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小米受益股票,小米雷军占股多少

2023-03-18 12:21:11 基金 xialuotejs

小米为什么选择港交所上市?

7月8日报道,“前几年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个很重大的错误。”这段感慨来自于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

19年前,马云带着50万在香港注册了阿里巴巴,2013年,为了能让阿里巴巴在港交所顺利上市,他在大陆与香港两地之间辗转周旋,多次表明阿里“合伙人制度”的立场。最终,港交所坚持不改变制度,阿里与港交所的这场博弈最终没能和解,当时的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场,对新兴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还需要时间研究和消化,阿里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

一年后,马云带着团队远赴美国纽交所上市,并创造了当年最大IPO,目前市值已超过4000亿美元。

如今,意识到“传统”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一笔的港交所,从去年开始着手IPO改革,对科技企业在港股上市的限制放宽。近日,小米向港交所递交IPO,搭上改革后的第一班车,有消息称,蚂蚁金服、美团等公司也将在港上市。

是什么导致了港交所与阿里的擦肩而过?港交所究竟做了怎样的调整,吸引了小米、蚂蚁金服、美团这些公司上市?

同股不同权的“诱惑”

“不是香港错过了阿里,而是阿里错过了香港。”2014年9月5日,在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马云说,自己非常尊重香港的决定,支持香港不应该为了一家公司而改变原则,自己乐于见到香港变得更好。

如今看来,双方擦肩而过的原因确如马云所述,“阿里选择了错误的时机,因此错过了香港。”而“错误的时机”,则是当时的港交所不认可阿里合伙人制度,不接纳同股不同权机制。

所谓“同股不同权”,也被称为双层股权结构、AB股结构,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多类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架构。B类股一般由管理层持有,拥有高投票权,一般每股股票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权,A类股一般为外围股东持有,此类股东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牺牲一定的表决权作为入股筹码,一般每股只有1票甚至没有投票权。

事实上,阿里所提出的“合伙人”制度,与我们常见的企业合伙人不同。在章程设置里,对提名董事人选的有特殊条款:即由一批被称作“合伙人”的人提名董事会中的大多数董事人选,而不是按照持有股份比例分配董事提名权。这意味着,“合伙人”不能直接任命董事,凡提名的董事,都需要经过股东会投票通过才可获得任命。

彼时,包括马云在内的管理管对持有阿里巴巴股份比例仅有9.4%,阿里的两大股东软银和雅虎则分别持有阿里巴巴35%和24%的股份,若按照“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则,阿里高管团队在上市后将直接丧失决策权。而“合伙人”是一种平衡阿里的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的措施,管理层拿着微弱的股份同时,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投票权,以此避免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被其他股东所取代。

在美国,Facebook、Google等公司的章程中均会有设计这类平衡措施,主要是考虑到创始人的特殊权利,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上市前仅持有28%的股权,但依靠双层股权结构以及投票权协议(voting agreement),却能掌握58.9%的投票权,可以牢牢控制公司。

这种看似平衡的措施在一般的创业公司中也很常见,然而,一旦上市,便涉及到无数股民的利益,在当时的港交所看来,这种结构违反股权平等原则,会伤害中小股东利益,其上市规则禁止设置双层股权结构。

港交所这一表态并非“意气用事”,在港股历史上,也曾实行过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但出现了部分AB股企业治理混乱,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现象,之后这一制度被废除,而“同股同权”也一度被视作香港金融界的核心价值观。

蔡崇信曾撰文称:“我们没有期望香港监管机构为了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做出改变,但我们确信香港应该认真探讨适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创新监管环境。作为香港人,我想问的是: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是被急速变化的世界抛在身后,还是应该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做出改变,迅速创新?”

在错失了阿里巴巴后的几年中,港交所逐渐意识到了“同股同权”时代已经开始远去,尤其是科技公司中越来越流行“同股不同权”,若不寻求改变,港交所将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也会因此失去更多的科技公司。

港交所这次酝酿的变革有三:一是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二是允许尚无收益和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赴港上市,三是已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

就在前不久,香港媒体还透露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看法。他指出,小米、沙特阿美、蚂蚁金服都会来港上市,对此有信心;沙特阿美来港上市只是时间问题,而小米如果没有来港上市会感到惊讶。

错过了第一次,不打算错过第二次

此次,港交所修订的三点规则都是其他交易所争抢“BAT”的筹码。其中两点和创新科技类公司直接相关,除了“同股不同权”外,还有对第二上市地标准的修改,而这条修改的缘起,可能也与阿里巴巴有一定关系。

港交所错过了阿里巴巴后,媒体和行业内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同股不同权的主流声音中,还掺杂了关于第二上市地政策限制的问题——错过这些科技巨头后,是否可以接纳设有不同投票权架构并已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在港作第二上市。

第二上市就是指一家公司的股票同时在两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方式一般都通过国际托管银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的跨市场流通,以存托凭证(ADR或GDR)在境外市场上市交易就属于这一类型。

而促使企业选择第二上市地,也有不少原因。比如国际上不同的证券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投资群体,将股票在多个地方的交易所上市,有助于提高股份的流动性、增强筹资能力。比如,企业往往选择市场交易活跃、平均市盈率高的证券交易所作为第二上市地,通过股份在两个市场问的流通转换,这可以使股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而第二上市地,也早就成为一种常见的上市模式。在上文提到的讨论过程中,大家发现了另一个仍“隐藏”中的问题。

2013年9月27日更新的,由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刊发的《海外公司联合政策声明》里,明文规定并限制了一点:“业务重心”位于大中华区内的公司,如果想申请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这在当时是被禁止的。

之后,港交所在一份“概念文件”中表示,如果这项政策不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只能在港交所申请双重第一上市,而不可以选择第二上市。

而这次,港交所公布的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相关公司需在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伦交所等地最近至少两个财年有良好的合规记录,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时,预期市值最低100亿港元。

这项标准的修改,主要目的便是吸引已经在国际上市的大型科技创新产业公司。

港交所提供的一组数据,也比较有意思。

过去10年在港上市的新经济行业公司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3%,而纳斯达克、纽交所以及伦交所这一比例分别为60%、47%和14%。其中制药、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占1%,软件与服务占比9%,若抛开腾讯的因素,软件与服务同样仅占比1%。

看到这组数据,好像能理解港交所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吸引科技公司到他那去上市了。目前发展最快的几个行业,在港交所的占比是在太低,和国际市场相比,其比例更是远低他们。

然而,港交所的这次如意算盘,不知道能不能打响了。如果CDR(中国预托证券)正式公布启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吸引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除了港交所的三项新吸引政策外,近期,各大证券交易所们也都频频有新的动作。Spotify在纽交所直接上市,纳斯达克也表达了“选择合适时机对上市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的态度。

小米雷军占股多少

据招股书披露,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具体数据上,雷军持有31.4124%的股份、林斌持有13.3286%、黎万强持3.2375%、黄江吉持3.2375%、洪锋持3.2207%、许达来持2.9312%、刘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兴集团持股17.1931%,其他投资者持有21.3430%。雷军和林斌持有股份为A类股,每份可以投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为B类股,每份可以投1票。对于保留事项,均按一股一票计算。

2018年小米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招股书显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40.5亿元、91.5亿元、320.8亿元。其中2017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暴涨了250%,充分验证了小米模式在全球市场具有普适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小米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MIUI月活用户超过了1.9亿,用户规模、活跃度、使用时长等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互联网公司水平。

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小米盈利的重要来源,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元、65.4亿元、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7%。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分别为20.8亿元、42.1亿元、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3%。

拓展资料:

1、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

2、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

小米股票是什么代码

小米集团股票代码是:【01810.hk】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19年6月,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发布,小米位列第56位 。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30位。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正式宣布进入造车领域。同日,小米启用新Logo。

2021年8月,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38位,大幅提升84名。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布局自动驾驶核心技术。

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超越苹果,晋升全球第二。同时也是全球以及中国区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3日,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企业 ,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

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2.42亿。小米系投资的公司接近400家,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汽车交通、金融等领域。

港交所披露小米的新计划,网友:雷军真的很霸气

在今后的商业竞争中,什么是企业取胜的法宝?或许会有一部分网友会说,是掌握大量的核心。这个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全面,真正能让一家 科技 企业取得行业话语权的是人才,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然而,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每家想要发展壮大的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我国所有民营 科技 企业中,人才留存方面做的最好的当属华为,这也是其能够打破高通等美企在通信领域的垄断,成为5G行业领头羊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人才留存方面做的好的还有一家公司,它就是小米,对人才也是毫不吝啬,给足了他们最好的成就感。

7月2日,港交所正式向外界披露了小米新的人才计划--“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向3904名员工授予70,231,664股激励股票。其中,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获奖员工高达700人,获得股票1604.2万股,股票占比高达22.8%!

据小米公布的详细获奖员工信息显示,此次获奖的员工多为优秀青年工程师、应届生和团队核心岗位的优秀员工、以及年度技术大奖的优秀工程师。

除此之外,小米官方还明确表示,此项激励计划将会在全集团推广,让每一位优秀的员工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其实,这不是小米第一次向优秀员工赠送股票,在其上市之后,就不断通过选拔的方式,向优秀员工赠送股票,如去年,小米向机部小米秒充团队、软件与体验部的MIUI隐私保护团队各自赠送了价值100万美金。

小米之所以频繁赠送给优秀员工股票,因为雷军深知:“没有顶尖人才,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只有留住优秀的人才,才能让小米更加的有活力。

怎样买小米股票

小米股票购买指南:

对于想买小米股票的朋友,如何才能参与投资小米呢?对于大陆的朋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开通港股通,不过这个门槛比较高,需要有50万以上的资产,并且小米没有纳入港股通标的时候是不能通过港股通购买的。

第二种方式稍微复杂一些,找一个香港券商开户,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券商,在网上可以直接开通港股交易,唯一复杂的就是往户里转外汇,会受到外汇管制。

第三种方式最简单,选择一些投资小米的基金,申购基金就可以了。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小米只会是这个基金持仓的一部分。

拓展资料:

2018-07-09  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1810)。

据悉,小米香港 IPO 发行价为 17 港币(约合 14.3 人民币),估值达 543 亿美元(约合 3605.3 亿人民币),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 IPO」,同时也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起「同股不同权」试点。

不过,小米上市首日开盘便遭破发,开盘价报 16.6 港币(约合 14 人民币),跌 2.35%。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上市前一天的公司内部信《明天,让我们一起见证伟大时刻!》中提到,小米于 2010 年在中关村银谷大厦创办之初,仅有 13 名员工,但如今已有约 19000 名员工;截至 2017 年,公司总营收已经达到了 1146 亿元,同比增长 67.5%,2018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达 85.7%;截止 7 月 8 日,小米共有超过 7000 名员工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

此外,雷军还透露,小米的首个产品 MIUI 在推出时仅有 100 名用户,而截止目前,MIUI 的月活用户数已达 1.9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