的 历史 最高点。

如果你知道这是在日本长期货币宽松(超发)政策下,才得到的结果,你才能感受得到曾经的日本股市和经济泡沫是有多大。

1989年,是日本的巅峰年代,当年的日本GDP高达3万亿美元,人均GDP 2.48万美元,是美国人均GDP的108%;与此同时,日本的货币日元还处于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升值期,大批全球美元资本来到日本炒高股价、楼价,进行投机;日本银行为了抵抗日元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压力,也放松了贷款利率,造成大量流动性资金也进入股市、楼市推波助澜。

在海外和国内双向投机资金的涌入之下,日本的股市和楼市在1989年几乎被推涨到最鼎峰:当时,东京地区的房价总和可以买下所有美国的土地;日经225指数比1985年暴涨了200%(但1989年日本GDP,扣除日元升值元素,只比1985年上涨了32.8%),可想而知日本股市和经济泡沫有多大。

也是在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以8.46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在这个美国资本主义象征的大厦上,插上了太阳旗。

美国媒体惊呼:这时商业上的珍珠港事件,照此下去,不到两年,美国就可以被收购完毕。

还是在1989年,盛田昭夫还和石原慎太郎合著《日本可以说不》,鼓吹日本提高相对美国的地位,可以和美国掰一掰手腕了。

1989年,几乎所有日本人都陶醉在泡沫营造的虚幻中,认为日本经济取代美国指日可待,不少海外国家也这么认为。

可惜,泡沫就是泡沫,虚假就是虚假:1990年,全球美元资本开始高位套现外逃,日本股市和房价根本支撑不住,如瀑布一样一泻千里;2年不到,日本包括股票、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被消减了60%,还刹不住下跌的趋势。日本股市指数:日经225和日经500,一直连跌了14年,到2003年才跌到最低点,到2013年安倍 *** 上台,搞超发货币刺激经济时,才开始有了连续上涨的态势。

可是,随着日本股市和楼市的狂跌,日本实体制造被虚拟泡沫搞垮了一大批,多少年不能恢复元气(大量资金没有投资实业和新兴产业,而是投机去了,造成制造业企业大量被断贷和破产),日本财富也被以华尔街为主的美元资本狂割韭菜,华尔街拿着收割的财富回到美国本土,投资当时新兴的IT&互联网经济,引发了美国1990年代互联网革命,日本想要取代美国的梦想,被美国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打的丢盔卸甲,一蹶不振。

请教哪里可以看到日本个股行情

英为财情上已经可以查到所有的日本个股行情,出名的如索尼、松下等

在日本股票市场上,根据发行目的可以将新股发行分为两种,一种是为筹措资金的发行(普通的新股发行),一种是为其他目的的发行(特殊的新股发行)。

与其他国家一样,日本的股票流通市场也分交易所市场和店头市场两部分。战后,日本为了形成公正的证券价格,原则上禁止上市股票在场外交易,于是形成了以证券交易所为中心的股票流通市场。

日本目前有8 家证券交易所,分别位于东京、大贩、名古屋、京都、广岛、福冈、新泻。札幌。其中东京、大贩分别是全国和关西地区的中心性市场,二者的交易额合计占全国交易所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