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st大洲股票股吧
今日早盘,截至09:30,煤炭采选板块高开。ST大洲(000571.CN)涨5.15%报2.04元,华阳股份(600348.CN)涨4.38%报10.25元,晋控煤业(601001.CN)涨3.82%报8.97元,平煤股份(601666.CN)涨2.70%报7.61元,新集能源(601918.CN)涨2.35%报4.8元,中煤能源(601898.CN)涨2.31%报7.09元,潞安环能(601699.CN)涨2.26%报13.11元,盘江股份(600395.CN)涨2.22%报8.3元。
列表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涨跌幅(%) | 最新价 |
---|---|---|---|---|
1 | 000571.CN | ST大洲 | 5.15 | 2.04 |
2 | 600348.CN | 华阳股份 | 4.38 | 10.25 |
3 | 601001.CN | 晋控煤业 | 3.82 | 8.97 |
4 | 601666.CN | 平煤股份 | 2.70 | 7.61 |
5 | 601918.CN | 新集能源 | 2.35 | 4.8 |
6 | 601898.CN | 中煤能源 | 2.31 | 7.09 |
7 | 601699.CN | 潞安环能 | 2.26 | 13.11 |
8 | 600395.CN | 盘江股份 | 2.22 | 8.3 |
中国基金报
近期,港股市场明显回暖,恒生科技指数大幅反弹。业内认为,在疫情好转、政策利好等有利因素下,港股盈利、估值与风险偏好逐渐回升。受此带动,港股类ETF受到市场资金追捧,不少基金公司也于近期推出港股ETF产品。
公募投资人士表示,得益于更多利好政策、较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等因素的支撑,港股市场或仍有望迎来行情持续回暖,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行业板块投资价值突出。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投资性价比已经比较突出。从长期看,目前的低位也是左侧布局港股的较好时机。
多重因素促港股反弹
Wind数据显示,自5月16日至6月17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为5.91%,恒生科技指数更是累计上涨15.21%。针对近日恒生指数大幅反弹的逻辑,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包括政策、估值、流动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这轮行情。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拟任基金经理刘杰直言,影响港股这轮反弹因素较多,其中政策变化是这轮行情的主因。去年年初至今年年初,有关单位分别从网络信息安全、平台反垄断、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方向来对互联网行业加强监管,从业务上主要是覆盖了消费互联网的众多细分领域。这虽然有利于互联网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导致了互联网公司的近期盈利能力有所承压,也使得行业与相关企业估值受到了冲击。
刘杰认为,在相关政策推进取得阶段性进展之后,从2022年3月份起,国家对互联网监管的态度出现转变。3月16日、4月29日以及5月17日的三次高层会议,确认了“政策底”的到来。这些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对宏观经济、房地产、消费、平台经济等各方面的政策利好的释放,稳增长政策拐点得到确认,市场预期逐渐稳定,政策底得到夯实,为港股反弹提供较好的基础。
谈及港股本轮反弹的逻辑,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邢程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催化。他也表示,首先是政策层面。港股市场此前的悲观情绪在政策发力的推动下修复。此外, 5月底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而新一批60款国产网络游戏获批,创出2021年7月以来获批数量的新高,市场预期后续网络游戏审批或将恢复常态化,获批数量也有望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整体而言,互联网板块监管环境趋于正常化后,投资者情绪获得实质性提振。
邢程进一步表示,二是经济层面。国内经济状况在4月因疫情影响受到极大冲击之后,整体生产生活节奏正在稳步回升和恢复。近期的经济数据也在上个月疫情防控措施缓解后取得回暖,这也对抬升市场风险偏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资金层面。近期南向资金保持流入,且流入步伐有逐步加快趋势。另外,海外资金流出规模有所收窄,其中海外主动型基金于上周已转为净流入状态。受益于此,港股流动性整体呈现边际好转。四是估值层面。我们看到年初以来港股市场经历巨幅波动,很多行业和个股都出现了显著的投资价值,即增速、成长性较好,且估值普遍处于历史较低的分位区间,估值水平已具有较强吸引力。” 邢程介绍道。
综合而言,今年前几个月,港股在海外流动性收紧、地缘风险升温、疫情扰动的三重冲击下持续下行,而在3月16日政策利好开始释放后,港股止跌企稳,进入箱体震荡格局,并于近期载多种利好因素刺激下迎来较快反弹。
港股类ETF获资金追捧
伴随着港股回暖,不少借道基金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资金也活跃起来,港股类ETF获得追捧。
Wind统计显示,与5月16日相比,多只港股类ETF基金最新份额增加明显。例如华夏恒生科技ETF由180.03亿份增至194.59亿份,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由97.49亿份增加至102.75亿份。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截至6月17日基金份额达到84.3亿份,较一个月前的56.95亿份增加了近一半。此外,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50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均迎来较可观的资金量涌入。
份额悄然攀升的同时,不少港股类ETF成交额显著放大,恒生ETF、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医药ETF、香港科技50ETF、H股50等多只基金成交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相关主动基金也获得资金净申购。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邢程介绍,“随着港股的反弹,港股基金的表现有所修复,恒生前海基金旗下纯投港股的基金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在近期也呈现净申购的趋势,显示投资者布局港股的意愿正在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不少基金公司正在发力布局港股基金产品。目前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及天弘新华沪港深新兴消费等四只指数基金正在发行。而在6月份,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相继成立。
另据浙商证券表示,过去6个月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其中有4个月单月净流入规模超过400亿港元。近期港股出现短暂调整,但仍然没有改变南向资金净流入的趋势。对南向资金流入、流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驱动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宏观经济向好、流动性改善和AH溢价较高。
港股或呈现波动上行走势
基金经理比较一致性地认为,港股后市仍具有一定韧性。随着市场情绪的好转和更多利好政策的出台,港股或将持续向好。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拟任基金经理刘杰指出,随着近期内地疫情防控形势迎来明显好转,特别是华东地区在6月迎来了全面的复工复产,稳增长各项举措也有望加快落地见效,港股也将在上述利好催化下有望迎来行情回暖。
具体到港股细分行业板块,刘杰直言比较关注港股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从中长期来看,2018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为1.27万亿美元,其中创新药物市场0.85万亿美元,占比达67%,是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高景气环境下的药品创新相关领域依然会是资金青睐的方向。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增长潜力仍然不可小觑,同时中国创新药占中国整个医药市场的比重仅为9%,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他展望道,从中短期来看,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创新药行业正在快速发展。
随着港股情绪面及行情回暖,刘杰未来主要看好港股创新药三大产业链方向:一是新冠口服药相关产业链,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先后宣布授权国内8家药企生产辉瑞与默克的新冠特效药,相关新冠药生产及产业链企业的业绩表现有望受益;二是中医药板块,重磅支持政策不断,政策落地提升信心;品牌OTC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其它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高;三是创新产业链,CXO维持高景气度且估值触底,结合估值以及政策、资金因素,他更倾向于CDMO和大分子CXO赛道。
展望未来,邢程认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矛盾可能会转向政策举措是否能被验证。在市场反弹的第一阶段,估值和情绪率先修复,后续宏观环境和企业盈利的筑底反弹则是市场持续上涨的关键。另外,目前市场的一些风险因素也值得关注,例如疫情可能出现反复,海外央行货币收紧步伐快于预期等等。
“综上,近期港股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可能来自美股调整的连带风险。但我们预计港股市场或仍有望展现一定的韧性,主要是得益于更多利好政策、较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等因素的支持。”他说道,虽然港股整体市场估值处于低位,近期投资者信心开始逐渐恢复,但市场情绪预计仍将受到俄乌局势、美联储紧缩预期以及国内疫情等不利因素压制,可能形成波动上行走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通胀和流动性或仍是短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板块方面,邢程仍然看好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具体来讲,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是具备稀缺性的,可以充分体现港股的配置价值。平台经济具有显著的覆盖和服务长尾效应,其快速发展还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新型就业机会,包括经营电商、骑手、物流配送等等。展望未来,政策层面有望托底平台经济,部分拥有核心竞争力且具备成长性的平台经济公司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后,估值已处于相对底部的区间,中长期投资价值突出。
另外,他还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趋势是可以看长且确定性较高,渗透率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另外,产业链受疫情冲击亦属于短期影响。并且我们看到,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乃至整个汽车工业的支持力度是鲜明且坚决。” 邢程称。
在邢程看来,从长期看,港股的机会大于风险,目前的低位也是左侧布局港股较好的机会,一旦不确定性利空落地,新经济中具有独特性的龙头企业仍然具备较强吸引力。想参与港股的投资者,借道港股基金布局港股是较好的选择,首先港股市场由于是国际化的市场,相对国内市场而言更加复杂,港股的很多公司,普通投资者对这些公司了解有限,并不具备选择个股的能力;港股市场还存在诸多如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不同,普通投资者同样缺乏辨别能力。
“恒生指数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震荡下行后,目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谈及目前是否为布局港股的较好时机,刘杰坦陈,公募指数基金有着换手率和管理费率较低的优势,适合投资者逢低布局。同时,投资者仍然需要警惕未来的风险。首先,新冠病毒进一步变异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拖累。虽然在疫苗的保护下,西方国家逐渐放开社会活动的限制,但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或导致疫苗有效率打折扣,导致全球经济长期深陷疫情阴霾,进而冲击港股标的盈利预期;其次,美国的通胀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美联储的加息仍然会对全球流动性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原标题:*ST大洲( *** )股东大连和升回应:目前尚未有谋求第一大股东地位或控制权的计划资本邦
12月18日,资本邦讯,*ST大洲(000571.SZ)发布了关于股东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
公告显示,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连和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10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关于对大连和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关注函》,现就大连和升以及一致行动人北京京粮和升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回复内容
回复一:关于后续计划
截至本函签署日,大连和升及一致行动人京粮和升看好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认可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合计持股比例到达10%。未来12个月有可能进一步对上市公司进行增持,但目前尚未有谋求第一大股东地位或控制权的计划。正与上市公司股东进行沟通协商,再行制定下一步计划。
回复二:关于资金来源
大连和升与一致行动人京粮和升买入*ST大洲股票的资金为自有资金。大连和升买入*ST大洲的金额约为1.43亿元,京粮和升买入*ST大洲的金额约为5200万元。
回复三:持股情况
除京粮和升外,大连和升收购*ST大洲股份不存在其他一致行动人。2019年7月8日,大连和升首次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大连和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17,500,009股,持股比例2.15%;公司一致行动人京粮和升持股23,203,244股,持股比例为2.85%。大连和升及一致行动人京粮和升合计持股40,703,253股,持股比例5%。2019年12月10日,大连和升再次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变更后),大连和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58,202,840股,持股比例为7.15%;大连和升一致行动人京粮和升持股23,203,244股,持股比例为2.85%。大连和升及一致行动人京粮和升合计持股81,406,084股,持股比例10%。两次披露的权益变动相关公告内容准确、完整。
资本邦
ST大洲2022年6月13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12万户,较上期(2022年5月31日)增加687户,增幅为1.36%。
ST大洲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10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8.45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4.5万~6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5.71%,ST大洲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煤炭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自2021年12月31日以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4期上涨,截至目前增幅为3.65%。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6月10日区间股价下降16.09%。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司最新流通股本为8.14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1.61万股下降至1.59万股,户均流通市值3.48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ST大洲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10日,煤炭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43.45万元。其中,22.86%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3.5万~25万区间内。
煤炭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st大洲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st大洲股票股吧、今年基金行情怎么样202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