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采取了国际前沿、国内较为独特的基于准结构模型的情境分析(alternative scenario analyses)和政策模拟(policy simulations)方法,在对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充分收集和科学鉴别校正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新形势进行严谨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预测,并提供各种政策情景模拟结果供决策参考。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即期特征与主要风险
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内部主要不确定性
1.不确定性指数不断攀升,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
在Baker等利用《南华早报》编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后,Davis等基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选取中文关键词再次编制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说,该指数搜索的关键词包括“财政”、“货币”、“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等,寻找到报纸中包含至少一个分类中的经济政策不确定关键词的文章,然后计算这些文章的数量,最后将其与该月两个刊物上所有文章数量相除得到该月份政策不确定性的具体数值,并将1995年1月的数值作为基准数据,最终计算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该指数同时涵盖中央 *** 层面和地方 *** 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时变性,能够较为准确的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中短期变动。同样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中使用了这两本新闻刊物中包括“进口关税”、“进口税”、“WTO”、“贸易壁垒”等关键词的文章做月度统计,用以衡量外部贸易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自Baker等公布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以来,已有大量文章研究不确定性与公司决策、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市场行为等,其在多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与宏观变量的相关性和一定的预测能力。课题组利用新发布的以中文关键词为基础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发现其与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之间在2018年以来都存在负的相关性。进入2018年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不断攀升新高,由2017年的平均207点上升到2018年的平均278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由2017年的平均290点上升2018年的平均513点。201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3月份高达411点,并在4月份回落到319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3月份达到905点,4月份回落到392点。伴随着不确定性指数的增长态势,中国宏观经济同期出现反向的向下趋势,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经课题组计算发现,若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的不确定性指数与同期的名义投资增速做相关性分析,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私营企业投资增速2018年以来相关性为-0.3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私营企业投资增速相关性为-0.21,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的相关性为-0.35,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相关性达到-0.39,表明近年来不确定指数的攀升确实负面影响了企业的投资。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三大攻坚战完成之年,宏观经济的稳定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这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撑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2008年开始,已延续11年。不同年份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有很大差异。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实行力度越来越大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在稳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预计超过2.3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规模,更是让社会明显受益。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行仍有必要性。
2020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强调“要大力提质增效”,区别于2019年的“加力提效”,在具体表述上强调“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2020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增速均明显高于2019年。
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4%,较上年12月下降0.48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6.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4.7%。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6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2.05,较上年末升值0.72%。
长期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
扩展资料
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抑制正常经济活动,世界多国经济已出现停摆半停摆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几近停顿。
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带来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政协网-国家发改委: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央行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3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好于6月预计的萎缩5.2%。此次修正主要反映出第二季度世界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且第三季度出现更为强劲的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5.2%,比6月的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
报告预计,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增长1.9%,在2021年将达到8.2%,与6月的预测值持平。发达国家中,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萎缩4.3%,明年有望增长3.1%;欧元区经济今年将萎缩8.3%,明年可望增长5.2%。
扩展资料
其他预测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
世界银行9月28日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同时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将增长7.9%。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与惠誉也在近期预测中国为唯一正增长经济体。
穆迪9月更新其2020-2021年全球宏观展望报告。穆迪上调了对20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测,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上调至1.9%,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
惠誉亦在9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终将中国2020年增长预期由1.2%上调至2.7%,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7%。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预计中国成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